登陆注册
1680000000022

第22章 柳宗元(7)

文章开篇便交代送行之人、送行之地,以及送行的方式。载、崇、追、送、饮、食六个动词,表现作者一系列的行动,显出送行的郑重、主客之间深厚的情谊和浓重的惜别之情。特别是“追”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得知朋友将行的消息、急切赶路以求一见的心情。

其后提出“官为民役”的政治主张,批判怠事之吏,挞伐盗民之吏。直抒己见是分层表述:先提出“官为民役”的观点,再说“怠民”之吏,暗寓批判意味;最后揭出“盗民”之吏的腐败现象。为了加强正面立意,作者巧用譬喻,使得论证更加充分有力。最后以诘问语从反面逆承上文,得出“势不同也”的结论。段末两句,连用胜过直陈效果的反诘、咏叹笔调,完成立论任务,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在封建社会,百姓是“子民”,官吏是“父母”;而柳宗元却认为百姓是“主”,官吏是“仆”,官吏是百姓出钱雇用的,应该公平地为百姓办事。可惜他的这种政治愿望,封建时代根本无法实现。但他身处于被贬谪的逆境之中,仍能坚守进步信念,旗帜鲜明地站在同情人民疾苦的正义立场上,这种勇气实在难能可贵,令人叹服!

后人评论

章士钊《柳文指要》:“子厚《送薛荐义序》,乃《封建论》之铁板注脚也。两文相辅而行,如鸟双翼,洞悉其义,得于子厚所构政治系统之全部面貌,一览无余。”

愚溪诗序

灌水之阳①,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②。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③,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④,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⑤。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⑥,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⑦“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⑧“终日不违如愚”,睿⑨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⑩,而违于理,悖{11}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12}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1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14}万物,牢笼{15}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16},混希夷{17},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注】

①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称灌江。阳:水的北面。②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③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④龂(yín银)龂然:争辩的样子。⑤乐:喜爱,爱好。⑥坻(chí池):水中的高地或小洲。⑦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宁俞,“武”是谥号。⑧颜子:颜回,字子洲,孔子学生。⑨睿(ruì瑞):通达,明智。⑩有道:指政治清明的时代。{11}悖(bèi贝):违背,逆而不顺。{12}鉴:照。{13}锵(qiāng枪)鸣金石:水声像金石一样铿锵作响。锵,金石撞击声。金石,用金属、石头制成的钟、磬一类乐器。{14}漱涤:洗涤。{15}牢笼:包罗,概括。{16}鸿蒙: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一种混沌状态,也指自然界之气。{17}希夷:指虚寂飘渺、无色的状态。

本篇作于唐宪宗元和五(810)年,此时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之感、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发泄。因此,这时他笔下的山水,都饱含着其深沉的酸甜苦辣。

作者紧扣一个“愚”字展开文章。文首说愚溪周围有山丘、有流水、有泉、有沟,可谓“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何“愚”之有?于是,一句“以予故,咸以愚辱焉”解开谜底——点明了这里的山水本来并不“愚”,只是“以予故”,才蒙受了“愚”的冤屈。

从这里开始,作者把“愚溪”的命名与自己联系起来:“予家是溪”,而又“以愚触罪”。所以,溪水虽然景色秀美,但地处荒远,于世无用,同样也很“愚”。还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者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最后又归结溪水的命名上。正话反说,词兼褒贬,自有一番深意。

对于愚溪来说,欣赏其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而对于柳宗元,同情他的也只有这落寞的愚溪。可以说,既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以至于到文末,已将溪之愚、己之愚写作一团,达到了“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的形神俱忘的化境。柳宗元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此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他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以及自己被统治者排挤、抱负不能施展的愤激之情。

柳宗元在《愚溪诗序》说:“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诗刻何处,已无迹可考。愚丘、愚泉、愚沟等由于时代的变迁,也多不可复识,但愚溪风光,仍为游人向往,“愚溪眺雪”更是“永州八景”之一。

后人评论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借愚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关合照应,异趣沓然,描写最为出色。”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①,则必辇②山石,沟涧壑,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③,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④;有泉焉,伏于土涂⑤,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⑥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⑦,既焚既酾⑧,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馀。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⑨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⑩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屋漏{11},以为二千石楷法{12}。

【注】

①穹谷:深谷。嵁(kān堪)岩:峭壁。②辇(niǎn免):人拉的车,此处作动词。③九疑:山名。度(duó夺)土:测量土地。④奥草:积草。⑤涂:道路。⑥芟(shān删):除草,割除。⑦浏如:水流清澈的样子。⑧酾(shī诗):疏导。⑨庑:堂下周围的走廊。⑩蠲(juān捐):免除。{11}屋漏:室内西北角地方。{12}二千石:指刺史,因汉代郡守的俸禄为二千石。楷法:表率。

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写了不少歌颂清官廉吏,反映百姓疾苦的诗文。韦使君名宙,永州刺史。他为官比较清廉,能关心民众疾苦,顺应民情,颇受百姓爱戴,故被尊之为“使君”。《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写于元和七年(812),是一篇“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佳作,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同时饱含着作者以民为本、以国为忧的思想情感,给读者以深沉思考和审美愉悦。

文章开头气势不凡,有悬岩万仞之陡峻。寥寥六十几个字,包含三层意思,转而又转,折而复折,妙不胜言。先说“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的万般艰苦,虽“疲极人力”亦不可得也;次写倘能因势赋形,“求天作地生之状”,最后在这山重水复之时,暗点贤使君一座新堂奇迹般地突现于斯,终于柳暗花明。

文中用“见公之作,只公之志”表达自己对韦使君的赞扬和期望。韦公能因循自然的地势取景,让人想到他要依顺当地的风俗来建立教化;韦公能除恶而取美,让人希望韦公能在今后的治理中除暴安良;韦公能蠲浊而流清,让人有废贪立廉的联想;韦公能居高望远,让人盼望他有安抚众生的心愿!

统揽全篇,柳宗元借宾客的赞贺自吐胸中丘壑,寄“福我寿民”之夙愿;假新堂之造作规讽当朝官吏,蕴家国倾颓之深忧,从而进一步阐明他“官为民役”的政治主张。

后人评论

章士钊《柳文指要》卷二:“子厚以善记山水知名,凡山水不经子厚渲染则已,一著笔,无不工。欧阳永叔素不喜柳文,独至此记,辄美其出语崔嵬。”

永州铁炉步志

江之浒,凡舟可縻①而上下者曰步②。永州北郭,有步曰铁炉步。余乘舟来,居九年,往来求其所以为铁炉者无有。问之人,曰:“盖尝有锻者居,其人去而炉毁者不知年矣,独有其号冒而存③。”

余曰:“嘻,世固有事去名存而冒焉若是耶?”步之人曰:“子何独怪是?今世有负其姓而立于天下者,曰:‘吾门大,他不我敌也。’问其位与德,曰:‘久矣其先也。’然而彼犹曰‘我大’,世亦曰‘某氏大’。其冒于号有以异于兹步者乎?向使有闻兹步之号,而不足釜、锜、钱、镈、刀、者④,怀价而来,能有得其欲乎?则求位与德于彼,其不可得亦犹是也。位存焉而德无有,犹不足大其门,然世且乐为之下。子胡不怪彼而独怪于是?大者桀冒禹⑤,纣冒汤⑥,幽、厉冒文、武⑦,以傲天下。由不推知其本而姑大其故号,以至于败,为世笑僇⑧,斯可以甚惧。若求兹步之实,而不得釜、锜、钱、镈、刀、者,则去而之他,又何害乎?子之惊于是,末矣。”

余以为古有太史⑨,观民风,采民言,若是者,则有得矣。嘉其言可采,书以为志。

【注】

①縻:拴系。②步:同“埠”,南方多称码头为步。③冒而存:冒充的名号,名不副实地保留了下来。冒,冒充。指徒有其名。④釜、锜(qí奇):都是铁锅,两耳的为釜,三足的为锜。钱、镈(bó博):都是古代的农具,钱类似铲,镈类似锄。:斧头。⑤大者:最突出的造假者。桀,夏代的暴君。禹即夏禹,夏代第一个君主。⑥纣:即商纣,商代最末一个君主。汤:即商汤,商代第一个君主。⑦幽:即周幽王。厉:即周厉王。文:即周文王。武:即周武王。⑧僇(1ù路):侮辱。⑨太史:古代记载史事、编写史书的官。相传周代史官兼采民间诗歌,观察民间风俗,以知政之得失。

本文作于元和八年(813),从文中“余乘舟来,居九年”可知。铁炉步,是当时永州城北潇水河畔一个船只靠岸的码头,因曾有铁匠在此打造铁器而得名。

柳宗元来永州时,铁匠已“人去炉毁”不知多少年,但铁炉步之名未改。再加上在社会上还存在着门阀世族的残余影响,还有人倚仗祖宗的地位权势妄自尊大,作威作福,柳宗元便以名不副实的铁炉步为引子,借题发挥,对那些无德无位而妄自尊大的世族豪门势力,并对君主的世袭权提出质疑。

本文虽然短小,而结构明晰,层次井然。启端一段交代“步”与“铁炉步”命名的来由,点清“独有其号冒而存”的事实,为下文发议论张本。而后紧扣题目大发议论,由“步之人”的一番诉说炉毁人去而号冒独存的话,转而发出一段讽刺世族门阀残余势力的议论,仍借“步之人”之口说出。最后结论说,“求位与德于彼,其不可得亦犹是也”。推断精确,论说时时与铁炉步紧相联系,处处扣合题目。

尾段,感叹古有太史采民风之举,惜今已不传。假借“永州铁炉步”作志,无情地揭露并辛辣讽刺那些“不推知其本而姑大其故号”的人,从而有力地抨击门阀世族残余势力和世族特权思想。

后人评论

陈祥耀《唐宋八大家文说·柳宗元文说》:“《永州铁炉步志》,谓步无冶铁者,将以空名误人,然世之冒高门大族以欺人者,其害更大。”

游黄溪①记

北之晋,西适豳②,东极吴③,南至楚、越之交④,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环永之治百里,北至于浯溪⑤,西至于湘之源,南至于泷泉⑥,东至于黄溪、东屯,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

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⑦,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⑧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⑨若剖大瓮⑩,侧立千尺{11}。溪水积焉,黛蓄膏渟{12}。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13},临峻流{14},若颏颔龂{15}。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16},方东向立。

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又南一里,至大冥{17}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始黄神为人时,居其地。

传者曰:“黄神王姓,莽之世也{18}。莽既死,神更号黄氏,逃来,择其深峭者潜焉{19}。”始,莽尝曰:“余黄、虞之后也。”故号其女曰“黄皇室主”。黄与王声相迩{20}而又有本,其所以传言者益验。神既居是,民咸安焉,以为有道{21},死乃俎豆{22}之,为立祠。后稍徙近乎民,今祠在山阴溪水上。

元和八年五月十六日,既归为记,以启{23}后之好游者。

【注】

①黄溪:在湖南零陵地区,源出宁远北阳明山,西经零陵,北合白江水,入湘江;唐代属永州。②豳(bīn宾):古国名,唐邠州,今陕西、甘肃地区,位于永州西北。③吴:古国名,今江苏省境,位于永州东北。④楚:古国名,今两湖地区。越:古国名,今浙东、福建一带。⑤浯溪:源出湖南祁阳西南松山,东北向流入湘江。⑥泷(shuāng双)泉:未详,当在永州。⑦墙立:像墙壁似的矗立。⑧揭水:撩起衣服,涉水而行。⑨其略:指初潭的大概轮廓。⑩剖大瓮:剖开了的大陶罐。{11}侧立:倾斜地放着。千尺:潭在山上,喻其高。{12}黛: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颜料。膏:油脂。渟:水停止不流。这句形容溪水积在潭里,乌光油亮,像贮了一瓮画眉化妆的油膏。{13}石皆巍然:指溪流两边的山石都又高又大。{14}峻流:从高而下的急流,即谓黄溪。{15}颏:下巴尖。颔(hàn汉):下巴。龂(yín银):牙根。:牙床。{16}鹄(hú胡):天鹅。{17}大冥:海一般大。“冥”,同“溟”,海。{18}莽:王莽,字巨君,汉元帝妻王皇后的侄子,平帝时擅政篡汉,改国号“新”,世称“新莽”。世:后嗣。{19}深峭者:深山险崖的地方。潜:潜居藏身。{20}声相迩:谓语音相近。{21}有道:谓黄神给黄溪居民以太平。{22}俎豆: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案盏,此用作动词,祭祀。这句是说,黄神死后,黄溪居民就祭祀他。{23}启:引导。

本篇游记中作于元和八年(813),是柳宗元最为侧重记述游赏山水景致的作品。当时作者贬永州已八个年头,抑郁激愤较减,思想深刻,而趋于通达。他虽然壮心不泯,但对再获任用不抱厚望,以为“自度罪大”,于是心情显得平和。所以这篇《黄溪游记》所表现的作者形象是探幽赏奇,欣然自适,似无发挥,而兴会心得,怡然自乐。

文章开头便出奇,不无夸张,发人兴趣,说天下山水“永最善”,永州山水“黄溪最善”。以比较的手法将永州和黄溪的美景置于全国和全州范围内,强调天下山水以永州最佳,永州山水以黄溪最佳,从而突出黄溪胜景的地位和价值,表明《游黄溪记》的不可或缺。

接着,作者把读者带到黄溪的东屯村,先在黄神祠欣赏黄溪山水全貌,再沿溪上山,一路指点领略奇丽景物,来到黄神当年隐身处。最后,作者理所当然地介绍了黄神来历和所受敬遇。这样的写法,确乎像“以启后之好游者”,似作导游。但稍加咀嚼,却有意味。这段概括表述态度明朗,线索清楚,语词平实,评价恰如其分。

同类推荐
  • 语已多,情未了

    语已多,情未了

    世间只有情难诉,无论其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还是为喜为怒,为哀为惧,付诸语言文字之后,便会失去其固有的鲜活。时光已像飞鸟一般淡然飘逝,情却如流水浮云,绵绵无尽。最后,只能怅对满地狼藉的生命碎壳,回首前尘往事。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
  • 一个人的岁月

    一个人的岁月

    其他各辑中,这是打破了时间的隔阂贯通起古今的心领神会;或从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殿堂里吸收精神资源,或走万里路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承,本书是著名作家顾艳的散文集。本书内容丰富,这是打破了空间的隔阂营造其繁茂的精神家园。或追慕古人且与之对话,或面对今人而生动描绘,除了第一辑是作家对个人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外。在这些看似五光十色的感悟碎片中,建构了作家独居生活的时空观念与精神坐标
  •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热门推荐
  • 贱民王妃

    贱民王妃

    【冷宫贵妃】穿越了,不可思议了,准备离宫了……却不幸落入皇帝手中,挣扎后,却堕落情网。既然爱了,那就勇敢的爱吧!后宫算什么?我还是千年之后的人呢!自由,爱情,友情,亲情统统显出,才知道,原来……【带罪皇后】莫名失忆,来到另一国度,嫁与另一个帝王。洞房花烛夜才知道新郎竟然就是旧识……好吧,既然已经事先知道要被利用,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利用我的就要付出代价但是,事情再次出现的逆转,因为爱,再次……【贱民王妃】再次魂归大韵,才知大家已经四处分散,为了和大家从新见面,陈菱晰我终于摆脱皇宫开始了江湖的冒险旅程。也开始结识新的朋友,只是,命运始终是改变不了的……陈菱晰死前才真正的领悟这个道理。一切的一切,难道又是一场戏,倘若真是如此,那陈菱晰我用意舍弃一切权势,包括朋友和亲人,只愿有一颗完整的心离开人间!
  •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介绍食物中药的发展史、如何运用简单方法鉴别食物中药的真伪优劣、现代研究所阐明的食物中药中的营养和活性物质及如何应用和保存食物中药;第二部分根据食物中药的来源和食用部位分为六大类,共介绍78种食物中药。
  • 婚后的誘惑

    婚后的誘惑

    天,又黑了。向夕阳却没有一点睡意,她坐在沙发上,双手抱紧自己的双脚。夕阳抬起头,看着墙壁上的大钟。12点了……已经是半夜了,即使是再忙碌的工作也该休息了,可,她的却丈夫还没有回来。以往无论工作有多忙,潘凯易都会在八点前回家,然后让夕阳给他准备饭菜,再准备洗澡水。这两个多月来,潘凯易变了,他开始经常大半夜才回家,不然就是彻夜不归。这些举动当然让夕阳警惕起来。……
  • 仙道轮回劫

    仙道轮回劫

    大千世界,道鬼妖魔,强者如云,宗门如星。神通秘术,万法归宗,禁制绝阵,法宝横行。天材地宝,灵丹妙药,求仙问道,只为长生。万族共存,仙武争锋,界面林立,唯有飞升。……一名天才生物科学家在一次动物灵魂抽取实验中出现意外,醒来后发现自己出现在了一个修真世界……杜凡:“生在轮回,唯有修仙。”
  •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2:龙族的后裔

    一个神秘事件调查员的秘密笔记2:龙族的后裔

    神秘怪圈,实地勘察,一个调查员用生命探寻真相的冒险历程。战火蔓延着燃烧到我的故乡,我身边所有的亲人部在我的面前倒下,死亡就像魔鬼一样让所有人战栗,但是却无法逃避,雄鹰啊,请将我的诅咒带给天神,让他知道我是多么痛恨这些略者的战刀……
  • 青春彼岸舟

    青春彼岸舟

    有没有那个人让你想忘而不敢忘,最后只能逃离她的城市,有没有那个人让你记在心里,不经意间看见与他相似的人,心都会莫名疼,有没有那个人让你知道什么叫感同身受,什么叫无可替代。曾经以为彼此是一生携手的伴侣,甚至连外人也这样认为,青春年少的痴恋终将败给现实道路的坎坷,相爱五年,离别七年,爱走向何处?
  • 改法(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40项意识改革哲学)

    改法(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40项意识改革哲学)

    本书详细地披露了日航复兴过程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细节。本书作者历经一年时间,听取了稻盛和夫名誉会长、大西贤会长和植木义晴社长等多位人士的真实声音。并采访了从集团公司的职员、飞行员、客舱乘务员到地勤工作者(负责行李和货物的装载)、航行管理者等涉及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为日航的崛起挥洒汗水,贡献了一己之力。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逐渐了解到,意识改革究竟以何种形式渗透到他们的内心并使之发生变化。日航的重生看似是个奇迹,其实这并非意外。从职员到董事,每个人内心的变化,以及意识、行动、组织和企划的变化是实现其快速崛起的关键力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蓝境

    蓝境

    这夜颇不安宁,狂风大作,将树影摇出狰狞的身姿。我的冰蓝色窗帘猛烈地飞舞,我执著地不关窗。失眠多日了。我已经不以为意。披起丝袍,站在窗前。我是蓝冰,蓝国的女王,从前蓝金帝国的公主。
  • 六九年

    六九年

    当克华和一家人坐在南下的火车上将永久地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他才知道年初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已经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永远难以磨灭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