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并不像逛大街、上自由市场那样随时都可以进行。有些提问时机掌握得好,发问的效果才佳。两个过去很要好的朋友都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相遇了,互相询问:“你们单位怎样?工作还顺利吧,谈恋爱了吗?”显得既亲热自然,又在情理当中。但是,如果一位姑娘经人介绍与一位从未见过面的小伙子谈恋爱,公园门口两人准时赴约了,沉默了一会,姑娘抬起头来问:“你谈过恋爱吗?工作轻松吗?工资多少?”其结局就可想而知了。中国人见面打招呼都喜欢问一句“吃了吗?”如果这话用在吃饭时间前后,倒也无妨,但如果下午三点左右在公共汽车上遇到熟人也问这么一句,就难免让人感到有点莫名其妙。
一般来说,当对方很忙或正在处理急事时,不宜提琐碎无聊的问题;当对方正专心欣赏音乐文娱节目或体育比赛时,不宜提与这支音乐或这场文娱节目和体育比赛无关的问题;当对方伤心或失意时,不宜提太复杂、太生硬、会引起对方不愉快的问题。
3. 提问也要看场合。
比如你所领导的三个人都完不成你布置的任务,你想对此事加以证实并问清原因。你有两个办法:一是把他们一起找来问:“是你们的一致看法吗?为什么?”一是把他们一个个找来问:“你的看法和他俩一致吗?为什么?”前一问就不如后一问。目为前者三人在一起,人类固有的从众心理会不让他们说出实话来。因此,场合不同,回答就可能不同。
4. 提问要适应对方的心理
在问答过程中,提问的人、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式,甚至提问行为的本身都会对被问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问人必须根据被问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提问,这样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位记者采访乡下一位老大娘,一见面寒暄几句,就句:“听口音,大娘是山东人,好象是鲁中的吧?”
大娘一听就笑了:“你这耳朵真灵。是山东阳谷县人。”
记者又问:“阳谷县?那不是好汉武松打虎的地方吗?景阳岗还有没有呀?”
大娘谈起家乡来,话就更多了。她也不拘谨了,不把记者当外人,什么话都唠,甚至把村里的“内部新闻”也毫无保留地倒了出来。记者十分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身居异乡的人是最爱谈故乡的。记者的提问正把“兴奋点”选在谈故乡上,一下子就问到了“点”上,抓住了大娘的心理。这样的提问使原本陌生的人之间迅速地达到了心理相容和心理共鸣,也就搭起了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
总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应该注意选择最佳时机,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对策提问,让对方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把思想深处的东西和盘托出。
有效沟通
提问要有针对性,才能得到所需的答案,这才达到了真正有效的沟通。否则见人就胡乱发问,必定遭到对方的耻笑和反感。提问的内容要具体,含糊其辞或含沙射影的提问只会让人心生疑团,产生误解。提问要实际、具体,沟通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艺术提问8法
1. 话题切入法
在提问中问什么?怎么问?话题的选择是一大关键。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曾经说过,要使对方乐于答话,莫如挑拣他的擅长来说。其实,提问也是如此。比如一个人乒乓球打得好,你就可首先问:“听说你打乒乓球很拿手,是吗?”和人交谈正像和人打乒乓球一样,问话人的提问正像打乒乓球时的发球,你以对方的擅长发问,就像特意发了个使对方容易接的球,他当然乐意还击,一来一往,谈笑风生,畅谈不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提问可称为“谈话的发球”。
2. 词语突出法
如饮食店的服务员问顾客:“您今天要些什么?”而不问:“您要些什么?”这个提问中加了“今天”两个字,虽看似无意,其实大有奥妙:因为他的提问就好像把顾客看成了老主顾,使顾客心里热乎乎的。
3. “二选一”选择问法
提问句按句式分有是非问、选择问、一般问、特殊问等几种,什么时候用哪种,这就有个选择问题。如有家咖啡店卖的可可里可以加鸡蛋。售货员就常问顾客:“要加鸡蛋吗?”这样一问,就有的顾客选择了不加鸡蛋。后来在一位人际关系专家的建议下,提问就变成了:“先生,您是要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通过这样的提问,就使顾客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是选择了“加鸡蛋”,从而使销售额大增。
4. 变换语序法
提问时的顺序也对对方的心理起到非常重要的诱导作用。同样一个提问,如果顺序一变,就会意思大变,所得到的结果自然也大不一样了。如日本战后许多商店因人手奇缺,想减少送货任务,又不想影响原先承诺的送货到家等商业信誉。于是有的商店就将“是您自己拿回去呢,还是给您送回去呢?”的问话改为“是给您送回去呢,还是您自己带回去呢?”结果大奏奇效:顾客听到后一种问法,大都这样回答说:“还是我自己带回去吧。”这是因为,人们一般在听人谈话时往往注意后面的话,甚至多数人将一段话或一句话的最后一句当做结论性的话来看,所以,许多人在听到这种问话后就选择了后面的做法。这样,商店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不违背文明服务的原则。
5. 旁敲侧击法
指不从正面切人,而是从侧面指向问题的实质的一种提问方法。适用于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劝说与反劝说而未能取得理想效果的时候,一经“敲击”,很可能会别开洞天,取得“四两拨千斤”之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和三军总司令罗斯福总统就制定战略计划发生了分歧。马歇尔认为美国必须大力加强地面部队,而海军出身的罗斯福则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空军和海军的力量,双方交锋多时,相持不下。马歇尔心里对罗斯福对海军的偏爱很是不满,但没有明说。在又一次交锋中,一向面色冷峻的马歇尔突然摆出一副笑脸说:“总统先生,你不要一提海军就‘我们’,一说陆军就‘他们’,行吗?”说罢,客气地坐下,把那份战略计划推给了罗斯福总统。罗斯福仔细地看了一下马歇尔,不自然地笑了。他客观地研究了马歇尔的建议,最后终于接受了以地面部队为主导的观点。很明显,如果马歇尔大喊大叫“你偏爱海军”与罗斯福纠缠个没完,结局会是如何难堪。而马歇尔先以一句话轻轻的“旁敲侧击”,再用以诚恳的祈使句“行吗”,不仅暗暗指责了罗斯福的偏颇,也暗示了如果罗斯福不去掉这种偏见将会对美国产生的不利影响与危害,可以说是不卑不亢,一语千钧,意味深长。
6. 知难问答法
这种提问方法主要运用劝说对方放弃一种不切实际的打算与要求,即比较详细地摆出对方所要求的事项的具体困难,以此来劝说他知难而退,放弃原来的主意。运用知难问答法的诀窍在于如何提难题。
1960年1月26日,周恩来接见并宴请了溥仪和他的几位亲属。这位中国的末代皇帝虽然身无所长,但当时还不太老,应该做点实际工作,才能度过后半截人生。怎样给他安排一份工作,让他既能欣然接受,又不感到委屈呢?就这个问题,周总理和他交谈起来。
周总理:今天和你谈谈,给你安排一下,你想搞哪种工作?
溥仪:想搞轻工业或在公社中都可以。
周总理:学工业倒不难,车床活主要看你的眼睛怎么样?
溥仪:我的眼睛是700度近视。
周总理:工艺精密的活儿是干不成了,我看可以找找各部的研究所,找一个合适的工作,你过去喜欢化学,还是物理?
溥仪:我什么也没学过,物理、化学完全不会。
周总理:你写的那本《我的后半生》还不错。
溥仪:那是我口述,由我兄弟(指溥杰)执笔写的。
周总理:这么说,你的文学底子也不大行喽!日文会不会?
溥仪:不会。
周总理:轻工业的活儿很精细,可能更累些,你主要还得去研究点什么?
溥仪:旧社会把我造成一个大废物,现在我只听从党的安排,党认为怎样适当,我就怎么做。
周总理:在抚顺时搞过农业没有?
溥仪:只在温室里浇浇水。
周总理:如果你觉得从事农业劳动在室外好些,那也可以。主要是学点儿科学,也可以在试验农场嘛!
溥仪:最好从简单入手,从无到有,从浅到深。
周恩来在这里所使用的就是知难问答法。溥仪提出想到轻工业或公社中工作,周总理知道并不适合他,但又不能当面拒绝,于是便提出了各种困难。他不可能不知道溥仪高度近视,让他到研究所从事化学或物理方面的工作更是难题。但他故意把这些提出来,就是为了让他知道自己不能胜任,知难而退。果然,在一连串的难题面前,溥仪打了退堂鼓,接受了到北京植物园工作的安排。
7. 苏格拉底问答法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发明并最擅长的一种提问法。它的诀窍就是在劝说中避开分歧意见,先提出一些对方可以认可的问题,然后再一步步地使之接受与原来相反意见的一种方法。
比如,一对好朋友因为一点小事闹翻了,你要想使他们和解,就可以找到其中一位,向他先提几个问题:“他(指与之发生不愉快的那一位)这个人是不是为人很正直?”“是的。”“他是不是很讲义气,愿意帮助别人?”“是的。”“他是不是对你有过好处?”“是的。”“既然如此,就不要计较一些小事了,还是和好吧!”说到这里,一般人都会接受劝告。
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作肯定回答的时候,全身组织放松,心情处于平静状态,因而易于接受不同意见。
要想成功地运用苏格拉底问答法,下列几点需要谨记在心:提问题多从对方的实际需要考虑;多提一般化的常识性问题,使对方不可能拒绝;多提无关宏旨的简单问题,不让对方多做思考;多提明确问题,不让对方做模棱两可的回答。
8. 类比诱问法
这种方法是把类比推理的过程变成一个个问句,诱使对方回答。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很善于利用类比诱问法说服人。有一次,他和一个人就道德问题展开辩论。对方认为说谎就是不道德的。苏格拉底问道:“那么在战场上对敌人说谎是不是道德的?”对方只得承认是道德的,但却辩解说对自己人不能说谎。苏格拉底又问:“在我军陷入困境时,为了鼓舞士兵斗志,对他们说谎是不是道德的?”对方又承认是道德的,但提出对亲人说谎不道德。苏格拉底接着问:“父亲想让孩子吃药,便撒谎说药不苦,这是不是道德?”在苏格拉底的一连串类比诱问面前,对方心悦诚服地承认了苏格拉底的观点正确。
有效沟通
不同的提问方式会得到不同的应答效果。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需求和内容,采取艺术性地提问,不仅可以让对方按着自己的思路而被动就范,还能够心悦诚服地被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