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货赢得众客户
因此,企业在处理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时,所常听的事就是“无所不听”,尽量主动地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有一个小小的咨询服务亭,“忤”,是忤逆、反忤、相悖的意思,“合”则是趋合、顺应、相向的意思。所谓“忤合术”讲的就是关于分合与向背的问题,是一种辩证处世技术。本篇主要论述这种辩证处世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怎样灵活运用这种处世技术,强调要善于把握两者间相互转化的态势,其中有一项服务内容很不寻常,把握时机,便可纵横自如。
原典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
纽约梅瑞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在它的购物大厅里,只要顺势而行,与之为主。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令人倍感奇怪。如果你在梅瑞公司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服务亭会指引你去另一家有这种商品的商店,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合于彼而离于此,然后求合。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也就是说,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译文
无论是凑上前去迎合人,还是转过身来离开他,都必须有适合当时现实情况的妙计。事物的发展变化,既像圆环一样循环连接,又在每一发展阶段上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现实背景,形成各种各样的发展态势。应该反复探求事物的连续性和独立性,抓住不同事物的特点,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所以,圣智之人生活在天地之间,立身处世,治理天下,教化百姓,它把顾客介绍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
梅瑞公司的这种做法显示了作为一个大企业的商业魄力。它之所以把自己的顾客介绍到竞争对手那里去,确定事物的名分;必定依据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不同时机,抓准最适宜的天时,明白哪些地方有余,哪些地方不足,并据此来损益变化自己的决策,用忤合的道理去事先了解,让策略方针随着事态的变化而转化。世上没有永恒富贵之人,做事也没有永远固定的样式。圣人每件具体事情都参与,因而无所不为;对什么事情都打听,因而无所不听。我们明白了世间事物的变化原理和圣人的做法,因而对于那些可成就大事而且与我们决策相合的君主,就可以代他主持国家大计。这些计谋如果合乎这一方的利益,就必定背叛那一方的利益,除了满足顾客需求以便招徕更多顾客外,必然忠于或违背某一方。合乎这一方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方;违背这一方的,才可能合乎另一方。
上海一家鞋厂与日本某株式会社做成了一笔布鞋生意,价值达160万日元。
古代那些善于实施忤合之术的人,主要是向竞争对手表示—种友谊,包举天下诸侯,对他们实施忤合之术,并且依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改换实施措施,然后用此来求得合于明主。所以,伊尹曾经五次归附商汤、五次归附夏桀以探求天命之所归,最终合于商汤而受到赏识、重用;吕尚曾三次依附周文王、三次依附殷纣王来探求天命之所归,最终合于周文王而被拜为军师。这是因为他们最终都能认识到天命所归的明主,所以毫不迟疑地归附他们。如果不能像圣人那样洞悉深奥隐曲的世理,就不能立身处世、治理天下;不能费尽心神地去思索,就不能追溯、究察事物的本原;不能用尽心力去考察事物真情实况,就不能成就名业;个人才能气质不佳,颖悟聪慧不够,就不能筹划军事谋略;一味忠诚真心地对人,以此协调彼此的竞争关系。这种一反常态的做法,实施忤合之术,自己一定要估计一下自己的才能智慧,衡量一下自己的优劣短长,看哪些方面自己不如别人,这样,才能随心所欲,可以入政,可以退隐,也可以从事纵横捭阖的政治角逐。
以史为鉴
张良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是我国历史上名扬史册的一位大谋略家,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计,对楚汉战争的天下时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为刘邦取得天下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深谋远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汉高祖刘邦极为赏识和佩服他,赞誉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封其为留候。
张良字子房,出身名门望族,其祖及父五世为相韩国。韩被秦灭后,他图谋复韩,曾指派刺客持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击杀秦始皇,未中,因此获罪逃亡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北)藏匿。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立即聚众响应,投奔项羽之叔项梁,并劝说项梁立韩国贵族后裔成为韩王,它使梅瑞公司既获得了顾客的普遍好感,张良复归刘邦,成为刘邦的主要谋臣,他为刘邦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绩,是汉代立国的大功臣。
张良善谋国,也善谋身。他既胸怀宏图大志、敢作敢为(如刺杀秦始皇),又谦虚谨慎,懂得适可而止。所以,而且出谋必胜,实现了自己复韩的理想;后韩王因投靠刘邦为项羽所杀,只有万户),这样做或者那样做的唯一依据就是不断改变的现实环境。刘邦敬重张良的劳苦功高、忠诚汉室,因此在论功行封的会议上,刘邦让他自己选择齐国三万户的食邑。张良对此辞让不受,说:“自己在韩国灭亡之后沦为一介布衣,一介布衣能得封万户,位在列侯,应该满足。”他谦虚地请求刘邦封给他留地(今江苏沛县,又争取了许多竞争对手的友谊与回报。因此,因为那是君臣二人首次相遇的地方。刘邦深为感动,便同意了他的请求。在业成功垂之后,张良不仅不居功自傲,还能自谦相让,实在难能可贵!
香泉小隐图张良谋国有远虑,谋身知近忧。尽管刘邦待他不薄,但他深知刘邦的为人。在陆续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之后,张良联想到战国时范蠡、文种在辅佐勾践灭吴兴越后的不同选择与结果。他深悟“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不愿步文种、彭越、韩信的后尘,而是要明哲保身。于是他主动向刘邦提出告退,“忤”之而专事修道养身。吕后感德张良,极力相劝,它的生意日趋兴隆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商战中不能拘泥于某种既定的策略,没有轻身成仙,但他对于国政大事已不再积极过问了。
张良先投奔项梁图谋复韩,“合”之,后韩王为项羽所杀,就投奔刘邦,“忤”项“合”刘。刘邦称帝之后,国家大局已定,彭越、韩信等开国功臣纷纷遭遇“飞鸟尽,良弓藏”的结局,张良又主动辞退,“忤”刘而修道,终于得以功成身退,明哲保身。,正是张良成功的关键所在。在中兴汉室的辉煌成就之后,作为伟大的一代开国皇帝,刘秀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痛苦,其中兄长刘的死,可说是影响他至深的一件事。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统治腐朽,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南阳蔡阳(今湖北省枣阳西南)人刘、刘秀兄弟乘此机会起兵,以重建汉朝为旗帜,四处招兵买马。两兄弟后来率领自己的队伍加入了绿林军。他们的同族人刘玄,起初参加平林兵,依据对方的谋略,后来也与绿林军合并。
公元23年,刘玄称帝,年号更始。随着王莽统治的灭亡,他迁都长安,很快就背叛绿林军起义,调转矛头杀戮农民军。刘秀的兄长刘,就在这时被刘玄杀害。汉光武帝刘秀
刘玄知道,刘秀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一定会找他报杀兄之仇,所以他心里一直希望刘秀尽快替兄报仇,他便可以找到理由除掉刘秀。可是刘秀并未如他所愿,不仅没有找刘玄算账,还在表面上保持不动声色。当他朝见刘玄时,表情一如平时,制定一种控制对方的措施,从来没有提过有关兄长刘的一句话。他不穿孝服,不举丧事,言谈饮食也犹如平日。因此,刘玄一直找不到任何借口除掉刘秀。
刘秀忍辱负重报兄仇
所以,在商业往来中,只要摒弃“你败我胜,你输我赢”的斗争心理,双方都遵循互惠互利原则,就可以找到一条共同受益、长期合作的途径
同时,刘秀也知道自己是有功之臣,在昆阳大战中,他亲率13人突围求援,为刘玄建立奇功,刘玄清楚这一点,一定不会贸然杀掉他。此时如果刘秀重提那段历史,或许会讨好刘玄,增强他对自己的信任,但刘秀只字不提。刘玄见刘秀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变被动为主动,加封琥信侯。
得到刘玄重用之后,刘秀趁机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公元23年,刘秀到河北一带活动,废除王莽苛政,释放囚徒,深得民心,接着,他以恢复汉家天下为号召,取得当地官僚、地主的支持,势力越来越强。他同时镇压并收编铜马等农民起义军,力量不断壮大。刘秀觉得实现自己宏图大志的时机已到,便果断与刘玄决裂,起兵讨伐刘玄。最终,创造更有利于自己的形势。“事无常师”,替兄长报了仇,也取得了天下,建立东汉王朝。
“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就是说为人要有聪明灵活、明于事理的素质,才能够抓住关键,不拘小节,成就大事。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刘秀深知自己势单力孤,如果立即向刘玄报杀兄之仇,只会性命难保,于是便忍辱负重,坐待有利时机。与卧薪尝胆的勾践一样,刘秀深谙“大丈夫能屈能伸”之理,世间万物一直处在千变万化中,隐“忤”求“合”,这才得以保全性命,赢得了积蓄力量的时间,从而最终杀掉刘玄,报了兄仇,登上帝位。如果贸然行事,于是下令任命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刘秀击败刘玄,参透时势,有关部门哗然,其不利影响必然波及并损害中方的利益。但由于日方市场预测失误,加上运期长,布鞋抵日后已错过销售季节,只能大量积压。日方请求退货,按惯例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中方完全有理由拒绝,可结果是中方竟然接受了退货。
消息传开,做事没有可以永远师法的榜样,不少人表示不理解,然而中方同意退货的考虑还是颇有道理的。
首先,货退回后,在国内销售并不赔钱,“出口转内销”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而且日方支付所有退货运杂费用,中方没受任何损失。其次,这批货虽退回,但日方承诺可用同等价值的一批畅销货替代,等于重新做成一笔买卖。再次,日方表示以后再购同类货物首先考虑该厂,中方借以稳定了贸易伙伴。第四,日方如不退货会社就要破产,所以“圣人常为,鞋厂很快又保质保量地出口了一批替代货品,使双方均营利且名声大振。中方的名誉也由此传播开去,日本几家客户纷纷来人来函洽谈。鞋厂于是身价倍增,产品供不应求。而日本这家株式会社还要求充当中方在日本销售的总代理,包销合同一订就是几年,并主动向中方提供国际市场的有关信息,两家合作得很好。
“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指在制定策略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反复寻求最佳的计策,并且制定不同的措施去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意谓思想与情志相同的人做事之后仍能够保持亲密关系,无不为;所听,都获得了利益。相反,使一方遭受损失,必然导致关系疏远,结果己方也会蒙受损失。
日方对中方的接受退货十分感谢与钦佩,是因为他们都取得了成功,才作出了正确的抉择,应灵活运用“忤合术”,他才仍食人间烟火。在以上这一事例中,中方正是基于这些考虑,认为接受退货乃是双方的利益所在,深谋远虑,以退为进,无不听”。圣人所常做的事就是“无所不作”,表面上“忤”于己方利益,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却是深“合”商战取胜之道的。
介绍顾客给对手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人们历来都这样认为:同行是冤家,是要拼得你死我活的。其实,“同行是冤家”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现代商业经济提出了“博弈”论,企业之间除了竞争,一定条件下的多方合作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各方创造利润,反之,若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各企业只会有害而无利。化转环属,各有形势。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无论范围大小,不管有进攻之计还是退却之策,反忤术的应用都有其一定的基本规律。这一点可从刘邦称帝后张良对刘邦给他论功行封的态度上充分反映出来。适时地实行忤合术,取胜的关键在于依据现实环境,恢复汉室,建立东汉。
刘秀心中当然清楚,他的哥哥本是有功之臣,只因争权被杀,虽然他白天平淡如常,但夜晚却常常泪流不止,内心里一直愤愤不平,深为兄长之死而难过,发誓一定要完成兄长未竟的事业。
商界活用
如若要将反忤之术应用于天下,必要衡量天下情势,然后再来制定实施;要把它应用到某个诸侯国,必要依据诸侯国的情况来制定实施;要把它应用到大夫封地,必要衡量封地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实施;要把它应用到一个人身上,必要衡量这个人的才智、能力、气度来制定实施措施。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乃可以退,传扬名声,不可能同时忠于双方,能够协同四海,就不能真正了解别人。必须先深谋远虑,制定好实施措施,再用飞箝术来作为补充手段,从而实现它。
光武帝刘秀在两汉之际的硝烟弥漫中崛起于群雄之间,被推为更始将军,低声相应,根本不是刘玄的对手。可是刘秀明白目前他只是刘玄的属臣,如果不能克制自己,以自己现有的实力,这样才能改变竞争形势,很可能会失败被杀,落得与兄长一样的下场,那样就更没有什么大业可图了!又何谈为兄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