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800000023

第23章 时代·改革·文学

我很向往陕西这块土地,向往西安这个历史名城、文化古都,也很喜欢陕西的一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前几天我还在读平凹同志的《腊月·正月》,写得很好。路遥同志的《人生》我读得比较早了。有一次我住医院,我在医院里跟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一个同志谈了起码有两个钟头,我说我非常喜欢这篇小说。陕西出现了很多很好的作品,不管是工业题材,还是农业方面,尤其是农村,反映农村生活的,改革的。

目前,一些刊物发行量下降了,读者的欣赏趣味在发生变化,再加之社会上小报、小刊的冲击,引起了评论界、文艺界对改革题材这一提法本身的一些考虑,或者是一些怀疑。一些读者翻开刊物一看,是写改革的,就不看了。这引起我一段时间的思考。读者是分成各种层次的,文化层次不一样,欣赏就不一样。比如前几年,我们的刊物发行量比较大,一篇小说、几篇小说出来,全国不是文艺界而是读者当中奔走相告。粉碎“四人帮”不久的《班主任》《伤痕》及后来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群众奔走相告,好像我们国家出现了一件大喜事一样。但近几年来,作品的艺术质量比前个时候提高了,思想也比前个时候更有深度,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什么原因呢?我觉得,有些读者看文学是从新闻的角度来看,有些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有些读者是从文学角度来看,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各各不一样。刚刚粉碎“四人帮”的时候,刊物的新闻性很强,比如落实政策这个问题大家很关心,写落实政策的作品就很受欢迎。后来政策落实完,国家转向经济建设,相对地说,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一个作品很难出现像前几年那样的轰动现象。但这并不是说,没有引起轰动,就是我们的文学不行了。我觉得,这种没有特别轰动的情况还是正常的,特别轰动、像新闻那样轰动,我觉得对文学来说倒不见得是正常的。

那么这种正常中还有没有问题呢?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刚刚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那个时候,我们的作家在“文化大革命”中积压了很久很久的话,一下子说了出来、喊了出来,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是很快作家就感觉到有些东西在艺术上很粗糙。于是,很多作家就提出要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质量。这当然是对的,应该的。可就在那当中,慢慢地,一些作品的现实性就有些减弱了,比如有些作品闺秀气很浓,有些作品脂粉气很浓,甚至还有一些山林隐士气的东西。这些东西看起来好像艺术上更精巧了,更精致了,但是现实性和当代性却减弱了。慢慢地,脱离群众,失掉了一批读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

感觉到这个问题,我们要大声疾呼,检查自己的作品,深入生活,深入改革的生活当中。这时,小报、小刊起来了,它一下子在社会上占领了读者。当然小报、小刊的读者也要分析。有些读者过去也并不看我们的严肃文学,有些是等车、等船或休息时随便买一张来看,看过就扔了。但这至少给人一种感觉,社会上有一种感觉,就是我们的纯文学不行了。小报、小刊、武林小说、黑幕小说冲击了一下,一些同志就感到灰心丧气,我接触到的一些作者就不写了,做生意去了,办公司去了,觉得搞创作没有前途。这种情况我们要仔细分析,至少它是暂时的。但是,我们也用不着谴责人家,只要他们不攻击社会主义,合法出版,有读者看,即便作品浅薄,也应该允许他们搞。关键是我们要跟他们比较。这一次冲击,至少使我们清楚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向来以严肃文学自居,现在有些脱离群众、脱离读者了。这个冲击是有好处的。现实主义是不怕冲击的,它是在各种势力、各种力量的冲击下不断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的。每一次冲击都会给我们带来思考,使我们更加丰富。比如前几年西方现代派的一次冲击,许多报刊发表文章批判现代派。其实,据我晓得有些写批判文章的人自己也没弄清什么是现代派。在那场冲击中,我就感觉到对我们有好处,至少使我们明白了我们的文学观念要发展,至少表现手法不能守旧。我自己在学习当中,在经受考验、经受冲击面前,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坚持自己的一些基本的东西,同时也要往前走。比如我个人的文学功底是不够好的,我原来是学农业技术的,学的是大田栽培,所以叫我说棉花、水稻、小麦,比叫我说如何写小说,可能还比较清楚些。但是我在不断地学。这一次所谓通俗文学的冲击,使我们认识到,不要脱离最基本的广大的读者,一味追求自己所喜爱的东西。从文学史上看,闺秀气、脂粉气的东西,读者总是很少的,总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得到赞扬,得到赞美。这几年尽管比前几年好得多了,但并不是应该满足了,人民的生活和愿望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满足,人民还有很多的忧虑,很多的困难,我们的文学如果脱离了这些就不行。

我在生活中,总是感到困难多,我们的事业在前进,但是困难多。我的作品就常常把这个忧虑的感受流露出来。一九八一年我写的《山月不知心里事》,我们四川有一篇文章批评,文章题目叫《忧虑从何而来》,说现在农村形势一片大好,你周克芹还在忧虑,你忧虑什么?给我上纲说,过去你能跟中央保持一致,现在怎么不能保持一致了?我说,我写我在生活中的感受,我的这种感受不是关于我个人的什么东西,不是我个人有什么东西没有得到,有什么委屈,不是这个情绪,而是我周围的干部、群众他们的一些忧虑的反映。如果我的文学不反映人民的心声,人民的要求和愿望,不管你的作品写得多好,恐怕也是难以得到人民的承认,得到历史的承认。

改革文学发展到今天,正如我们国家的改革事业发展到今天一样,都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农村改革,五年前由一个“包”字,承包,农业大大跨进了一步。但是农业要进一步前进,还有赖于城市的支援。前几年有一句话叫做“农村包围城市”,但农业发展到一定地步,农村得依赖城市。所以大家寄希望于城市改革,城市改革的步子跨得越大,农村的第二步才能跨得出去,因为农村需要知识,需要科学技术,需要跟经济相联系的文化思想。我觉得“改革文学”的提法至少是狭义的,有点像过去的“运动文学”的味道,比如写合作化的,写公社化的,写四清的,等等。实际上,改革贯穿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的发展是在不断的改革中发展的。千万不能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向四化建设以后认为也是一种运动,我不这样看。如果这样看,很容易把一部中篇或一部长篇,写成开始对要不要改革发生争论,第二步是方案,又争论一番,最后胜利完成。这样反映改革我认为是极不真实的,且不说它有没有什么历史真实感,至少它是非常浅薄的,对改革是不利的,对我们的经济是不利的。所以我认为,如果这一场改革也是一场运动的话,那么这场运动不晓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晓得哪个时候结尾。这样认识改革,反映现实生活,我们的思路就宽广得多,开阔得多了。以农村来说,从宣传看,好像中央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到土地承包到户,就是一个“包”字。它实际上远不是这么简单的。好比一个人走路一样,走得没有办法了,碰到墙上,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有了这么一个改革。这是我们中国农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换来的一场改革,是一场历史悲剧换来的改革。一九六〇年公社化,饿死了多少人,多少人在饥饿线上失去了生命,这个不说了;就是“文化大革命”当中,在“极左”路线统治下,我们农民在饥饿线上也不是好过的,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我们从这个历史角度来认识这一场改革,用文学来反映这一场改革,就会深刻得多,深厚得多了。不要简单化地反映改革,如果就是一个“包”字,我们还有啥可写呢?没啥可写了嘛。

我认为改革题材多得很,题材很宽广。以农村说,不要说一家一户种田,一家为一个经营单位,有很多生活故事可以写,就是以前从生产到生活都统一安排的时候也有东西可写。我写《许茂》时,思想上对农村未来如何,未来将是什么样子,现在怎么办,思考得不多。《许茂》更多的是反映过去的一段历史,总结解放二十多年来农村怎样坎坎坷坷地走过来,对未来是模糊的,思想上是不清楚的。后来写一些短篇时,我就稍微清楚一些了。农村题材是无限宽广的,你可以写这,也可以写那,但千万不要以主观概念去套生活。不管改革也好,还是其他什么也好,文学总是反映生活,文学是写人的,这不会改变。生活是各式各样的,从我来说,我不是反映这一场改革本身,而是反映在这场改革当中,这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活动,一些人情世态,人与人的关系、矛盾,以及他自身的矛盾。我每写一篇东西,至少有一些东西是我以前没写过的,没想过的。文学最忌讳自己重复自己。有时做到不重复别人还比较容易,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独创,好像还比较容易,但是要做到自己不重复自己比较难。正因为难,我觉得这才是一个作家的功夫所在。

《晚霞》发表后,一些同志给我说:你怎么这样写,你让他们联合嘛,搞机器蜂窝煤生产和搞手工的,你让他们联合起来嘛。我们是共产主义者,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不能这样做呀。我想,我是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这涉及到历史观和道德观。本来道德观和历史观不应该矛盾,但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有时会出现矛盾。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看来好像使一部分从事手工生产、粗笨劳动的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暂时无事可干了。在我国农村,出现了外国两百年前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现在出现了还会引起一些道德上的忧虑,就是这样做好像不道德。如果要道德我们就无法干了。我认为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使人民富裕起来,就是道德的;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人民富裕,不管语言多么漂亮,我认为都是不道德的。我在写《晚霞》时,考虑了一个问题,就是从生活出发,不使生活简单化,不要写成一个简单的保守与先进的斗争,不要用这个简单的概念去套生活,因为实实在在的生活不是这样的。比如在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上,青年人比老年人解放一些,步子跨得大一些。可是在农村,也不一定老头子都保守,青年人都先进。这一场改革比五十年代合作化运动丰富得多,复杂得多。那时,比如要不要入社,常常是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矛盾,老人说入社就入社,年轻人要入老人不同意就入不成,得听老人的,在一个家庭里得听家长的;八十年代农村不一样了,老人在一个家庭里的发言权相对地减少了,很多事情,家庭的内政也好,外交也好,是年轻人说了算。我在写《晚霞》时,除了反映生活中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外,我还想从道德的角度来写一写。当前创作界已经提出道德观和历史观的矛盾问题。四川一些作者说,有的万元户很会搞钱,但他们用了一些不法手段。我认为,这要看触及刑律没有,如触及了刑律,抓起来,如没有触及刑律,就是合法的。如果我们超越法律本身而用固有的道德观念来约束的话,那我们的农村经济休想发展。有人说农村一些会搞钱的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我说不管天使也好,魔鬼也好,你要写他,就要全面地反映他,否则就不真实。

在艺术上我有一个追求,就是我希望我写的作品,反映的生活,应该像生活本身一样深厚,像生活的本来面目,本来的调子。这是我每写一个东西时的要求,哪怕有很多人都在唱同一调子。我不是为追求新意而追求新意。当然我写出的作品跟这个追求还有距离。我对生活沉思的多,写的人物也多是沉思型的。如果我写的哪一篇作品离开了生活的基本调子,我周围的群众、干部会指责我。一九七七年我出了一个短篇集,一个同志评论说:克芹在“四害”横行年代,也是从生活出发,喊出了人民的心声,没说违心之言。肯定说:周克芹这个同志政治品质还不错。我写了篇文章回答说,我在政治上没那个水平,在“四害”横行时,我一点也认识不到站在政治的高度来看那一个时代,我仅仅从生活出发,我如果要说违心之言,说不老实的话,我周围的群众、社员就要骂我。所以我写作时常常想得很多,哪天你不老实,生活本来是这个样子,你要把它写成那个样子,人民还有很多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还有很多忧虑,很多困难,而你却粉饰太平,粉饰生活,写成莺歌燕舞,我周围的群众就要指着我的鼻子骂:你周克芹有什么政治动机,你想升官发财吗?我受不了。我曾对两个记者说,我常常是站在一个农民,一个先进农民的角度来看待生活,看生活的变化。后来记者写了一篇专访发表在《人民日报》,题目叫《直面人生,开拓未来》。专访发表后,我们那里一位领导同志,也是一位很好的同志,在一次过组织生活时对我说,你怎么能这样啊?一个共产党员嘛,应该站在马列主义的高度看待生活,怎么能站在一个农民的角度看待生活?我解释不清楚了,我没法解释,只有接受批评。后来我想,我们当然要站在马列主义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但马列主义是跟实践相结合的,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如果脱离实际,书本读得再熟,也不能把握世界。我周围一些同志马列主义水平比我高,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历次政治运动当中,他们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文化大革命”当中有的同志写文章从马列主义的角度来肯定“文化大革命”,说它是正确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事实上呢?农民已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些懂马列的同志还写文章批判“唯生产力论”。我理论修养差,我就从生活出发。

(在《文学时代》等陕西四家文学刊物联合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题目为原刊编者所加)

同类推荐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是一部融爱情、亲情、民族情于一体,诗文井茂的爱情史诗。该书通过近百个爱情历史故事,歌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夫妻互爱、情侣忠……
  • 徐志摩诗歌全集

    徐志摩诗歌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
  • 马季诗选

    马季诗选

    青年诗人马季的个人作品集《马季诗选》,该书选入作者2001年远离家乡后,陆续发表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潮》、《中国诗人》、《诗歌月刊》、《诗林》等刊物的133首诗作。
  • 象形

    象形

    本书(川上主编)收录了《志向》、《历经火与水》、《狂躁》、《奔丧》、《暗锋消失》、《明迪——红草莓,蓝草莓死神》、《陷阱》、《光阴》、《移动的标本》、《太阳花》、《黎衡——凌波门》、《在傍晚的窗前读书》、《油漆绿》、《生命的放映机》、《别后》、《陈均——生活史的形状》、《箱子》、《给另一个人》等文章。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 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

    本书是一本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汽车基础知识和汽车文化教材,为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汽车基础知识,感受、传播和弘扬汽车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作为职业教育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教材。本书讲述了汽车史话、汽车魅力、汽车博览、汽车风姿、汽车会友、汽车改装、汽车赛事、汽车展望及汽车服务人才等知识。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更全面的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本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合于职业教育院校汽车相关专业及培训班的师生使用,也适合于汽车维修技术人员、驾驶员以及汽车爱好者参考阅读.
  • 流水落花一瞥中

    流水落花一瞥中

    石评梅是一位诗人,她的短短的一生,如诗人所咏,也只是首诗,一首完满了飘鸿的绝望底哀啼底佳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满分测试大闯关(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满分测试大闯关(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装傻的智慧

    装傻的智慧

    本书将以轻松的文笔,有趣的知识,找出适合装傻的时机和方法,带你解析生活,最终让你领悟装傻的智慧,告诉你应对方法,没有故作高深的人生哲理,避开人生道路上的礁石,发现隐藏的陷阱和机会,直驶向成功的彼岸。,真实的案例让你在体验阅读的快感同时。成功解决棘手的问题,教你把握其中的分寸,没有华而不实的励志口号
  • 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连锁企业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连锁企业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从思想上来说,管理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管理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管理是艺术的。然而,不论管理是哲学的、科学的还是艺术的,首先它都需要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制度是一切管理运行的标尺与准则,因此, 建立一套体系完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表格在现代连锁业管理实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总结了许多成功连锁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做法,借鉴了同类书籍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连锁企业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