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500000038

第38章 赤水河风情(2)

以太平渡为例子吧,这是红军第二、第四次渡赤水的主要渡口,它在川南和赤水河流域的乡镇中创下了许多“最”:“四渡赤水”的次数、渡口最多;收养、救护红军伤员、散失人员最多;帮助红军渡河、当向导、筹军粮、搞宣传的人最多;赤水河畔唯一一条长征街,家家户户住过红军;红军留下的遗物最多,达700多件;红军的动人故事流传最多,有数十个;1935年2月18日—21日,3月19日—22日红军二渡和四渡赤水这8天中,太平举镇家家扛木头,下门板,拆箱子柜子,乡民们用山一样的脊梁在赤水河上扛出了长留青史的浮桥,让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麾下走过,“四渡赤水战略”才因此而功德圆满。20多年后,毛泽东对英国陆军元帅、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四渡赤水”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这就是古蔺大山在硬扎中生出的淳厚、耿直、情义。说古蔺是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滇黔的大后方,是当时中国革命的“临时中央苏区”,说古蔺山对那群中国历史上的特殊男人们倾心相许,恩重如山,毫不夸张。

古蔺人硬邦邦的性格无疑是古蔺山的代表著作。但古蔺也不是一条路走到黑地只是硬。古蔺的山其实也很浪漫——它也用上了吃奶的力气在古蔺人的性格中“创作”柔情万种与芬芳婉约。

柔情万种与芬芳婉约在古蔺有三种表现形式:花、女性、水。

如果有一个外地人第一次到古蔺,你就是打死他,他也不会相信那些雄赳赳的大山中居然会有花,而且还是幽雅清逸的兰花。兰花在中国的地位向来很高,名头从两千多年前就香起,孔夫子称颂芝兰为“王者香”,诗人屈原则把兰花比作心灵的陪伴,文人雅士把她与“梅、竹、菊”号为花中四君子。而古蔺的大山中居然就惊心动魄地盛产兰花,在霜雪冰冻之下,烈日炙烤之中,青翠欲滴,争奇斗艳。一年有四季,古蔺月月有兰花,剑兰、四季兰、春兰、送春兰、蕙兰、台兰、虎头兰、套耳兰、硬叶兰、线叶兰、纹瓣兰、牟耳兰、金边兰、寒兰……数十种尤物,红、黄、白、绿、墨尽显樱唇小蛮腰,有如选美大赛,让人要看花眼。花又千姿百态,有梅瓣、荷瓣、水仙瓣、水晶头、水晶稿,仿佛佳人轻挪莲步,呵气如兰。其中的绝色“红孩儿”“水晶奇梅”“金牡丹”“牛郎织女”,千金方可一求,累累在各种兰展上“升国旗”“唱国歌”,很争了古蔺山的气,很长了古蔺人的脸。这就逼了那些兰界专家大佬们心服口服地封古蔺兰花是“旷代奇花,川南一绝”,还把中国“春兰之都”“产兰圣地”的花环挂在古蔺的胸口上。古蔺也就顺水推舟,半推半就,把兰花作为县花,以喻示古蔺高洁、幽雅、逸远的城市精神。

古蔺兰花的香,是古蔺的大山把日月精华收在心中,再用胸膛中热辣辣的血进行调和,然后浇注在兰花的根茎中放出来的香——这样的香,想不“旷代奇花,川南一绝”都不行;这样的香,自然是绝香,是儿女情长的香,是奢侈的香——奢香。

“奢香——”古蔺历史上一个绝代风华的女性现在应该出场了。古蔺既然有兰花,那么迟早就会出这样一个芬芳的女性。奢香夫人是彝族人,元末明初古蔺县落鸿坝人,14岁远嫁水西,曾代理明朝贵州宣慰使职务。600多年前,奢香夫人以她女性的如兰温馨、如诗情怀、如母博爱,倡导彝汉苗融和通婚,兴办汉学,传授耕织技术,开路架桥,设立驿站,将处于夜郎古国边地的古蔺,玉口芳心导引向和谐先进的大明王朝文明,结束了古蔺“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蒙昧。明太祖朱元璋曾说:“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奢香夫人的年代,是古蔺文明史上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在她之前,古蔺的大山属于真正的荒蛮蒙昧状态。她的出现,如初春灿烂开放的兰花,如同暗夜中燃起的希望之光,驱散了笼罩在古蔺人心中的荒蛮蒙昧,让古蔺看到了“解放区的天”。在中国,很少有一个地方的文明,是由一个女性优雅地改写,也很少有一个地方的人在追溯古老的历史记忆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来自一个女性芬芳的微笑。至少在中国西南,没有一个地方有一个历史上的女性,能够掀开时间的幕布,一唱三叹地走上历史中央的舞台。

奢香这个名字本身,就像天女散花一样放出古蔺兰花的旷世奇香,念着这两个字的时候,你就情不自禁地要唇齿生香,让人进入“美人之名”、“美好之态”、“出色之味”、“超越芬芳”这些审美意境中。“奢”,美人之名,战国荀子《赋篇》:“闾娵子奢,莫之媒也”;“奢”,胜过,汉代张衡《西京赋》:“彼肆人之男女,丽美奢乎许史”;“奢”,美好,唐代刘禹锡《和乐天柘枝》诗云:“玉面添娇舞态奢。”说这些似乎太远了。但有一条是明明白白的,奢香夫人至今还在精神上浸润着古蔺的山,温柔着古蔺的人。

我在遥想奢香夫人时,始终没有办法避开这样两个细节:一个是她手中拈着一朵兰花,一个是她伫立在水涘。这可能是受了《诗经》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影响。不过,更深层的原因是,古蔺除了硬邦邦的山岩,其实也非常水性——山的胸腔里热辣辣流泻出来的血液,成了赤水河的水、白沙河的水、大村河的水、黄荆老林的山泉水。这些水情深意长,在大娄山余脉的深山中流成春,流成秋,流成月,流成年,血浓于水地呵护在古蔺人的血管中,自然就要在人的性格中繁殖出水的执着、水的痴情、水的浪漫、水的婉约……

天下之水都有灵性。古蔺水的灵性,就是以山的气派上下求索,找一条通向天地大美的“路”。这条路就是造酒!通过“酒”, 古蔺彰显出了这块土地贮藏的万紫千红的生命气象,获得了自己在这个星球上的话语权!

古蔺人与酒结缘,是天意。“天意从来高难问”,但在古蔺,天意是明晃晃地摆在坝子里的月亮:古蔺的水,都是从岩腔里晶晶莹莹浸出、冒出、流出来的,分明是山的乳汁,养人的五脏六腑,养满山遍野的灵秀。一到夏秋,满山都是高粱、苞谷、小麦在显摆,这样的高粱、苞谷、小麦品相之高,绝非外面那些平坝里的品种可比——它们似乎天生就是为酒这神秘的精灵准备的,就是上天派它们来演唱酒的交响曲的。不用它们来造酒,简直就对不住这千岩万壑的一往情深。自然喽,再好的酒,也离不了人的登场献技。生命蹉跎在大山里,一个简单的愿望,就是要扳脱山的封镇,寻找一马平川。但是,不是古蔺人这样想了就得行的。一代一代,有无数的古蔺人,只有带着没有办法莺歌燕舞一样成为现实的许多念头、盼头、愿望悄无声息地回归大山。但是,像尼采说过的那句有名的话一样,“生命不是生来给驳倒的!”这些念头、盼头、愿望一旦产生,包括他们在大热天八颗八颗摔出的汗水,手脚在山上碰出、跌出的猩红的血,肯定不会心甘情愿、月冷风清地死去。它们要么是倔强地遗传在活人的血管里跳动,要么就是化为涓涓的水从大山的胸腔里浸出、冒出、流出来。“众里寻她千百度”,当酒向他们吹奏出黄钟大吕般的集结号时,山水,高粱、苞谷、小麦,生命的念盼,就自然要情投意合,电光火石地联袂上演一幕人间好戏——这就是让世人销魂的古蔺酒!

酒,就是古蔺之水燃烧出的火一样的性格,是古蔺大山另外一种形态的“硬扎”。造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从县城到各个乡场,都有造酒的人。有的是作坊,大的要雇用20多人;有的就是单门独户,自产自喝。赤水河边的乡镇,造酒的人家就更多了,最为典型的是二郎滩,这里的人生下来首先认得的便是酒,然后脚踩着酒味长大,长大便造酒——他们是起五更睡半夜累得死去活来要造酒,用糠用菜用清水塞进肚子也要造酒。日子就这样耗在酒中,呕心沥血,如蚕吐丝,丝尽而情无尽,一把骨头埋在二郎滩,风吹雨淋,冬去春来,又化为呵护这土地上高粱、苞谷、小麦的泥巴——情重,意挚。酒如斯人,古蔺的酒真正是情系天地!可以说,古蔺的酒就是古蔺山的灵魂,就是古蔺之水神话的奢香,就是古蔺天人合一的兰花,就是古蔺人从血液中派出的浪漫“使者”,就是这一方人一生的想头,生存的哲学,活着的命根,氏族的图腾,皈依的宗教,登天的梯子……

没有人统计过在这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多少人造过酒,但是可以想象,要是把那些造酒的甄子堆放在一起,肯定就会在古蔺成为一座新的山,如果是排列在一起,那就是一条新路,一条热乎乎的路,一条喊着号子的梦之路,一条抹杀冬天的寒冷和风雪的路,一条烈火熊熊连接春天的路。古蔺的山太大了,古蔺冬天的风雪冰凌太多了,古蔺冬天的路太难走了——有了酒,古蔺人就可以更加从容和温暖地走过长长的冬季。那些踯躅在风雪呼叫的山路上的汉子,也许辛劳了一生,却仍然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他还必须咬紧牙巴骨,“嗨哟,嗨哟”地挪动沉重的脚步。但当想到前方有一碗酒在等他,他的脚步肯定就会稍显轻松,他的眼睛就会放射穿山越岭的光芒,他甚至会看到水牯牛在初春的田里掀起蓬勃旺盛的水花,甚至会想象出他的儿女们笑傲在花红草绿的大地上。他一步又一步,平平仄仄平平仄地走在雪地里的脚印,就因此成了一行一行的散文诗……酒,就是这样让古蔺人希望起来,浪漫起来,婉约起来,也山一样硬扎起来。

古蔺酒是诗,更是音乐的盛宴——“神采飞扬·中国郎”,从赤水河畔的二郎滩通往中国各大城市的路上,到处都喧响着以郎酒领衔主演的古蔺酒感性生命的歌唱……哦,就像邓丽君用歌声把阿里山、绿岛、鹿港小镇唱成了台湾的知名景点一样,古蔺的酒也把赤水河边的二郎滩、太平渡、永乐、丹桂的山和水“唱”成了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的知名“景点”。

山的硬扎,岩的大气,兰花的婉约,奢香夫人的情愫,水的灵性,酒的浪漫,古蔺人的气质和禀性就是这样炼成的。

有了这样的气质和禀性,古蔺人自然要响当当地在古蔺的地盘上当家做主,在天地间打出一片江湖。《古蔺县志》记载,全县姓氏有近300个,几乎都是移民。以几个大姓为例,王姓,祖籍江西,明万历年间入,传至今22代;陈姓,始自陈友功,明崇祯年间自河北颍川出任赤水河卫都尉,至今22代;刘姓,祖籍福建,明洪武十四年由毕节入;张姓,祖籍湖北,明万历年间出任总旗入,繁衍21代;孙姓,祖籍广东,明永乐年间出任赤水知府;李姓,祖籍北京三河县,明天启年间入,繁衍18代。这些王、刘、陈、张、孙、李姓的繁衍、发展,就是生命在青石板路上舍生忘死奔走出的产品。这就是古蔺人山一样的硬扎,水一样的灵动,酒一样的浪漫。千岩万壑,淹没不了他们;千难万劫,奈何不了他们!古蔺有一首儿歌,开头一句是“折耳根满坡生……”其实,他们就像满坡生的折耳根一样,呼朋唤友,倔强峥嵘,敲锣打鼓,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生根开花在古蔺的山山水水——如今在古蔺的大街上、乡场上,到处都有这样一些人。这样一些人连续不断地奔走,前赴后继地奔走,就在古蔺的大山里走出了村落,在山溪河边走出了乡场,最后的集大成者,就是在火星山下的落鸿河边走出了古蔺县城。

山人合一。人因山水而得了性子,山水借人而站出来生存——这就是赤水河畔的山水生成的古蔺性格!

下 聂幺爷的麻辣鸡——宰了!

“一唱雄鸡天下白。”

这句有名的诗句中的“雄鸡”,大多数地方人叫公鸡,但赤水河这方人却把它喊作“叫鸡”。雄和公只是指出了鸡的性别,没有“叫鸡”这个喊法生动形象。安一个“叫”在前面,仿佛就能听到它生猛激昂、长声嗷嗷地“哦喔——哦——”把大娄山的天叫亮,把赤水河的太阳叫出来的豪气与霸气。这说明古蔺人天生很“文学”。如果你要认为这只是孤证,我还可随便举一个例子:古蔺人说做一件事心头有数,不说“有数”,而说“有平仄”——“平仄”,好有古韵与诗意哟!

不过,叫鸡也有不叫的时候。俗话说,“拔毛的凤凰不如鸡”,按这样的说法逻辑推论下去,拔了毛的鸡就什么也不是了。其实,无论是雄鸡、公鸡还是叫鸡,就像“豆芽长齐天高也是下饭菜”一样,鸡们最后的命运都是到人的餐桌上报到。但古蔺人却不愿随随便便就打发了叫鸡。古蔺人的很“文学”,并不只是停留在对公鸡的叫法上,而是匠心独运地将拔了毛的叫鸡,出神入化地创作为雄赳赳气昂昂的麻辣鸡,而且比有毛的叫鸡还要“呼儿嗨哟”,还要雄得起,叫得响。

同类推荐
  • 拈花菩提

    拈花菩提

    “菩提十书”之《拈花菩提》:生命之河漂浮着许多花瓣,有的美如桃花,有的凄艳如樱,有的轻淡若菊,还有的如历经冰寒的梅花,也有开在山溪间无名的小野花,无论是什么花,都展现了菩提心海妙有世界。本书是菩提系列第五部,林清玄以微观与巨视探触现实人生“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的真谛,让我们能以菩提心来看待因缘,包容人间,注视世界。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是一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情景融汇、可读性强的游戏散文。《西游漫记》作者缪俊杰长期在新闻岗位工作,访问和游历过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埃及、加拿大,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朝鲜的部分二十多个国家,遍览各国名胜,访及上至政府首脑、财团领袖,及至异国民众、山寨土著,将所得第一手材料,汇于一炉。读者将同作者一起回望历史风云,欣赏世界之精彩。
  •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外国篇)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外国篇)

    本丛书是一套亲子旅游图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两本。编者分别在中国和外国精心遴选了50个地方,既有祖国的名山大川、人文奇景,也有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我们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组成了一幅完美的旅行大画卷。本套丛书不仅有精美的图画,还辅以翔实的旅游相关资讯、文史科普知识、传说故事等等,全面介绍了父母和孩子在领略这些旅游胜地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尽可能详尽地提供了各个旅行地的有关资讯,是父母朋友与孩子外出必备的旅游指南书。也适合孩子单独阅读,以增长他的人文知识,丰富他的人生阅历。
  • 心仪天地

    心仪天地

    出了旅游局再来写游记,更觉得游记难写了。难在若是写不出新意,还不如不写。干脆换个招数,将人生感慨融进去,将历史沧桑揉进去,写了《相思太行山》,再写《东临碣石观沧桑》,积累起来竟够一本书了,起个名《心仪天地》。不管内文如何,对这个名字我是不无满意。常人是四十而不惑,我是六十而多惑,才觉得天地之道不是过去自己学习、贩卖的那道,是道可道,非常道。因而才心仪天地,师法自然,恭恭敬敬从头学起。权且用《心仪天地》表达我迟到的醒悟吧!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穿越成特工:嫁定冰山冷少

    穿越成特工:嫁定冰山冷少

    [幻世倾情录1:岁月如歌]她说:我最想去的地方,你心里。赌城,他拉着她:“别看了,你压根儿都不会赌,咱们就不要去凑热闹了。”“谁说我不会赌了?”她自豪反驳,“上次那个混蛋没钱却要和我赌脱衣服,我不是赢得让他只剩平角短裤了!”他满脸黑线:“我还和你赌一辈子!”她噘嘴:“可我还是赌脱衣服刺激。”“走回家,我直接脱给你看!”*推荐完结文:付爱系列第一篇:《冒牌儿子来坑爹:王牌刁妻》
  • 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

    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

    从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角色定位、工作态度、行为准则、细节管理、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愿景管理等八个方面,采用精彩案例加上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让所有的企业管理者明白:如何才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企业管理者,让自己真正起到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也让自己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无论是渴望突破的中高层管理者,还是希望被提拔的基层管理者,都会在《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 嚣张龙宝:萌萌娘亲吃货爹

    嚣张龙宝:萌萌娘亲吃货爹

    一朝穿越成武林世家的废材,爹嫌妹弃遭谋杀,大难不死捡到只龙蛋孵出气吞山河的超级吃货食肉兽。食肉兽吐钱吐武功秘籍吐金银财宝,辱渣男斗遮妹羞亲爹,废材变天才一鸣惊人翱翔九天打怪升级。人心不足蛇吞象,某日她羞答答对某兽道:“给我吐个男人吧,高大上那款。”高大上现身,迷得某人七荤八素,直到生出只同款食肉兽崽,方才大呼上当,“尼玛,我要退货!”某兽笑得见牙不见牙,“一经售出,终生有效,概不退货。”两只吃货,她就是卖身也养不活啊,真是坑爹!
  • 不生病的生活习惯(全集)

    不生病的生活习惯(全集)

    人人可能生病,但不要因为无知而生病;人人希望健康,那就从不生病的生活习惯开始。研究发现,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都是出于习惯。什么最可怕?艾滋病?核武器?癌病?瘟疫?错,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最可怕!本书将告诉你什么是不生病的习惯,让你克服不良习惯的惰性,方便快捷地改善健康状况。
  • 古墓惊魂之鬼跳崖

    古墓惊魂之鬼跳崖

    《古墓惊魂之鬼跳崖》 讲述了在粤北一个被称作“盗墓村”的地方土生土长的“我”,与老千接了某个神秘老板的“单子”。“我”找到天生第三只“鬼手”的“公子寻”,路遇我的其他几位师兄妹、没有耳朵的神秘男人、离奇道人。在与其他人合作、斗争的同时,我们遭遇了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奇毒无比的人面蜘蛛、可怕的竹筒怪、吃人的哝哝姐;见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离奇场景:“鬼”新娘、“鬼”跳崖、龙口衔棺、地底水车、割脸葬等。
  • 王的药妃之前帝公主

    王的药妃之前帝公主

    “主。”四把发自不同嗓音的人单膝跪在眼前冷冰冰无情冷漠的黑衣女子面前,黑衣女子面带泛红的面具,露出一双冷漠到极点没有丝毫情绪外泄的童眸。“起来吧。”冷漠不含一丝感情的嗓音令人往往忽视了那嗓音的美,黑衣女子冷傲的站在湖泊岸边,直视那一朵在暗夜中发出白色的光晕的夏日水莲。今晚正是夏日水莲出世的日子,轩英山庄的人显得格外戒备,只因闻名江湖的雷三小姐今晚会来盗取夏日水莲,怎能叫他们……
  • 大唐王朝3

    大唐王朝3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反败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反败术

    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 女孩子必读的公主故事大全集

    女孩子必读的公主故事大全集

    本书精选白雪公主、人鱼公主、睡美人公主等经典故事,让天下的女孩子感悟什么是勇敢、善良、坚强、乐观、自信、纯真,如何成为一个从外表到内心都美丽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