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500000023

第23章 平遥古城意识流

入城

入的是平遥城。

平遥很古,处晋中平原。她的古在2700多年前西周宣王时就开始上演——其时斯土之人已夯了黄土筑城。同期,整个西南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大约除了成都周边一小块,几乎都是茹毛饮血的荒蛮蒙昧之所,连刀耕火种也不算。

“2700多年前”,自然是文字记载。但是,平遥的古并不单止于文字的空洞。她是有鼻子有眼地活在当今。

平遥的古很实在。

走近平遥,开门见山对身心进行冲击的,就是城墙——高大,厚壮,威风凛凛。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高12米,周长6公里,仰视它时,就有人世60多个春秋穿透心脏,叫人生出许多的感慨与怀想。城墙外是护城河,深广各4米,以13公里之长绵延围绕城墙。登上城墙,心胸为之一放:墙顶极为壮阔宽广,可行两车;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向外突出的部位,是为墩台;墙上筑了垛口3000,废敌楼72——两组数字古风习习,取意于孔圣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儿时曾经在《三国演义》《杨家将》《水浒》这些小人书上看过的城墙,就于此时此地生龙活虎扑来——原来,小人书上画的城墙世间还真有。

站在城墙上是要望的。这时的望很有味道。下望城中,是无边的灰瓦青砖楼房、院落,密密集集,你簇我拥,古朴苍然,如一幽静深缈的湖。人要是跳进去,就会化在那古朴苍然与幽静深缈中。远望城外,是平野、田畴、道路、远树、淡云,辽远而空旷,与苍青的天际水乳交融为一幅疏淡清缈的水墨画。但又不是纯粹的辽远而空旷。恍惚中,会听到马蹄的“嘚嘚”声,由远而近,是马车,从古道上络绎不绝而来——哦,那是从明代还是从清代来的呢?是从大漠还是从江南来的呢?车上载的是银子还是皮货绸缎呢?……

“拉不完、填不满的平遥城……”耳边响起了这句民谣。

用古冲击,这就是平遥。在它的入城处,这样的古甚至叫人的心要震撼。城门入口的石板道上有两道深深的车辙,将近一尺,仿若沟壑。不知是多少车辗轧出,不知是多少个春秋辗轧出,也不知是载了多少银子才辗轧出。看着看着,眼睛就会落到车辙中,就会听到车轮的轰响——从城外来,经过你的前面,又进入城中。哦,是装了沉甸甸的银子的车吧,在一种不堪重负中,又露出无法掩饰的得意扬扬,“叽叽喳喳——”向城里去。也载了人的目光、思绪、情愫,随了它水一样漫入城中,漫入小巷,漫入古街,漫入客栈,漫入钱庄……

进城

穿行于古城的街道巷子。

街是石板街,路是石板路,青石,灰石,也有黄中夹灰黑的石。都发亮。街道直的少,宽大开阔的也不多,更多的是窄窄,弯弯,曲曲,如溪河一样悠然自得地流动。

街巷建筑,清一色砖木结构平房,立柱横梁,画栋雕栏,飞檐斗拱,石礅木扉。

街多,街名很古意。衙门街、书院街、旗杆街、文庙街、城隍庙街。以明清街最有名气,最为恢宏。

街道两边自然是林林总总的店铺、院落。店铺有票号、钱庄、镖局、绸庄、客栈、饭店、戏院……院门、院铺,大多用了木雕装饰,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有的客栈门前还留存拴马石桩、下马石。门前悬挂的老号牌匾,字迹饱经沧桑,明灭模糊。自然还有衙署、祠庙、道观、佛寺,世泽绵长,古旧森然。

城中自有不少的大户人家,大院深深,显摆门前威风凛凛的石狮,精巧的木雕、砖雕、石雕,栩栩如生的剪纸窗花,有如宋词中的意境。

巷子是小巷,多如蛛网,雷家院街、宋梦槐巷、阎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马家巷……称72条蚰蜒巷。更加的窄窄,弯弯,曲曲,历经沧桑,诉说岁月递嬗。入这蚰蜒巷中,你就像一只掉进蛛网的虫子,无法脱身,无法动弹,最后化为这网中的一点。

巷子人家多做小买卖,或者就只是居家。无论是做小本生意的,还是闲坐院中人,脸上皆漫不经心,简洁明了,说不尽的神色自若。

这些街、巷、道、青砖墙、牌匾,还有巷院中人,写着清,写着明,写着200年,写着300年,写着500年,甚至更远的年代。

行走街巷中,让人无法不生出时光倒溯的幻觉。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有一个穿着长袍的打更人提了灯笼与铜锣从巷子里蹿出;或是在大街上,冷不防你就会与一个头戴方巾、手扬纸扇的飘逸文士撞个满怀;步入钱庄、票号,恍然会听到算盘珠响,账房先生从吊在鼻梁上的老花眼镜后,睁一对混浊的眼盯你;伫立客栈门前,看着那些拴马石桩,依稀就有黑衣侠士携了白衣侠女风尘仆仆而来,店主人长声吆喝,店小二张罗拴马;哦,分明是一头戴瓜皮帽子,长辫左右摇摆的老者,满眼是长升源黄酒涂抹的红晕,口里哼着“苏三离开洪洞县……”

这就是平遥,荡漾世风淳淳,流溢文心悠悠,宁静、缓慢、拙朴、淡定——很纯粹的明清,原汁原味的古意,有如“化石”。

入住

入的是一个寻常百姓人家客栈,名“乔家客栈”——非电视剧《乔家大院》中那个“乔家”。那个“乔家”距了平遥还得几十公里。

和城中大多数客栈一样,“乔家客栈”也是青砖灰瓦四合院,木制两层楼,檐下是客栈招牌,悬挂几只红灯笼,风中摇曳,古色古香。

绕行过一砖雕照壁,就进入了客栈庭院。院子方方正正,轴线明确,左右对称。庭中一大瓦缸,装得下几个活人。四周石砌台阶,栽种花草。木制楼梯,木制门楣,木制地板。上到客房,一盘大炕,炕前还有睡榻……流出丝丝缕缕的温馨、平和、舒缓的木香,让人从心里荡漾出常年漂泊流浪后,回到故乡小桥时的亲切、温暖,少了之前种种在城市宾馆大堂的无奈——站不是坐不是的拘束,手足无措的慌张。

住下后,便下木楼,出门逛。

近水就是楼台,“乔家客栈”临街面是货铺店。老板娘三十多岁,粉白,丰满,水性,眼睛鼻子都有让人想入非非的效果,正顾盼有情地接待客人,忙得不亦乐乎。铺子主打卖物是醋、酒、牛肉。酒是汾酒、杏花村酒,牛肉是“冠云牛肉”。最抢眼的是醋——号称“天下第一”的宁化陈醋,品种尤其多,瓶装的,土陶罐装的,精美盒子装的,还有瓦缸散装的;年份也复杂,5年,10年,20年,让人眼花缭乱。看那贴着大红纸的瓦缸中散卖的醋,黑得油亮,喷香。上前问老板娘是不是常吃醋。丢来一个嫣然笑脸,“没一餐离得——”就让人惊诧:真神!宁化醋黑,居然就养出这般白的女人,简直可以说是“陈醋西施”,占尽了山西“黑白”两道风流。

山西是醋的老祖宗。山西人都很醋。旧时晋中人选女婿,除了“家中有箱柜”之外,还得“院里有醋坛”——客栈院中大瓦缸就是制醋所用,据说,早年晋中无论城里乡下人家都有。有一段子,说阎锡山的兵打起仗来宁肯交枪,也绝不交随身醋壶。山西人报籍贯,不用嘴说,只消往顺风处一站,一闻便可清楚,谁也不能冒充。

出了“乔家客栈”, 一路便去“日升昌”。

“日升昌”是票号,就是做银票营生。做这样的营生,它是平遥第一家,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日升昌”印发的第一张银票,不只是带来“拉不完、填不满的平遥城”这句民谣,特别让平遥骄傲的是,这张纸简直如同井冈山上第一面红旗,在古老中华帝国引发了一场金融革命——在它的带动下,仅平遥一城就有票号20多家,号称“东方华尔街”,曾经一度,960万平方公里的金融业都得看它的脸色行事,整个19世纪几乎就是它说了算。“红旗”甚至漂洋过海,迎风招展在日本、新加坡、俄罗斯、欧美……

“日升昌”因了这一段传奇,这一段风流倜傥,自然成了古城最长脸的“儿子”。证据之一就是,“陈醋西施”和我们说“日升昌”的掌故说到热处时,干脆丢下手中营生,眉目更加的风情好看——她仿佛是在炫耀自己曾经风光无限的祖宗。很巧,她的老祖宗居然就在“日升昌”做过账房,扛过“红旗”。

传奇之为传奇,就是它已为过去。今之平遥市中心西大街的“日升昌”,已不再从事它风流倜傥的银票,只是作为古城的旅游景观与我们相遇、结缘。但它依然经得起“看”:门前古朴的石阶,檐下厚重的招牌,卧虎藏龙的深深庭院,依旧黄钟大吕般演奏平遥当年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决胜千里的智慧、纵横六合的想象力。让人在“看”中发出感慨,天地悠悠,人杰千古风流!

步出 “日升昌”,费了很大精神,才从凝重中拔出,换上轻松,随了心欲逛街。

逛的是古城最热闹的明清街。

其时,天色已暗,夕照水一样流在灰瓦、青砖、石板街上,发青的天际勾勒出小城的轮廓,把夜色交付给了初上的灯火。街市在灯火下尽情地热闹。人群拥挤,熙熙的人流中有三三两两的背包老外,甚至还成群结队。街两旁多有卖传统手工艺品的门店。吃的东西为多。“打卤面”“炸酱面”“搓鱼儿”“手工月饼”“平遥牛肉”“平遥碗脱子”“曹家熏肘”“炒烤栳栳”“叫花子鸡”“水煎包”“澄沙油糕”“黄酒牛腰”……要了一包平遥牛肉,又要了二两长升源的黄酒,牛肉肉质鲜嫩可口,黄酒醇香畅胃。据说慈禧老佛爷逃难西行,路经平遥时,食平遥牛肉,饮长升源黄酒,赞不绝口,欣然赐该店一个“长”字,故名长升源。

做工精细美观、风格古朴的平遥推光漆器,是街市上一大特色货物。卖主介绍,这器物历史悠久,鼎盛在明清。做时讲究,用大漆在木胎上挂上灰,再用手工推光,然后绘制图案。细看了一件镶贝首饰漆盒,整体大红,正面是镶贝的传统“二龙戏珠”图案,四周是祥云围绕,侧面是一对一对的蝙蝠,称作“福在眼前”,心里很是称奇。更让人称奇的是,铺子后面居然就是作坊院子。老式庭院,灯火中朦胧出参天的古树,两排厢房,一间两层结构的正屋。厢房是工作间,无人。若是白天,当有工人们操作,有的白描,有的打磨,日光从方格的窗棂透射进来,在他们手上翻飞,弹奏出上百年推光漆工艺的子丑寅卯……

回到客栈,月已上西楼。很爽地依靠着楼栏看月。月色朦朦胧胧,似水,如纱,若烟,古城的房顶屋瓦浸渍在月中,透出无边的清朴、宁静、超然。幽幽风中,恍然传来打更人“梆——梆——”的梆子声,悠远,空灵,甚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凄怆……

心很空。

晨起

开窗是湿的,夜里居然下了雨。

小雨初晨。平遥露出了北方城市少有的清灵。

石板街如镜,光滑清亮,青灰的砖墙壁透出浓湿的水汽,逼人眼鼻。走在街道上,便感觉有无数的清幽、闲静、空灵从石板路,从木门,从巷口,溪水一样流出来。小城便在如许的情韵中清灵若明代古意幽幽的青花瓷。

行人还少,街道空旷,忽见昨晚夜市所遇一老外,牵了女儿的手,从一巷口欢跑出来,女孩惊喜地叫着,声音清脆、响亮,如春天鸟鸣……

雨,小雨,细雨,淅淅,沥沥,缠绵,牵挂。

雨中又入一蚰蜒巷。更加的窄窄,弯弯,曲曲,深深。无人,小巷便更显清寂、悠长。走着,走着,竟然如天眼开,小巷倏然一亮,巷子那端一红衣女子惊鸿闪现,撑一素白小伞,足音细切。恍惚之中,如一首诗梦一般飘来——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踏破铁鞋。年初,我曾去戴望舒的诗《雨巷》原产地苏州,心想着去逢那个丁香一样的女子,无果,郁闷而归。谁承想今日,平遥,雨中,居然就得见。上天之捉弄人如许,一哂。

(后记):

适合人居的城市,并不一定要有现代建筑,并不一定要西方化。也许,个性、纯粹、情调、自然、文化,才是一个城市真正能够活好的灵魂。有了这样的灵魂,城市就有了灵性、传奇与神话。平遥保存了原汁原味的古,所以她很有情调。

联合国人居中心专家杰伊·穆尔和斯托潘诺夫考察平遥时说得很意味深长:“平遥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人类文明的瑰宝”,“平遥古城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全人类的财富”。

平遥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古城中,并不是最好的。今天她能够让我们心仪,仅仅是因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中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很有名的文明古国。所以,古城、古物应该就很多。但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今天真正能够如同平遥一样拿得出手,上得了台面的古城,竟然屈指可数。也就是说,数量难以计数的古城,今天都不在了。但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同的是,一些古城是在战火中焚毁。比如,中国北方大部分城市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作战双方的攻守战,城墙被炸毁,城市建筑被枪炮和火灾破坏。但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一些古城并没有毁灭于八国联军的炮火,也没有在日军的铁蹄下“家破人亡”。劫后余生的它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却会在乾坤朗朗、天清宇廓的和平年代惨遭屠戮。

20世纪80年代初,举国大兴土木,推土机摧枯拉朽地对老城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倒,“破旧立新”——大马路开进去,汽车开进去,钢筋混凝土开进去……平遥身边的兄弟姐妹古城太谷、新绛、介休、祁县、忻县一个个纷纷中箭落马。连孔圣人老家山东曲阜明代城墙也被“满门抄斩”。曾经与丽江并列的四川阆中古城,将近1.2平方公里面积的经典街道、院落等古建筑被“五马分尸”,江南无数水乡古镇一夜之间被“拷打”得遍体鳞伤……

任何历史文化遗迹,都是前人的智慧、灵性、希望与心血的神圣叙事,表征的是不同时代生命的尊严和脸面。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作为,却是在践踏前人的心血,侮辱生命的尊严。

同类推荐
  • 红泥炉(全集)

    红泥炉(全集)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游记、随笔为主,以轻松明快的文笔,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感悟。带给人以愉快的阅读享受。下册以严肃的文笔,对山西的人文历史、未来发展做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以睿智的、深刻的思考带给读者以深思及人生的启迪。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本书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 梦游者的地图

    梦游者的地图

    《梦游者的地图》主要介绍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地,也分了几部分:布衣北京、名士风流、城市备忘录、梦游者的地图,没有故乡的人。把旅游过的地方作为一张地图
  • 落花生

    落花生

    许地山,民国最富盛名、也最有特色的才子之一,以佛的空灵思辨的笔墨,展示出散文的美与光、诗歌的色与香。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跟随勇敢的心:我最难忘的读书之旅(修订版)

    记住一些词,记住一些人和书的名字,会有助予生活。谨以此书纪念那些“透过眼前浓雾而看到了远方”的人。他们曾携着电、裹着雷,闯进一个青年不眠的思想之夜:为反乌托邦咯血而死的奥威尔;战争中当逃兵的“德国良心”伯尔;苏军炮塔下镌写“布拉格精神”的克里玛;见证俄罗斯伟大精神夜晚的巴纳耶夫;与精神“鼠疫”殊死搏斗的加缪;替百万亡灵起诉“古拉格”的索尔仁尼琴;孤独讲述“人,岁月,生活”的爱伦堡……稿纸的背后,是流亡、牢狱、枪声,是过早逼近的坟墓和匆匆竖起的纪念碑。
热门推荐
  • 宫女复仇记:御前尚义掌凤印

    宫女复仇记:御前尚义掌凤印

    【本文情节纯属虚构,请忽模仿】她是现代品学兼优初中生,受虐至死,穿越却成罪臣之女,全家满门抄斩之迹,只有她一人幸免!背负满身仇恨,她入宫为婢。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子,也是她仇人之子。他爱她,她却已心有所属;她爱他,她全家却因他而死。在爱恨交织的感情里,小小一名宫女,如何平步青云,成为他御前最高女官——御前尚义。御前从三品女官,如何掌持着后宫凤印……
  • 愿爱痴情郎

    愿爱痴情郎

    背负着一身的罪孽,从死往生走,他时刻提醒自己,绝不可陷入“情”字之中。独身一人的他度过了多少清凄之夜,在经历了大风大浪后,自小就没人疼没人爱的他,他的个性有所收敛,也懂得为他人留有余地,只是他的心似乎是经久不变的冷傲。也永远都是那么的孤独。直到他遇见那个叫巫蕹的女人,在她的身上他似乎看见了同样孤寂的自己,凭着一颗坚韧的心,心之最深处的某个地方似乎正在一点点变得柔软起来……然而世事难料,波诡云谲间,她真的值得他为她改变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国虎啸

    金国虎啸

    金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女真人是中华民族先民的一支,这是教科书上说的。但绝大多数中国人现在对金国和女真人都还存有误解。
  • 超给力的室内空气净化植物

    超给力的室内空气净化植物

    也许你很早就听说过,吊兰净化空气的能力很强,但究竟有多强,可能你还不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吊兰吸收甲醛的能力进行了测试,他们把吊兰放在了一个充满甲醛的玻璃密室中,测试的最终结果表明,吊兰在24小时之内就清除了玻璃密室中95%的甲醛。 王元昔编著的《超给力的室内空气净化植物》介绍了空气清新剂,家庭的制氧机装修的稀释剂,毒气的净化机等。 假如你在电脑前久坐或正躺在安乐椅上看电视的时候,那么在你身旁放一盆植物吧。 还等什么呢?健康生活从现在开始。
  • 九龙神鼎

    九龙神鼎

    一念可碎日月星辰,一指可灭苍天霸主,谈笑间,诸天十界灰飞烟灭。一个从山沟走出的穷小子,手握九龙神鼎,掌控万古时空,踏上太古神道,与诸天帝子争锋,与神话时代碰撞,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中,逆流而上。
  •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沈柔有着天使的面孔,却藏着“魔鬼”的心,纵横圣爵无敌手,人送外号“东西方不败”,火爆脾气和不凡身手另全校师生闻风散胆,却唯独对青梅竹马的严墨情有独钟、温柔如水,不准任何女生接近。本以为非严墨不嫁,谁料半路杀出个未婚夫,此人是高富帅中的变~态,不择手段的让沈柔爱上他。沈柔,你必须爱上我,因为我爱你。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对于刑事辩护典型案例的深入评析,无论是对于司法实务操作还是对于刑法理论研究,乃至对于推动立法改革而言,目前都具有重大意义。
  • 老婆,非你不可(完)

    老婆,非你不可(完)

    没有婚纱,没有婚戒,没有婚礼,她被迫代替妹妹嫁给那个传说中恶魔一般的男人。一双嗜血的眸冷冽无情:秦暖,你不过是秦家送到穆家的牺牲品,在穆家,你连一个下人的地位都没有。她默默的忍受名义上的丈夫和情敌对自己的百般羞辱,只为能够平安的将腹中的宝宝生下。心灰意冷,她拼命护住腹中胎儿,一消失就是五年五年后,她带着拖油瓶从国外归来,“暖暖,秋天到了,我们要去哪儿收获爹地啊?”一手一根超大棒棒糖,粉雕玉琢的小家伙儿一边舔一边撅着小嘴巴问道。“哪里埋的种就去哪里收!!”看着S市那座最高的建筑大厦,墨镜下的眸子突然划过一丝悲伤。宝宝VS亲爹
  • 大神请接招:学渣校草

    大神请接招:学渣校草

    他是每天都会被自己帅醒的男神校草,臭美自大且无良,挥挥手,桃花朵朵开,其乐无穷。唯与她势不两立。她是每天都要盘点几次身家的贪财女生,强势霸道且邪恶。她来这所学校的目的就来拯救这个学渣校草的。拿人钱财,替人追男,这套校草出浴照,应该能卖个好价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