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200000006

第6章 冠冕唐“皇”(2)

说到李渊这个人,如果没看过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没有在古史的字里行间中追根溯源,总会让人联想起被时下热播的电影电视剧歪曲至极的一个窝囊老头形象,我曾经在另一本书里认同过这一形象,又为自己的贸贸然感到不安。说李渊是狗熊的人,脑子里闪回的无非是下面两个镜头。

镜头一:李渊正在太原晋阳宫搂着本属隋炀帝的美人睡觉,一脸英气的李世民与裴寂等人闯入,坏了一场春梦。两人畅言天下大乱、起兵兴义的宏略。美人这时候也推开李渊,说我们都是杨广的女人,你睡了他的女人,你也不会快乐很久。吓得李渊哆哆嗦嗦,翻来转去,左思右想,最后终于冲着他那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儿子李世民憋出一句:“随你吧,化家为国也由你,破家灭族也由你……”。李世民与裴寂击掌相庆(背景音乐欢乐颂响起)。

镜头二:当了皇帝的李渊海池湖面泛舟,诗情画意无限美。他怀里搂着美妃,抚扪鸡头肉,畅饮岭上春。也就这时候,大将尉迟恭一身甲胄,手持长矛,飞身从小船上一个旱地拨葱,跳上龙舟,满身血迹,犹如天外来客。李渊龙颜失色,忙问:“外边有什么动乱发生吗?爱卿你来此做什么?”尉迟敬德高声回禀:“太子、齐王两人阴谋造反,秦王已经兴兵诛杀二人,恐怕有人惊动陛下,特派为臣我前来护卫。”老头子颤颤巍巍,良久,才定住心头乱跳,说:“好,好,军国大事,一切皆任秦王处分……。”

作为大唐帝国的开国之君真就如此不堪?如此歪曲李渊的形象,似乎有欠公允,缘何?这完全是拜他儿子李世民所赐,李世民通过非法手段当上皇帝后,开始在史书里为自己涂脂抹粉。而那些修史的大臣很多都是他昔日秦王府中的“自己人”,由此,只有竭力削弱老爸李渊建唐的作用,只有把自己演化成兴唐建业的“高大全”,才能化解弑兄杀弟的罪过,才能诠释他夺嫡登位的合法性。

历史上的李渊,绝非我们现在一般人心目中被影视节目“歪曲”过了的李渊。

李渊是个工作阅历相当丰富的同志,既有基层工作经验,又在最高领导人身边干过。隋炀帝继位后,李渊在地方和中央都工作过,正所谓转过岗,打过仗,皇帝身边把枪扛(“历试中外,素树恩德”)。隋炀帝征高丽,李渊在怀远镇督粮;杨玄感造反,李渊坐镇弘化,统率“关右诸军事”。

隋炀帝晚年多猜忌,对他这个老表也不是太放心,那个“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言像一把利剑悬在大隋的天空。一次,隋炀帝下诏让这位表兄到宫里见个面,叙叙旧。可李渊因病未能及时赶到。李渊有个外甥女王氏为炀帝妃子,一次被御幸时,杨广就问王氏:“你舅舅这次怎么没来拜见我?”王氏答复道:“他因为有点小恙才没赶到”。炀帝考虑了一下,说:“你看,这次他能病死吗?”

消息传到李渊耳里,把老李吓得半死。隋炀帝这话说得有水平,言下之意如果李渊大逆不道,拿他这个老表不当干部,隋炀帝随时会找个机会让他“病死”。从那以后,李渊还真就病了,而且病得很愉快,过上福满乾坤艳满门的生活,“纵酒沉湎,纳贿以混其迹,”。如果你真以为李渊同志堕落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完全是做给隋炀帝看的,老表,你看我一个纵情声色的大草包,干不了大事,成不了气候,你就把我当个屁放过吧。

其实,隋炀帝也不是特别“惦记”他,否则,正好以其“秽迹”来治罪,皇帝要整个人还怕找不到借口吗?

当年隋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困于雁门的时候,李渊很是卖力,派他那个金字招牌儿子李世民等人前去参与营救。隋炀帝逃出生天后,估计是觉得这位大表哥还不赖,便下诏李渊统领太原部兵马,与马邑郡太守王仁恭在北方防备突厥的入侵。

太原这个地方,是个很妖孽的地方,自古为河东——山西地区的中心。历史上无论上古时代政治中心在中原,还是中古秦汉时期西移关中,以至晚近以来北徙京蓟,它始终处于中央肩背或者说是肘腋位置,中央在中原,它隔一条黄河;中央移关中,它还是隔一条黄河;中央至京蓟,它则隔一座太行山。也就是说,它一向处于与京畿相依托、共存亡的地位。李渊后来能够在诸多反王中一举成功,与他起兵太原密不可分。太原是隋朝的军事重镇,北据幽州,南临西安、洛阳。而且太原粮草丰足,实在是造反起义募兵退守的好地方。但是这个地方还有个问题就是,敞开怀抱直面北方的游牧民族,当时最为强盛的当数西突厥。

边塞虏劲,贼人众多,做了山西抚慰大使,李渊还有些畏难情绪,还真不愿意前去。可他作为皇家老表,又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路了。到了马邑,李渊与王仁恭合兵一处,总共还不到五千人马。这个王仁恭在这个地方吃尽了突厥人的苦头,听说中央派人下来,盼星星盼月亮,结果看见李渊才带了这么点人来,失望之余也有了绝望之心,生怕突厥大军来袭,马邑不保。

突厥人在边塞像打了鸡血似的,倏忽而来,倏忽而去,摸不准脾性,找不准规律。

李渊经过审时度势,认为这帮突厥人没什么可怕的。他对王仁恭说:“突厥人的长处,在于他们熟谙骑射战斗。这些蛮族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队不列行,营无定所,本性喜于劫掠,得胜大抢,败也不惭,所以,突厥人并无我们大隋军队警夜巡昼的辛苦,也无军储馈粮的消耗。如果稳扎稳打,按照常理与他们列阵交锋,我们根本胜不了敌方。现在,我们应学习突厥人的战法,以己仿彼,然后找机会给他们以致命性打击。”于是,隋军选出精于骑射的兵士两千多人,“饮食居止,一如突厥。随逐水草,远置斥堠。”

平时,这帮“山寨版突厥兵”见到真正的突厥小股部队,“旁若无人,驰骋射猎,以曜威武。”经过一段时间的较量,真突厥遇见这些假突厥,心里也很发毛。看来,在任何年代,任何形式的“山寨版”也不容小视。

突厥大股部队数次邂逅李渊带队的隋军,“咸谓似其所为,疑其部落”,总觉是自己人穿了隋军军装,常常犹豫再三,最终皆“不敢战而去。”如此数次,隋军兵士的自信心也上来了,见到突厥兵人人都想上去撂倒几个方才过瘾(“众心乃安,咸思奋击”)。

这时候形势就发生了转变。

李渊一次与突厥主力狭路相逢,“纵兵击而大破之,斩首数百千级。”“突厥丧胆,深服帝(李渊)之能兵,以其所部,不敢南入。”由此可见,李渊不但不是低能儿,更是文武全才的猛将。

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炀帝下敕命李渊为太原留守,并派亲信王威、高君雅任李渊的副手,说是副手,其实就是安插在李渊身边的卧底。隋炀帝这一手,就是明白无误地告诉李渊:老表,你办事,我不太放心。

当时的太原附近有不少反叛性质的地方武装,其中最强的一支号称“历山飞众,”于上党、西河一带经常把官军打得满地找黄板牙,道路被毁,交通隔绝。隋朝军将也搞过几次“雷霆行动”,但打不过人家,害得很多官兵因公殉职,隋炀帝连抚恤金也舍不得发一分。

李渊刚到地方,正好拿这伙人扬名立万,便带着五千多人出城围剿。到了河西雀鼠谷口,两军相遇。看见对方有两万多人,隋朝兵将都害怕了,悬殊这么大,这砍人的游戏没办法玩。李渊丝毫不畏惧,对王威讲:“这些人不过是一群毛贼,就是想捞点钱财。近来他们屡屡得手,肯定以为全世界就他们最厉害。我们要好好谋划谋划,定能胜敌。所忧不战,战必克之。”于是,李渊把隋军分为两队,以老弱残兵居中,多扛些旗帜,另外多弄些军队物资放在队伍里;另外把一些知根知底,能打硬仗的精兵数百骑分置左右,为小队。到这个时候,隋军上下没有人知道这位皇帝大表哥到底要干什么。敌军散列横阵,绵延十几里,步步逼近。

临战,李渊又派王威“领大阵居前,旌旗从之。”对方看见师旗居前,认为是主将所在,纷纷调集最精锐部队,一齐呐喊向王威杀来。

我的亲娘啊!王威暗叫倒霉,跨下马鞭打不动,吓得他一头栽下马,差点被叛乱分子生擒活拿。看见阵中遍是粮草辎重,叛军还以为捡了大便宜,个个跳下战马抢取值钱东西。此时,一旁观斗的李渊“引小阵左右二队,大呼而前,夹而射之。贼众大乱,因而纵击,所向摧陷,斩级获生,不可胜数……”

经此一战,李渊在太原落稳脚跟。后来,突厥人知道李渊回到太原,马邑只有王仁恭等人,便放开胆子又来入侵。隋炀帝闻讯,下诏派太原副留守高君雅率兵前往马邑,与王仁恭共抵突厥。王仁恭先前跟随李渊与突厥打过几仗均得胜,胆子变大,不听李渊让他坚守不出的指令,也想得胜立威,不料被打得哇哇乱叫,损兵折将。

隋炀帝人虽在江都,仍有人上告李渊、王仁恭不积极备战,“纵虏为患。”杨广大怒,派出“司直驰驿,”到太原把李渊抓了起来,关进监牢,并准备斩掉王仁恭。当时,李渊长子建成不在身边,只有二儿子李世民在城内。李世民急了,哭着求父亲赶紧造反。

李渊作为官场老油子,他并没有因为儿子哭了,自己就冲动了。他知悉时机还未成熟,便大讲“天命”,劝李世民不要太急于起兵。

李渊就这么失去了太原留守的职务,没权了,而且皇帝下一步究竟会怎么处分,李渊心中没底。

等待他的,无非是几种结果。一个是免职,第二是降职,第三杀头,第四没事,恢复原职。但是李渊是一个敏感的人,他对前途没有把握,他对隋炀帝同志也没有把握。在这几种可能性中,李渊觉得悲剧的可能性最大,他这个老表皇帝的脾气很怪,到这个时候,他完全有可能六亲不认的,何况他早就怀疑自己了。

动手是早晚的事。果然,不久就有隋炀帝派人传来诏书,宣布释放李渊与王仁恭,命他们依旧“校检旧部”。当时天下大乱,盗贼蜂起,“信使行人,无能自达,”惟独隋炀帝下的赦免令一路上“不逢劫掠,依程而至”,众人都发叹异。

李渊听闻御使来到,也是惊得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当听完御史宣读完赦免令,李渊仰天长笑,说,“我还以为自己死定了,这次没死,以后我活的每一天,都是上天赏赐我的。”由此,老英雄也下了必反之心,只是要发未发之际,多怀逡巡犹豫之心。

推动李渊最终兴兵造反的,除李世民外,关键要属刘文静与裴寂二人。

刘文静,字肇仁,“伟姿仪,有器干,倜傥多权略,”当时是晋阳令。

裴寂,字玄真,“疏眉目,美姿容,”当时是隋朝晋阳行宫的宫监。

这两个人一处为官,相知得非常融洽,结为好友。一天夜里,老哥俩赌钱饮酒,完事后两个人睡不着觉,然后就站在夜空之下谈人生谈理想。裴寂遥见城外烽火,凄然长叹:“世道这儿乱,账户上没有多少钱,真不知今后该怎么办才好。”刘文静笑道:“世途如此,时事可知。我们二人相扶相倚,还怕不发达吗!”

李渊入太原,刘、裴二人暗中观察,见其“有四方之志”,便起劲巴结这位英雄。特别是刘文静,慧眼识人,认为李世民“大度类于汉高,神武同于魏祖,其年虽少,天纵之才。”裴寂起初不信。

后来,李世民与这位裴大叔假装赌钱,输给对方数百万,高兴之余,裴寂“大喜,每日与太宗(李世民)游。”李世民趁机把大计告诉裴寂,裴寂马上允诺“共举大事”。不久,刘文静倒霉,因与李密(瓦岗军首领)连婚,被炀帝下诏关进太原监狱。李世民潜入牢中,与刘文静深谈。“天下大乱,唐公若能兴兵一起,乘虚入关,不到半年,帝业可成!”一见面,刘文静就忽悠李世民。

李世民大喜,笑道:“你说的话正合我意。”于是,他想方设法把刘文静先弄出来,两人四处部署,伺机欲发。但是,不知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李世民也不敢轻易动手。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金涛主编的《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它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事件的年份极其清楚。它收集材料丰富,对历史事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所用材料比较真实可靠。这部书行文优美,结构严谨,长于叙事,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品。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听余秋雨讲文化

    听余秋雨讲文化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相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区域历史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意蕴,以及人格的构成与人生的真谛。
  •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 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热门推荐
  • 心灵鸡汤全集

    心灵鸡汤全集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启人深思。故事后附的“心灵小语”画龙点睛,是最贴切的指示,让人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可以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关爱自己。通过阅读本书,将会使您活得激情满怀,爱得深沉博大;会使您更加自信地去追逐内心的憧憬与梦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你其实不懂销售心理学

    你其实不懂销售心理学

    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与销售学融为一体,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读心术、攻心术、暗示术、掌控术、博弈术等各种销售中的心理策略和战术,并结合诸多生动活泼的销售案例和小故事加以说明,旨在帮助每一位销售员掌握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巧妙利用心理学的技巧在销售中百战百胜,成交每一单。每一位销售员都要随时翻看的销售读心指南,每一位销售员都要随身携带的销售攻心宝典。助销售新手晋级销售老手,销售老手晋级销售高手。读懂心理学,销售其实很简单!读懂心理学,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实用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研究对象,既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经纶济世”,也包括一家一户一人怎样消费、购物、储蓄、投资的小计划。所以说,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它就在我们身边。本书摆脱了经济学惯有的复杂与枯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读者轻松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面貌。同时,将经济常识同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联系起来,便于读者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来开展行动,从而培养经济头脑,创造人生财富。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鲸鱼女孩 池塘男孩

    鲸鱼女孩 池塘男孩

    这一刻她的眼神,对我而言就是永恒。一个是聪明大方、总是有莫名预感的大眼美女;一个是体贴诚实、偶尔讲冷笑话的腼腆男孩;二人在一次校园十大美女选拔赛中结识。他们的约会,没有一般世俗的追求手段:留电话,夸大的恭维之词,轻挑的行事挑逗或激烈的情节发展;但有的是互相之间莫名的默契,不经意的会心一笑,还有暖暖的甜蜜在二人之间暧昧流动……她的眼神闪亮如同星星。往后的时间,我和她这两条线的轨迹将会是如何呢?这没有说出口的爱情,这动人、让人留恋的爱情,最后会是喜剧还是悲剧收场?
  • 别惹鬼之上山描碑

    别惹鬼之上山描碑

    鬼来了,鬼来了。鬼带着鬼火来了,小孩要乖乖的,不听话的小孩要被吃掉。鬼来了,鬼来了。鬼带着鬼火来了,恋人要相爱哦,否则会被吃掉。鬼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