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时候,我们心里不太乐意, 本想拒绝,但却点了头。碍于一时的情面,却给自己留下长久的不快。社会很复杂,你可能不会有心地去伤害别人,但你不能保证别人会在有意无意之中伤害了你。所以,我们学会拒绝,很有必要。拒绝是一门需要拿捏分寸的艺术。
★为你的回绝加上“垫子”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一个人在提出自己的意见后,一旦遭到全盘否定,人的自尊心理往往使他采取以牙还牙式的反抗。这种心理反应会极大地阻碍谈判的顺利进行。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你应当尽可能避免上述心理活动的发生。
相反,一个人在提出自己的意见后,一旦受到某种程度的肯定和重视,人的自尊心理会引导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兴奋优势,这种兴奋优势会给人带来情感上的亲善体验和理智上的满足体验。这种体验一旦发生,就会有利于纠纷的调处,使争执双方的意见达成一致。
根据上述理论,在拒绝对手时,先说“是的”,表示同情和理解,创造一种较为融洽的谈判气氛,缩短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后,再讲“但是”。由于你对对手的某些看法大加赞赏,对手自动地停止了自己的讲话,含着笑、点着头关注地欣赏别人对自己观点的肯定和发挥。这时,在他眼里,你是与他站在一起的,对立已经不存在了。尽管你也在赞扬的意见后表达了不同意见,那也好商量了。
美国得克萨斯市国家银行生活保险公司总裁,即《权力宣传如何使我在6小时内成功》一书的作者皮尔斯·布鲁克博士曾列出几种“是的,但是”拒绝方法的参考句型。
“是的,我能理解为什么事情会那样,但是……”
“是的,你在那件事上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另外一方面……”
这些基本句型可以有许多变化,如:“总的来说,您的看法是对的,如果……”
“你没错,你能这样说,假使我站在你的位置上,我也会这样说,但……”
“你的看法我也有同感,问题在于……”
★面对得寸进尺的人,不应当一味退让
好多年以前,当第一批行商跑到北极圈的某个小镇去兜售“文明产物”,比如:电冰箱、防晒霜和冰镇啤酒……时,以殷勤好客著称于世的当地居民,曾对他们表示过热烈的欢迎。
这些行商乘坐满载商品的狗拉雪橇从一个居民点走向另一个居民点,四处兜售。
有一天下午一位叫约翰的商人在冰天雪地里,忽然发现后面出现了一头狼,距离自己约摸有几英里左右。这时他刚猎到一头角鹿,正在费力地往雪橇上拖。人的狼嚎声越来越近,吓得他连忙收拾帐篷,赶着雪橇向最近的居民点逃跑。只恨狗儿跑得太慢,狼和他的距离越来越近,这该怎么办哪?
他突然灵机一动:狼一定是饿了,想吃鹿肉!“雪橇再也跑不快啦,何不割下点鹿肉喂狼?”对,就是这个主意!他庆幸妈妈生下了自己这么个机灵儿子。
他推理道,狼吃上了肉自然不会再玩命地追,那自己就能趁机钻进居民点去安享太平了。
说干就干,他在飞驰的雪橇上好不容易地割下一块鹿肉,扔向后面的饿狼。心想,这头鹿大得很,扔掉一小块不算回事,可是却能捡回一条命呀!
开头两英里的路果然一切不出所料。狗群跑得更欢,雪橇驶得更快。他不禁有点飘飘然起来,琢磨起进了居民点后该怎么大侃其机智脱险的故事了。
只可惜好景不长,狼又追上来了。
听上去不止一只,可能两只,三只也说不定!
这可怎么办?吓得他的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心想只怕一块肉不够三只饿狼吃,赶忙割下三块向后面扔去——也不知道那另外两只狼是从哪儿来的?
反正鹿身上有的是肉,除去喂狼的以外还足够自己吃,管它呢!
可是这回雪橇还没跑上几百码,就又听到狼追上来了,而且不止三只!另外还有几只正从树林里发疯似地猛蹿出来!
他一边像电影里常见到的那样大声吆喝着催赶狗群,一边大块大块地向四方扔肉块。
狼越聚越多,差不多够几打了。
而且还在呼朋引类,狼从四面赶来!
狼嚎像是在嘲笑。显然,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令它们满足了,它们已越来越疯狂!
他改为专向几只狼扔肉,为的是好取悦它们,以便一旦自己不得不丧身狼嘴时,它们能“口下留情”!
没过多久,边尔恩的鹿肉已扔得一干二净,而狼群却越来越多,已超过百只了。
幸而鹿肉刚刚扔完,他也终于钻进了居民点。真是好险呀,生死就只一步之差!
他算是捡回了一条命。尽管当初只想扔掉一块肉,而结果却落得个点滴不剩,但总还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于是他在逃生之余又吹开了牛,说狼毕竟没有自己聪明!
自古以来,当地从没听说过有狼追雪橇的事。一只也没有,更别说是成百只狼了。约翰的故事把他们听得直摇脑袋,以为是城里来的骗子手在吹牛皮。
而那些行商们则是闻所未闻,认为大长见识,纷纷往雪橇上大带其鹿肉,以便途中遇狼时有法逃生。
接下来的半年里,约翰及其同行在四处兜售冰箱、防晒霜和啤酒时,一见到狼就大扔鹿肉,认为这是对付狼的一大发明,真是聪明透顶!
这帮人在冻土地带虽然未能发财,但也的确从未听说有丧身狼嘴的。
当他们看到土著居民群集起来用枪口逼迫自己收拾起包裹向河边赶时,那种震惊简直超出了想像!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绝望地发问:“难道不是我们带来了文明的礼物吗?”可是土著不为所动,依旧神色凛然地将他们驱上独木舟。
晒得黑黝黝的头目一边从冰箱里拿出啤酒犒劳武装的同胞,一边不屑地回答:“不错,你们带来了文明,可是那狼群呢,又该怎么说?”一句话问得他们全都犯起了糊涂。
约翰说:“狼群?这事和狼群有什么相干?我和我的伙计们谁也没有惹过狼呀?我们不是还想了好多办法不让饿狼接近海湾一带吗?”
那头目简直在吼了:“你这头蠢猪!你们是不让狼接近海湾吗?你们是教给狼只要肚子饿就去追雪橇!”
为了铲除祸根,土著人赶跑了所有的行商。从此,饿狼追赶雪橇除了能迎来一阵空啤酒罐的痛击外什么也得不到,它们也就再也不去追赶雪橇而是老老实实地向大自然觅食了。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面对别人给的好处,心怀感激之情,寻机还报,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心态。但有时候我们所敬出的一尺,却只能被他人误以为我们的软弱可欺,认为我们理所应当敬他们一尺。他们要么对别人给予的礼遇无动于衷,要么得寸进尺,更加索要。面对这种人,我们如果再一味讲此原则,只能更加纵容他们,到最后,吃亏倒霉的只有我们自己。
这一阵,部门里来了一个新同事,陈先生本着自己人敬一尺,已敬一丈的做人原则,尽力照顾,谁知这位新同事竟因此嚣张起来,根本就不把几位同事放在眼里,并且煸动一两位较不安分的同事,结成一个小“帮派”,向陈先生要求利益。陈先生因未事先防范,应变不及,为了维护办公室的安宁,只好向他们低头,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陈先生以为如其所愿,他们就该鸣金收兵,谁知过不多久,他们竟利用金先生在工作上的一次失误,联合其他单位的人向他发难,逼他下台。由于事起仓促,无从防备,陈先生因而“中箭落马”,而接他位子的,正是那位他多次照顾的新同事。
有些人受人好处时,不仅没有感激之心,还会慢慢感到不足,再给,便得寸进尺。最糟糕的是,当你不能满足对方时,对方干脆采用激烈手段,争取这些“好处”——自己拥有省得等他人“给予”。陈先生的同事就是这类人。他并未因陈先生的照顾而心存感激,而是恩将仇报,取而代之。陈先生的失误就在于,一开始面对不当的索求就未拒绝,在对方重施故会时,又未采取非常手段打击对方,以致自食其果。
★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来削弱其气势
有家生产乳制品的大工厂,某日来了一位气焰高涨的抗议者,据他说,有一罐奶粉中竟然有只活的大苍蝇。
在奶品的制造过程中,卫生管理程序相当严密,为了防止氧化,特将罐内所有空气抽出,然后灌入氮气再予密封,所以,若要说有只活苍蝇在内,实在不可能,但由于这位消费者言之凿凿,使得厂负责人不得不使用些说话的技巧,使抗议者无法继续逞能。
当这位来势汹汹的抗议者提出抗议时,这位负责人则静立一旁听取他的言论,等来者终于把话说完后,他才慢条斯理地开口道: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怎么行呢!若真有这么回事,当然是厂方的错误,加上这问题很严重,绝不可以忽视。好的!我现在马上停下全厂的机器,以查清错误的来源!”负责人边说边皱着眉头,此时旁的职员听了,十分不安。但当这位负责人说下一句话时,他们才恍然大悟。
“本厂在奶品的制造过程当中,一定要把罐内的空气完全抽出,灌入氮气之后予以密封,所以不可能有苍蝇活着的情况,现在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一定会调查清楚。但还是得请问你开封时的情形,及开封后的保密情形等等,并且麻烦您尽量说清楚。”
这位抗议者没想到这件事竟会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于是惊讶与困惑的表情不时浮现在脸上。由于那位负责人的提醒,他觉得,这问题或许是自己保管错误引起的,顿时,锐气大减,终于怯怯地说:
“我只是希望以后不要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至于这件事,我不再追究。”说着仓皇离去。
当抗议者十分理直气壮地提出抗议时,一般人反应是予以毫不客气的痛击,但这种作法往往得不到好结果,反易使事情闹得更僵。所以在遇到这类情况时,你只须将问题看得更严重,使对方感觉势态似乎颇不妙,便不好继续闹下去,不仅原来的气焰会低落许多,而态度也和缓了许多,甚至还会向你道歉认错。
因此,当遇到有人提出不符合实际的抗议时,不妨将对方所提的问题夸大其严重性,可以削弱他的气势。
★看紧属于自己的功劳
刚进这家房地产公司时,为了得到公司的认可,小敏几乎成了工作狂,并想出很多新颖实惠的点子。她的第一次策划便得到经理“有创意、很新颖”的表扬,经理的嘉奖让她更加自信大胆地工作。
同事小青是小敏自认的好朋友,在自己忙得天昏地暗时,她会适时地递上一杯咖啡;每当小敏加班时她也会送来一盒盒饭;当小敏的两只手恨不得当八只手用时,她总是自动拿起材料自己打印好。她就是这样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感动着小敏,。
一次,小敏很满意地完成了一个策划交给经理。谁知第二天经理找到小敏:“小敏,我本来很看重你的才华和敬业精神,没有新点子也没什么,但你不该抄袭其他同事的创意。”经理看小敏一脸惊讶,递给她一份策划书。天哪,竟然和小敏的那份惊人地相似,而策划人竟是小青。
面对经理的不满和自己对好朋友的“心血”,小敏哑口无言,因为她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机会终于来了,小敏接了一个很重要的定单。这回,她从自己的新点子里筛出了两个方案,做出A、B两份策划书。明面里不避小青,在办公室里大做A策划书,但暗地里小敏早已把B策划书做好交给了经理,并请经理配合自己先不说出去。果然,不久小青也交上一份和A计划书颇为相似的策划。明白真相后的经理非常恼火,马上请小青另谋高就了。
小敏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身边可以经常看到,当你挖空心思想出一个好主意,或者你勤奋工作为公司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时,却有人试图把这份功劳归为己有。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像小敏一样,大胆的回应过去。
1.用短信澄清事实
当然,短信内容一定不能让对方产生不快。写信的主要目的是要委婉地提醒一下对方,自己当初随便提出的想法,是怎样演变到今天这个令人欣喜的样子。在信中适当的地方,你可以写上有关的日期、标题,可以引用任何现存的书面证据。
在短信的最后,要建议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这能让你有机会再次含蓄地加强一下你的真正意思:这主意是你想出来的。
如果真的有人把你的功劳忘记了。想把功劳归属于自己,那么这个方法倒能为你争回功劳起一定作用。
2.夸赞夺功的人,重申功劳的归属
这种方法对职业女性来说特别需要。很多研究者发现,女性员工喜欢从“我们”的角度,而不是“我”的角度来做事,所以她们的想法和首创,就常常会被男性同事挪用。如果着眼于事情积极的一面--你的同事也是想方设法要干出最好的工作,而且他(她)对要做的事情也有独到的看法,也许会有助于你解决这件可能很棘手的事情。
一旦你觉得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你应用,你就应早点行动,如果等你的同事把你的想法散布开时再行动,困难就大了。
3.退出争夺战
初看起来,这似乎不是一种方法,或者不能算是一种好方法,但对某些人来讲,这或许是最好的。你应该问一问你自己:哪个更重要,是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还是独自拥有想出这个点子的名誉?
什么时候应该理直气壮地和篡夺你成果的人理论,什么时候又该作出一些牺牲,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在作出决定时,要考虑打这场“官司”得花费多少精力。如果你正在准备一次重要的提升,或者证明“所有权”只能使你疲惫不堪,再或者也许还会让你的上级生气,让他们纳闷你为什么不能用这个时间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些情况下退出争夺战显然是上上之策。
★不要让对方抱有幻想
给人以“敬而远之”的态度,比较容易把“不”说出来并说得较好,或者说,对方试图与你套近乎,你要保持头脑清醒,以免做了感情俘虏,给对方可乘之机。一般说来,见一次面就能记住别人名字的人,常容易与人接近,故此,在交谈中不断称呼别人名字,并冠之以“兄”“先生”等常产生亲近感,那么,反过来你想说“不”时,便应杜绝这种亲密的表示,即对方的名字一概不提,这样加大对方心理距离,容易说“不”。还有谈话时尽量距离对方远些,使其不容易行使拍、拉等触动性的亲密动作。据心理学家研究,“触动”是很容易产生共同感受的,故想说“不”时应注意避免。另外,最好也不要触摸对方递出来的东西。东西也和人一样,一经“触摸”也会产生“亲热感”,想要拒绝就不容易了。
有些人觉得不便说“不”,便随便找些不值一驳的理由来暂时搪塞对方,以求得一时的解脱。这个方法并不好,因为对方仍可以找理由跟你纠缠下去,直到你答应为止。比如你不想答应帮他做事,推说:
“今天没有时间。”
他就会说:
“没有关系,你明天再帮我做好了,事情就拜托你了。”
又如你不想要对方想转让给你的一件衣服,你推说:
“钱不够。”
那么对方会说:
“钱以后再说好了。”
就这样你轻易应付过去了。或者你不愿意跟对方跳舞,推说:
“我跳不好。”
那么他一定会说:
“没关系,我慢慢带着你跳好了。”
因为这些都是小小的谎言,一经反驳,你定有所慌乱,“不”的意志便很难贯彻了。所以对付这种情况,你倒不如直截了当地用较单纯的理由明确地告诉对方:
“你托办的这件事情办不到,请原谅。”
“这件衣服的颜色我不喜欢,很抱歉。”
“我已经另约了舞伴,不能跟你跳,对不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