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6900000006

第6章 19世纪以前的经济学说(5)

一个有购买能力的国家,如果因缺乏金银而想补足的话,就比补足其他任何商品更为方便。金银的输入,不是一国得自国外贸易的主要利益,更不是唯一利益。任何经营国外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中得到两种不同的利益:输出他们所不需要的土地和劳动年产物的剩余部分;换回他们所需要的其他商品。

8.税收思想

(1)税收的原因和用途。斯密把国家的经费划分为国防费、司法费、公共事业费和公共设施费,以及维持君主尊严的费用。在对以上各种费用的性质和内容进行详细论述后,斯密提出,那些为社会一般利益发生的支出,应该由全社会共同承担;凡是有些服务下存在具体受益人的项目,如道路交通、教育设施等,可以由受益人承担一部分费用;而那些为了社会局部利益发生的支出,如果让全社会来承担,就不太恰当了。他认为,以上政府的开支来自于民间,属于非生产性劳动开销,也就相应地减少了国内本可以用于生产性投入的资财总量。

(2)税收的来源。斯密将地租、利润、利息看做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这三者对个人来说代表着收入。既然人们的收入总是由这三部分所组成的,而税收来自于收入,因此,税收不是对这部分收入的扣除,就是对那部分收入的分割。

(3)征税的原则。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公平原则是指,一国国民应尽可能按其能力支持政府,也即国民应按其在政府保护下所享有的利的比例纳税。

确定原则是指,国民应当缴纳的税捐必须确定并且不得随意变更,其缴纳时期、缴纳方法、应付税额都应对纳税人清楚宣示。

便利原则是指,一切税捐,都应在最适合于纳税人的时间、地点,以最适合的方法收取。

经济原则是指,政府应当减少因税收制度不合理所导致的收费成本过高的问题,降低税收征收的成本。

斯密比较反对征收利润税、工资税等税种,因为那样做必然会影响资本的积累。但他比较赞成征收地租税,因为那样做不会影响财富的生产和大多数人的收入。

EconomicTable

《经济表》

〔法〕弗朗索瓦·魁奈(FrancoisQuesnay)

华文导读

写于1758年的《经济表》是魁奈最重要的著作,是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飞跃,它第一次使西方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它是经济学说史上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的天才尝试,是政治经济学幼年时期的重大理论成果,对后世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就受到了《经济表》中某些思想的启发。

18世纪后半叶,当时的法国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夕,在这以前的100多年里,由于封建剥削的加重和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造成法国农业极端衰落,国家财政极度困难。为了挽救财政经济危机,在法国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提倡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的经济思潮。于是,重农主义在这种背景下诞生,本书也由此成为重农学派的代表作。

《经济表》有原表和简表两种。原表发表于1758年,题目是“经济表及其说明”。但因为它十分晦涩难懂,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魁奈于1766年又将其简化,命名为“经济表之分析”,这就是简表。魁奈又将后者称为“经济表示范”。

《经济表》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生产、流通、分配的有规律的运行过程的简明图示说明,对经济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很大的贡献。魁奈在“纯产品”的概念下,研究了剩余价值,并把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直接生产领域,为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趣味延展

弗朗索瓦·魁奈(1694—1774)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一般记述都说他于1994年6月4日生于巴黎的蒙福尔·拉穆里(Mortfort-l"Amaury)的梅里(Mèrè)村,他的父亲尼古拉·魁奈(NicdlasQuesaay)是个律师。但也有人说,魁奈出生于一个有才能的地主家庭。其家庭经济情况虽不是很困难,但因兄弟很多(据说在兄妹13人中,他排行第10),他未能受到很好的教育,甚至到11岁时,仍然目不识丁。他有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传说:他有强烈的学习要求,曾有一次微明即起,从梅里村出发,步行几十千米到巴黎,买到所要的书,在当天回家的途中,就把它阅读完了。

魁奈13岁时丧父,因想行医,16岁时便到一外科医生处做学徒。不久后,他又到巴黎著名雕版术家罗歇福(PierredeRochefort)的门下工作5年,同时在附近的大学研究医学,并学习化学、植物学、数学、哲学等。5年后他回乡,在蒙脱(Mantes)开业做外科医生,时年24岁。作为医生,他的声誉日渐提高,很多知名人士也慕名去就诊。

1730年,他发表了论文《放血效果的观察》,很受医学界的重视,并因此和当时的著名外科医学者佩洛尼等相识,被聘为巴黎外科医学会的常任秘书,因而移居巴黎。1736年,他又发表了《动物经济论》,论述了生理学的哲学基础。在1747年发行的该书的第2版中,他企图在生理学的基础上建立心理学,并从自然法的观点,提出了自由放任的主张和关于人类的社会性的看法。作为魁奈经济学说基础的社会哲学,已经在这一著作中开始萌芽。1749年,魁奈55岁时,被任命为法王路易十五的宠姬朋巴陀侯爵夫人的侍医,住进凡尔赛宫。1752年,他因治愈皇太子的痘疮,又被任命为路易十五的侍医。由于医学上的成绩和治好国王和皇太子疾病的功劳,他被国王赐封为贵族。魁奈移住凡尔赛宫后,有了更多的机会同哲学家和思想家交谈,借以熟悉法国的政治经济情况。

当时的法国因柯尔贝尔执行牺牲农业,扶植工商业的重商主义政策,经济问题十分严重,财政困难,人民生活痛苦,这一切自然成为人们谈论的中心。正如伏尔泰以他惯用的俏皮笔调所写的那样:“全国总算谈厌了诗文、喜剧、悲剧、小说、道德观念、神学等问题,到头来讨论面包问题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魁奈把研究对象转向哲学,并更进一步转到经济学上来。在宫中和魁奈经常聚会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有狄德罗、达兰贝尔、爱尔维修、孔狄亚克等,同时有许多经济学家也经常见面,如米拉波侯爵、迈尔西埃、杜邦·德·奈穆尔、勃多、杜尔哥等,他们后来结成了经济学说史上有名的重农主义学派。重农主义译自Physiocracy一词,原意为自然的主宰,有服从自然法以求最高福利的意思。后来,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把它和重商主义并列起来说明:把重商主义称为商业制度,把重农主义称为农业制度。在凡尔赛宫里和魁奈经常来往的思想家中,狄德罗和达兰贝尔是《百科全书》的编纂者,《百科全书》第1卷于1751年出版。魁奈在1756年出版的《百科全书》第6卷中,发表了《明证论》和他最初的经济论文《租地农场主论》;在1757年出版的《百科全书》第7卷中,发表了《谷物论》,由此开始了他作为经济学家的活动。魁奈在凡尔赛宫中的有力的庇护者朋巴陀夫人于1764年去世,这使他在皇宫中的地位降低了。1774年路易十五逝世后,魁奈退职,同年12月,他死于凡尔赛宫,享年80岁。

理论精读

1.理论基础:纯产品学说

魁奈认为,农业中每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扣除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者的生活资料之后,所剩余的农产品就是纯产品。这个纯产品实际上就是农业总产品超过生产费用的余额,也就是劳动者生产的剩余产品。只有纯产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才能有所增加。

但魁奈也认为,只有农业生产才创造纯产品,“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其他部门都不生产纯产品,这是重农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2.三个阶级的划分

魁奈以纯产品学说为依据把国民划分为以下三个阶级。

(1)生产阶级,即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阶级,包括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只有他们才生产纯产品。

(2)土地所有者阶级,即占有“纯产品”的阶级,其中包括土地所有者和依附于他们的家仆、君主及所有由国家付给薪俸的官吏,还包括以什一税征收者这一特殊身份出现的教会。为简便起见,下述内容中把第一个阶级简称为“租地农场主”,把第二个阶级简称为“土地所有者”。

(3)从事工商业的或不生产的(不结果实的)阶级,包括从事工商业的资本家和工人,他们不生产纯产品。

3.经济表的假设条件

魁奈的《经济表》就是要通过图解来清楚地说明:一个国家(实际上就是法国)每年的总产品,怎样在这三个阶级之间流通,怎样为每年的再生产服务。为了方便理论分析,魁奈在《经济表》中提出了许多假设条件,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普遍实行的是大规模租地农业经济,小农经济则忽略不计;三个阶级间的无数买卖行为都合成一次总的交换,货币只在三个阶级之间流通,每个阶级内部的流通略而不谈;各阶级之间的流通采取固定不变的价格;社会的再生产假定是简单再生产;国外市场略而不谈,即不考虑对外贸易。

4.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魁奈的《经济表》的出发点是总的收成是农业在上一年所生产的总产品。也就是说,流通是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才开始的,是从生产的成果或收获出发,而其基础就是商业资本的循环。

在流通开始前,三个阶级的情况如下。

(1)生产阶级在生产过程中,最初“原预付”为100亿里弗尔①,每年再投入价值20亿里弗尔的“年预付”。魁奈假定“原预付”的资本可用10年,每年损耗为10亿里弗尔。投入的资本每年可创造出价值50亿里弗尔的年总产品。从实物构成上来说,在这50亿里弗尔的总产品中,40亿为粮食,10亿为工业原料。而就价值构成来说,这价值50亿里弗尔的总产品分别包括以利息形式补偿“原预付”的耗损或折旧的价值;补偿“年预付”的价值和“纯产物”,也就是剩余产品的价值。它们分别为10亿里弗尔,两个20亿里弗尔。此外,在流通前,生产阶级不掌握上一年度流通中收回的20亿里弗尔,而是交给地主(土地所有者阶级)作为地租。

(2)土地所有者阶级在流通开始时,拥有生产阶级交给他们的地租,即20亿里弗尔。这20亿里弗尔是国内流通所需的货币总额,在即将开始的流通中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3)不生产阶级在流通开始前,已拥有加工制造出来的工业品,价值20亿里弗尔。这其中有一半是生活用品,另一半则是生产用品。从价值形态上说,也就是有10亿里弗尔为经营资本,10亿里弗尔为不生产阶级在生产期间所必需的生活费用。

魁奈在《经济表》中把整个流通过程归结为包括商品和货币流通的5次交换行为,每次均流通10亿里弗尔产品,共50亿里弗尔产品,其中工业制造品占20亿,农业占30亿。具体过程如下:

(1)土地所有者用生产阶级交付的20亿里弗尔货币地租中的10亿来和生产阶级交换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2)土地所有者用剩下的10亿里弗尔货币地租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

(3)不生产阶级用出售工业品给土地所有者所得的10亿里弗尔向生产阶级购买生活资料;

(4)生产阶级为了生产向不生产阶级购买价值1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生产资料);

(5)不生产阶级又用向生产阶级出售工业品所得的10亿里弗尔向他们购置农产品以作为工业原料。

经过上面5次交换,整个流通后便形成了这样的结果:

(1)土地所有者用他们在流通前所取得的20亿里弗尔货币地租,换取了价值10亿里弗尔的生活资料和1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得到了他们所“应得”的“纯产品”;

(2)不生产阶级得到了价值10亿里弗尔的生活资料(确保生存需要)和10亿里弗尔的农产品(工业原料),保证合并再生产的继续;

(3)生产阶级以上一年度生产中的价值30亿里弗尔的农产品(20亿里弗尔的生活资料,10亿里弗尔的工业原料)换得价值10亿里弗尔的生产资料和20亿里弗尔的货币。除了这30亿里弗尔进入流通外,生产阶级还有价值20亿里弗尔的农产品保留在他们手中,作为种子和本阶级的生活资料,不参加流通。

这样整个循环过程便完成。在本年度,简单的再生产可以再进行,而在本年度生产结束后,同样的流通又可以再进行。这就是魁奈《经济表》所阐述的主要内容,也是魁奈在经济学说史上的一个杰出的贡献。

ReflectionsontheFormationandtheDistributionofWealth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法〕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AnneRobertJacquesTurgot)

华文导读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写于1766年,是杜尔哥的主要经济著作。

杜尔哥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也非常喜欢与在法国的中国人交往。他对中国的了解,主要来自于他与两名中国学生的接触。杜尔哥非常关心中国对农业的保护及重农思想,因此当这两名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准备回国时,曾受托回国后将中国的情况向在法国的师友做报告。杜尔哥草拟了一系列的问题以便他们在报告中作答。为了使他们了解问题的意义和要求,他在问题的前面写了一篇分析性的引言。1769年,在杜邦·德·奈穆尔的一再劝说下,杜尔哥将这篇引言投稿于奈穆尔主编的重农学派的刊物《公民日志》,分期登载于1769年的10号、12号和1770年的4号刊物上,在1770年2、4两月发行——这便是他的名著《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发展了资本主义的社会阶级结构理论,对雇用工人产生的条件和过程做了新的阐述,对纯产品学说进行了发展,在工资、利润理论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本书的写作体例是问答式的,全书分为101节,每一节论述一个话题,共同构成了杜尔哥的理论体系。

趣味延展

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是重农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727年出生于巴黎,1781年去世。

杜尔哥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从16岁开始,杜尔哥先后在几个神学院学习,并获得神学学士学位。后来他进入巴黎索邦神学院,第二年被推选为名誉副院长。在他24岁的时候,他突然决定放弃僧职。这个让人觉得意外的转变,据杜尔哥后来自述,是因为他不愿意一生“戴着这个假面具”。

同类推荐
  •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魅力经济学

    魅力经济学

    经济学是简单的,一杯咖啡、一辆汽车就可以解释它。经济学是迷人的,它的理论充满智慧,也不乏诗意的想象。经济学是体贴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经济学是实用的,从柴米油盐到经营管理无所不包。经济学是精彩的,从温莎公爵的旷世恋情到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
  • 芝麻绿豆经济学

    芝麻绿豆经济学

    作者从事经济学相关的项目研究,专业知识丰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作者避开了传统灌输式的内容呈现方式,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恋爱、买房、赚钱、消费、销售等进行生活化的讲解,让大家明白经济学如芝麻绿豆一样简单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工作中我们处处与经济打交道,生活中时时刻刻与经济发生着联系。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学常识并善于使用一些经济学原理,让工作更加井井有条,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如果你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主动、步步为营,那么请翻开这本书,在经济学的指引下获得更完美的工作和生活。
  •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经济学就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吗?经济学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抽象的数学符号吗?不,经济学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本书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通俗化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大量的生活小事中明白经济学的规律,从生动风趣的描述中学到经济学的常识,却不需要去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去钻研那些艰涩难懂的经济学读本。
热门推荐
  • 盛世庶妃

    盛世庶妃

    她本是侯府痴呆傻笨庶出二小姐,不想成为侯爷棋子,新婚之夜被嫡姐一杯毒酒了断性命,她发誓若有来生,必定报这深仇大恨。一朝重生,侯府傻女离去,侯府恶女归来,面对嫡母巧计陷害,狠心送她上黄泉奈我何?针对嫡姐貌美如花,毁她月下花容又如何对付庶妹陷害,直接乱棍打死丢入死人堆!既然不想让她过好日子,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华丽蜕变,直面悬崖绝境的人生本以为这辈子平静渡过不想总有那些不想她安生的人既然是注定的宿命,那就搅它一个翻天覆地又如何?蓦然回首,却发现总有一个人在灯火阑珊处!既然逃不过,何不携手一起笑傲天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本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本书作者一如既往地用诙谐的笔调,告诉您历史的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妃你不可:红尘云珀

    妃你不可:红尘云珀

    纵使千万宠爱于一身,不过是利用,卑微的贪恋,只是水月镜花。阴谋,爱恨,杀手的她,如何穿梭于至亲至爱建造的世界。他和她,菩提树下,浓雾深山,相遇便注定今生。情仇纠结,何去何从。两朝悲剧,惑世妖姬。负气入宫,成就一世骂名。可悲的是,爱已定,人却非往日之人。她,该如何选择。情,仇,恨,纠缠不休。他,抛离至爱,能否成就江山。他,荣华远逝,沦落低贱草民。爱恨情仇,几世纠缠。菩提点人,入世红尘犹谁怜。-------有人说里面生字太多了,建议我标明一下。嘉瑜(yú)莨葑(làngfēng)凌潃(xiu)其他作品:《妃来雀仙:不嫁腹黑皇上》http://m.pgsk.com/a/219105/(完结)《神秘总裁的娇妻》http://m.pgsk.com/a/252815/
  • 战神戮

    战神戮

    而它真名副其实吗?这一切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身为天选者的他在这个世界又能走上多远?那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让我们试目以待......,穿越?三国?神话?科幻?哦,不,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一个除了繁衍下一代就只剩下战争的世界!在那里有着我们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然而我们却只能在梦里才可能见到这似乎熟悉又陌生的一切!传说中的战神试炼场
  • 方与圆全集

    方与圆全集

    方是为人之本,是做人的脊梁。圆是成功之道,是处世的锦囊。为人没有方,则会软弱可欺。做事不懂圆,则地处处受敌。为人做事太方正太圆滑则寸步难行。只有方圆相间,方圆并用,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营造良好的人脉和生存环境,享受快乐惬意的人生,成就功名和大业。
  • 半面相公

    半面相公

    赵芹滴,不知道是名字取错了,还是天生桃花运不好,交往了6个异性最终都被情敌用手指轻巧勾走,这且不说什么,轮到第7个更过分,情敌不但抢了她的男朋友,两人好联合起来骗光她的这个孤儿,身前在世父母留给她的所有财产。从此她的人生陷入了灰暗中,幸好还有她的死党——林情,在她最无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真是患难之中见真情啊!林情为了安慰芹滴,邀她去游湖,可游个湖也会生事端,自己莫名其妙的掉进湖里。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在古代,而且是在一个名叫廖绚双的身体里,当意识还在云里雾里的时候,隔日就要下嫁与人,真当是衰,人生可说是倒霉透顶。轩君瑾,多情山庄的主人,为了遵循已故爹娘的遗愿,不得已娶了廖布商行的千金,却无情的将她丢进遗情苑,只因他的心里早已有人了,而且为了他香硝玉殒,从此他的心随着她的离开而关上了心房。他们协议互不干涉,可谁知这小妮子很不安分,老出晃动在他的面前,渐渐让他的心有了心跳的感觉;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潜入她的闺房,掀开那半张铁皮面具,露出一张勾人心魄的脸,柔情地欣赏着她的容颜,嘴角会幸福地微笑着。当明白自己已动心的时候,这小妮子居然给自己来个闹失踪,看不抓到她后,打暴她的PP~可找到她的时候,她身边出现一个很优秀的男子,还怀有身孕``````推荐好友的文:冰琅的《挽爱》很不错的文爱蔷薇的猫的《色女统天下》很用心的文丫头新作《画然之恋》简介:〈画然之恋〉画然一出生就失去了父母,一直都是跟着奶奶生活;奶奶是个越剧演员,在奶奶和生活环境的熏陶下,五岁时立志要当穿越女,从小开始琴棋书画的培训,学得是相当有水准;还学习了宫廷礼仪,一颦一笑相当有以往古代贵妃的风范。可转眼已过自己二十五岁的生日,对穿越之事已经不再迷恋;回想以前那么迷恋古代,甚至傻兮兮得立志要当穿越女,不知道闹了多少笑话,至今仍被自己的男友笑话,时不时还来一句,“爱妃,跟朕约会去。”自己的男友是个警察,是在侦探组,负责走私买卖案件。前不久侦破一件重大案件,花了3个月的时间,侦破了一副走私不明年代的古画,现在已经在市博物官对大众展览。男友邀自己去欣赏,当两人鹣鲽情深的走进了博物官,吸引了很多的目光;在众人的羡慕、敬佩的眼光之下走到了那幅名画的面前,画然一下就被它吸引住了,虽然画卷已经泛黄,甚至有些残破不堪,可那画卷上的女像却那样的熠熠生辉,头带金冠,身着宫服,坐在太师椅上,表情淡定儒雅,脸上、眼睛里有着微小的笑意。可为什么觉得她是那么的熟悉,好像在那见到过,美眸灵动一下,瞥向了远处,又转回透过玻璃看向她,在玻璃的反光面中瞥自己的容颜。瞳孔一下睁大好几倍这不是自己吗?意识到这个事实的时候,想跟男友说,可为什么四周漆黑一片,只剩下自己在疯狂的呼叫!当自己精疲力竭的时候,陪随着黑暗沉睡了过去,当自己醒来的时候,却在祭台上…
  • 胡马北风

    胡马北风

    从这个角度看,向中原大地瞭望,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的一种形态存在着的。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二十四史观点,在这里轰然倒地。这就是,每当那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站在长城线外,走到十字路口,难以为续时,于是游牧民族的踏踏马蹄便越过长城线,你会发觉,呼啸而来,从而给停滞的文明以新的“胡羯之血”。这大约是中华古国未像世界有几个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路途上的全部奥秘所在
  • 管理管到位

    管理管到位

    国内外的强势企业都是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的细枝末节上下过很大功夫的、比拼出来的。企业靠一个想法,靠一种简单的管理就能做大,就能挣大钱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正是不注意管理的细节,管理不到位,忽视一些管理上的小问题,导致了二十多年间,许多企业如过江之鲫,风起云涌,转眼之间又销声匿迹。管理是一门学问,管到位更能显出管理者的水平和方法。管理的办法,不光在制订制度、规章上,还在实行严格有序及到位的措施上。只有通过管理者切实到位的管理和整治,企业才能做大事,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