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5200000032

第32章 母仪天下后世颂(2)

一次,瞽叟要舜上房顶涂廪(用泥土修补谷仓)。在干活儿之前,舜先“请示”两位夫人,夫人说那就去吧,不过一定要带上两个斗笠。舜很听老婆的话,便乖乖带着两顶斗笠,爬上房顶干活儿。他刚上去,瞽叟和象就立马抽走梯子,放火焚烧。这时,两个斗笠就派上了用场,舜一手拿着一个,像长了翅膀一样从房上跳下来,毫发未损。

又有一次,瞽叟叫舜去挖井,等舜刚下到深处时,他的老爹和兄弟就急急忙忙地取土填井,想把他给活埋了。幸运的是,舜的两位夫人早被公公、婆婆和小叔子层出不穷的“阳谋”、“阴谋”修炼出极高的警惕性,提前让舜在水井的侧壁凿出一条暗道,这才让舜捡了一条命。

从以上种种事件分析,包括史书上说“父顽母嚣”的旁证,舜的父亲可能脑子有问题,要不,就无法理解他为何要杀自己的儿子,还这样乐此不疲。从常理判断,也只有这种可能,舜才会对夫人的话言听计从,他和他的两位夫人也才能这般忍让和大度。

按照合理的猜测,一系列的阴谋事件可能都是贪婪的象一手策划的。这从后来他和父母准备瓜分舜的财产时的对话可以看出。当时,填完井后,象以为舜必死无疑,就立马邀功,说:“这主意可是我出的。”然后很慷慨地说道:“舜的两位老婆还有尧赐给他的琴归我。牛羊和谷仓就归父母吧。”

当象迫不及待地跑到舜的屋子里玩弄舜的琴时,舜从外面走了进来。象很惊愕,也很尴尬,马上摆出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脸也不红地说道:“我正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闷啊!”舜说:“是啊,你可真够兄弟呀!”史书上说,经历过这些“家庭暴力”的洗礼,舜依然宅心仁厚,还如从前一样侍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

这一切,都说明舜是很明事理的人,而他的两位夫人能把这样一本难念的“家经”念得如此顺溜,可见多会把握分寸、多么聪明贤惠呀。她俩用智慧和宽容,不但极大地成全了舜的名声,而且巧妙地化解了家庭危机。难怪后世在《列女传》里将两位列入“母仪传”第一,称“二妃德纯而行笃”,甚至搬出《诗经》里“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这样重量级的话,大大予以赞赏。

帝位之争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在这三年里娥皇、女英在老爹面前从没有说过舜的坏话,老百姓也对舜爱戴有加,既然考察结果是这样,唐尧帝就应该兑现他当初的诺言,把帝位传给舜。

但这并非唐尧所愿,现在别说他自己醉心于权力之中无法自拔,就算他真的不想做皇帝了,难道他会心甘情愿帝位传给一个外人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不可能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江山落于他人之手,他深思熟虑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把帝位传给自己的长子丹朱。

丹朱是他与自己最爱的女人女皇所生,也是唐尧帝最宠爱的一个儿子。除了丹朱,尧还有九个儿子,都是庶出。这个时候,同样是庶出的娥皇和女英在得知父亲出尔反尔之后,先是良言相劝,苦劝不成,姐妹俩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决定背叛自己的父亲,站在夫君舜这一边。为了自己,更为了与舜的爱情,娥皇、女英协助舜联合了九个兄弟,里应外合,发动了政变,一击得手,囚禁了唐尧帝和丹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保住老命,唐尧帝向天下老百姓宣告:他要让位给舜。

这就是史书上所描绘的唐尧帝让位给虞舜帝的真相。

舜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丹朱放逐到丹水,那是一个蛮荒之地,离首都非常遥远。权力会让一个人的性情大变,就连舜这样的圣人都不可避免,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让丹朱没有实力反戈一击。

舜做上了皇帝,后人称之为“虞舜帝”,我们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娥皇、女英姐妹俩作为舜的妻子,自然升格为“妃”。

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候的皇宫其实就是一个大杂院,对于称谓并没有什么讲究,只要是君主的妻子都称为“妃”,而且也没有等级之分,像“皇后”啊、“昭仪”的说法都是后来的说法。

舜登基之后,与两位患难与共的妃子,过着和睦睦、甜甜蜜蜜的生活。经过这么多的血雨腥风,娥皇、女英对来之不易的幸福格外珍惜,对自己的丈夫更是疼爱有加。舜也无愧于一个好丈夫,做了皇帝以后,对两位妃子的爱始终如一,而且发誓不再娶其他小老婆。

虞舜帝的龙椅一坐就是48年。到了公元前23世纪,算算虞舜帝已经快100岁了,此时的他已经年老体衰,皇帝宝座岌岌可危。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以治水闻名于世的夏部落大禹不再对虞舜言听计从,何况大禹的父亲还是被虞舜帝所杀:大禹的父亲鲧因治水无力被虞舜帝处决。

此外,大禹的道德观念与虞舜帝截然相反,虞舜帝是个大孝子,大禹却一点儿不孝,治水的时候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佐证。在大禹看来,自古忠孝不两全,尽忠就不能尽孝,对于国家对于一个部落而言,尽忠是要提倡的。潜在的意思就是虞舜帝既然是个孝子,那么对治理国家并无多大益处。这其实是大禹为自己找借口罢了。一个人要是看另外一个人不顺眼,无论那个人做得如何的好都是无济于事的。

现在,大禹对虞舜帝看不顺眼了,不顺眼能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篡位。

于是,大禹也像当年的虞舜帝学习,发动宫廷政变,迫使虞舜帝主动交出自己的帝位,并且向外宣称,虞舜帝心甘情愿把帝位让给自己。如法炮制,禅让的美名又一次落在了虞舜帝的头上。

虞舜帝让出王位以后,知道大禹不会就此打住,肯定会寻找机会至自己于死地,于是携两位心爱的妃子娥皇、女英南下逃亡,一直逃到蛮荒之地——湖南的苍梧山,也就是现在的九嶷山。

虞舜帝来到苍梧山后,在苍梧山隐居了起来,具体隐居在什么地方已经无从查证,至于他隐居后吃什么穿什么就更无法知道了。书上只是说,三年后,虞舜帝客死在了苍梧山。

传说虞舜帝死后,娥皇、女英姐妹俩悲痛欲绝,感怀身世,不禁泪如雨下,点点滴滴,渗进了苍梧山上竹子的肌理,凄婉动人的“湘妃斑竹”就此诞生。这之后,凡是有斑点的竹子都被冠以湘妃竹的名字。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挥笔写下了《答友人·七律》词以称赞: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姐妹俩哭哭啼啼地来到湘江,望着绵绵不绝的江水,想着自己的身世,曾经与夫君的点滴过往、恩恩爱爱,甜蜜和幸福都不复存在了。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没有了爱情,没有了夫君生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于是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为伟大的夫君殉情而死,其情形之壮烈,真是旷世罕有。

娥皇、女英的死是不是因一场政治谋杀而起,尚不敢断定,但可以试想,既然大禹篡夺帝位,那么他防患于未然,对虞舜帝一家斩草除根也顺理成章。果真如是的话,姐妹俩就不是投河殉情,而是被逼无奈了。为了成全这段千古流传的凄美爱情,我们还是宁愿相信娥皇和女英自愿投河,而且这种可能性也比较大。

娥皇、女英姐妹俩死后,后人尊奉她们为湘江女神,姐姐娥皇为“湘君”,妹妹女英为“湘夫人”。后来楚国人为了哀悼为爱情而献身的姐妹俩,就在苍梧山上为她俩筑墓安葬,造庙祭祀。后世的文人骚客听到娥皇、女英的传说,嗟叹不已,写了很多诗文来悼念她们。伟大的诗人屈原就写了两首《湘君》《湘夫人》,后来屈原先生也走了两姐妹的老路。从屈大夫往后,李白、常建、刘禹锡等,很多著名诗人都留有凭吊姐妹俩的诗句,只有骚人墨客,在诗词歌歌赋里不断哀悼追思她们的身影;只有点点斑竹,至今随风摇曳。

穆姬:深明大义

穆姬,晋献公长女,原名伯姬,太子申生的同母妹妹,晋惠公夷吾的异母姐姐,嫁给秦穆公做夫人,故又称穆姬。穆姬长到15岁时,温柔贤淑,知书达礼,美貌与智慧兼备。晋献公自得到骊姬之后,做下的荒唐事一件又一件,唯有在嫁女儿的事上,总算没有含糊。

当秦穆公派人到晋国求亲时,晋国人根本瞧不上眼。当时,晋国乃是堂堂的中原大国,国力鼎盛,幅员辽阔,又是周王室的货真价实的宗亲——他们的开国祖宗乃是大名鼎鼎周武王的儿子。秦国算什么?祖上是给周王室养马的,说得难听点就是世世代代的马奴。因为他们养马养得很好,周天子一乐,就给了他们一块地盘,算是一个附庸国,但仍然是奴隶的地位。

后来周幽王无道,秦襄公千辛万苦率兵勤王,秦国才因功得以晋升为诸侯,封秦伯。跟老牌的晋国相比,他还太年轻。况且又地处西陲,民风不化,国力薄弱,经济落后,怎么能与地处中原的泱泱大国晋国相提并论呢?

可是出乎意料的,晋献公答应了这门看起来不般配的亲事。因为他觉得秦国的国君秦穆公是个人才,足以匹配自己的女儿,故而撇开了门第之见,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个养马世家的女婿。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宝贝女儿和女婿,在将来晋国落难的时候,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之,这门亲事,他是结对了的。盖棺定论,秦穆公才是吃了大亏。原本想找个靠山,打开通向中原文明的门户,到头来却接二连三花大力气救晋国于水火之间,过后又被现实的一代代晋君恩将仇报,有苦说不出。

穆姬是在晋国上下被骊姬搅合混乱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出嫁的。晋国的太子申生是她的嫡亲哥哥,可是这时候的哥哥,在父亲宠爱的女人骊姬的连连打击陷害下,地位已经摇摇欲坠了。就在这这当口,穆姬满怀着对哥哥的担心,对母国的牵挂,不得不踏上了出嫁秦国的马车。

穆姬的母亲是齐姜氏,可惜她未出生多久,母亲便因病去世了。她是由父亲的小妾贾君抚养长大的。

贾君是晋献公死去的第一位正室贾妃的陪嫁堂妹,晋献公心中怜惜襁褓中的幼女,觉得贾君为人温厚善良,故而把她收为小妾,命她好好的抚养女儿。贾君没有使他失望,果然很细心地照顾穆姬。对于贾君来说,反正也得不到君王的宠爱,能够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承欢膝下总好过冷冷清清地打发深富岁月。贾君为人纯良贤淑,穆姬得到她的教导,渐渐地也长成为一位贤良的女子。她的容貌算不上倾国倾城,但也端庄秀丽,一举一动尽显大家风范的优雅,且浑身自有一种高贵气质散发出来的迷人光辉。

处于边缘地带的秦国人基本上没见过什么中原大国的公主美女,她的到来,成为他们无上的骄傲,人们为她的气质折服、倾倒不已。而且事实上,她一来,就给秦国带来了福气和好运。

当时的秦国,还不是后来为东方各国侧目的大国。虽然地盘也不小,但由于地处西陲,与戎狄混居,还是一个不怎么开化的野蛮国家,经济落后,国力赢弱。中原大国如晋国、齐国,甚至是地处南方的楚国,都不把秦国放在眼里,国际大事商讨、会盟聚会什么的,招呼都不向他们打一个。秦穆公是个胸怀大志的君主,他不甘心他和他的国家一起默默的被人遗忘在边缘,只是苦于得不到可以助他一臂之力的人才。与晋国结亲,就是本着打好关系以便学习借鉴,走出国门,结交中原诸侯的目的。

穆姬带来了丰厚的嫁妆,金帛珠玉、能工巧匠不算,其中最最宝贵的就是一位身怀治国奇才的陪嫁奴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百里奚。

百里奚原本在虞国为官,虞国被晋献公灭国之后,他和其他人一起被作为俘虏带回了晋国。之后,晋献公又把他作为穆姬的陪嫁品转手送给秦国。百里奚不堪受辱,中途逃到了楚国。秦穆公了解到他的才学,命人把他赎了回来委以重任。百里奚热泪盈眶,辗转一辈子都混得不咸不淡的,没想到老来终于发达了。不久后,他又写信找来了比他更有才的好朋友蹇叔。从此,他们一起辅助秦穆公,内修国政,发展生产,恩泽施于民众;外结诸侯,恩威并施,树立秦国威信,为秦国将来的发展打下了第一道坚实的基础。这是秦国历史上第一次飞跃的发展。同时他的儿子孟明视与蹇叔的儿子白乙丙、西乞术,也是秦国著名的大将,为秦穆公驰骋沙场,立下过汗马功劳。

这一切的开端,都是穆姬带来的,她绝对是秦国人的福星。

穆姬是为温婉贤德的夫人,秦穆公对她十分敬重,宫里上下也是一片赞扬。为人妻者应该具备的品德可以说她一件不落。可她虽然在秦国过着安稳日子,协助秦穆公把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心中始终关心着母家晋国的局势。虽然她已经出嫁了,但她忘不了那里,那里的人与她是血肉相连的。当哥哥申生自尽、兄长重耳夷吾被迫出逃、群公子被逐出国门、父亲病逝、幼君接连被弑的坏消息一个连一个地传来时,她简直要崩溃了,她在寝宫中失声痛哭,为她的国家和她的亲人。无奈天生为女儿家,她能做的只是洒泪叹息。秦穆公看到爱妻如此,内心感慨不已,他答应妻子,她的事就是他的事,晋国的事他一定会施以援手,只请她不要伤心了。

秦穆公一半是为了穆姬,一半是为了秦国的事业,终于出面平定了晋乱,几经周折派兵护送公子夷吾回国继位。穆姬得知欣喜若狂,她所深爱的母国终于迎来了希望了。她满心的话要嘱咐夷吾,一时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她连忙修书一封,命人交给夷吾,信中孜孜叮咛,嘱咐夷吾好好为君,晋国再经不起什么折腾了;又说当年群公子原本无罪,只因为骊姬的缘故被父亲放逐流亡在外,应该速速召回,也好让他有个膀臂。她很形象地说“叶茂者方可本荣”,兄弟同心,方是守国之道。

末了又道她心中很是牵挂养母贾君,请夷吾一定要好好替她照顾贾君。

穆姬满腔的牵挂与期盼又落空了,夷吾不了解姐姐的一片苦心,一面随手回信敷衍她,一面处心积虑排除异己。他不但没有召回群公子,反而派刺客前去避居翟国的重耳;在国内也是大诛群臣,树立亲信。更加让穆姬恼怒的是,他看到风韵犹存的贾君,居然打着照顾她的借口把她强占了。连穆姬这个大好人也不得不痛恨她的弟弟太不争气,为了一己私欲,置国家大局于不顾。

夷吾的确算是少有的无耻之君,这还不算,他跟秦国又结下了梁子。

先前答应入主晋国之后割五城给秦国以示感谢,回去之后感到肉痛了,又反悔说土地是国家的,大臣们都不同意给,所以他暂时也就不好意思了。秦穆公碰上了这样的人也是气得够呛,嚷着就要教训他。百里奚蹇叔等费尽唇舌,劝他说算了算了,不给就不给了,反正咱们也没损失什么,犯不着跟他一般见识。经济发展现在才是中心,别的事情能忍就先忍忍吧。秦穆公对二老十分尊敬,当下只好作罢。

不想自夷吾继位以来,晋国连年不是旱灾就是水灾,老百姓怨声载道。尤其是到了第五年,更是大荒,庄稼地里几乎是颗粒无收,更加糟糕的是国家仓库里也没有什么存粮了,这一年要是借不到粮食就只有饿死。

同类推荐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文争武斗,英豪辈出。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三国鼎立,风云变化,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 北汉简史

    北汉简史

    北汉与后汉王朝的关系,犹如南明永历政权与明王朝的关系,是中原政权在更小范围内的延续。要了解它的历史,还须从后汉说起。
  • 大唐帝国的黄昏

    大唐帝国的黄昏

    在安史之乱后,一批唐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里面有皇帝,有文臣,有宦官,有军阀。皇帝有复兴帝国之志,文臣有重振王朝之心,宦官有甘心为奴之情,军阀有爱国忠君之意。可惜的是,皇帝的志向没有实现,文臣的诚心没有兑现,宦官的情感没有释放,军阀的意愿没有实践。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反面。
  •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发现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够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懂得使用火,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近代考古发现了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这些都是华夏民族悠远起源的见证。后来,大禹治水,平定九州,开启了中国历史王朝盛极必衰更替的序幕。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热门推荐
  • 龟仙

    龟仙

    一个修真资源枯竭期的修炼传奇。 ~ ~ ~ ~ ~书友群:82727832(感谢烟火童鞋)42776488 另有:《我的身体有神兽》《重生在杀戮空间》《生死试练》《混在官场》
  • 国色重庆

    国色重庆

    你是一个到处散落和播种神话的城市,巴山夜雨下的每一个传说,都可以令世人绝唱千载;巫山神女的艳羡与爱怨,只是其中一个关于人性与爱情如何得以充分张扬的美丽传说而已。你是一个可以怎么夸张都不为过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在你的脚下永不停歇地奔腾,铸造出你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大山架构的骨骼和江水连结的血脉,支撑的是一个天地人和又充满鲜活生命的世界。而这自然容貌只是这个鲜活生命的部分躯体的展现。
  • 科学回眸(走进科学)

    科学回眸(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黄兴主编的《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是一部收录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的文集。《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在2014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选取获奖的作者的新作,结集出版,分为A、8两卷,本书为B卷。按类别分成“献给时光不悔”“赶在落雪之前”“火蝴蝶”“秘地百合”“美狄亚的眼泪”“一路高速”六个章节。这些作者多数为90后,文章均为小说和散文,文风多样,可读性强。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名医贤女

    名医贤女

    当一代医女穿越成人人唾弃的将军独女后,到底是安于现状还是努力去改变?司云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低调,哪怕被传说成不学无术痴呆懒惰也不去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瘟疫死人?南方贫瘠?司云忍无可忍跳出来,治瘟疫,修水渠,利农耕……当小小呆女成长为一方领主,世人哂然,皇上亏大发了。
  • 大唐刀圣

    大唐刀圣

    小小穿越者身怀一百零八套经传世经典刀法,心怀我不入桃花阵谁入桃花阵的雄心壮志,玩转大唐盛世,笑看贞观风云!
  • 幽明山西仙泽校

    幽明山西仙泽校

    玢霂是个性格活泼可爱,古灵精怪的女孩。在她的身上有个迷。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录取到了本市的贵族学校,却发现该校的诸多神秘。两个男孩也是让她头疼的元凶。究竟谜底是什么呢?她在这间学校能够经历怎样的成长呢?敬请期待。。。
  • 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最新高科技

    最新高科技

    普通大学生陈致远在一次意外中得到了能够窥视他人的想法,能够控制他人的行动,的高科技“实验机1号”。拥有如此不一样的东西,陈致远该如何使用呢?
  • 聘礼天下:娶个皇妃很要命

    聘礼天下:娶个皇妃很要命

    她穿越而来,却成为了夜皇国‘大皇子’,女扮男装,向往自由,想要逃离可怕的皇宫,却阴错阳差成为太子有效争夺者。他是外姓王爷,不近女色,却被某人谣言为BL,为证明清白,只能求婚于她:“‘太子’请嫁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