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4400000046

第46章 富豪:恐龙(11)

1720年初发生的一件事成了这一切的开始。当时孔蒂亲王想用自己的定价购买股票,被约翰·劳断然拒绝,一生气就装了三马车纸币找约翰·劳要求兑换成铸币。那些精明的投机者也察觉到了股市崩盘的蛛丝马迹,偷偷将手中的股票和纸币兑换成铸币,再悄悄运到国外。由于纸币发的太滥,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端倪早已显露,更多的人开始储存铸币保值,用于流通的铸币出现严重匮乏。到了最后,法国境内的铸币已经匮乏到不足以维持正常的商业运营了。当年5月的一次国务会议上,据估算流通中的的纸币总额为26亿利弗尔,而铸币总值还不到纸币的一半。支撑不下去的约翰·劳只好同意股票和纸币一同贬值,新法令规定纸币将贬值一半,股价则从9000利弗尔逐步降到5000利弗尔。这一计划立即导致民众恐慌,争先恐后地抛售股票。七天后,摄政王不得不宣布此法令作废。

与此同时,约翰·劳被踢出内阁,成了一切过错的替罪羊。不久,他在家门口遭到一群暴徒的袭击,差点性命不保。第二天他的妻子和女儿也遭到袭击。最终,约翰·劳一家老小不得不躲到皇宫避难。

股票继续下跌,到1720年8月已经跌到发行价500利弗尔一个月后又跌到至200利弗尔以下,10月,摄政王终于颁布法令禁止纸币流通,并剥夺了密西西比公司的一切特权。约翰·劳见大势已去,在圣诞节前灰溜溜地离开法国去了布鲁塞尔。

约翰·劳的失败大大破坏了法国的经济,之后法国人甚至诅咒银行这个词汇达一个世纪之久。但约翰·劳也促进了重农主义思想的产生。早在十七世纪下半叶,重农主义的先驱者就已经在抨击以牺牲农业换取商业繁荣的重商主义政策,当约翰·劳的信用货币制度破产时,重农主义的代表人物魁奈等人看到,在约翰·劳造成的金融证券投机狂潮中,整个法国都陷入混乱状态,而只有土地这种不动产似乎没有受到损害。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刺激,此后重农主义思想得以广泛传播。

法国人痛恨约翰·劳,称他为大骗子。但平心而论,这么说他确实有点不公平。约翰·劳的计划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等著作中评论到,约翰·劳的计划绝不是卑鄙龌龊的计划,如果他能够见好就收,兴许还真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虽然约翰·劳的大胆实践失败了,但他的理论也包含了很多合理因素。他认为纸币流通但不贬值的基础是信用——国家信用或私人银行可兑换的信用,这是没有错的,但法国民众的疯狂让和不懂经济的摄政王急于求成的想法火上浇油。约翰·劳非但没有想办法制止,反而一次次增发纸币。等到约翰·劳反应过来,局面已经无法收拾了。

约翰·劳这个高超的赌徒最终输的精光。他被迫离开法国,隐居在威尼斯一个廉价的公寓内,靠赌博赚来的一点微薄收入为生,赌金也不再像从前那么大了,劳怀念他在法国建立的体制,写出了《ComparisonoftheEffectofMr.Law’sSchemeWithThatofEnglandUpontheSouthSeaCompany》,是《密西西比泡沫》的英文版本。

因为没钱买燃料,劳的住处结冰了,他穿上薄底拖鞋,走进当地的赌场,回来时带着钱和导致他患上肺炎的咳嗽。他死于一个星期后,当时是1729年,孤独地走了——但并没被忘记。直到去世,他一直被那些想要知道他的体制秘密的人们追随。

在之后的历史中,约翰·劳的名字也没有被人们遗忘。例如两百年后的凯恩斯主义者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说是约翰·劳的“知音”,在各种通过通货膨胀摆脱经济危机、解决失业问题的方案中都能找到他的影子。

魁奈——从医生到经济学家

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Quesnay,1694—1774),重农学派创始人,近代第一个经济学家。他通过抽象的图式分析经济体系,从而说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商品流通。魁奈根据血液循环原理所制定的表式,有点类似今天用来表明工业生产结构的投入—产出表。法国的国王路易十五曾有一位宠姬蓬巴杜夫人,她有一名私人医生,名叫弗朗索瓦·魁奈,其人学识很渊博,后来成为欧洲第一思想家,人们也完全有理由称他为经济领域的学者,即今天的经济学家。

1694年6月4日,魁奈生于巴黎蒙福尔·拉穆里的梅里村,他的父亲尼古拉·魁奈是个律师。虽然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困难,但因兄弟很多(据说在兄妹十三人中他排行第十),因此未能受到很好的教育,甚至到十一岁时,仍然目不识丁。据说,年幼的魁奈有着强烈的学习要求,曾有一次微明即起,从梅里村出发,步行几十公里到巴黎,买到所要的书,在当天回家的途中,就把它阅读完了。魁奈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十六岁时,在一外科医生处做学徒。不久到巴黎著名雕版术家罗歇福的门下工作五年,同时在附近的大学研究医学,并学习化学、植物学、数学、哲学等;二十四岁时回乡,在蒙脱开业做外科医生。作为医生,他的声誉日渐提高,很多知名人士亦去就诊。

1730年,魁奈发表了论文《放血效果的观察》(Observationssurleseffetsdelasaignée),很受医学界的重视,并因此和当时著名外科医学者佩洛尼等相识,被聘为巴黎外科医学会的常任秘书,因而移居巴黎。1736年又发表《动物经济论》,论述了生理学的哲学基础。在1747年该书的第二版中,企图在生理学的基础上建立心理学,从自然法的观点,提出自由放任的主张和关于人类的社会性的看法。作为魁奈经济学说基础的社会哲学,已经在这一著作中开始萌芽。1749年,魁奈55岁时,被任为法王路易十五的宠姬蓬巴杜夫人(MadamelaMarquisedePompadour)的侍医,住进凡尔赛宫。1752年,因治愈皇太子的痘疮有功,又被任命为路易十五的侍医。由于他的医学上的成绩和治好国王和皇太子疾病的功劳,由国王赐封为贵族。魁奈从移住凡尔赛宫后,有更多的机会同哲学家和思想家交谈,借以熟悉法国的政治经济情况。

在凡尔赛宫廷中,魁奈接触到一种崭新的和诱人的观察世界的方式方法,即启蒙运动——它旨在启发人们要使用自己的理智,只相信自己所能看到和可以证明的东西。1687年英国数学家伊萨克·牛顿发表了他的《自然哲学》,力学机器开发出来了,自然界失去了它的神秘,启蒙运动对教会的原则提出挑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任人摆布自己的思维。

当时法国因柯尔贝尔执行牺牲农业扶植工商业的重商主义政策,经济问题十分严重,政困难,人民生活痛苦,这一切自然成为人们谈论的中心。正如伏尔泰以他惯用的俏皮笔调所写的:“全国总算谈厌了诗文、喜剧、悲剧、小说、道德观念、神学等问题,到头来讨论面包问题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魁奈把研究对象转向哲学,并更进一步转到经济学上来。

在宫中,和魁奈经常聚会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有狄德罗、达兰贝尔、爱尔维修、孔狄亚克等,同时有许多经济学家也经常见面,如米拉波侯爵、里维埃尔的迈尔西埃、杜邦·德·奈穆尔、勃多、杜尔哥等,他们后来结成了经济学说史上有名的重农主义学派。重农主义译自Physiocracy一词,原意为自然的主宰,有服从自然法以求最高福利的意思。后来亚当·斯密在《国民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把它和重商主义并列起来说明,把重商主义称为“商业制度”,重农主义称为“农业制度”。1756年,魁奈在老友狄德罗和达兰贝尔编纂的《百科全书》第六卷中,发表了《明证论》和他的最初的经济论文《租地农场主论》,并在1757年出版的第七卷中,发表了《谷物论》,由此开始了作为经济学家的活动。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弗朗索瓦·魁奈试图表明,经济中各个集团之间的关系,就像行星的运行那样有自己的规律和法则,就像是钟表的运行和人类的血液循环。他提出了关于经济关系的法则。他把这个法则称为《经济表》。魁奈把经济设想为一个循环系统:就像血液一样,从心脏流入身体各个部分,然后再流回来,在经济中,商品和货币的河流往来循环,就像在大自然中一样,一切都是有规律的,关键的是不能干扰这种循环。

魁奈的功绩主要是关于经济可以生产剩余价值的观点。也就是说,产品比投入有更大的价值。这种净产值,按照魁奈的观点,完全来自农民,所以他称农民为“生产阶级”。手艺人虽然也生产有用的物品,但他们是依赖农民的净产值而生存的。所以,他称手艺人为“无创阶级”。这种关于生产和无创阶级的令人吃惊的划分,只有想到魁奈是生活在国王的宫廷中,而他的读者都是土地占有者,我们才能理解。他们的生活完全依靠农民提供的粮食。魁奈所说的净产值,实际上只不过是大地主们的收入,从这方面讲,魁奈的分析是受到时代偏见的限制的。他本人就是一个大地主,财产高达118000镑之多。

尽管如此,这位经济学家还是替国王的经济政策提出了有远见的建议:他要求向农民征收统一的和适量的捐税,以防止破坏他们的生产力。在20世纪,美国的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曾以魁奈为榜样,制定了一份现代经济运行图,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这个循环图表,后来进一步演变成为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表。用这个图表不仅可以计算出经济发展的速度,还可以计算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的整体经济实际价值到底是多大,即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

1764年,魁奈在凡尔赛宫中的有力的庇护者蓬巴杜夫人去世,这使他在皇宫中的地位降低了。1774年,路易十五逝世后,魁奈退职,同年12月,他死于凡尔赛宫,享年80岁。

延伸阅读:魁奈的主要著作:

《租地农场主论》、《经济表》、《经济表的说明》、《经济表的分析》、《重要考察》、《关于手工业劳动》、《关于工商业利益和所谓不生产阶级生产性的纪录》、《关于货币利息的考察》、《中国的专制制度》《人口论》。

斯密——经济学鼻祖

法国的启蒙运动为经济寻找一种服从理智法则的总体规划,而苏格兰则在发展自己的启蒙学派。他们不想有什么规划,而是想寻找可以多少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遵循的简单规律。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戴维·休姆与伦理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斯密发表了两部主要作品:《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后一部作品于1776年发表,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开始。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亚当·斯密自幼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时期完成了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至1746年间,亚当·斯密赴牛津大学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1750年后,亚当·斯密回格拉斯哥大学工作,他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中,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1778至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其母于1754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亚当斯密在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亚当·斯密学识渊博,性格孤僻。他能丝毫不受外物干扰、经常想事情想得出神,因此也会发生一些糗事,例如:亚当斯密担任海关专员时,有次因独自出神将自己公文上的签名不自觉写成前一个签名者的名字;亚当斯密在陌生环境发表文章或演说时,刚开始会因害羞频频口吃,一旦熟悉后便恢复辩才无碍的气势,侃侃而谈;亚当斯密对喜爱的学问研究起来相当专注、热情,甚至废寝忘食。

事实上,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亚当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主义学说。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亚当·斯密(分工理论)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同类推荐
  • 管理就像一本故事书

    管理就像一本故事书

    本书从古今中外的众多经典故事和精彩案例中精心选编了300多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通过这些故事来阐述现代公司的先进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寓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理论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本书涵盖了管理学中的许多重要领域,这些理论相辅相成,诠释了现代公司里经常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

    选择最实用的方法,创建最优秀的企业!西方的市场营销早已走出了科特勒营销理论模式,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书总结出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是来自顶级企业的具体经验,同时又被其他成功企业反复借鉴和使用。
  • 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

    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销售工作中,心理那点事儿还真是不得不琢磨,否则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忤逆了客户的“心”。《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并非学术著作,其内容旨在通过故事和案例来揭示现实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带读者轻松读懂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讲述摩根财团的发家史,就是皮尔庞特的成神史。乔治·皮博迪,这个伟大的吝啬鬼,他做为罗斯柴尔德的秘密合作者为摩根财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朱尼厄斯让“摩根”成为了这个伟大财团的名字,绅士的他却因一局豪赌,给摩根插上了飞翔之翅。皮尔庞特不是一个遵规蹈距的继承者,他率性而自由,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突破的,唯一可以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直觉。凭借他的“鲁莽”,摩根财团成为华尔街的当然王者,成为众多行业的规则制定者,成为金融风暴中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那一刻,政府只是一个背景,总统只是一个仆人……
  • 大数据在中国

    大数据在中国

    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易懂、最实用的大数据类图书!因为,除了本书,再也没有另外一本书让你如此接近中国大数据时代的现在与未来!本书中用最精简的文字、最详实的案例分析了大数据的特点、原理以及在当下中国各个领域的运用。同时给我们企业与个人提供了新的参考——大数据时代将对中国企业转型提供哪些支持?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如何将“大数据思维”转化运用到管理、营销以及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个人又该如何搭上“大数据”的快车实现商业价值与个人理想?
热门推荐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离婚硝烟

    离婚硝烟

    婚姻是什么?婚姻是一面镜子,照清楚在里面的两个人。有人想逃,而有人则拼命挽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印皇座

    神印皇座

    这是一个失落的世界,这是一段失落的神话。少年古月应劫而生,持神斧,斩巨孽,开纪元,救苍生。百族争霸,妖兽横行,我们且看少年古月如何在蛮荒世界闯出一片新的天地。一切,都从蛮荒开始......
  • 一纸忘情歌

    一纸忘情歌

    相恋多年的男友贺思源意外身亡,叶承欢伤心欲绝,却在葬礼上遇到了贺思源的出轨的对象向晚晴,向晚晴以腹中的孩子逼迫叶承欢离开。叶承欢离职,临离开G市前在化妆舞会上邂逅一男子,并发生了一夜情。 在老家呆了两年的叶承欢在学长古沐霖的劝说下重回职场。在外市工作一年,古沐霖与叶承欢被调回G市。叶承欢撞见总经理古沐庭狼狈的一面,处处被古沐庭针对,甚至被古沐庭冷嘲热讽,最后更被古沐庭调到他的身边,当总经理助理。古沐庭早就认出了叶承欢是以前跟他发生一夜情的女子,却一直没有说破。种种巧合让古沐庭认定古沐霖与叶承欢一起设计了他。为夺得继承权,古沐庭用尽手段逼迫叶承欢与他结婚。
  • 正太老公自养成

    正太老公自养成

    男友生日,她准备一份惊喜,没有想到回收了一份惊吓。她又不是垃圾桶,什么都能容!出门溜达,踢到一个不明物体,谁知那货赖着他不走。什么?我是你妈咪?请问,你爸爸是谁?孩子乖乖,妈咪没奶,谁有奶找谁去…为了报答恩情,她被当礼物给人抵债。嫁给一个大自己二十岁的男人。结婚当日,新郎心脏病突发,她就要新婚守寡?可是打开门,那扑过来的又是谁?望着小鬼头可怜兮兮的小脸儿,安苒苒无奈望天从此,安苒苒有了个新身份---妈咪!谁说飞机场不是身材,谁说没有奶不能当妈!推荐自己完结文:《娘子,包养我》《王的绝世娇妻》【争风吃醋篇】“苒苒,今天有空吗?我想…”电话中王睿热情邀约。“有,当然有…”急忙答复,安苒苒心似小鹿乱撞。“我妈咪没有空……”“啪”只听见手机坠地的声音。“呜呜…”红唇被封,安冉冉瞪大眼睛,看着面前坏笑的某人!妈咪,你很不乖哦!【相亲篇】“墨擎,你快来咖啡厅,有惊喜哦……”“好!我马上过去……”墨擎嘴角上挑,莫非她开窍了。一刻钟后……“墨擎,这边……”安冉冉挥舞着小手,一副迫不及待!墨擎很是满意,笑的春风拂面…一秒钟后,一声爆喝传来。“安苒苒!!!”安苒苒笑的狗腿,将身前女子推给他,打算立刻遁逃:“墨擎,你和这位小姐聊聊……聊……”该死的女人,居然让自己来相亲!墨擎黑着脸,看着飞速消失的背影,咬牙切齿。当夜,某别墅中,车震,床震,地板震...
  • 蒙古王的眷恋:落雁谣歌

    蒙古王的眷恋:落雁谣歌

    “无论你是谁都是我的夫人,我的谣谣!”好听的嗓音在耳畔沙哑响起。他的霸道与执着不肯承认她是替身的事实。耳鬓厮磨间她惊慌的发现自己已无法脱身,斑驳的意识闪现:穿越人,女高中,古怪的锁扣,为寻好友穿越到此……命运之轮启动,她的命定恋人在等,她却被蒙古王牢牢禁锢于此。
  • 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每天学一点管理常识

    每天学一点管理常识

    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常识蕴涵着真正的智慧。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