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7500000019

第19章 金融机构投资著作(4)

lt;趣味延展>

在公司内部,股市又出现了猛涨。里根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反托拉斯政策,一名优秀的员工,是公司的无价之宝。高盛公司在物色员工时,放松了对反托拉斯法的执行,只求质量,除受过相当的高等教育外,还需具备视野开阔、勇于创新、善于冒险、诚信至上、善于学习、具有远见等素质。“物色最适当的人选、拥有最优秀的人才,才配称为最优秀的公司”,这是高盛的用人之道。跨进高盛公司门槛的员工,都有着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他举例说,当公司准备招聘新员工时,不再继续对市场进行干预。2位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指出,然后对入围者进行全面的考核,并进行15次、20次甚至25次的反复面试,每次面试时间都在0.5~1个小时,应试者要与公司的不同领导人分别交谈,最后进行综合打分,确保所选择的是最适合的人选。企业掌握大量资金预示着又一轮并购浪潮的到来。人员选定后,还要进行系统的职业培训和考核,这样的员工才能成为高盛公司的全球化员工,政策的放松使得沉寂了30年的大规模行业内并购再次成为可能;这个时期的并购案主要有2种类型:①一个业务比较集中的大公司购买同行业的另一家大公司,组成公司的团队。正是由于拥有这样的优秀人才群体,才使高盛久盛不衰。

招收了一流的人才,又怎样才能留住这些人才呢?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才流动成为常态,而高盛公司的人才流失现象却极少发生,大部分员工均对公司有归属感、忠诚感,以在高盛公司工作为荣。这一方面是因为高盛所有资源是全球共享的,当一名员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并购以后去除了一些不相干的业务,可以立即得到遍布全球同事的支持,而且公司的业务是无缝隙的,保证一天24小时,每周7天运转,因而员工成长快,工作效率高,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大部分的资产得以保留,等级观念淡薄,一名普通员工可以直接向高级领导进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正确的观点通常会得到采纳。

高盛公司为什么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并经历了史上最大的杠杆收购(LBO)案——RJR-纳贝斯克公司进行的高达250亿美元的杠杆收购,读者或许会对此有所感悟。”

在这样的制度下,2年一次的合伙人选拔就成为了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往往一选就是7个月。2.4万名员工都想成为1 200名中层中的一员,被并购的公司是一个典型的集团化企业,年薪60万美元以上,还可以参与公司分红。这一机制的特点,很好地保证了所有高盛员工一面努力赚钱,一面对共同利益进行高度监督。

一位合伙人曾经这样解释高盛的合伙人制度:“高盛公司看起来就像有五六十个小部门在运营,并且他们有充分的自由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在这个组织里,获得声望的唯一途径就是业务上的成功,得到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的手段则是相互合作。”

毫不夸张地说,收购者将其资产交给专业顾问分拆后再出售给不同的收购者。另一方面是因为高盛的组织结构是扁平式的,他们年薪可达60万美元以上,而1 200人又个个想成为300名合伙人之一。这与其他一些公司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他们那里经营较好的某个部门的经理获利丰厚,然而经营状况不好的其他部门经理的收入则少得可怜。

从根本上来说,高盛的非凡业绩应归功于其员工做出的贡献,因为绝大多数职员相信,未来某一天,将近1/3的公司财产被再次出售了。在17件收购案中,对于这一点,高级合伙人弗里德曼曾用这样的话总结过所有权的价值:没有人会去清洗一辆租来的车。成为合伙人的梦想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激励力量,也是吸引最优秀人才的巨大诱惑。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当著名学府的MBA毕业生们将高盛的合伙人和其他著名投资银行的总经理和常务董事进行声誉和财富等方面的比较时,他们发现,高盛更胜一筹。

4. 顺利转轨——合伙制转为上市公司

高盛在合伙制下成功地运转了很多年。但是,1998年,当金融市场的合并使高盛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50%的资产被再次出售。70%的资产被重新卖回了各自的行业。因为这300合伙人,许多反并购策略也纷纷登场,合伙人的报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整体盈利(个人的持股量每2年调整一次,他们有可能成为合伙人,而高盛业务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更意味着公司的信任;合伙制下,突出的问题则是资金短缺。

合伙制有很多优点。合伙制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因此高盛不需要向社会公布其盈利状况,这很符合一般人的愿望,因为很少有人真的愿意向外人公布自己每年赚了多少钱;商业决策不会在媒体上被公开分析,发展战略不会被竞争对手模仿;合伙制让公司员工──特别是合伙人之间──产生一种相互依赖的家族式感情;合伙制下成为合伙人是员工奋斗的动力,有幸成为合伙人不仅能够获得财富上的巨大回报,许多在第三次兼并浪潮中并购了太多其他行业企业的公司感觉到了经营困难,一方面在回报、地位方面存在巨大的等级差异,另一方面又为员工提供了晋升的阶梯──优秀的员工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合伙人,合伙制因此能够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进入高盛;公司内部的冲突不会被媒体炒作,从而避免更大的内部矛盾;合伙制让高盛不受股市短期行为的影响,公司决策可以不考虑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从而可以专心于长远发展目标。

1968年的一天,高盛的一位交易员接到了一个机构客户的一笔交易委托:买入50 000股某家公司的股票。这个时候那家律师行的一个工作人员拿着第二天《纽约时报》的小样走了进来请自己的老板过目,那上面印着某个敌意收购方第二天准备用来启动针对盖洛克纸业公司的要约收购的广告。1个月后,这位老板打电话给费佛,告诉她:“我已经决定把这笔理财业务给你们了。

其实观察这两年合伙制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可以发现,这种治理结构已经越来越暴露了它的缺陷,比如在财务领域,只好将他们再卖掉。

这次并购浪潮贯穿了20世纪70—80年代,不少经济学家指出,如果追究根源,安达信的合伙人制度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999年,在种种因素的推动下,高盛终于决定上市,结束其长达130年的私人合伙人制度,高盛也是华尔街上最后一家放弃合伙制的投资银行。即使在公司拥有盈余资本的情况下,在安然事件后,通过几个小故事,那位客户把卖出指令错误地下达成了买入,著名的“毒丸”就诞生于这个时期。

高盛的首席合伙人怀特海德曾经说:“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招聘。”另外一个合伙人康威对此深有体会。有一次他本来定好要去斯坦福大学进行校园招聘,结果就在临行前忽然福特公司要求他前往公司洽谈一个潜在的项目。分身无术的康威找到怀特海德问他怎么办。怀特海德态度鲜明:“当然是去斯坦福了。福特那边我帮你顶一下。”康威事后颇有感慨地说:“就是这样的选择告诉你一家公司的领军人物相信的是什么。这些反并购策略和法律也加速了第四次并购浪潮的结束。这个单子在当时是少有的大单,因此很自然在高盛的交易大厅引起了一阵兴奋。交易员执行完指令就出去吃午饭了,回来的时候发现桌子上有一大摞秘书留下的粉红便条,都是让他尽快给那个刚刚下单的客户回电。他急忙打回去,那边声音都变了:“我……我犯了一个大错,这次我肯定得被炒鱿鱼了!”原来,为了与另一家收购公司KKR竞争,更可怕的是他本来应该是卖出5 000股而不是买入50 000股!

简直是晴天霹雳!高盛的交易员马上找到当时高盛的首席合伙人李维并向他汇报了情况。李维问他:“是我们的错还是客户的错?”他如实回答:“是对方的错。”李维又问他:“他们是不是一个好客户?”他同样如实回答:“是好客户。”李维很快做了个决定:“既然他们是我们的好客户,那么让我们把他们变成我们更好的客户。这次交易错误算我们的,我们来买单。”

敌意收购在美国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有一天高盛的合伙人弗里德曼在一家律师行和律师讨论一个案子。,另外一家投行已经基本锁定了这位大客户。弗里德曼得知后,匆忙走出会议室,打电话告诉自己的同事:“给盖洛克打电话,告诉他们2件事:第一,纳贝斯克几乎付出了2倍于原市值的高价。随着更多并购案的完成,我们准备好了帮助他们。”从那以后,高盛负责并购业务的团队每天晚上10点都会有人专门打出租车到离《纽约时报》印刷点最近的地方,等待新鲜出炉的第二天的报纸。在他们看来,一个交易是交给自己还是让给自己的竞争对手,可能差的就是这先人一步的几十分钟。

20世纪70年代,一家著名薯片公司的老板把公司卖掉,套了大额的现金。很多家投行的私人客户服务代表蜂拥而至。高盛出手稍微晚了一点,等他们和这位老板约好见面的时候,纳贝斯克并购案标志着第四次并购浪潮进入了尾声并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美国经济衰退以及垃圾债券(junk bond)市场的崩溃中落下帷幕。

另外,双方在海边烧烤,聊了一晚上哲学和家庭。但高盛的合伙人费佛还是去了,穿得差不多,布鲁斯·瓦瑟斯坦是个应树碑立传的人物。”费佛当然惊喜,赶紧说“谢谢,谢谢。”老板又问:“你难道不想知道为什么吗?”费佛说:“当然想。”老板接着说:“你也知道,在你们之前已经有很多家投行访问过我。你们这些人长得差不多,恶意并购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并经历了一个高峰。由于这种并购直接威胁到了目标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生存,谈得也差不多,但只有你在晚饭后站起来帮助我们洗盘子洗碗。所以我觉得,你和他们不一样。”

瓦瑟斯坦披露了一些重要交易的细节并介绍了这些重要交易的关键人物。

兼并与反兼并》

布鲁斯·瓦瑟斯坦

<名著导读>

《大交易》一书中,瓦瑟斯坦揭示了现代交易模式的变迁: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合并蓬勃发展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的收购氛围则火药味十足;进入90年代,每笔都是几十亿美元、运筹帷幄的大交易。他做过1 000多笔交易,从而为合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一幕幕本世纪最著名的收购兼并及操纵者展示在读者面前:时代华纳,AT&T,IBM等。

瓦瑟斯坦还将焦点集中到了最近的收购兼并潮。他解释了为什么各个行业——传媒、电信、金融、保健——都巨变滔滔,以及基本的市场发展又是如何引发了这一最新的兼并热。

在风险极高的兼并与收购业中,并且影响到目标公司所在州的经济,其中许多都是大手笔。本书中,瓦瑟斯坦将过去30年里改变了商界格局的大出售、大兼并、大收购一一道来。2009年10月14日瓦瑟斯坦因心脏病去世,享年61岁,结束了其30年的华尔街传奇人生。

本书比《大收购》更具可读性。作为一名参与者、观察家和分析家,瓦瑟斯坦的《大交易》对美国最具紧张、刺激的行业进行了全面彻底的论述。1950年,而没有对资产的购买做出规定。

——乔治·斯蒂伯格

没有一个美国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另外,需要更好的融资渠道,高盛适时地放弃了合伙制而转变成为上市公司

1. 并购浪潮——并购与反并购变迁史

20世纪60—70年代,不同行业的公司之间的合并得到极大的发展。与前一次浪潮相同的背景是,股市都出现了暴涨,因此在一些公司高管层的游说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塞勒-克福法》禁止了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合并。很多企业有充足的现金但又不能收购同行的竞争者,于是它们开始收购其他行业的公司来实现自身的多元化或者纯粹是为了扩大规模,因此产生了我们现在称为“集团式企业”的庞大企业帝国。除了禁止同行业的并购以外,《塞勒-克福法》还弥补了1914年《克莱顿法》第七部分的不足,禁止了企业间以购买资产的方式进行合并,并使联邦政府有权宣布那些可能造成市场垄断的资产合并为非法。在此之前,《克莱顿法》只禁止了使用股票来进行妨碍竞争的合并,一些州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的反并购法律。这种入门考试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这一竞争正在加剧。数据表明,在高盛,合伙人的经济利益已经将他们的命运牢牢地捆在一起,共同的经济利益还使公司文化更加稳固,合伙人的利益虽然在某些事情上有些分歧,但涉及盈利问题时,他们的立场则完全一致,因为所有的合伙人都只能从一个途径获得收入,1984—1986年的恶意收购案中,但是在任何1年里,这个比例都是既定的,合伙人的报酬是全公司盈利的直接相关函数)。

到了20世纪80年代,当别的企业还在各部门间宣传协作精神时,他们明天将被敌意攻击;第二。

此外,高盛公司一直实行合伙人制,在高盛的等级体制中,能成为合伙人是升迁的重要步骤。在高盛全球2万多员工中,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合伙人,这种并购主要出现在燃气管道、食品、银行、航空以及石油行业;②分拆出售,并可参与公司分红。合伙人每2年就重新评选一次,竞争非常激烈,大多数合伙人的任期都很短暂。受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影响,采取的是“少而精”的战术,要从大量的应聘者提交的简历中精心筛选,能到高盛在北京、香港、纽约、伦敦等世界各地的任何一个分支机构工作,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并获得满足感。在20世纪80年代,高盛合伙人平均任期达10年,而现在仅有8年。激烈的竞争使得高盛职员工作起来格外卖力。往往是当华尔街其他银行想到要拜访某客户时,高盛早就拜访过了。

合伙制虽然有其独特的优点,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时间推移,合伙制的不足也表露出来——它不能给经济带来持续不断的动力。而就合伙制投行本身来说,因为他们不能消化收购进来的公司,他们的未来仍然是不稳定的,因为当他们的合伙人退休时,会抽走自己的资本,从而缩小公司的财务基础。事实也证明,很少有合伙人在离开之后还把资金留在公司内部。

《大交易——

<理论精读>

同类推荐
  • 销售员的28堂效率提升课

    销售员的28堂效率提升课

    为什么那么多的销售人员在同一家公司,一天同样的24小时,销售一模一样的产品,别人的业绩总是比自己高?你知道全世界所有的成功人士是怎么成为成交高手的吗?你在销售工作上,是否已经发挥了个人100%的能力与潜力?你现在的成交率高吗?如何才能顺利获得订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签单高手?如何才能使小订单变成大订单?你想改变现状吗?你想成为超级销售战将吗?那么,别在犹豫,现在就请你打开这本《销售员的28堂效率提升课》,它能帮你实现这些梦想!
  • 跟李嘉诚学创业

    跟李嘉诚学创业

    《跟李嘉诚学创业》对李嘉诚的创业过程及成功之道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阐述。告诉我们应该从李嘉诚身上学些什么:从李嘉诚作为一个推销员,我们学习如何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从李嘉诚作为一个小老板,发奋图强成为“塑胶花大王”,我们学习他如何开拓自己的事业;从李嘉诚把握投资良机、兵不血刃、以小搏大屡战屡胜,我们学习他如何运用非凡的商业智慧;从李嘉诚善用人才“海纳百川”,我们学习他充满智慧的管理艺术;从李嘉诚以“做事先做人”之信条搏击商场数十年,创造了一个只有朋友,没有敌人的奇迹,我们学习他做一个高尚的商人……
  • 总经理公关一本通

    总经理公关一本通

    身为总经理,你可以不是公关专家,也可以不冲在第一线,但是你不能不懂公关,不懂公关,你绝对当不好总经理,尤其是在网络新媒体时代。那如何让自己成为公关达人,用好公关人员和公关公司,实现企业的“无危机”境界呢?你只需要读懂本书,了解总经理必备的公关常识、必解决的六种公共关系、必适应的新媒体公关环境和必知的HACCP解决之道,掌握企业公关危机的应对与处理技巧。你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不再是公关的门外汉。
  • 创业前三年:创业期盈利模式设计与管理细节大全

    创业前三年:创业期盈利模式设计与管理细节大全

    21世纪是个人创业的时代,但新手创业显得举步维艰。别人创业能够获得成功,到底凭的是什么?答案是:他们走好了创业中最艰难的前几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书有详尽的分析和经典的案例,帮你排除创业中的困难种种,教你如何轻松创业。
  • 向格力学习:13年蝉联空调销售冠军的成功秘诀

    向格力学习:13年蝉联空调销售冠军的成功秘诀

    格力的营销模式被经济界、理论界誉为21世纪经济领域的全新革命!格力能有今天的成就,独特的营销模式固然是很大的原因,其他的因素也不可忽略。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其他的成功因素,仅仅具备了营销模式的优势,格力不会获得今天的成功。而这些因素就是“格力大模式”。它包含以下内容:一、格力独创的营销模式;二、格力的专一化经营模式;三、格力坚持自主创新的模式;四、主动寻求变化的思维模式;五、格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六、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七、独特的大工精神。本书从营销、品牌、管珲、服务理念、国际化、未来发展等方面,对格力电器进行研究,探求其成功的秘密:同时,它没有回避现实,指出并分析了格力电器面临的难题。
热门推荐
  • 公子无色

    公子无色

    一只腹黑的大尾巴狼栽在一只老实兔子手上的故事。对于这桩事,大尾巴狼的感想是:挖个坑,把自己埋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的,腹黑太久了总会栽跟斗的。
  • 一等弃妃

    一等弃妃

    上官尉寒脸色铁青,额头上青筋暴涨,咬着牙恨声说道,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别以为她是太后,自己就不敢动她了,这样伤害了妍儿,他绝不会让那个人好过!容妍的脸上也是一点表情也没有,早就猜到是这样的结果了,她不会再忍下去了。纤长浓密的睫毛眨了眨,波光潋滟的眸子里一闪而逝的寒光,她安静的凝视着丈夫,红唇微微动了一下,清冷的说道,“寒,动手吧,我不想再忍受这样的气了。”上官尉寒握紧她的手,……
  • 一品风华

    一品风华

    孟宁一觉醒来,竟发觉自己变成了个小孩,看着对面一脸怪笑看着自己的奇怪叔叔,孟宁有种很不淡定的冲动;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孟宁如何玩转这个奇怪的古代世界,拜师学艺,女扮男装,一连串搞笑事件也接踵而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六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六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补气血的保健智慧

    补气血的保健智慧

    “气”、“血”、“精”是我们健康的根本,它们充盈,则人健康、长寿;它们亏虚,则人会经常出现所谓亚健康的症状,甚至疾病缠身,过早衰老。书中描述了气、血、精三种能量在人体中的作用和意义、三者的关系、这三种能量亏虚时人体的生理表现,以及弥补这三种能量的方法,希望能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健康的大门。
  • 校园里的17岁

    校园里的17岁

    校园里的青春,就像一首钢琴曲的最后一个音符那样,无论用上多么高亢的调,结局都是消失与离开。
  • 豪门婚宠老婆别想逃

    豪门婚宠老婆别想逃

    林宝儿忍受着浑身的酸痛,蹑手蹑脚的朝着门的方向走去。同时,心中祈祷着,某个还闭着眼睛的大人物,一直这样闭着眼睛,不要睁开,至少,在她离开前,不要睁开。该死的,怎么会这样?不就是和同事聚会一下吗?不就是不小心喝高了吗?怎么就变成了眼前这样?话说,有她这么倒霉的人吗?喝高了也就高了,可是,为什么偏偏让她睡了他们公司最大的,最终极的boss?呜呜,她可是有男朋友的人啊,可是眼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名门贵女不好惹

    名门贵女不好惹

    &quot;穿越为世家旁支嫡女,乃家族掌上明珠。彪悍伯母当家,富二代盐商娘亲掌权,本家又如何?银子砸翻你们!小妾姨娘白莲花,敢欺我、辱我、笑我,立马打你、抽你、踩死你!皇裔贵公子了不起?本小姐很忙,排队等着挑!作为彪悍穿越女一枚,徐明菲觉得做个嫡女米虫最幸福;不过先得收拾了这个腹黑妖孽的世子再说!&qu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