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1972年2月21日
首先,我高兴地代表毛泽东主席和中国政府向尼克松总统和夫人,以及其他的美国客人们表示欢迎。
同时,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代表中国人民向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
尼克松总统应中国政府的邀请,前来我国访问,使两国领导人有机会直接会晤,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这是符合中美两国人民愿望的积极行动,这在中美两国关系史上是一个创举。
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目前,促使两国关系正常化,争取和缓紧张局势,已成为中美两国人民强烈的愿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相信,我们两国人民这种共同愿望,总有一天是要实现的。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中国政府早在1955年就公开声明,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坐下来同美国政府谈判,这是我们一贯奉行的方针。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在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 说明 ★★
1972年2月21日~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来华访问,尼克松夫人美国国务卿罗杰斯、问题助理基辛格博士和其他美国美国政府官员陪同来访。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又同周总理进行了会谈。
这是美国总统首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访问,一时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2月21日晚,周总理为尼克松总统一行举行了盛大的晚宴,并在宴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说。这篇演讲非常简短,但是很富有感情。周总理借祝酒之际代表中国人民向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情谊。全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严密,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措词非常得体,态度友好坦诚,如:“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收放适度,体现了大国领导人和优秀外交家的风范。本文刊载于1972年2月22日《人民日报》。
在美国国会的即席演讲
在美国国会的即席演讲
宋美龄 女士
1943年2月18日
议长先生,美国参议院各位议员,各位女士、先生,受到诸位所代表的美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欢迎,令我感动莫名。我事先不知今天要在参议院发表演说,只以为要到此说声“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各位”,并向贵国人民转达敝国百姓的问候之意。不过,在来到此地之前,贵国副总统告诉我,他希望我和各位说几句话。
我并不擅于即席演说,事实上根本称不上是演说家,但我不会因此怯场,因为前几天我在海德公园参观过总统图书馆,在那里看见的一些东西鼓励了我,让我感觉各位或许不会对我的即席演说要求太多。各位知道我在那里见到什么吗?我看到了许多,但最让我感兴趣的,莫过于一个放着总统先生(译按,即罗斯福总统)演说草稿的玻璃箱,里头从第一份草稿、第二份草稿,一直到第六份草稿。昨天,我碰巧向总统先生提及此事,我说我很高兴知道,以他如此知名又公认一流的演说家,还必须写这么多份草稿。他回答说,有时他一次演说得写12份草稿。因此,今天本人在此发表的即席演说,我确信各位一定会包容。
贵国和敝国之间有着160年悠久历史的情谊,我觉得贵国人民和敝国百姓有许许多多的相似点,而这些相似点正是两国情谊的基础,我也相信不是只有我有这样的感觉。
在此,我想说个小故事,来说明此一信念。杜立德将军和部下一起去轰炸东京,回程时有些美国子弟兵不得不在中国内陆跳伞。其中一人后来告诉我,他被迫从飞机跳伞,踏上中国的土地时,看到当地居民跑向他,他就挥着手,喊出他会说的唯一一句中国话:“美国,美国”,也就是“美利坚”的意思,美国在中国话的意思是“美丽的国家”。
这个大男孩说,敝国人民听了都笑开来,拥抱他,像欢迎失散多年的兄弟一般。他还告诉我说,当他看到我们的人民,感觉他已经回到家;而那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
我来到贵国时是个小女孩,我熟悉贵国人民,我和他们一起生活过。我生命中成长的岁月是和贵国人民一起度过的,我说你们的话,我想的和你们一样,说的也和你们一样。所以今天来到这里,我也感觉我好像回到家了。
不过,我相信不只是我回到家,我觉得,如果中国人民会用你们的语言与你们说话,或是你们能了解我们的语言,他们会告诉你们,根本而言,我们都在为相同的理念奋斗。我们有一致的理想,亦即贵国总统向全世界揭示的“四个自由”,自由的钟声、联合国自由的钟声,和侵略者的丧钟响彻我国辽阔的土地。
谨向各位保证,敝国人民深愿亦渴望为实现这些理想和贵国合作,因为我们希望这些理想不会流于空言,而是成为我们、我们的子子孙孙、全人类的真况实境。
我们要如何实现这些理想?我想,我可以告诉各位一个我刚想到的小故事。各位知道,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家。我们有五千年历史。我们被迫从汉口撤退,转入大后方继续抵抗侵略的时候,蒋委员长和我经过一处前线,就在长沙。有一天,我们上衡山,山上有一处有名的遗迹,叫“磨镜台”,是两千多年前的古迹。诸位或许有兴趣听听这古迹的故事。
两千年前,台址近旁有一座古老的佛寺。一名年轻和尚来此修行,他整天盘腿坐禅,双手合十,口中喃喃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唱念佛号,日复一日,因为他希望成佛。
寺里的住持于是也跟着拿一块砖去磨一块石头,时时刻刻地磨,一天又一天地磨,一周又一周地磨。小和尚有时抬眼瞧瞧老和尚在做什么。住持只是一个劲儿拿砖磨石。终于有一天,小和尚对住持说,“大师,您每天拿这块砖磨石头,到底为什么呢?”住持答道:“我要用这块砖做镜子。”小和尚说:“可砖块是做不成镜子的呀,大师。”“没错,”住持说,“就像你成天光念阿弥陀佛,是成不了佛的。”
因此,朋友们,我觉得,我们不但必须有理想,不但要昭告我们有理想,我们还必须以行动来落实理想。所以,我要对诸位参议员先生,以及旁听席上的女士先生说,没有我们大家的积极协助,我们的领袖无法落实这些理想。诸位和我都必须谨记“磨镜台”的教训。
我谢谢大家。
★★ 说明 ★★
这是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即席演讲。这也是美国国会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第二位女性登上国会演讲台。因为宋美龄的精彩演讲和特定的历史背景,所以此次演讲被列为美国国会历史上重要的演讲之一。
1943年2月17日,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宋美龄以中国“第一夫人”的身份访美。当时的美国媒体评价说,美国人对她最深刻的印象是她1943年“征服”美国之旅。是年2月17日,宋美龄抵达华盛顿,受到白宫国宾之礼欢迎。2月18日,她在罗斯福总统夫人的陪同下在国会众议院发表演说,把中国人民奋力抗战的情况生动地介绍给美国人民,唤起美国对中国的同情与更进一步支持。演说引起全场多次热烈的掌声,她的演说由收音机转播全美后,每天有数百封来自全美各地的信件寄至白宫,收件人是她。
2月19日,在白宫总统办公室的记者招待会上,她与罗斯福总统夫妇共同接受172名记者采访。穿着一袭黑色旗袍,胸前别着中国空军军徽的宋美龄以一流的口才赢得了大牌记者的好评。此后,她还在好莱坞发表演说,会见200多位支持中国抗日的世界大牌影星,劳勃·泰勒、贾利·古柏、英格丽·褒曼、凯瑟琳·赫本、亨利·方达、丽泰·海华丝、秀兰·邓波儿等都捐出巨款支持中国抗战。本篇讲演全文取自美国国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