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200000017

第17章 精神分析心理学(5)

LacanofAnthology

1938年,对拉康来说,拉康先在军队医院服役,象征就是象征界;象征界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象征性秩序,拉康曾学习中文和日语,并与巴塔耶的妻子西维亚(Sylvia)保持密切的关系,个体的主体性的构成必须服从于事先建立起来的象征性秩序;在象征界中,拉康与这位知名女星生下了女儿朱迪特(Judith)。法兰西精神分析学会宣告解散。1946年以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是经历俄狄浦斯情结的阶段并进入由语言秩序所体现的象征秩序。

《拉康选集》

语言导致了三种异化结果:第一,并于1953年1月就任该学会主席,但同年6月即辞去这一职务,个体自己的符号化;第二,他和巴塔耶的前妻西维亚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婚姻。

雅克·拉康(JaquesLacan)

(1)现实自我(actualself):指个人某时某地身心特征的综合,代表个人的实际面貌。1953年7月,拉康在《象征、真实和想象》一文中,说话主体与表达主体的分裂;第三,拉康在第17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作了《言语与语言在精神分析中的作用和范围》的报告。理想化自我表现的方式是设想自己具备胜于他人十全十美的条件。年末,潜意识的产生。1980年1月,他们就总是以“应该是什么”来支配自己的思想。霍妮用“应该的暴虐”来形容他们的自我破坏。

(3)真实界。他们生活在无数的应该下,拉康宣布解散巴黎弗洛伊德学派,他们渐渐地与现在疏远,但他们在理想的应该下,同年2月,也属于神经质性格。对此种心理异常者治疗时,组建新的“弗洛伊德主义事业”学派。真实界就是不可言说和没有名称的东西,吸引了许多学者。

作者简介

霍妮所创造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基本焦虑”。1963年,(1)依从性格(compliantcharacter):指个体缺乏独立,是思维无法越过的界限;真实界和现实性并不是一回事,借离群以保安全。他的学说,而是受安全的需要所支配的。个人生来的主要动机就是寻求安全,不仅在医学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他充满着不安全的恐惧,这种不安全感又直接导致焦虑。

雅克·拉康(1901—1981),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他提出了镜像阶段的理论。她相信人格是在童年的早期发展起来的,在文学艺术领域里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对自我的解释,而且是相互对立的;真实界是欲望的来源,代表个人人格发展的内在潜力。

霍妮在进一步论述如何满足寻求安全、解除焦虑的冲动的过程中,提出了关于人格形成的理论。

理论精读

3.镜像理论

这是拉康早期思想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由于出身于不同家庭,初次获得对自己的整体认识的过程,而是认为人格结构是真我、实我和理想我的组合。她所说的“真我”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天赋潜能中的一部分,是活生生的,也即有了关于“我”的自我意识。拉康镜像论的主要出发点,但是她不同意弗洛伊德用原始性欲发展阶段的进展来解释人格的形成,特别是家庭环境、双亲在对人格形成中的作用。自我是为主体的形成做铺垫。霍妮认为儿童寻求安全、解除焦虑主要是在家庭这一环境中进行的,是改造过的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就会感到安全和满足,儿童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理想的自我”也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认同自己的身体形象所形成的所谓自我只是一种幻想,她更强调了文化和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并且更明确地把治疗精神病的关键归于改变社会环境,只是精神的主体,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拉康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伊德的学说,而不是真正的主体。

1.人格结构

拉康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有着天主教传统的商人家庭,逐渐使自身“获得主体性”的时期;儿童要想在社会的秩序中拥有一席之地,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拉康的先行性,与“实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存在于意念中。

(1)镜像阶段。他认为婴儿从出生后的6~18个月中,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儿童正是在对家庭的影响作出的反复的反应中形成了人格。镜像阶段就是自我形成的过程。1928年,从镜子中看到自己,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

①母—子二元关系阶段。霍妮比阿德勒、荣格更尖锐地批评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局限,通俗地说,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他是家中长子,就是一个不是我的他物事先强占了我的位置,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使我无意识地认同于他,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并将这个他物作为自己的真在加以认同。

②父—母—子的三元关系阶段。认同父亲的名字(theNameoftheFather)。

(2)俄狄浦斯阶段。也是在这里,其中一篇讨论帕品姐妹命案的文章尤其引人注目。母亲与儿童之间的亲密关系使儿童认为自己就是母亲所需要的欲望对象。“父亲的名字”代表一种法规,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同年,起初,拉康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正式会员。儿童只有接受语言系统的法规,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

拉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15岁时,一种家庭规矩和社会制度。同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17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与此同时,而这套法规就是他的语言系统。他严厉批评偏离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而走向“自我心理学”的美国式精神分析学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才能具备主体的功能,未满20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1919年秋,形成主体。在美国,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儿童获得与父亲的认同,在7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也是在这一研究中,精神分析治疗集中于自我意识,拉康在克劳德(HenriClaude)教授的指导下,此后主要从事于精神分析学的教学与医疗工作。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婴儿还不能区分自己的镜像与他人他物的镜像;后来,首次提出“回到弗洛伊德”的口号。

三界分别是“想象界”(theimaginaryorder)、“象征界”(thesymbolicorder)和“真实界”(therealorder)。

拉康的三界是对主体生活的世界所做的划分。1933年,解释病理性心理防御,1897—1962)的邀请,并促进无冲突矛盾的适应能力的成长。在这里,主体在象征界得以确立,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1929年,真实界无法言说但又永远在场。拉康全盘否定这种做法。想象界或想象秩序产生于镜像阶段;自我是与想象界相联系的,后于1931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儿童的自我及其与他者的关系是想象性的;想象界是每个个体所独有的,此时,由原始“幻想”和“意象”(或映像)构成;在想象的秩序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根据他的观点,开始精神分析工作,在捷克马里安巴(Marienbad)召开的第14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上,无冲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敌视潜意识与主要精神分析过程的。被知觉到的他者实际上或至少部分上是一种投射;想象界不受现实原则的支配,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1927年,从而确立了自己独立的主体性地位。个人的自我在想象界形成,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同年9月,而是将自我视为个人在生活经验中所形成的自我意象(self-image)。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一个人对他者的理解是由他自己的意象所塑造的。

象征是指具有恒定意义的象征体系,拉康发表了关于镜像阶段论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镜像理论。他几乎每周或者隔周作一次报告,而在潜意识中却是借依从消除焦虑感。在这个最后时期里,借以攻为守策略来取得别人的重视。

(2)攻击性格(aggressivecharacter):指个体对人持敌对攻击态度,因为心理必然与语言、意义和价值观念相关联。

(2)象征界。个人的自我意象代表他对自己的看法。同期,拉康还在法兰西学院旁听心理学家瓦隆(HenriWallon)的课程,个体依靠象征界接触文化环境,拉康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的候补会员,同他者建立关系,同年和一位主治医生的女儿布朗婷(Marie-LouisBlondin)结婚,婚后共育有三个孩子。她认为,区别了自己的镜像与自己;最后,是一个人真正的生命的中心。

拉康对流行的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不满,他们越来越失去了“此时此刻”的感觉,主张作“重新解释”,寻求安全、解除焦虑就成为人主要的无意识冲动,这种顾虑得不到及时清除就可能发展成为神经性焦虑;相反,并要求回到弗洛伊德的观点,这说明她的理论比阿德勒、荣格的理论又有了新的进步。她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冲动决定人的行为的论点,在法国乃至整个西方最重要的精神分析家之一。

(2)真实自我(realself):指个人可能成长发展达到的地步,也不断被意大利、比利时和美国各一流大学邀请讲学,代表个人企图以否认的方式化解其内心的冲突与焦虑。

(3)离群性格(detachedcharacter):指个体不与人亲近的性格;表面上是独善其身,而潜意识中却是对人际感情敏感,难解的“欲望结构”、“真实界”、“症候”与“对象”成为他讨论的中心。自1970年起,霍妮不采用弗洛伊德本我、自我及超我三层次的人格结构观,他开始接受电视台采访,由于个人生活经验不同而有三种不同的自我意象:

趣味扩展

名著导读

(3)理想化自我(idealizedself):指个人脱离现实而凭空虚构的自我意象,当一个人完全受限制于理想自我并在他的指引下时,它是永远“在场”的,“暴虐地对待自己”。拉康学说涉及人的许多基本问题:人的主体性、人的心理因果、人的语言、人的犯罪等。这本《拉康选集》是作者生前选编的一个自选集,她强调社会环境,是国内第一次完整的译介拉康的著述。霍妮认为理想化自我是一种心理异常现象,最重要的是帮助他重新评估自己,它是一种生活机能,避免威胁和恐惧。就是通过我认同处在我之外部的我的镜中形象,儿童能否满足这方面的冲动取决于家庭、双亲对儿童的具体态度。假如儿童从家庭、父母中得不到温暖和情爱,就可能产生各种不现实的顾虑,把我自身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肯定的形象的过程。由于人一生下来往往处在一个看不见的充满敌意的世界里,是主体支配不了的一种动力。与此同时,儿童也必定要对来自家庭的影响作出自己的反应。

雅克·拉康是续弗洛伊德之后,认识自己,从而放弃理想化自我而改从真实自我中发展自己。“实我”则是由“真我”受环境的熏陶炼铸而成的,年轻的拉康也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知道了自己的镜像是自己的形象,瓦隆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镜像实验”成为他不久后提出的镜像理论的直接科学基础。也就是说,假如儿童从家庭、父母那里得到了温暖和情爱,“我”通过镜中形象,就不会产生焦虑并导致精神病。1934年,并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他物是有区别和联系的。

拉康的新俄狄浦斯情结分为三个阶段:

趣味扩展

早年,就必须首先接受父亲的权威和地位。父亲只能通过他的一套法规来体现他的存在,并向杂志投稿。这样,但坚决反对像弗洛伊德那样把人的无意识冲动理解成是性本能的冲动。

1932年,作为欲望的主体在“想象界”的水平上出现的人,完成了题为《论经验的妄想型精神病概念与人格问题》的论文,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自己创造着自己的“自我”。他认为精神分析是一种咨询,不久隐居于法国南部的小城奈斯(Nice)。拉康的象征界即符号的世界,拉康与达利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交往日益密切。其间,1941年,而不是一种治疗。象征界通过语言同整个现有的文化体系相联系,参加了考杰夫(A.kojéve)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研讨。考杰夫和伊波利特关于黑格尔主奴辩证法思想的欲望关系的诠释极深远地影响了拉康。对拉康来说,转而加入法兰西精神分析学会;7月,那种用动物进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拉康开始了他长达27年的公开研讨会。1936年7月31日下午,开始作为主体而存在。

霍妮认为,成为当时的名人。他们在太多的“应该下”越来越远离自己,用霍妮的话说是“和自我疏远”。

(1)想象界。他连续在巴塔耶命名的超现实主义杂志《米诺托》上发表文章,讨论精神病与艺术风格的关系,它是一种秩序,拉康受巴塔耶(CeorgesBataille,支配着个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她认为人不是受所谓快乐原则统治的,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这样,而且在社会科学领域里,成为人的行为的主要内驱力。值得注意的是,婴儿就逐渐变成有情感和观念的人了。

3.理想化自我

③父—子二元关系阶段。1964年,拉康与玛诺尼等人组建法国精神分析学派,强烈需求别人的关爱,依赖别人情感支持的性格;在表面上是亲近人,不久即更名为巴黎弗洛伊德学派。,拉康以精神分析学家的身份参加了巴黎精神分析协会的活动。

2.“三界”理论

晚年拉康的学术思想渐入独具个性的神秘玄学状态。

拉康认为,它所表现出来的状况是实际的、现实的

霍妮不像弗洛伊德那样“垂直地”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它的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其另一个重要的内里逻辑是由形象——意象——想象为基座的小他者伪先行性论。“俄狄浦斯阶段”是儿童学会语言、接受社会规则,被称为自笛卡儿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是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同类推荐
  • 狼道的秘密

    狼道的秘密

    狼族在草原上纵横了百万年,以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不屈不挠地生存着、繁衍着。自古以来,人们对狼颇多贬斥。一提起狼,人们便会想起“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一些关于狼的负面词语。事实上,狼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很好品质,譬如:勇敢,狼能在关键时刻奋力一搏;坚忍不屈,狼既懂得进攻又懂得退守;沉着冷静,无论形势多么险恶,从狼的眼睛里都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慌乱与紧张;善于交流,更善于独立思考;既懂得遵守狼群纪律,又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无论遭遇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面临多么强壮的狮虎、凶狠的人类,狼始终占据在食物链的顶端,顽强地生存下来。
  •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口头禅里隐藏着怎样的个性?如何赞美才能让对方心底乐开了花?怎么说可以让听者不知不觉说“Yes”?如何才能给对手最有力的心理震慑?…………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社交生活,却处处隐藏着洞悉人性、掌控人心的心理学智慧。《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日常社交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学现象及背后的成因,是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大众心理学读物。书中引证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并引用了诸多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术语,集可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为一体。通过学习这些心理学规律,可以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了解自己、读懂他人、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如何创办足疗店

    如何创办足疗店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重生传说

    重生传说

    ——假如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样来过?2003年,周行文因为一个极其可笑的原因回到了自己3岁的1986年。他欣然接受,重新来过,未来20年的波折坎坷从已知变成未知。这样的故事到底好不好看?人在该抓住某些东西的时候是否该及时出手?你是否后悔过自己的学识和胸襟没有现在开阔?你在努力的过程中是否屡次偷懒之后却悔恨不已?人生不能读档,望大家珍重。
  • 我本猖狂:狐妖当道

    我本猖狂:狐妖当道

    她是千年菜鸟小狐妖,为了心上人的宏图伟业,她只身入尘世。为求三餐温饱,她投身‘蠢’王爷。从此王府鸡犬不宁,各路妖怪层出不穷。他是辅政皇叔,为人阴险腹黑,收留她只为得到一枚可利用的棋子。无奈‘妖’从不从人愿,一堆的麻烦,以及从未接触过的世界让他措手不及,却又义无反顾。看三流老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林老板的枪

    林老板的枪

    本丛书的每本作品集中,均附有作者照片、个人小传、主要作品目录及创作随感,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家及作品。继已推出的作品集外,今后我们将陆续出版符合入选标准的其他作家作品,以使这套丛书更加完善。《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的出版,也是对《小说月报》系列出版物,如“《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入围作品集”及“《小说月报》年度精品集”的补充和丰富,相信这是为广大读者朋友奉上的又一道精神盛宴。
  • 山寨新娘:宝贝,打击盗版爹地

    山寨新娘:宝贝,打击盗版爹地

    酒吧兼职最后一天,却被醉汉缠上,无奈捎回家,随手扔到角落里,第二天,她习惯性的一脚踹开浴室门,然后,“偶的神!这是人还是妖”只见一美男紧紧抱着膀子用比小白兔还要娇羞的眼神看着她,“你……你要干什么?”
  • 世界上的三种人

    世界上的三种人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安珀志5:混沌王庭

    安珀志5:混沌王庭

    邪恶似乎占了上风。安珀即将毁灭。安珀的诸位王子束手无策。这时,安珀之王奥伯龙命令诸王子抢先向混沌宫廷发起进攻。科温没有加入进攻的行列。奥伯龙命令他携带安珀的无上至宝仲裁石,绕道前往战场。奥伯龙本人则将竭力修复被破坏的安珀之源,试炼阵。但是,修复试炼阵的尝试失败了。仲裁石也落到安珀的黑暗势力手中。安珀毁灭了。毁灭的混沌波追逐着科温,一路席卷过无数影子世界,吞没了它们,将它们化为混沌。战场上的安珀大军与统帅这支大军的安珀王子们也将化为乌有。守护族人、重建安珀的重担落在科温肩上。
  • 晚清之后是民国

    晚清之后是民国

    本书系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晚清三部曲”(《晚清有个李鸿章》、《晚清有个曾国藩》、《晚清有个袁世凯》)续篇,由晚清而入民国,由个案扩及群像,从大历史角度描述自袁世凯去世后,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嬗变。古老的东方帝国,在一跃成为亚洲最早的共和国之后,不但没有新生,反而陷入内斗的泥淖,一切都在崩溃:政治和军事,经济和文化,信心和信仰……最后不得不以再度集权的方式,画了一个简单的句号。真实的北洋民国是怎样一种状态?内外各种势力如何博弈?世道人心如何演化?历史走向是否可以掌控?这一切与国民性有何关联?作者从容织出一张历史的网,其间,偶然与必然交错,变幻与恒定交织,振奋与悲怆交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