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不认同。人家学历高是因为他从小就可以接触这些方面的教育,人家能赚钱是因为他有赚钱的渠道。我们从小就不能接触,接触的都是劳动的东西,所以这个肯定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应该是平等的。
问:你觉得这种平等应该是怎么体现?应该是工人和管理层工资都一样吗?
答:最起码在工资待遇方面,在劳动成果方面平等一下。让富人,让很有钱的人自己下来劳动,感受一下。
问:你觉得社会上多大程度的工资差异你会觉得是公平的,我觉得有差异是正常的,不应该搞平均主义,但是你觉得多大的差异是我们觉得比较公平的?
答:我觉得他们有没有钱跟我没有关系。我关心的是我的生活,我如果今天不上班了,肯定马上没有钱了,然后下个月怎么生活,每天累死累活,还就是那边一点工资。
问:你的意思是说你不管别人挣十万还是二十万,你关心的是你的工资水平能让你有一个安全感,不是说一定要跟别人比,是这个意思吗?
答:我只希望我的生活不是每天买东西都要斤斤计较的,一毛钱、两毛钱在那里算,去买一件衣服,贵一点的衣服都舍不得买,没有钱。还有就过年回家的时候两手空空,然后在家里面玩,把钱就花光了,一年到头存不下钱。已经出来四年了还是这样的,光光的,过年没有什么礼物带回去。
干得越快产量越增加,但工资不增加-和宋志浩聊天
资本的逻辑是残酷的、破坏性的和没有人性的,所以它置环境破坏和工人健康损害于不顾。资本是最不容忍民主的,所以工人不知道自己工资的秘密。资本又是最讲虚伪和欺骗性的民主的,它用各种手段让人们迫不及待地出卖自己的劳动,以便获得微薄的工资。
工人也许不知道工资结构性的秘密,但是工人知道工资是不公平的,知道工资、产量和劳动量之间的问题。2011年6月1日我在苏州和宋志浩聊天,从他的话中给了我下面的思考:
*资本在经济核算中不计算工人的健康成本。宋志浩的工作中接触有害成分,防护措施根本不到位,但是他把这些归咎到自己没有技能,因此只能做这样的工作。
*资本不把产量提高和工人工资提高挂钩。
宋志浩1990年出生,老家在甘肃酒泉瓜州,在县城上的中专,学的是选矿专业。后来在老家的矿山工作了一年,然后出来想在大城市见见世面。2010年3月来的苏州,就一直在这边工厂里打工了。下面是他的话:
“2010年10月份我进了一家工厂,已经在这里干了八九个月了。没有更好的工作,没办法。做的是数码相机和手机屏幕,触摸屏的,那个有银,银本来就有毒性的,药液也有毒,因为含有苯、乙醇那些东西。带手套,但是那个手套很薄,一接触金属一不小心就破了。药液渗到手里是经常发生的。像自己没有什么特长和技能,没有办法。工厂里面一个月下来可以拿2000块钱。
“现在年轻人都是这样,都想干快点,干完可以休息一会儿,但是你干得越快,产量越增加,但是我们的工资还是这样,而且更累了。比如今天主管让我们做15个产量,平时就做12个,因为一般做不了15个的。他说,本来3点下班,我们1点半就干完了12个,他感觉反正这个时间也是闲着,我们可以多做几个是没有问题的。”
消费不公平
收入不公平和消费不公平是相联系的,但是从分析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手段来看,这两者又是不同的。如果简单地概括,消费有两个层次的目的:一个是为了满足需求,另一个是为了满足需要。需求是的是我们人为了在社会中生活要具备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须;需要是基于人的欲望而产生的要求,比如,我们要有住的地方,但是我们希望住漂亮的别墅而不是简陋的房舍。当我们谈消费不公平的时候包括了需求和需要两个层次的不公平。有的人也许会说:既然挣不到那么多钱,就不要有那么高的要求。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平等和公平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已经不会再像古代社会一样接受自己的“地位”和“命运”。更何况,人民群众越来越有能力来分析不公平背后的原因。
2011年8月初,英国伦敦发生了暴乱,很多年轻人烧毁汽车、抢劫商店。伦敦一位青年说,参与抢劫是要把自己“每便士的价值都夺回来”。英国利兹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社会学教授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评论说:“这不是饥饿或面包的暴乱。这是有缺陷的和不合格消费者的暴乱。”现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和伦敦经济学院的大卫·哈维(DavidHarvey)评论说:“现任首相凶猛的本能看起来更倾向于打开高压水炮,搬来催泪瓦斯部队,并使用橡皮子弹,同时油腔滑调地强调道德标准的沦丧,文明的衰落,以及家庭价值和误入歧途的年轻人令人悲哀的堕落。但问题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这里的资本主义本身就已经是粗暴得凶猛。凶猛的政客欺瞒他们的开销;凶猛的银行家掠夺公众的钱包;CEO、对冲基金操盘手和私募天才洗劫财富世界;电信和信用卡公司在你的账单上添上什么费用;店家搞价格欺诈;……这种光天化日的抢劫,而且是针对穷人、弱者、朴实的人,以及不被法律保护的人的抢劫,这样一种政治经济学,在今天成为秩序。”142
这里用英国的例子想要说明的是,首先,消费不公平一定会引发社会问题;其次,消费不公平的背后一定有不合理和不公平的社会经济制度在起作用。
1900元的工资我快养不活自己了-和工友叶子的交流:
下面我们来看看工友的消费情况和工友对消费公平的看法。2011年6月1日我在苏州和叶子就社会公平问题进行交流,我是这样归纳叶子的看法的:
*他一个月1900元的工资只够维持“活下去”的基本消费;
*能有一个自己住的地方是最低的要求,也是体面生活的基本需要;
*不同意主流社会和精英们的“个人奋斗”观点,因为个人奋斗拼的是起点和资源,但是人与人的起点和资源差别很大;
*从自己和一点一滴做起,争取社会公平。
叶子1990年出生,陕西人。他是2006年初中毕业后出来打工的。在东莞打工了几年,现在在苏州打工。他很健谈,也有很多想法,下面是他说的话:
“至少在目前这个世界,没就有公平的东西。拿我工作的厂来说,办公室比车间大,今年工资上涨,那些坐办公室的工资也上涨了。老板就是不停地压榨工人。我们工人是什么样的,租房是300多块钱,我们又要穿要吃要喝,我们也应该有一些长远的东西在里面,我需要有一定的钱找自己住的地方,这些都没有给工人考虑进去,就是给工人最少的钱,维持你活下去。
我一个月拿到手里1900块钱,我的花费:
*房租:370多块钱。应该有10平方米大吧,里面什么设施都没有。
*吃饭:500到600元就花了。如果上夜班,白天三顿饭都要自己解决。
*衣服和零用:400到500元。有时候也要买几件衣服,买条裤子也要八九十,那是最便宜的。我的衣服有的都穿10多年了。有时候也要和朋友吃个饭。
*电话费:有时候差不多要100多块钱的电话费,最后一个月工资就几乎就是所剩无几。我觉得1900真的快养不活自己了。
*存钱:以前在广东的时候虽然工资低可能还可以存上一点钱。现在在这里就感觉一个月存上200块钱就不错了,压力太大了。
“现在的主流的社会、那些精英觉得只要奋斗就可以达到想要的生活,但是个人奋斗是需要一些基础的,或者是你应该有一些资源。比如两个人,他们学习都不错,一个是出生于有钱的家庭,一个是没钱的家庭,有钱的家庭供他/她读好的学校,没钱的家庭就读不起,就不能算是公平。
“至少应该让我们有体面的生活,至少应该是有吃有穿,也应该有长远一些的保障。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劳动法培训的时候,一个工人就说,他自己的要求很低,其他都可以忍受,只要求能给他提供房子住。但是现实是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我想有一个安定的住的地方。如果你问我,怎么样算是安定的住的地方,我似乎也挺模糊的,就是始终想找这样一个地方,这五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地方,但是现在发现根本没有的,找不到。这么多年了,就想在城市里面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不是住别人的,那种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最近也有一个想法,把那个工厂看到的那些东西分析写出来,放在博客上让大家看到,至少有一个人看到,也许就影响了一个人。改变社会这个过程非常漫长。我对公益组织是有向往的,但是同时又有担心,不管多理想的事业,做久了也许就变成了一种工作、一种专业化的程序,与其那样,还不如在工厂里,不脱离自己的本色。”
物价跟着就涨,还不如不涨工资-和工友欢欢的交流:
2011年6月5日,我在苏州和工友欢欢聊天。我们聊了很多,从生活和工作现状,到对未来的打算,到对社会的看法。在欢欢的看法里,对未来的乐观和悲观混杂在一起,对现状则是强烈的不满。
欢欢,1988年出生,安徽安庆人。初二没有念完就出来打工了。2008年开始在苏州这边打工。现在一个月工资可以拿到2500元左右。下面是她的话:
“我觉得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现状,不能说成为富人,就是生活小康一点。有一个住的地方,然后就是家里面不愁吃,不愁住,可以供得起孩子上学,就可以了。在苏州我们是买不起房子的,所以这个想法在这里不可能实现。如果说我付出了努力,我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我就可以了,是在我们老家的合肥市里面,因为离他们家,离我们家都可以。如果说打算在合肥那里买房子,肯定就是在那地方住,不会说把房子买在老家,我在苏州这边上班,那我宁愿不买这个房子。不过,这个愿望现在不敢说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可能要到30岁以后。如果我和我男朋友相处得好,先结婚,然后先挣钱,然后再往前走。
“工资一涨就什么都涨了,所以涨了和没有涨没有什么区别。现在我们在外面挣钱多不容易呀,我们都想挣一点钱带回家。苏州这边的人不会意识到我们在外面打工有多难,我们工资一涨,然后房租就拼命地往上涨,往上翻一番。2009年我刚到苏州来的时候,我住的是阁楼,100块钱一个月,后来我们工资涨到960元的时候,房东马上给我涨了40块钱房租,成了140一个月,听说现在我原来住的那个阁楼是两百块钱一个月了。现在的房租大概都是260元左右了。
“而且电费也会涨,我交8毛一度电,房东赚一点点;有的房东要1块;有的可能不赚,给你6到7毛一度电。
“去年(2010年)年前我干洗一件衣服10块钱,然后过年回来我再去洗就是15块一件,一涨就是5块钱,真让人受不了。
“涨价涨得太厉害了,还有蔬菜和肉也涨价了。鸡蛋以前是两块多钱一斤,去年是三块六、三块八,现在(2011年6月)是四块五。面条以前买一卷一块钱,现在是两块三、两块四,涨了一倍多。米的话,以前一块多钱一斤,现在是两块多钱一斤。以前五升的色拉油是十几块钱,现在都是二十几、三十几元。
“我跟我男朋友聊天,我说工资才涨一百多,物价跟着就涨,还不如不涨工资,跟以前那样。他说不是的,你基本工资涨了,加班费就跟着涨了。我说那也不行,物价还是涨得让人受不了。”
可以这样归纳欢欢上面所说的话:
*谈到对未来的看法的时候,欢欢开始是乐观的,觉得将来自己可以过上小康的生活。
*但是,后来当谈到房子的时候,欢欢是悲观的,因为肯定在苏州买不起房子,只能在老家买房子。再一想,现在如果不回去就不想在老家买房子。最后一想,也许到50岁60岁以后才能回老家吧。这样一想,小康生活的第一标准住房就达不到。
*欢欢对物价上涨和工资跟不上物价的上涨有很大的不满。收入跟不上物价的上涨是对消费者最大的不公平。
三、一些工友认为社会不公平是正常的/合理的
在工友的访谈和座谈中,如果按照工友认为“社会是不公平的”到“社会是公平的”的由强到弱来归纳,可以有以下几个分类:
*认为社会非常不公平,工人和老板是阶级矛盾,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实现公平;
*认为社会不公平,但是认为现在和过去相比,社会还是进步了,不能要求社会进步太快;
*社会是不公平,但是这很正常,所以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态调节好了,就不觉得不公平了;
*认为社会不公平,但是认为不公平本身才公平,因为社会的进步就要靠社会不公平来实现。
记得在一次讲座中,李昌平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人民的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决定国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如果我们大多数工友认同现状,或者对现状抱着不做为的心态,那么打工者社会经济地位就不会提高或者提高得很慢;反之,则不然。同时,人和社会的复杂性也决定了社会的变化虽然有突发性,但是更多的是渐进性。
2011年6月14日,我和20位工友就社会公平问题进行了座谈。这个座谈的过程和结果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教育。开始的讨论设计是想和工友们列举和讨论“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和我们的体会”的。结果变成了对“社会到底公平不公平”的辩论。20位工友中,大概有10位的主要观点是:社会是不公平的,但是这是正常的;有5位工友认为没有什么不公平,而且认为社会不公平是合理的,就应该这样;大概只有5位工友认为社会不公平,而且这很不合理。讨论过程中非常糟糕的是,我这个本来应该处于引导和相对中立状态的主持人变成了主辩方,和在场大多数工友进行辩论。从主持的角度,我很失败;从学习的角度,这次讨论给我很大的教育。
下面是座谈会上工友认为“社会不公平是正常的/合理的”的话语:
*不劳不食、有劳有食、多劳多食;
*因为有竞争,就有了贫富、等级的差距;竞争越大社会才能发展越快;不能因为有差距就抱怨社会的不公;社会是公平的;
*社会即人,人即社会;社会是在不公平中产出,在不公平中活跃,在不公平中竞争;不公平也是一种激励,是自然法则的一例;不公平的社会会一直延续,何止千秋万代。请勿妄想改变;
*自己赚的钱自己支配;
*坐公交车价格一样;
*现在社会让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有了家,对一些残疾人有一些补贴;
*心态好!一切皆好!公平不是赏赐、不是索取;一切的公平源于自我!我公平社会即公平;
*社会是公平的,不要想着不公平。
贫富差距是竞争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