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3700000036

第36章 血雨腥风战疆场(1)

屡败屡战勇气佳

小成功靠朋友,大成功靠敌人。朋友的帮扶固然有助于取得成功,而来自敌人(或竞争对手)的生存压力则可以激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斗志和潜能,进而促成巨大的成功。从这个角度说,苏东坡的那句名言不妨改动一下:古来之成大事者,不唯有多方相助之友,亦必有泰山压顶之敌。

曾国藩就是这样。在1852年以前,他不可谓不成功,二十八岁就中进士、点翰林,在穆彰阿、唐鉴等师友的指点扶助下,十多年间先后从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查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时年仅四十来岁,在仕途上可谓青云直上了。当时官场人物所称羡的“无灾无害到公卿,不谥文忠,便谥文恭”的美好前景,对于他而言已经不是什么问题。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改变了曾国藩的命运。从奉命担任团练大臣,到率领湘军北进东征,直到1864年攻破天京,在整整十二年的时间里,曾国藩都在与太平天国作着拼尽全力的搏斗。太平天国覆亡,曾国藩出将人相,位极人臣,公卿旧部,遍于天下,被奉为中兴大清的第一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古今完人”。曾国藩因太平天国而起事,也因太平天国而成功,这个“敌人”成全了他。不过这个“敌人”也太强大、太与众不同了,曾国藩的成功也因此来得太艰难。

有一个传闻,说曾国藩率湘军对太平军作战屡次失利,在向朝廷写奏折汇报时颇费心思。一群秘书绞尽脑汁也想不好如何措词,而曾国藩只改动了两个字就解决了这个难题:把奏折中的“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

两字的顺序之别,意味便截然不同,前者论理该罚,后者论情该奖。曾国藩用文字游戏糊弄中央,在北京的统治者当然不会不明白就里,然而只要曾国藩还在用心地“剿匪”、还在忠诚地向中央汇报和请示工作,这也就够了。

何况玩弄文字游戏也是满族统治者自己的拿手戏,1860年咸丰皇帝北逃承德被说成是“谒陵”,1900年慈禧带着光绪西逃西安被说成是“巡狩”。相比之下,曾国藩的舞文弄字只能算是小把戏了——何况这个传闻本身就不可信。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确是湘军与太平军作战的实情。太平军虽然没有正规化的训练,也没有西方列强那样的“坚船利炮”,但这些昨天还在耕田砍柴、挖煤撑船的劳动者们,一旦被一种模糊而令人向往的宗教信仰武装起来,被建设人间“小天堂”的目标调动起来,被从书本上学来的古老的办法组织起来,就突然有了巨大的势不可当的冲击力量。他们拿着简陋的兵器,用着陈旧的战术,甚至用笨拙的办法,一次次打败了清政府派来的正规军,以惊人的推进速度占领了南京,并建起了与北京的朝廷分庭抗礼的天国政权。他们又善于在战斗中积累经验,善于用火攻和水战的优势打败清军,善于利用先进的武器装备。他们的军事领导人,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是一经战阵便展现了惊人的军事天赋,杨秀清、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等,都可以跻身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军事家之列,即便是火攻、诈降、围魏救赵等古老的战法和计谋,都能被他们灵活地用来对抗清军。

面对着这样的对手,曾国藩不能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晚年曾总结自己一生中处境最为困难的三个时期,一是刚出征时的靖港之败,一是兵败湖口与坐困江西时期,一是祁门大营遇困前后。而这三个时期又是湘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典型代表时期。

咸鱼翻身占武昌

湘潭失守以后,太平军也迅速重新调整了战略布置。原来守战湘潭的将领林绍璋经靖港、岳州迅速撤到常德一带,向正在西进的曾天养部靠拢,曾天养听到湘潭失利的消息后,也立即南下,两军汇合一起回到岳州,在那里筑垒挖壕;修筑工事,准备迎接湘军的进攻。

在长沙经过一番休整,湘军战斗力提高了,元气基本恢复。这时太平军在湖北省势力发展很快,沿江军事重镇武昌,在太平军的强大攻势下岌岌可危,曾国藩急忙奉皇帝的命令由湖南开赴湖北,协助那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援救武昌。

1854年7月上旬,曾国藩率领整顿后的水陆大军从长沙出发,准备经洞庭湖进入湖北攻取岳州。这次曾国藩带的军队除了湘军本身扩充外,还有胡林翼带的二千兵勇,陈辉龙带来的六百五十名广勇,以及李孟群带的广西水勇一千人,在曾国藩将要出兵时,武昌城被太平军攻下。

7月16日,塔齐布率领部下七千人占领新墙,前锋直逼岳州城。罗泽南、周凤山率领数千人作为后援部队07月24日,太平军迎战失利,曾天养率领部下连夜退守城陵矶要塞。城陵矶在岳州东北二十里处,扼洞庭湖口,地势十分险要,是由湖南进攻武昌的必经之地。

8月9日,曾国藩的水师将领陈辉龙、沙镇邦、褚汝航、夏銮四人不顾水军大忌,乘风顺水,率部飞舟直奔城陵矶下,正好落人太平军早已设好的埋伏圈内,结果全军覆没,只帆未返,四人也落水而死。这次战役,湘军水师损失又近一半,曾国藩闻报后“伤心陨涕”。太平军水战取胜后,曾天养于8月11日率兵登陆,准备扎营结寨。凭借险要地势据守于此。曾国藩见到这种情况,急忙令塔齐布从陆路进攻。曾天养仓猝迎战,塔齐布是曾国藩手下最为得力的一员悍将,精于马术,善于骑战,仍保留着旗人人关时的那种彪悍气质。这一战是短兵相接,打得异常激烈。曾天养在马上发现塔齐布后,想擒贼先擒王,大叫一声便单枪匹马冲进敌阵,挺枪直取塔齐布。但由于湘军人多势众,曾天养的坐骑不幸被塔齐布刺中,自己也落马堕入敌营,虽然又刺死敌兵数名,但终因势单力薄,寡不敌众,最后壮烈牺牲。曾天养一死,太平军立刻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顿时人心动摇,军中大乱,再也无心与湘军争锋,只好向武昌退去。

这一战之后,湘军水陆并进,挥师东下。沿途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反抗,气焰逐渐嚣张起来,简直不可一世。据说当时这种情况以水师为最。过去的战船周围一般都用牛皮等物围上,用以防对方的箭矢、枪弹等,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但由于湘军打了几次胜仗,便目空一切,非常狂妄,于是他们都扯去防御用的牛皮等物,赤膊裸胸站在船头,无所顾忌,仿佛亡命徒似的,及其凶狠强悍。好战远远强于绿营兵。曾国藩后来回忆起这段情景时,曾经不无得意地记述过这件事。湘军陆师由塔齐布、罗泽南指挥,从岳州出发,经过羊楼司、崇阳、咸宁、金口一路直抵洪山、花园一带。

花园、洪山一带是武昌城的天然屏障。太平军在这两处都设有重兵防守,而要想拿下武昌,就必须先通过这两个地方。

当水师走到金口时,曾国藩便下令停止前进,这时,塔齐布、罗泽南率领的陆路人马也恰好抵达金口。曾国藩召集湘军水陆各路将领共同商讨破城之策。罗泽南建议兵分两路,一路由塔齐布带领进攻洪山,另一路由自己带领围攻花园,防止那里的太平军分兵从后路包抄塔齐布一师。曾国藩采纳了这个方案。

1854年10月12日,湘军从金口出发,当天就摧毁了太平军的花园、洪山防线。第二天进至鲶鱼套,并将武昌城附近的所有营垒焚毁殆尽。这样,武昌重镇就完全暴露在湘军的包围之中。

而负责守卫武昌城的太平军将领黄再兴、石凤魁等人,要么是文官,要么是洪秀全的皇亲国戚,都不懂带兵打仗,眼看湘军两万人马气势汹汹地兵临城下,立刻丧失信心,惊慌失措,连夜带领亲信人马匆匆逃到田家镇。

合称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守将,见武昌失守,便也弃城逃溃。这如此一来,武汉这一对太平天国至关紧要的军事重镇,就这样被他们轻而易举地送给了湘军。更为可恨的是,这群败类只顾自己逃命,竞没有预先通知停泊在水中的大批水师。武昌、汉阳失守以后,这些水军就被完全封锁在汉水中,遭到了彻底毁灭,就是守城的士兵也有一大批没有来得及撤走,他们大多都被湘军当场杀害或赶到湖水中淹死了。

这样,太平军经营多年的水师毁于一旦。一年多西征的成果也被葬送掉了一半。

占领武昌城后湘军充分暴露了他们残忍、暴虐、嗜杀的特点。曾国藩也把他曾剃头、曾屠户的名号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天他便亲自下令,对敢于反抗的太平军和居民一律剜目凌迟。而罗宗南甚至诱迫和怂恿他的部下士兵生吃被俘太平军的血肉心肝。武昌城内一时成了阎王的地狱。

当时,咸丰皇帝正被太平军搅得晕头转向,六神无主,不料湘军竞能异军突起,如此迅速而轻易地拿下武汉这个军事重镇。消息传到北京时,他高兴得简直不知如何是好。

10月26日,当曾国藩的捷报送至咸丰帝的龙书案前时,这位饱受太平天国困扰的天子欣喜异常,龙颜大悦之后,立刻下旨任命曾国藩为署理湖北巡抚。第二天,他还眉飞色舞,兴冲冲地对军机大臣祁隽藻说:“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祁隽藻听后小心翼翼地进言道:“曾国藩不过一在藉侍郎,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百应,恐非朝廷之福”。咸丰听了这番话后,立刻像被矢中的,很快从兴奋中清醒过来。他沉吟良久,想起汉人掌握兵权,如果再让他拥有地方实权,将来实在不好驾驭。弄不好还会像当年康熙年间的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一样,为番作乱,于是严奉祖训,另下~道圣旨收回成命,赏给曾国藩兵部侍郎的头衔,办理军务,在以后的六七年间,也一直都是让曾国藩处于客军虚悬的地位,始终不肯授予他地方实权。

更为可笑的是在接到皇上赏给“署理巡抚”职务的圣旨时,曾国藩曾高兴万分,以为自己从此可以掌握地方行政实权,行兵募饷不再受地方官员的掣肘。但一自己是墨绖(die)出山,尚有母孝在身,如果自己毫不谦让地接受了这个职务,怕遭别人耻笑。于是还假意推辞一番,说攻克武昌都是部下的功劳自己实在没有什么功绩,接受这一职位实在内心有愧;另外母丧未过,自己如果远就官职,恐怕会“外得罪于名政,内见讥于宗族”。因此,请皇上收回成命。然而,曾国藩的这一辞谢奏疏还没送到北京。大梦初醒的咸丰帝就已改变了主意,收回成命。接着,咸丰又倒打一耙,说曾国藩在上奏时官衔后面没有署上巡抚,有违旨之罪,要对他“严行申饬”。曾国藩辛辛苦苦攻占武昌,还不如远远观望的荆州将军和署理湖北都督杨霈。他们都得到重赏。而自己在受了一番嘲弄之后,又被莫名其妙地扣上了抗旨不遵的罪名,这不能不引起曾国藩的深思。一桩往事,又涌上他的心头。

在自己由衡州出兵之初,由于湘军粮饷缺乏,朝廷又不给银钱,只有自己想办法筹借。向当地几个有名的大官绅发出倡议书,希望他们能捐出一部分钱来,以解燃眉之急。

当时衡州城首富杨江向曾国藩提出条件:自己可以捐银二万两,但曾国藩必须代他向皇上奏明,允许为他的祖父在原籍建乡贤祠。并允诺事成之后再向湘军捐五万两银子。

杨江的祖父杨健是衡阳人,嘉庆年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累官郎中,外任府、道、运司、藩司。道光初年,外任湖北巡抚,道光二十五年在衡州病逝。当时有人上奏请求让他人祀乡贤祠,道光皇帝因为他在任湖北巡抚时贪污受贿,官声恶劣而没有允许。曾国藩当时也知道这件事,深知此事不可为。

但转眼又一想,现在军情紧急,饷银难得,道光帝又已换成了咸丰帝,说不定皇上可以体谅。于是就上了一份奏折,以为自己纯粹是为国家作的一时权变之策,皇心必能理解自己一番苦心。

但自己刚誓师不久,就接到皇上的一封上谕,说自己这种做法“大干律令,革职严办”,最后因为自己要率领湘勇北上剿贼,故改作降二级留用。

想到这里,曾国藩心里明白透亮了,皇上是信不过自己这个带兵的汉人啊!从此,曾国藩看透了朝廷对他的猜忌心理,时时怀着警惕之心,处处谨慎言谈、书信都小心措词,深怕哪天会被什么人抓住了把柄。

攻占武汉以后,曾国藩本想停兵休整,好好经营一下湖北。再以湖北、湖南为基地,进取江西、安徽,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地逼向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于是,他在10月21日上书咸丰皇帝,提出攻占武汉后,立即东下的可虑之处有三点:一是经过从岳州到武汉三镇的一系列战斗之后,湘军人员、武器都有很大损耗,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休整和补充,才能巩固和提高战斗力;二是太平军虽然遭到重创,但仍有相当实力,再加上他们又得到湖北、江西广大群众的支持,湘军如果孤军深入,就有可能陷入太平军的包围之中;三是湖北经济尚未恢复,不能建立粮饷基地,湘军东进所需的粮饷仍需湖南供给。这样一来,远离后方,供应困难,就有可能因缺乏粮食军饷而导致军心不稳,前功尽弃。

应该说,在取得了几次大的胜利之后,曾国藩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仍能保持着小心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客观冷静地审时度势。但咸丰帝却急于求成,完全低估了太平军的力量,拒绝接受曾国藩的意见,命他迅速东下,早日肃清江西,而将善后工作交给杨霈处理。他这一番盲人骑瞎马的乱指挥,完全打乱了曾国藩的原订计划。迫使他脱离后方,锐兵轻进,孤军深入,缺乏后援,在江西数年之内处于进退维谷的困境。

血本拿下田家镇

武昌失守,让坐镇天京的杨秀清又惊又气。他立刻命令燕王秦日纲前往田家镇布置战守事宜,并将黄再兴、石凤魁等人锁拿天京问罪。面对湘军的嚣张气焰和咄咄逼人的攻势,秦日纲等太平军将领决定利用长江两岸有利地形,布置重兵防守,阻止曾国藩率军东下。

田家镇是一个有几千人口的大镇,水陆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长江北岸上的一个整体市井。与田家镇隔江相对的半壁山,孤峰挺拔,雄峙在大江南岸。这里是长江最险的一处隘口,江面仅有一里多宽,江流湍急,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军曾在这里击败清军将领江忠源。

太平军除了在这里设有重兵,准备与湘军决一死战之外,还在田家镇的上游蕲州设了阻止曾国藩东下的第一道防线,派著名的年青将领陈玉成在那里驻守。在田家镇,秦日纲则在半壁山层层筑垒,沿江安设大炮。另外还在半壁山与田家镇之间的江面上横拦铁索六条,铁索之下按一定距离排列几十只小船,船上安放枪炮,用来保护铁索。

这样,太平军就把田家镇一带布置得宛如铜墙铁壁一般。曾国藩要想经过半壁山、田家镇,顺江东进,那比登天还难。

时值深秋,江水碧透,骄阳灿烂,曾国藩顺水扬帆率师东下。

一路无事,船行至蕲州不远的道士滩时,曾国藩下令停船。与此同时,塔齐布率领的陆师也驻军铁领口,静候待命。

同类推荐
  • 李嘉诚全传

    李嘉诚全传

    “传记”部分,从李嘉诚祖上搬迁定居潮州开始,到其父李云经违背祖训下南洋,再到他年幼时就随父迁到香港,逐渐成长为华人世界首富,全面地反映了李嘉诚家族的传奇经历,对他的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对他创造的商业神话进行了再现。后两篇着重分析李嘉诚的管理智慧、资本运作技法、做人原则以及运用财富的高度,并对其旗下的几位香港打工皇帝进行了详细讲述,这是以前的李嘉诚传记中看不到的内容。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布伦海姆宫闻名天下,是因为19世纪出了一位伟大的首相;布伦海姆宫的开工建设,则是因为丘吉尔的先祖——17世纪的约翰·丘吉尔,也就是把丘吉尔家族带入贵族行列的马尔巴罗公爵。
热门推荐
  • 保肝护肝食谱

    保肝护肝食谱

    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健康饮食,才能有效保护肝脏功能,预防和调理肝部疾病。
  • 洪荒战神

    洪荒战神

    腹黑太子残暴妃这是一个狠辣凶残彪悍的冷酷公主强宠俊美邪魅无双的腹黑太子滴故事!这是一个阴狠太子与凶戾公主如何暗度陈仓狼狈为奸的在朝堂后宫只手遮天滴故事!?!这是一个……九幽地府,奈何桥上。孟婆面无表情的将已喝过孟婆汤的幽魂推入轮回道,冷声喝道,“下一个。”全身煞气萦绕的女幽魂飘至孟婆身前,孟婆机械问道,“上世是何身份?”押解幽魂的鬼差翻翻生死薄,淡定开口,“杀手。”孟婆面色如常,转身去端孟婆汤,“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嘴角抽搐,“恐怖分子。”孟婆挑眉,依旧镇定如常,“上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瞠目结舌,“弑天战神!”这下子孟婆淡定不了,干枯苍老的手轻颤,碗里的孟婆汤溢出,沾湿了裙摆。孟婆颤抖着声音,再问,“上、上上上一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面如死灰,“……杀生佛!”遇人杀人、遇神杀神、遇佛诛佛,聚凶残暴怒冷酷狠辣于一身且连佛祖的脸都敢当地板踩的杀生佛?!?‘哐当——’一声,瓷碗落地,只剩孟婆满目震惊。凶残篇:场景一:一双白嫩小手入盆,清水顿时化为红得刺目的血水。呈以墨睨了跪在地上的女子一眼,冷漠开口,“将她拖下去施以膑刑!”闻言,在场之人皆是膝盖一凉,背脊生寒。膑刑:活生生剔去膝盖骨!场景二:幽暗的眼神杀气翻涌,浑身都散发着戾气。整个人犹如从地狱爬出,小小的身子带着铿锵杀伐的威震煞气,“断其四肢扔后巷喂狗,如果还不招就五马分尸,将其头颅挂在南门城墙之上,让她主子好生瞧瞧!”侍卫满目惊骇,一股寒气从脚底冒出,窜入四肢百骸,犹如身置严寒冰窖,冻得他不止四肢麻木就连思维都停滞了。竹马篇:小时候:“小公主,今天的课业是在这绢帕上绣朵娇艳的牡丹花。”妇女恭敬的递上绢帕和绣花针,然后战战兢兢的下去了。等妇女一走,小女孩就霸道地将绢帕和绣花针塞到身边粉雕玉琢漂亮得分外精致的小男孩手中,冷着脸,命令道,“绣花!我去骑马。”“墨墨……”男孩委屈的拉着女孩裙摆,不让走。女孩怒脸一瞪,男孩顿时妥协。老老实实的坐屋里当起闺家小姐,一针一线的绣着牡丹花。长大后:最为尊贵的太子寝殿,俊美邪魅的太子端坐于床榻之上,一手绢帕,一手绣针,一朵妖艳牡丹花在他手下至极绽放,一双鸳鸯蝴蝶在他指间情意绵绵。此时贴身宫人气喘吁吁跑来,焦急道,“殿下殿下,不好了,太子妃带了个男人回来,还是个风流倜傥仪表堂堂的美男人。”
  • 赵德芳贤王之路

    赵德芳贤王之路

    烛影之下慈爱的父皇离世,母后形同幽禁,王叔贬官软禁,兄长自刎而亡,赵德芳与狄妃如何走过皇权虎视下的腥风血雨?身体的伤痛怎比内心难以弥合的悲哀,本书将带给你最不一样的大宋贤王,这里有最真挚的爱情、难舍的友情、逗趣的典故,也有刻骨的伤痛、悲情的人伦……以宋初三朝历史讲述赵德芳不平凡的一生,这本小说中有大家熟悉的人物:多才哀伤的后主李煜、凄美悲惨的小周后、是非难判的功臣潘美、无惧敌寇的忠将杨延朗、善谏贤能的寇准、勇武直率的呼延赞,他们各自的经历令人悲喜交加,更充满无奈和叹息……
  • 迷途

    迷途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bye,我的冷情首席!

    bye,我的冷情首席!

    “冯先生,您愿意娶姚小姐为妻吗?”“我愿意!”“姚小姐,你愿意嫁给冯先生吗?”“我……”“不要——”教堂的门忽的被人推开,一个年轻女人哭喊着冲进来,接着又忽的涌进一群人,教堂里刹时乱成一团。那女人跌跌撞撞地跑到新郎的身边,抓着他的衣袖,泪流满面地哀泣:“君宇,你娶了她,你叫我怎么办?你叫我怎么办?我肚子里有你的宝宝啊!”新娘呆呆地站在一旁,她的耳畔是女人不绝于耳的哀嚎,目光却怔怔地望向教堂门口处那身材颀长英俊无比的男人——她的前夫。他正眼神灼灼,目光如炬地望着她。那眼睛里仿佛燃着一团凶猛的烈焰,似乎要将她狠狠烧灼成灰。“姚雨菲,跟我回家去!”他一步一步向她逼近,周身带着无比的寒意,一刹时,她仿佛坠入千年玄寒的冰窖中,身体倾刻间颤抖不停……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篇)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篇)

    这些名城中很多是千年古城,就能充分感受它们所敞发出来的历史人文气息,有着不朽的历史积淀,从而充实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养,历史文化气息浓厚,体味历史文化的美与自然。走近它们,本书是一套亲子旅游图书,分为中国篇和世界篇。,同时又具备现代城市的风情。中国篇从国务院近30年来公布的四批一百多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遴选出50座最具特色的名城
  • 农门悍女

    农门悍女

    不过,家里穷的叮当响不说,要从何下手呢?苏雅瞄上了眼前这个虚伪的小妖精,人生无处不狗血。老二陆天福要给黑包头扛活,还差点逼着她去给有钱人家做丫鬟。她好不容易混成了有房有车一族,先扒了这妖精的皮再说。她好歹也是21世纪受过高等教育的有为青年,就不信靠自己的一双手改变不了这糟心的生活?苏雅怒了,却不想意外穿越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村姑。陆家逃难到此地,尼玛,穿越第一天要债的逼上门要拉她抵债,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铲除妖魔鬼怪,再带着一家子脱贫致富奔小康,家里唯一一口煮饭的锅都被人砸了。老大陆天佑为还债要签卖身契,顺带着解决一下大龄剩女的婚姻幸福问题。眼见着一家子垂头丧气、困苦到卖儿卖女的境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大风水

    重生之大风水

    她,魏小沫不过是普通的打工族。一朝重生,风起云涌。生带素女血,拥通灵之术。后有得道先祖,享九宫飞星权。叱咤风云的背后,却有着魏氏血咒。魏者,半鬼也。那,又何妨。灵童阴女为她开道,河图洛书为她所用,且看她调教冷面师兄,踹翻巨子,驯服战争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