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最暗淡的时候,从那充满魅力的书的世界里寻求慰藉。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东吴有位将军名叫吕蒙,自小为人家放牛,不通文字,因作战勇猛而受到破格提拔,却经常被同僚讥笑。后在国君孙权的劝说督促下,用心苦读,终于成为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清代咸丰年间的山东巡抚张曜(183—1891),幼年失学,年轻时日夜在赌场中混生活,闲来无事练就一身好武艺,后因参加镇压反军有功,被僧格林沁保奏做了知县,授予五品顶带。张曜乃一介武夫,认字不多,所以一切公文全由夫人处理。他任河南布政使时,被监察御史刘楠弹劾“目不识丁”,难理一省民政财务,遂由文改武,调派为南阳镇总兵。那时,“文改武”是很丢面子的事。张曜愤忿之余,知耻后勇,拜夫人为师,像蒙童那样志于向学,发愤读书,并刻“目不识丁”四字印章一枚,随身佩带以自警。后来,当年奏劾他“目不识丁”的刘楠也被劾罢职,回河南老家,百无聊赖。此时的张曜不计前嫌,“贻以千金”,且年年如此。每次给刘楠的信上都要盖上“目不识丁”的印章,以感念刘楠的栽成之德。长期的手不释卷,使得张曜的文学修养比起以往来已是不可同日而语,这足以使他对往日的官场纠葛以阔大胸襟坦然处之。后张曜转任山东巡抚,办了不少好事,如治理黄河水害,整修河堤,兴办水利,修筑道路,开设机械厂局等,凡是有益于官民的事他都尽力去办,在山东留下了较好的口碑。由一个无赖赌徒到颇有政绩的封疆大吏,在这一转变中读书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由于偶然的机遇或出于必然的选择,人们踏上了不同的人生旅程。有时,一本书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个人生。
据说《天路历程》的作者、英国作家班扬平生只熟读一本书:《圣经》。而正是这本书影响了他一生的文学创作。《天路历程》是17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以寓言的形式反映了英国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情况,讽刺贵族阶级的荒淫和贪婪,同时也宣扬了作者的清教徒信仰,由此可见《圣经》对他的影响之大。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戏剧家弗朗索瓦·萨冈,曾满怀感激之情地回顾加缪的《反抗的人》一书对她的影响。在14岁时,萨冈亲眼目睹了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女孩的夭亡,她无法原谅上帝竟允许这件事的发生,因而不再信仰上帝,陷入可怕的精神危机之中。恰在这时,她读到了加缪的《反抗的人》,由此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尽管没有上帝了,但是还有“人”,你不用信仰上帝,却必须信仰你自己,相信人类的天性,相信人类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她热切地走进这个崭新的精神世界,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信仰。她由此意识到文学的神圣意义与崇高使命,并在日后坚定地选择了文学创作之路,决心以此帮助那些在人生之旅中迷惘、焦虑的人们,帮助它们飞越精神的荒原与樊篱。古今中外类似的事例简直是举不胜举。
当代社会是个终身都必须学习的时代,聪明的女人坐拥书城铸内秀,使自己时时成为一名“新”人。
当代许多成功女人在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时,也常常将人生一些最真诚、最辉煌的瞬间与一本或几本好书联结在一起。一本好书能够给予一个人最初的人生启蒙甚至终生的影响,这有多么神奇!
人类社会中的诸多杰出人物往往以寻求真知为己任,常常沉迷于书海中乐而忘返。
孙中山先生一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不仅好读书,而且好问,遂有“通天晓”之名。
1920年毛泽东在上海,他的居室中堆满书刊,每日回家便埋头读书看报,在他周围的一批湖南青年都称他为“毛夫子”。
鲁迅年轻时发愤求学,潜心苦读,他购书数千卷,日夜攻读,学识日长,几乎达到“心通中外千年史,胸藏古今万卷书”的博学程度。他常常以烧饼充饥,辣椒御寒,节衣缩食省钱购书。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而获得的勋章,鲁迅也都拿去换书,从不保留。
好的书籍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你会重新认识自己。文学的核心是人学,是对人和人性的悉心认知和真切体认。又与自然的诸多奥秘与神奇,种种的疑惑与不解,常令人间断地思想、探索,而书籍则会有助于人类战胜命运,并在战胜命运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自身,所以有人说它是一把“万能钥匙”。
数千年前,希腊人为此把“认识你自己”作为神谕,镌刻在庄严、神秘的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墙上。古今中外文学家们的皇皇巨著,都可以视作对于这一问题的苦心孤诣的思索与描述。图腾文学(包括古代神话、传说等)、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代派文学乃至后现代文学,都是随着人们入学观的渐进认识而渐次发生的。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认为,人是一个既有理智的头脑又有人的本能欲念的思想探险家,人类“从古到今没有停止过思想,最早他的思想体现在木制或石制的小偶像里,后来又体现在方尖碑的象形文字里、黏土卷轴和纸莎草纸上。现在,他在书本里思想,在封底和封面之间。”人总是在不间断地思想、探索,而书籍这种思想成果形式则会有助于人类战胜命运,并在战胜命运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自身。
诚如人类对自身的探索永远没有穷尽,文学对于人性的思索与探求也就永远不可能终止。一个人,他所能体会到的自由的程度和对幸福的理解的深度,与他对于人性认识的广度与深度是成正比的。以此为出发点,他就会塑造出更有精神境界的成功观。广泛阅读色彩斑斓的文学画卷,无疑是我们体察人性、认识自身,追求辉煌的一条捷径。
到书中去吧,那里有你需要的梦想与生活的激情,也能保留人生中许多宝典的东西。
7.中国女人的楷模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他的学问和事业。
陈嫦娟的名字并不像张树新、吴士宏那样为公众所熟知,但她也是一个“大姐大”级人物。在陈嫦娟的身上你的确很难感到那种说话慢条斯理官腔十足的官府味。有人说,她天生就是实干型的企业家。
陈嫦娟的名字并不像张树新、吴士宏那样为公众所熟知,但她也是一个“大姐大”级人物。坐在广东电信副总经理办公室里,面对这位被外界称为“铁女人”的陈嫦娟时,尽管你无论如何也很难把她和22年前的那个高考落榜生联系起来,然而这就是陈嫦娟的故事——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普普通通工人从最底层走到今天的传奇经历。
1978年,21岁的陈嫦娟上山下乡回来还只是广州市电信局修配厂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但到1999年,她42岁时,她已经分别被中山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了原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世纪龙(21CN.COM)公司的副董事长。2000年,她在美国和来自各国不同行业的CEO们一道参加哈佛大学MBA培训班学习。这是陈嫦娟自6年前在美国、加拿大学习后的又一次脱产充电。而上次充电的结果,陈嫦娟将互联网带进了广东电信。
2000年7月19日,中国电信集团广东省电信公司挂牌成立,陈嫦娟任广东电信副总经理,她的名片上的头衔也由原来的“副局长”换成了“副总经理”,她需要更多地关心企业的收入、市场的份额、员工的收入、大环境下面的改革等等。尽管陈嫦娟不喜欢大家称她为陈总,但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做官还是做企业家,她更愿意选择后者。在陈嫦娟的身上你的确很难感到那种说话慢条斯理官腔十足的官府味。有人说,她天生就是实干型的企业家。
陈嫦娟的个人业绩令人刮目相看:
1993年,首创全国200电话卡,仅这项业务2000年就给广东电信带来10亿元人民币收入;
1995年,首创全国视聆通(163/169),开创了广东省互联网先河;
1997年,首创全国商业网;
1998年,首创广东省高速信息网;
1999年,创建21CN网站,这将成为华南最大的信息服务网站;
在中国的邮电体系里,广东是1995年第一个迈入互联网的。陈嫦娟说这和广东电信一直是“敢为人先,愿尝苦果”的传统有关。陈嫦娟在广州电信局工作了12年,经历了旋转的模拟交换机、嗒嗒嗒的脉冲声,然后到程控机,到90年代话音的智能业务。1995年3月去加拿大、美国学习之前陈嫦娟已经知道“互联网”,但并不知道互联网是怎么回事,技术是怎么回事,互联网的技术与通讯骨干网有什么样的关系。当年6月份回国,陈嫦娟决定要做互联网。2个月后就组建了宽带智能业务拓展办公室,简称“拓展办”。
视聆通是“拓展办”成立后的第一个互联网业务。从选人选技术到开通视聆通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12月31日,视聆通第一个结点正式完成,并很快覆盖广东21个地级市和7个县级市。陈嫦娟说:“视聆通获得成功的关键是重视规划,紧跟技术走向,重视长远、持续的发展。”“当时我们的蓝图已经规划到2005年,目标是建成华南地区信息枢纽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电子商务中心。估计投资回收期为10年。”因为是10年的投入,所以电信在一开始就尽量避免一些短期的行为,陈嫦娟说:“我们的定位是做网络建设的。骨干通讯网,包括163接入是我们做主角,但上面的专业应用ICP和现在的电子商务则一定是开放的、联合的、合作的、积极的、主动的。”
1999年,陈嫦娟她们在做21CN时已经将目标锁定在做世界级的中文知名网站,这是不是将新浪等作为“假想敌”,陈嫦娟表示不同性质的企业没有可比性,她认为21CN是站在国有企业的角度做这件事,是国字号的综合门户。
“国企网站大有可为。国有企业特别是电信运营商的国有企业为什么不能在信息服务业有一席之地?国外电信运营商做不成一个世界级信息服务ICP,中国就一定做不成吗?”陈嫦娟不止一次提到“国”字号网络公司的使命,同时也为这个“国”字号而自豪。
目前21CN的用户容量已经达到千万级,成为中国最大的免费邮箱系统。这个过程中21CN经历了互联网最热和最冷的时期。现在整个业界大有谈“网”色变,“下网成潮流,卖网求生存”之势。但在陈嫦娟看来,21CN的发展和生存没有任何问题。她认为,不管是国企还是外企,要事业有发展前途,首先是要解决公司员工的后顾之忧。公司实行“以人为本”“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21CN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招聘来的,公司采用同工同酬同分配的薪酬制度,只要你为公司努力做奉献,发挥自己的才能,都可以获得公司的认同和回报。完全按照公司化的模式,使员工获得了合理的奖惩激励体制。此外,公司的文化能把团队、个性创新以及领导人的知识面、胸怀等结合起来,这是把公司人员留住的一个重要因素。21CN有国有企业的烙印,但是这些烙印是吸收了国有企业的优点,而不是国有企业中的缺点。
陈嫦娟惊人成绩的取得,主要来源于她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不断地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从陈嫦娟的事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道理:一切社会财富是靠运动知识创造出来的,着眼于物质财富,不如着眼于学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