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8700000022

第22章 用交流化解叛逆(3)

小辉的妈妈是个漂亮的女人,她不仅自己爱美,也经常把小辉打扮得像个大人。这不,春节到了,妈妈让小辉烫了头发,化了妆,还给她买了一对大耳环。在妈妈的影响下,小辉也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经常闹着要买新潮衣服,甚至还要名牌的。在学校里她也总跟同学们比谁穿得漂亮。但是对老师讲的学习知识,她却并不认真。有一次,大冷天,为了要穿一件裙子上学,她磨了妈妈半天,结果闹得上课迟到了,挨了老师的批评。现在,妈妈也拿她没有办法了。

人的仪表、服饰的确是一种美,但是像小辉这样一味地追求外表美,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正是开始注意自我形象的时期,她们希望以此获得别人的关注,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爱美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她们由于缺乏美学知识,再加上父母错误地引导与影响,使她们往往对美的认识停留在盲目的着装、打扮上。作为父母,要做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孩子才能受到积极的影响。

塑造女儿美的心灵

父母不仅要引导女儿对外表美的认识,还要抓住女孩子爱美、要美的心理,塑造女儿美的心灵,告诉她讲文明、懂礼貌是美的;尊老爱幼、扶困济贫是美的;爱护树木,关注环保是美的……力求使自己的女儿做到仪表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要想让女儿知道什么是美,就要提高女儿对美的感受力。审美感知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有意无意地审美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健康愉快的活动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并使孩子在娱乐中受到艺术感染。如果父母和女儿多在一起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如阅读、体育运动、欣赏音乐等,不仅可以使她们领略到各种艺术美,也可以增进一家人的感情。经常带孩子投身大自然去寻找美,多参加社会艺术活动去感受美,体验美。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身教作用,以自己得体的装束、优雅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去影响女儿,塑造女儿美的心灵。

叛逆不是女儿的罪过

叛逆是每个青春期孩子的共同特点,是孩子走向成熟的标志。其实每个孩子多少都会有些叛逆,但不同的孩子表现的叛逆程度不同,有的叛逆让你觉得她们长大了,有的叛逆让你觉得她们已经失去掌控。这都取决于她们所生活的环境和家庭,所以说,叛逆不是女儿的罪过。作为父母,我们要给予女儿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这样才能让她们健康成长。

10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断送了我的幸福生活。丈夫因车祸离我远去,剩下女儿和我相依为命。那时候女儿还只有三四岁,我带着她艰难地生活着。

没有了丈夫,我和女儿的生活过得很艰苦。我要努力工作,对付日益增加的家庭开销,要找房子住,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候,一天累下来,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一声都不想吭。但看着年幼的女儿,我心里很痛,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承受没有父亲的痛苦,我发誓一定要让女儿过上最好的生活,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给予她更多的爱。

可是事与愿违。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一天天地长大,脾气却变得一天比一天暴躁。以前,女儿还是个很听话的好孩子。我让她少出家门,她就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可现在她却渐渐地执拗起来。好几次女儿的班主任都对我说:“你女儿好像是个刺头儿,到处惹是生非,别的女孩子文文静静,她却逞强好胜。”老师还说我女儿在学校和其他同学相处不好,动辄骂人,还和男生打架,像个一触即发的爆竹。起先我还不信,这孩子平常在家里时还是比较听话的。可是,我很快就领略了女儿的暴躁脾气。她开始不听我的意见和劝导,进而开始无端地向我发难。当我觉得不能用威信制服孩子的时候,就使用武力或粗暴的方式去解决。但是,这仍然起不了作用。我真不明白女儿这是怎么了,我该如何去教育她呢?

——江西徐女士

尊重女儿,不要总对女儿说“不”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内心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她们希望自己和大人有平等地位,对大人的要求也是有选择地接受。此时,父母对女儿的行动不要轻易干涉。如果女儿必须顺从的话,也不要用强制式或命令式的口吻,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女儿的意见,让她们自己做出选择。“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诸如此类的话是不少父母的口头禅。面对叛逆期的女儿,父母要尽量少说这样的话,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已是大人的女儿是不会接受这种命令的口吻的。对于女儿很喜欢做的事也不要滥加命令。有些父母为体现自己的权威性,对孩子喜欢做的事也要下达命令,结果孩子反而不做了。有位中学生说,她正准备看完电视就去做作业,结果妈妈这时来了一句“还不学外语去”,她本来准备去学的,可是听了妈妈的话后,反倒不学了。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以免使孩子形成对立的情绪。

及时沟通,增进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在叛逆期,表面上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但实际上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愿望会更强烈,所以父母要适时把握,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而忽视孩子的对话需求。当女儿向父母谈她们感兴趣的话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女儿先打个招呼,等到忙完自己的事情后再主动地和女儿交流。多陪女儿参加她们感兴趣的活动,做她们的知心朋友。注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女儿,让她们感到自己在家庭里的地位,让她们感到自己也是受重视的。

当父母发现女儿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或者做出一些小错误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女儿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她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女儿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女儿相处融洽了,女儿自然就不会反叛了。

父母不要管得太多

女儿在进入初中后,一些父母发现,以前经常跟自己说心里话的女儿变得不太爱搭理自己了,她们开始有了自己上锁的日记本、私人信件。如果女儿实在不愿同父母交流,也不必过于强迫,尤其是不要偷窥孩子隐私,尊重孩子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有一位母亲,她自身由于历史和家庭条件的限制,很多愿望都不能完成,她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儿身上,全心全力地想把她打造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她为女儿请了手风琴教师、美术教师,让自己的爱人亲自担任围棋教师。规定女儿每天要画一幅画,要练习2~3个小时的手风琴,一个星期和爸爸下三盘棋,这样的安排在她看来合情合理,可是女儿的行为却让她寒心,女儿马马虎虎地拉些简单的曲子,一幅画简简单单,潦草了事。

当她提出质疑和批评的时候,女儿总会以“老师说要先练习这些简单的打好基础”之类的话来反驳她,女儿不像男孩子那样和她吵架,可是女儿的那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却让她不知所措。

当女儿长大了,她就会变得有主见,有思想,不再是一只温顺的小猫,她开始接触世界,而她此时所接受的教育足可以让她能够初步规划出自己的目标,形成自己的个性,她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因此,当父母们再以成人的理念和标准来要求女儿时,便会产生碰撞。所以,有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的事情不要管得太多,过分的关注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不对孩子实施棍棒教育

有些父母由于本身脾气暴躁,加上对“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古训深信不疑,于是当女儿犯错的时候,动不动就使用家法。父母打孩子,往往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可是却不知道,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下面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打,她看到家长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孩子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孩子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也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独。

◆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粗暴。由于孩子模仿性强,在家里挨父母打后,到外面就打别的弱小孩子。这种粗暴性格一旦形成,孩子长大后就容易产生暴力倾向。

◆喜怒无常。有的家长打过孩子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就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孩子也会变得喜怒无常。

由此可见,棍棒式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方式。采取棍棒式教育的父母虽然是出于关心女儿成长的心理,但也要考虑女儿的人格和心理状态。心理专家说:“在父母‘棍棒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一种模仿暴戾的心理。”实际上,“打”只能暂时让孩子驯服,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问题,最终则会扭曲孩子的性格。打骂和威吓孩子,一种可能会使孩子形成心胸狭小、自卑、怯懦、不诚实的性格,还有一种可能会使孩子变得非常暴躁,对挨打满不在乎,成为具有反抗意识、崇尚暴力、性格偏执的人。因此,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请放下手中的棍棒,以讲道理来代替简单的暴力,多用些时间用心和女儿沟通,让女儿生长在没有棍棒阴影的空间中。

两代人之间缺乏沟通,会使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父母则认为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两代人的差距越大,孩子就会变得越反叛。所以,为人父母的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缩短与女儿的差距。多和女儿进行沟通,用交流化解叛逆。

同类推荐
  •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倾情作序推荐。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妈妈,才会教出懂得自尊的孩子;妈妈爱读书,孩子才能爱学习;妈妈善待自己,孩子才会善待生命;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与人相处自如的心态来自妈妈;妈妈的风度,将会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 青春叛逆期,与男孩有效沟通

    青春叛逆期,与男孩有效沟通

    了解青春期男孩的特点是有效沟通的前提、与青春期男孩沟通的关键词、掌握逆反期的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很重要、错误的沟通会让男孩更逆反等。
  • 别急,我家孩子也曾是中等生

    别急,我家孩子也曾是中等生

    智慧妈妈育儿经验谈系列三部,这个系列从过来人的角度,为正在迷茫的年轻爸妈们指点迷津,理清思路,提出建议。别人的经验可能不是最好的教育,但是你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思路。
  •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

    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

    男孩只有经历过磨砺,男孩将来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才能激发出无限潜能,变得自信、自强、自立,从而担当重任。穷养不是吝啬、打骂以及惩罚,本书告诉妈妈:和女孩相比,而是给他足够的磨砺以及发展空间。可以说,穷养的着眼点,是给儿子一个成功的人生。《好妈妈穷养男孩全书》是给妈妈一些教育上的建议,面临的竞争也许会更激烈。无论男孩的家庭多富足,男孩也要穷着养。因此,要根据男孩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从而让儿子在习惯、品格、情商、社交能力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
  • 和宝宝的间隔年

    和宝宝的间隔年

    怀孕的职场女性加持,生命的延续,爱的蔓延,都应该是源源不断的力量!那么请看一个公关行业的“奔跑超人”如何权衡生活和事业,如何开展和宝宝的间隔年,又如何完成人生角色的完美转变?翻开下一页,是爱,是希望,是美。小五月是谁?是爱。
热门推荐
  • 李嘉诚谈商录

    李嘉诚谈商录

    972年,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其父李云经病逝。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他被迫放弃学业到一家茶楼工作。1943年,长江实业在香港成功上市。1979年,长江实业收购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成为第一个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57年,创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从此积极投身公益事业。1981年,李嘉诚,创办汕头大学。1950年,白手起家创办长江塑胶厂。1985年,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
  • 沙陀三王朝

    沙陀三王朝

    中史称“沙陀三王朝”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沙陀人以战略要地山西为根据地,在唐末五代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演绎了三个王朝的兴衰,不能不让人惊叹。
  • 虎峰山传奇

    虎峰山传奇

    这部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黑瞎子沟传奇》、《豹子沟传奇》、《野狼沟传奇》、《兴安野猪王》以及《虎峰山传奇》。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 心灵鸡汤精粹版1

    心灵鸡汤精粹版1

    一个人可能时时刻刻都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善待自己的人懂得自己的责任,并付诸行动。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 太极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太极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太极拳是武术理论与道家思想完美结合的产物,是在道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间、形意结合的拳法,此拳法真气充盈,形气一体,无极而生,乃自然运用之造化,如太极之象。浑然一圆,故称太极拳。
  • 行为改变思想

    行为改变思想

    威廉·詹姆斯观察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联系时,发现了“表现”原理,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某种行为的表现而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本书以“表现”原理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阐述了行为是如何影响人的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思想的。本书充满世界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在行为与思想方面进行的经典实验和案例,开阔了读者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生动地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对思想情绪产生的影响,使人们更容易反观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得自己越来越靠近预设的目标。
  • 幽默做人 智慧做事

    幽默做人 智慧做事

    荟萃了人量精彩的中外名人的幽默故事,不仅可以令你捧腹大笑,也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更会给你一种博人、精深的智慧。这智慧像大海,像天空,让每个渴望幸福快乐的人,都能摆脱痛苦,走向成功!
  • 做掌控生活的女人

    做掌控生活的女人

    做女人,是需要智慧的。女人的智慧,可以使自己魅力四射,给这个世界带来美丽的风景;女人的智慧,可以使刚强的男人为之折服,拜倒于石榴裙下;女人的智慧,可以给家庭带来温馨,给社会带来和谐;女人的智慧,更可以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境,豁达的襟怀。让我们一起擦亮自己的眼睛看看女人是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的?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

    选择最实用的方法,创建最优秀的企业!西方的市场营销早已走出了科特勒营销理论模式,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书总结出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是来自顶级企业的具体经验,同时又被其他成功企业反复借鉴和使用。
  • 朋友妻

    朋友妻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