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600000045

第45章 天文历法(1)

天文

古代天文人物

羲和,中国远古时代天文历法学家。甘德,战国时代天文学家。石申,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贾逵(30—101),东汉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刘洪(约130—196),东汉末天文学家。何承天(370—447),南北朝时代天文学家。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刘焯(544—610),隋朝天文学家。李淳风(602—670),唐代初期天文学家、数学家。一行,本名张燧(683—727),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曹士为(生卒年不详),历法家,活动于唐德宗建中年间。梁令瓒(生卒年不详),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苏颂(1020—1101),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杨忠辅(生卒年不祥),宋代天文学家。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王恂(1235—1281),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邢云路(生卒年不详),明代天文学家。徐光启(1562—1633),明末杰出科学家、天文学家。薛凤祚(1600—1680),明末清初数学家、天文学家。王锡阐(1628—1682),明清之际民间天文学家。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最古老的天文台

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台。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在登封建立了中心观测站——观星台。观星台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由台身和量天尺组成。其不仅保存了中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而且还是自周公土圭测影以来测影技术发展的高峰。观星台反映了中国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对研究中国天文史和建筑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第一座天文馆

1957年9月29日,中国第一座天文馆——北京天文馆建成开馆。其主要设施有天象厅、展览厅、影视报告厅和大众天文台。天象仪能同时放射出几千条光线,投影在半球形的银幕上,演示出各种天文现象。通过天文台的天文望远镜,白天可以观测到太阳黑子,晚上可以观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和土星的光环。该馆主要通过人造星空模拟表演,组织进行天文观测,举办天文知识展览,编辑、出版和发行天文科普书刊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普及天文学知识。

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3年,中科院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并组织制定了星际航行发展规划。1965年,中国的人造卫星计划正式开始实施。1967年12月,国防科委召开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会议,审定了总体方案和各系统方案,并正式命名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随着一曲《东方红》的旋律通过广播电台在神州大地回荡,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地进入了地球轨道。“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美、法、日之后,第5个能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基本站

一座设备先进且齐全的气象观测基本站——沱沱河气象站,屹立在长江源头唐古拉山麓。其坐落在海拔4700多米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基本站。沱沱河气象站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国家气象站网中重要的测报和研究站,也是具有与全球气象资料共享资格的交换站。

沱沱河气象站坐落在地势高寒、空气稀薄的山上,这里全年的冰冻期是331天。而气象站的工作者,就是在这样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坚守岗位为人们观测风云。沱沱河气象站对中国、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气象变化,有着明显的影响。

最早的风向计

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风向计——候风仪,又称“相风铜鸟”。这种仪器制作非常简单,就是在空旷的地上树立一根五丈高的长竿,竿上安装一只可以转动的铜鸟。人们就可以根据铜鸟随风转动的方向,知道是什么风向。候风仪和西方装在屋顶上的候风鸡相似,而候风鸡是12世纪才出现的。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风向旗,是在旗上系着小铃,挂在高竿上,旗子随风飘动。观测的人听到铃声,再去看旗子被吹动的方向,就可以知道是什么风向。风向旗是和现代风向袋相似的一种仪器。

最早的自动计时器

唐代天文学家张遂和梁令瓒,对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水运浑天仪加以改进。改进后的水运浑天仪,“铸铜圆天之象,上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变数”,用水冲动机械让其自转,每昼夜就会自转一周,从而反映出日、月运行的周期。水运浑天仪是一架天文仪器,在仪器上安装了两个机械木人,一个木人每刻自然击鼓,另一个木人每个时辰自然敲钟,到了时间就会敲击,从而使这个天文仪器变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

最早的石刻天文图

江苏省苏州市保存了一幅石刻天文图。图高8尺,宽3.5尺,上部分绘有一圆形星图,下部分刻有文字,图上大约有1440颗恒星。这幅图是1247年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王致远根据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的观测结果刻制的,是中国现存最早且完备的石刻天文图。

最早发现恒星运动的科学家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人们一直认为恒星是不运动的,但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张遂打破了恒星不运动的说法,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现恒星运动的科学家。为了观测天象,张遂和机械制造家梁令瓒合作,创制出了黄道游仪和水运浑象。在掌握了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张遂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和28宿在天球上的北极度数。他通过和汉代星图相比,发现古籍上所载的这些恒星位置和实际位置不符,从而打破了恒星位置永远不变的说法。

星座的起源

远古时,人们为了便于畜牧、农耕,必须详细了解季节的变化。他们注意到季节不同,天上的星星排列也不同,为方便记忆及把这些知识流传,于是运用幻想力,把天上杂乱无章的星星串连起来,据说这就是星座的起源。

中国星座的划分

中国古人很早就把星空分成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个星区。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3个区域;二十八宿,是在黄道和白道附近的28个区域,不仅包括各宿星座自身,落在每一块里头的星座都属于这个星宿范围。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月球大约是27.3日走一周,黄道带被分成二十八星宿,月球大约是一天走一个宿,这样便于记录月球的位置。每七宿组成一象,共为4象,用动物来命名,分别是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象征着四方臣民。

三垣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各垣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称“垣”。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位居于北天中央,故又称中宫、紫微宫。紫微宫即皇宫的意思,故星名多以官名命名。其以北极为中枢,共含37个星座,附座2个,正星163颗,增星181颗。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北斗之南。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故星名多以官名命名。其以五帝座为中枢,共含20个星座,正星78颗,增星100颗。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天市即集贸市场的意思,故星名多以市场命名。其以帝座为中枢,共含19个星座,正星87颗,增星173颗。

四象

中国古代将天空分成东、北、西、南区域,并把每一区域的七宿联系起来加以想象而成的四种动物的形象,称为四象。四象包括: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龟蛇)。东方七宿,就如同飞舞在春天初夏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宫苍龙”;西方七宿,就如同跃出深秋初冬夜空的猛虎,故而称为“西宫白虎”;南方七宿,就如同展翅飞翔在寒冬早春夜空的一只朱雀,故而称为“南宫朱雀”;北方七宿,就如同出现在夏天秋初夜空的蛇、龟,故而称为“北宫玄武”。

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附近的星空划分成二十八组,称为二十八宿。最初,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主要是为了划分星官的归属。二十八宿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为四组,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从图形上看,其位于大熊的背部和鼻子。北斗七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α、β、γ、δ、ε、ζ、η,我国古代分别把它们称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在天空中,北斗七星始终缓慢的相对运动。其中五颗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朝着一个方向运动,而“天枢”和“摇光”则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其在天空中的位置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中国古代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历法

十二时辰

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活习惯、生产活动,将一昼夜划分成了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形成了十二时辰。十二时辰,是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汉代之前,这些名称有所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这才确定了十二时辰的名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古代三种纪时法

天色纪时法。古人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夜半(23点至1点)、鸡鸣(1点至3点)、平旦(3点至5点)、日出(5点至7点)、食时(7点至9点)、隅中(9点至11点)、日中(11点至13点)、日昳(13点至15点)、晡时(15点至17点)、日入(17点至19点)、黄昏(19点至21点)、人定(21点至23点)。

地支纪时法。古人根据太阳的运行和天色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7点至9点)、巳时(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未时(13点至15点)、申时(15点至17点)、酉时(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

夜间纪时法。古人把夜晚分成了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称为“五更”、“五鼓”。一更(19点至21点)、二更(21点至23点)、三更(23点至1点)、四更(1点至3点)、五更(3点至5点)。

古代四种纪年法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按照新君即位的年次纪年,是我国最早的纪年法。如在《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十年春,齐师伐我。”这里所指的就是鲁庄公即位的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

年号纪年法。从汉武帝起开始,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记载:“庆历四年春”,庆历就是宋仁宗的年号。

干支纪年法。天干有10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与“支”组合就配成了60组,叫60甲子。如“甲午战争”之“甲午”是1894年。

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纪年时,皇帝年号放在前面,干支列于后面。如《核舟记》中记载:“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法的由来

干支纪年法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法。如今,中国农历仍在沿用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12支。将“干”、“支”组合配成60组,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代,已经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有2个节气。

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即将开始,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夏至、冬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春分、秋分:“分”是平分,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雨水:开始降雨,雨量增多。惊蛰:天空开始打雷,气温逐渐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是还没有成熟。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寒露:天气寒冷,露水很凉。霜降:天空开始下霜。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夏历

同类推荐
  •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这是一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回顾和总结之书。直面内心,砥砺成长,献给80、90两代人的青春自白书。毕业十年了,但我们的青春依然不老。学生、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北漂、作家、创业者……伴随着这些不断转换的身份标签,得到或者失去,辛酸还是荣光、荆棘或是迷茫,不管经历着什么,一路走来,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致敬我们都曾路过的青春,致敬回忆里想见却不能再见的人。
  •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是一部融爱情、亲情、民族情于一体,诗文井茂的爱情史诗。该书通过近百个爱情历史故事,歌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夫妻互爱、情侣忠……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战帝系列(五)

    战帝系列(五)

    尤无几顿觉这是他生平所遇到的最可怕攻击之一!战传说的剑法具有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穿透力,让他人在战传说的剑前,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到无论以何种方式,都难以改变他洞穿一切的剑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成功人士99个销售细节

    成功人士99个销售细节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销售员要培养阿基米德这种巧干的“销售技巧”和“销售心态”。重视细节是成功销售的支点,作为一名销售员,应该从多方面进行细节修炼。
  • 烟雨繁华,恰似流沙

    烟雨繁华,恰似流沙

    主要以校园故事为主,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伊欣高中的生活和单恋对象林夕的碰撞,但是情感十分纠葛,这段感情虽然得不到伊欣内心所想,但是这份感情却难能可贵,可是未来到底是怎样的?
  • 遇见,在最忧伤的年华

    遇见,在最忧伤的年华

    年轻有为的高帅富,生命却将嘎然而止。有多少女人愿意为他生下后代?已为人妻的平民女子,清纯无邪的初恋女友,作风大胆的风尘尤物,门当户对的豪门千金,她们各自为着怎样的理由为他怀孕生子?当懵懂少年的渴望难负残酷现实的沉重,当两情相悦的快乐不抵巨额财富的吸引,当逢场作戏的婚姻不谙深藏多年的阴谋,一场纯粹的爱情,是否还能挽救行将逝去的灵魂?她是他心底的最爱,却被眷顾得最少,被误解得最多。她仍是一个处女,却诞下了他唯一的孩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收美女、战猛将,废话不多说,精彩在文中!!!!!!!!!!!!
  • 妃本张狂:废柴嫡女娶邪王

    妃本张狂:废柴嫡女娶邪王

    是日,宣王府门口张贴告示一张,上书:“限你家宣王三日之内收拾嫁妆与我成亲!”落款竟然是丞相府里的废柴大小姐李双双!一时间全城轰动!所有人都等着看这位废柴小姐如何被宣王杀头!可是,谁承想,这宣王司徒傲天竟然一道命令:“收拾东西!本王嫁了!”嫁了?嫁了!堂堂一个宣王,竟然嫁人了!李双双说:“姐是被坑了!不过是诚实勇敢的时候,不小心选了勇敢!”司徒傲天说:“娘子,你都把人家娶回来了,你可要对人家负责啊!”
  • 逆天重生:废物七小姐

    逆天重生:废物七小姐

    【已完结】上一世她的真情换来一杯毒酒。这一世打死不嫁渣男,太子妃摇身一变成王妃。得王爷独宠万千宠爱于一身,羡慕嫉妒恨?不服来战!查命案,跳绝舞,破阵法,弹名曲,无所不能。“颜颜,何必投怀送抱?若是想让我抱直接说就是,我绝对不分场合抱着就走。”他那微微调戏的语气让她脸颊微热。她答道:“我要是想让你抱,我肯定不会告诉你,我会直接扑上去。”喜欢收藏,不喜绕道,新书《婚前宠约:高冷老公求抱抱》每日稳更,欢迎跳坑!新浪微博名:云起-尘陌冉
  • 血色进化

    血色进化

    死后重生,林月来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里,有各种险恶的任务,各种凶残的怪物,各种阴险的对手……同时也有无止尽的奖励和诱惑。无限任务,无限进化,无限拼搏!她只为登上那进化的顶峰,将最珍视的一切,紧紧握在手心之中。———————新书已发,书名《至尊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