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600000037

第37章 节日民俗(1)

节日

元旦

“元”指开始,“旦”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元旦”顾名思义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我国古代的元旦日,并非如今的阳历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日,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日,曾有多次改变。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那时还不叫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使用通过“公元纪年法”,定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腊八

腊八是指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在《隋书·礼仪志》中记载“腊者,接也”,“腊”有新旧交替的意思。所以,“腊”指一年里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而且“腊”与“蜡”相似,都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意思。所以,农历十二月进行祭祀活动的这一天,就被成为“腊日”,南北朝开始固定腊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就成了人们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而且,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也在农历腊月初八。因此,汉族地区的佛教寺院在这一天都要准备香谷及果实,煮以供佛的粥,叫“腊八粥”,后流行于民间。

小年

小年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即腊月二十三,又称“祭灶节”。传说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以监督考察这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神就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所以,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而且,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意味着人们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

除夕

除夕就是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除”的本意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的本意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所以“除夕”就指辞旧迎新的夜晚。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至今,人们习惯在除夕夜放鞭炮点烟火,意在除去前一年的尘劳,顺顺利利迎接新的一年。

春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从农历的元月初一到十五,今指农历正月初一,是新农历年的开始。春节古称“正旦”、“岁首”、“过年”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公元纪年法”,考虑到农历24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把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的年节,正式改称为“春节”。从此,“春节”列入中国节日法典,俗称“过年”。在春节期间,人们都要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走家传户、恭送祝福。于是,春节便成了我国最热闹的一个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据记载:汉武帝于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而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以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推动了元宵节风俗的形成。汉明帝因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于是,正月十五赏花灯的习俗慢慢在民间流传开来。之后,元宵节又流行吃元宵,闹元宵等风俗。

春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又叫“春龙节”。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了龙:“龙,鳞虫之长……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农历二月初二,正是惊蛰春分时节,冬眠动物开始复苏,龙也醒来,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俗语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二月二是吉祥如意的日子,很多地区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的习俗,表示在二月二这天剃头的人,能像龙一样出人头地。

寒食节

寒食节也叫“禁烟节”或“冷节”,是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介之推是晋国的贤臣,晋国发生内乱时,他曾跟随晋国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逃亡国外。途中,他割自己腿肉熬汤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介之推就隐居山中。后来,晋文公亲自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多日都不见踪影。晋文公认为,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山中着火,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蔓延数十里,连烧3日,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后,大家进山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以后,人们为缅怀介之推,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来纪念他。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也留下了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

清明节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又叫“扫墓节”或“踏青节”,是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的某一天。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到了隋唐年间,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期接近,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所以,人们在这一天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避疫。关于端午的起源有五种说法:一说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一说纪念春秋时期晋文公的臣子介之推,流行于山西一带;一说纪念春秋时期军事家伍子胥,流行于吴楚两地;一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流行于浙江会稽一带;一说祭“地腊”,道教弟子的风俗。现在多数地方把端午节和屈原联系得最紧密。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把粽子、雄黄酒等丢进江里,为了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以后,在每年五月初五,民间就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以纪念屈原。

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上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有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来源于佛教故事目莲救母。根据《大藏经》记载,目莲在阴间地府见到死去的母亲刘氏四娘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就用钵盆装饭菜给母亲吃,饭菜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向佛求救,佛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他《盂兰盆经》。目莲按照指示,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水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食物。于是,佛教徒每年在中元节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一是为了拜祭过世的亲人,也是纪念目莲,以表扬他的孝道。流传到民间,人们多在这一天烧冥钱来祭慰死去的亲人。

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旬,故称“中秋”。唐朝初年,《唐书·太宗记》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明清时,中秋节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人们把月圆当做团圆的象征,把此日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而今的中秋节,人们赏月吃月饼,家家团圆。中秋节也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沿袭至今。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风气。而且金秋九月,菊花盛开,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因秋天气候凉爽,所以重阳又有登高的风俗。不仅如此,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为重阳节又多添了一层含意。

藏历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共同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节日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15天。藏族人民因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据说,唐代以前,藏族是以麦熟为新年。后来,由于文成公主入藏,将许多中原文化传入西藏。渐渐地,西藏人民不仅过藏历年,也过春节。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相传农历三月三是黄帝(号轩辕)的诞辰,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传说,农历三月三也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蟠桃3000年开一次花,3000年结一次果,3000年成熟一次,吃了能延年益寿。所以每逢三月三王母娘娘的诞辰,她都要宴请各路天界神仙来瑶池聚会,品尝蟠桃,庆祝生日。此后,流传到民间,三月初三成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鲁班节

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一带的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传说,一个名叫旃勒的蒙古族小伙子,他拜鲁班为师,学到了很好的木工技艺,鲁班赐《木经》给他。旃勒回到云南后,不忘老师教诲,每年广收门徒,将技艺传授下去。而鲁班赐《木经》给旃勒和旃勒每年收徒之日,都是农历四月初二。所以,旃勒将这一天定为“鲁班节”。节日当天,所有的徒子徒孙们都要赶回家乡,祭拜祖师爷鲁班神像,并举行各种活动,永记老师的教诲和恩典。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火把节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开始,持续三天。传说,从前彝族有个摔跤英雄叫阿体拉叭,他把天上的派来的摔跤手给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这件事后,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叭便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泼水节

泼水节是西双版纳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一般持续3—7天。相传远古时候,有个魔王作恶多端,人们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把他杀死。后来,魔王抢来7个姑娘做他的妻子。聪明的七姑娘从魔王口里打听到用他的头发勒他的脖子,才能将他置于死地。七姑娘趁魔王熟睡时,拔下他的头发一勒脖子,魔王的头就滚了下来。可是头一掉在地上,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一抱起魔王的头,大火也就熄灭了。为了避免大火燃烧,她和六个姐姐轮流抱住魔王的头,一年一换。每年换人时,人们都给抱头的姑娘泼水,冲去她身上的血污,洗去她一年的疲劳,为新的一年能消灾除难而祈祷。从此,傣族人民为了纪念七姐妹的功劳,每年傣历六七月都要举行泼水节。

芦笙节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的传统节日,各地的节期不统一,一般在农历的正月、二月或三月举行,个别地区选在七月举行。传说很久以前,舟溪南寨有一位苗族姑娘名叫阿旺,长得非常漂亮,心灵手巧。舟南后山有只野鸡精,想把阿旺占为己有。一天傍晚,它把阿旺抢走了。乡亲们很愤怒,决定打死野鸡精,救出阿旺。这时,从远方来了一位苗族青年猎手,名叫茂沙。他与野鸡精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救出了阿旺,便消失在人群中。于是,阿旺对茂沙生起了爱慕之情,父亲也支持她,为了找到茂沙,他用翠竹做成一支支芦笙,请乡亲们四处传递消息,农历正月十八来舟溪跳芦笙。那天,茂沙也来赴会了。就这样,这一对情人在乡亲们的欢呼声中定了亲。父亲吹笙领舞,人们尽情地吹,尽情地跳。从此,年复一年,舟溪芦笙节便成为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青年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等国于1919年1月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均遭拒绝。会议竟决定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权。消息传来,举国震怒。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他们高呼:“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呼吁各界人士行动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保卫中国领土和主权。这一运动得到各地各阶层人士的声援和支持,纷纷举行罢工或示威。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并指令巴黎参加会议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成功。194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

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教育家们把6月6日定为教师节。1951年,我国废除了6月6日这个旧教师节,规定教师节和“五一劳动节”是同一天。可是,“五一劳动节”并没有教师节的特点,渐渐的人们把教师节给淡忘了。后来,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定为中国教师节。从此,教师们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国庆节

国庆是指国家喜庆的节日。在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要数帝王的登基、诞辰了,所以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在今天,我们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是每年的10月1日。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也就是国庆节。

礼俗

献哈达

哈达是藏族人民为表达对客人的友情和敬意而献上的白色或彩色绸缎。相传,张骞出使西域路过西藏时向当地部落首领献“帛”。帛是一种丝织品,古代汉族以帛象征纯洁无瑕的友谊。藏族部落以为这是从中原兴盛之邦传来的大礼节,就学习下来,沿用至今。还有一种说法:古代西藏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后,把献帛的礼节带回西藏,当时帛上有万里长城图案和“吉祥如意”字样。后来人们又对哈达作了宗教方面的解释,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

跪拜礼

同类推荐
  • 笔下有千年

    笔下有千年

    雪落无声之时,黄昏悄悄,余晖宁静而安逸,只有温柔缺乏了浪漫,我多想再回到那波光粼粼的湖面,由我驾桨,乘那叶小舟,再带你缓缓地飘摇,我在汩汩流动的岁月之河边仰望你,我在铺满了霞光的春之晨放飞我心中的白鸽,带著我的热情和奔放问候你,我以我真诚的初恋青春之情,编织一个五彩的网,去寻捕我那失落的梦。
  •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荒野的狐灯

    荒野的狐灯

    重新演绎了袁枚的著名鬼怪笔记小说《子不语》里的精彩故事。一个死人千里赴约,去向同窗好友交代身后之事,执念不舍,一直到化作了一具僵尸,作势扑人!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染红了她的长发,却看见圣庙门前的一个赑屃头上猩红耀目,一个仙女思凡,对一个卖鸡的农夫暗生情愫,在城门口拦住他,说:你卖掉鸡会得钱八千四百文,一个书生去深山里寻死,却不期遇见了已死的相好——一个妓女。而旧相好再不肯跟他缱绻,说:我已经是仙女了。这是一场场人与鬼之间的缱绻缠绵。它惊骇诡异,曲折动人,描摹出了一切魑魅魍魉最本色的一面。它让我们突然惊觉,有些鬼怪,竟然如此可爱!《子不语》,又名《新齐谐》,中国历史上最伟人的志怪小说之一。
  • 爱犊居吟草

    爱犊居吟草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作家马乃骝的诗文集,马乃骝,已故,生前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是纳兰性德研究专家……
热门推荐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讲述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晚清七十年——侵略、反抗与近代化探索相互交织;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博弈的十年;国共两“兄弟”的合作与内战三部分,能让读者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作为中华儿女,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体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奇妙糖果屋

    奇妙糖果屋

    十年前,她是突然出现在垃圾堆上的孤儿,收留并抚养她长大的迦斯五年后离奇失踪。她苦苦寻找等待,却因为误救了一名神秘男子,居然莫名其妙变成了吸血鬼。啊啊啊,为什么所有的倒霉事都被她碰上啊!各种奇异事件纷纷而来,血族帅哥们也分别出现在她的生活中。为什么她总是出现在事件的中心?她的身上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血族女王白颜夕,堕天使莉莉丝,东方晓,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当平凡的女孩踏进开满暗夜蔷薇的舞会,优雅的血族王子翩翩走来,魅惑的舞曲正要开始。
  • 胜出职场(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胜出职场(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中国智慧故事全集

    中国智慧故事全集

    走进五彩斑谰的故事世界,品味发人启悟的智慧甘泉。凝练千年思想精华的经典智慧书,开启一生成功思路的宝贵箴言录。
  • 民国之绝代商女

    民国之绝代商女

    【小荷初露锋芒待发】被卖到初家当了小妻?又跨进方家做了丫鬟!这娃纸的命怎么这么苦?她要扛起!崛起!勤奋学起!一把檀木算盘,便是她最强有力的资本,出色的天赋,让她很快便成为方家最年轻,也是唯一的一位女帐薄先生。【烽火动荡十里洋场】一场意外的救助,让她与官场军少结下了不解之缘,安详静谧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他在官场叱咤,她于商界风云,强强对抗?还是,强强联手?官职的交接,文化的更迭,生意场上的兴衰,令她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得成长的代价。她是一枚遭亲人嫌弃的棋子?还是一颗闪耀在商界的红顶明星?【名扬四海富可敌国】她,坚持一生不做官,只做商;她,爱财,但从来都是取之有道;她,喜欢把钱散给穷人时的潇洒;她,执着钱生钱,利滚利的痛快!【江南无恨携手一生】爱她有多深,就是苍天捉弄他几分?繁华锦绣,终不是她此生所要,她要的,不过是平淡安定。而他,要的却是天下社稷,垂名青史?他与她,一段缘?一段孽?本文一对一,宠文,偶尔小虐,无伤大雅,短暂的小虐是为了更腻歪的宠爱!
  • 妃来雀仙:不嫁腹黑皇上(完结)

    妃来雀仙:不嫁腹黑皇上(完结)

    此文原名《鸾宫:麻雀皇后》,作品宣言:以小白的方式写不小白的文!如果喜欢,请收藏!----------------------------宰相府内,某女使劲扯着嗓门吼道:“来来来,快来下注啦,再不下注就要开啦!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诶~”没错,她就是相府内那个嗜赌如命的大千金,骨牌,麻将,二十四点无所不会。又一次聚众赌博被狐狸般的老爹抓到,拿出一卷圣旨,爱情戏苦情戏悲情戏亲情戏,总之先骗入宫再说。“哎,雪儿啊,爹也是没有办法啊……”既然要当国之栋梁,那就一栋到底吧,家里的小狐狸女儿也奉献出去好了。出嫁,当今皇上广纳后宫,车辇还没进宫门,三大妃子就先在街口交汇处大打出手。不想夺宠。却无心插柳柳成阴,一曲乐曲,弹死了一个中书令,毁了一个良淑妃。他设计让她做皇后。她却一一化解。精彩片段欣赏:⑴“皇上,臣妾真不会弹琴……”她可怜兮兮的说道。“爱妃……君无戏言,你不要让朕食言嘛”“那……好吧”她敛眉遮住眼中的笑意,小手开始庄正的一挥:“嘎吱……噼里啪啦……啪哒……”“抱歉,我真的不会弹琴……”⑵“爱妃,听说,你这落雪殿出了百鸟朝凤的奇景?”“是呐,可是,鸟儿都没了……”她摆摆手无奈的说道。他的表情露出了一丝的阴沉:“嗯?爱妃,鸟儿没了?”“是啊……因为——臣妾把它们全烤了!”她笑得没心没肺的反问道:“皇上,你要尝尝那烤鸟肉吗?可香,可好吃了”⑶天气晴朗,皇宫上头万里无云。观星台上,他说:“你是我这辈子里遇上的最烂的那一朵桃花”她不乐意了,问道:“江山和美人,你选哪个?”他贪心道:“都要。”
  • 揣把菜刀闯皇宫:与皇逼婚

    揣把菜刀闯皇宫:与皇逼婚

    (每天的上午12点之前和晚上8点都会有更新)乌龙女珊哥飙车时撞上了卡车,直接穿越到了花国。然后遭遇了一堆离奇的事和极品的人,还有那个让她心动不已的皇上。终于,她揣着一把菜刀闯进了王宫逼婚,可怜的皇上只有两条路,娶她or自宫。。。。
  • 当代文坛点将录2

    当代文坛点将录2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鬼婴来电

    鬼婴来电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