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600000001

第1章 文学常识(1)

中国作家

老子

老子(前60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博学多才,注重自由,顺应自然,思想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其主要著作《道德经》反映了他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的思想。因《道德经》中含有丰富的辩证主义哲学思想,所以老子也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他的思想还与儒家和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儒、释、道。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而《道德经》也成为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志向高远;大约30岁时,开始招收弟子讲学;50岁时在鲁国为官,因为政见不合,54岁时带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爱”的思想,主张“以德治国以礼兴邦”,最终实现“天下大同”。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多达3000人,贤者72人。他曾整理编订《诗经》《尚书》《春秋》《周易》《礼经》和《乐经》。孔子的思想言行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其主要思想和言行经过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了《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向全世界呼吁:“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的伟大。

孙子

孙子,名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人。具体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代稍晚。著有《孙子兵法》一书,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武的军事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

孙武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事物是不停地运动变化的,强调在战争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他在《孙子兵法》中概括和总结出了非常丰富的哲学道理,确立了他与孔子、老子并列的地位,被称为春秋末期思想界的三颗明亮的星体。

墨子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今山东滕州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观点。著有《墨子》一书,今存有53篇,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墨学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列子

列子(前450—前375),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初期郑国(今河南郑州)人,著名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他主张清静无为,著有《列子》一书,该书里面的《列子学射》《纪昌学射》和《薛谭学讴》等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上,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得来真本领。列子还著有寓言故事100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推行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又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性善”论。后来,孟子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一书传世。《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有“南华真人”之称,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被称为“老庄哲学”。

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无为而治”。庄子著述甚丰,他和门人及后学者一起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一书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老子、庄子与孔子、孟子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

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一生性情耿直,为国为民,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联齐抗秦。后因反对与秦联盟,被流放他乡,终因无法实现报国志向,而投汨罗江自尽。流放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思乡忧国的作品,有《九歌》《天问》《离骚》《九章》《卜居》《渔父》等,代表作是《离骚》。《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重视人为的努力,反对神秘主义思想。并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须要教化来使人格提高。

荀子是儒家八派中的一派的创始人,思想以儒家为本,博学深思,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他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政治思想中突出强调了孔子的“礼学”,以儒学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各家之长,自成体系的地主阶级思想家。他在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建树。

韩非子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新郑)人,汉族,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世称“韩非子”。他吸取以前的法家学说,继承并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著有《韩非子》55篇,他通过寓言故事表达自己的抱负和主张,例如《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自相矛盾》和《守株待兔》等。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汉族。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著作分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他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新书》。他几乎已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文章和诗被人们称颂,他大力倡导许多被认为是孔子的伦理思想和社会观念,因此,他通常被列为儒家人物。

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编著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后人尊称为史迁、太史公。他出身于史官世家,10岁起诵读古书;20岁开始游历大江南北,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为以后著书立说奠定了基础;38岁任太史令;40岁左右开始着手编写《史记》。

后来,他遭牢狱之灾,虽身心饱受摧残,但未曾改变夙愿。出狱后,他在风烛残年之际继续编写。最终历经16年,完成了记载着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历史的闪着人性光辉的史学巨著——《史记》。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时期思想家、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著有《新序》《列女传》《说苑》等书,并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刘向撰写的《别录》,被视为我国目录学的始祖。

王充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擅长辩论,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部分会失去儒家本质。著有《论衡》85篇,20多万字,解释万物异同,并改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他在书中对传统的儒学和汉代经学,进行了论难,甚至怀疑古经,著有《儒增》《书虚》《问孔》《刺孟》等专篇,公然挑战经典。

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史学家,著有《汉书》《白虎通义》,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汉书》是一部断代史,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后被一些史书沿用了。班固开创了正史地理志的先例,开创了政区地理志的体例,开沿革地理之始,记录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保存了宝贵的边疆地理资料。

蔡琰

蔡琰(约162—239),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琴家。史书赞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其作品有《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其中以五言体的最为著名。此诗540句,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女子创作的五言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叙事诗之一,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相传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也是她的著作。

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自幼好学,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48岁时开始撰写《三国志》,该书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等纪传体史学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中华史学名著前四史”。历代史学家对《三国志》评价极高。

干宝

干宝(?—336),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东晋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更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学识渊博,著述宏丰,横跨经、史、子、集四部,至今收集到的其书目达26种,近200卷。著有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搜神记》,被称作中国小说的鼻祖,是我国魏晋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其中《干将莫邪》《相思树》《董永卖身》《李寄斩蛇》等古代民间传说对后世文学艺术影响深远。另著有《晋纪》20卷,为后世史学家所推崇。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他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欢约束,年轻时虽做过小官,但不久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

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之情充分地展现在他的作品中,所以他的作品题材以田园生活为主,感情真挚,朴素自然,他也被称为“田园诗人”,是田园派的鼻祖,也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今存有125首,多为五言诗。传世名篇是《桃花源记》,文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被后世文人所向往。

范晔

范晔(398—445),字蔚宗,祖籍顺阳(今河南南阳),后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南朝刘宋时期杰出史学家。著有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该书记载了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196年的历史。他是明确地提出写史为政治服务的历史第一人,并继承了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编撰思想。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宋文学家。他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作有《幽明录》《世说新语》等。《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的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

刘勰

刘勰(约465—520),字彦和,祖籍山东莒县,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理论家。曾任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有“刘舍人”之称。晚年在山东莒县创办(北)定林寺。著有《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该书共计37000余字,共10卷,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主要部分。

郦道元

郦道元(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他自幼爱好游览,做官后,拜访名胜古迹,勘察水流地势,阅读了大量地理文献。他一生中,对我国的自然、地理做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颜之推

颜之推(531-约595),字介,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建康(今江苏南京)人,南北朝后期到隋朝初年儒学家和文学家。他主张以儒家传统思想为修身持家之本,为了教育训导他的子孙后代,写出了一部系统完整的著名家庭教育教科书——《颜氏家训》。这是他一生关于修身、治家、处事和为学的经验总结,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

魏徵

魏徵(580-643),字玄成,馆陶(今河北馆陶)人,一说巨鹿(河北巨鹿)人,初唐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他从小喜爱读书,志向远大,博览群书,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的刚正不阿、不卑不亢、直谏敢言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作有《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群书治要》,还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等著作,言论散见于《贞观纪要》,《全唐诗》录存有他的诗一卷。

王勃

王勃(约650-约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著名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他主张实用主义,诗句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他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他的《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后人为他的大量诗篇搜录汇集成《王子安集》。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和书法家。他生性豪放,年少时就以诗文闻名,他的诗作以绝句见长,特别是写景抒情类的作品更是独树一帜,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但他的作品大多散佚,现存19首录入《全唐诗》。

他不仅擅长诗文,书法品位也颇高,尤擅草隶,但墨迹留传很少,现存有《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海外的《孝经》草书。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盛唐时期诗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性情豪爽,他的诗多描写塞外风光,常被当时的乐工制成乐曲唱诵,但至今流传下来的很少,今仅存6首,但确为我国古典文学之精华,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和《送别》三首非常著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千古流传的佳句,也给王之涣赢得了百世流芳的名声。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盛唐时期诗人。他的诗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为主,多为五言律诗。他的山水作品多源于他故乡襄阳的名胜,如《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他的田园诗,如《过故人庄》和《春晓》,风格以清淡恬旷,悠然自得。他的作品甚多,现存260多首,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昌龄

同类推荐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 无法湮灭的悲怆

    无法湮灭的悲怆

    本书重新还原那段悲抑的历史。当赵登禹挥动大刀倒在血泊、赵尚忐惨死汉奸宵小之手、杨靖宇的弹尽粮绝英雄末路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时,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哭泣,不只是泪奠英雄,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之精神。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热门推荐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步步惊情:将门弃妇

    步步惊情:将门弃妇

    {女强,强强联手}她花痴奇丑无比,不仅废柴还是嚣张跋扈,仗着有个有权势的爷爷,是这大明纨绔中的纨绔。他尊贵的太子殿下长相俊美绝伦,跟她青梅竹马,誓言要守她,护她一辈子,却独独不愿意成全她。他身份神秘,权利滔天,天赋卓绝,无人能及。却冷若冰霜跟她有不同戴天之仇,却次次为难之际救了她。当花痴废柴撞上冰山,当强者遇到强者,谁才会是最后的赢家?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品茶楼

    一品茶楼

    父女?兄妹?当然不,相信我,某司徒绝对是守礼的孩子。融合有穿越、宫斗,以及1女N男情节的正统文字。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孽海情天林黛玉

    孽海情天林黛玉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一番辛苦不寻常.片言解秋心,噙香对月吟.血泪凝绛珠,三年销黛魂.岂知红尘中,漫漫洒甘霖.愁海变晴天,花媚玉堂人.
  •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房地产企业经理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房地产企业经理

    通过《不懂财务就当不好房地产企业经理》的阅读,你将学到:全面掌握三大财务报表,读懂财务报告,非财务人员与财务部门在统一的平台上达成有效沟通,建立起清晰的成本控制意识与内部控制方法,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学会使用预算等财务工具加强内部管理,运用财务思维视角运作企业。找到提升运营绩效的方法。,不论何种行业,优秀的经理人必定是一位财务高手,教你轻松驾御房地产企业必备的财务方法与技巧
  • 爆笑追妻:腹黑邪王戏痞妃

    爆笑追妻:腹黑邪王戏痞妃

    【女强宝宝宠文,一对一】一朝穿越,不但身体缩水成九岁娃娃的模样,而且还附带萌娃赠品?她堂堂修罗魔医怎么会就此认这悲催命!当即便是要带着逆天帅爆的儿子闯遍天下!挣座金山,吃喝玩乐,看遍天下美男,便是她金晓溪的终极目标。神挡弑神,魔挡杀魔。白痴挡怎么办?没关系,姐专治各种脑残!“王爷!王妃带着小世子跑去看天下美男比拼赛了!说要让第一美男做小世子的爹!”某妖孽男听完属下的报道后,直接掀桌!“本王亲自去把她捉回来!”再次出现在金晓溪面前时,某男俊美无双的脸上带着痴傻的笑,拉着金晓溪的衣袖,“娘子,我才是天下第一美男,带我回家吧,我吃得少会打架,最重要的是我听话...”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