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300000046

第46章 冬天的湖(2)

如果我们认识所有的自然规律,那么只需要一个事实,或者说只需要了解一个客观的现象,就能够确切地推知那个事实或者现象会导致什么后果。现在我们只认识少数规律,我们推导的结果往往是错误和无效的,这当然不是因为大自然是混乱和没有规律的,而是因为我们并不了解推导过程所需的重要因素。我们对规律与和谐的了解,往往局限于那些我们已经掌握的事例;但许多貌似彼此冲突的因素也能导致和谐的结果,但许多规律我们固然尚未认识可是确实存在而且更加神奇美妙。特殊的规律无非是我们的观点,正如对旅人来说,他每迈出一步,山的轮廓都发生变化,山有无数个样子,可是它的形状绝对只有一种。即使把山劈开或者钻透,我们也无法理解它的整体性。

我观察瓦尔登湖得到的结论,对伦理学来说也是成立的。它是一种平均律。这种划两条线的方法不仅能够指导我们认识太阳,还能够指导我们认识人心;我们可以把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遇到的事情当成湖泊,弄清楚他的湖湾和入水口,画出这个湖泊长度最大的线和宽度最大的线,这两根线交叉的地方就是其性格的最高点或者最深处。也许我们只需要知道他的湖岸的走势和周边的境况,便能推知他的深度和隐蔽的底细。如果他周遭是崇山峻岭,是阿喀琉斯式的岸线[939],群峰遮蔽并倒影在他的胸膛里,那么这个人是有些深度的。但如果沿岸是低矮的平地,那么他的胸怀应该是浅狭的。就我们的身体而言,假设有人天庭很饱满,那意味着他的思想很有深度[940]。我们的每个湖湾入口也有暗坝,或者说是特别的斜坡;每个暗坝都是我们临时的港口,我们会在里面羁留和部分地自我封闭。这些斜坡通常并不稀奇古怪,它们的形状、大小和走向是由沿岸的岬角和古老的山坡所决定的。这道暗坝也许会在风雨、潮汐或者溪流的作用下逐渐抬高,或者由于水位持续下降,最终露出了水面;也就是说,它起初只是岸边的暗坝,某种思想停泊在它里面,后来它却变成了独立的湖,和海洋隔断了联系,于是那种侧身其中的思想便拥有了专有的封闭环境,这个湖泊也许会从咸水变成淡水,变成淡水湖、死海甚或沼泽。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每当有人来到这个世界,其实是因为某个地方有道暗坝升出了水面?毋庸讳言,我们的航海技术非常糟糕,所以我们的思想大多数时候沿着没有港口的海岸随波逐流,只在某些诗意港湾的附近流连,或者直奔公共的港口而去,驶入枯燥的科学码头,可是那里只会让我们的各种想法变得媚俗阿世,并没有自然的潜流来使它们矫然不群。

至于瓦尔登湖的入水口和出水口,我发现除了雨雪和蒸发并没有别的,但如果使用温度计和绳索,也许是可以发现这些地方的吧,因为水流入湖的地方,可能在夏天是最凉的,而在冬天又是最暖的。1846年到1847年那个冬天,有些凿冰工人来到这里干活,当时有些冰块送到岸上,却被在那里把冰块叠起来的工人拒绝,因为厚度不够,没法跟其他的摆在一起;凿冰工人因而发现有一小块地方的冰比别的地方要薄两三英寸,所以他们认为那里有个入水口。他们还指给我看另外一个地方,说那是个“漏洞”,湖水就从那里从山下面流到附近的草原,他们让我坐在冰块上,把我推过去看。那是个小洞,在水下十英尺深处;但我觉得就算不把它堵起来,对瓦尔登湖也不会有影响,以后他们要是发现了更大的泄漏,那又另当别论。有个人提议说,既然大家发现了这个“漏洞”,假设它确实通到草原去,这是很容易证明的,就是把有色的粉末或者锯屑塞进洞口,然后在草原的泉眼安好滤网,滤网将会拦住一些由水流携带过去的颗粒。

我调查时发现,在微风的吹拂下,十六英寸厚的冰层会像湖水那样晃动。大家都知道,水准仪在冰层上是没法用的。将刻有尺度的木棒放在离岸一杆的冰上,再用水准仪在岸上观测,可以发现最大的波动幅度是四分之三英寸,尽管冰层看上去好像很牢固地连着湖岸。湖心的幅度可能还更大。要是我们拥有足够精密的仪器,或许可以探测到地壳的晃动,这谁知道呢?我曾把水准仪的两条腿放在岸上,第三条腿放在冰上,然后正对着第三条腿的方向观察,当时我发现,冰层微不足道的升降会导致对岸的树变矮或者长高好几英尺。后来为了测量湖深,我开始在冰上凿洞,深深的积雪早已将冰层压沉了三四英寸,所以冰层上有三四英寸的湖水;但湖水立刻从我挖好的洞泄入湖里,冰层上的水从四面八方泻来,形成许多很深的细流,整整两天才全部流进湖里,这应该是湖面得以干燥的重要原因;因为湖水泻进湖里以后,托高和浮起了冰层。这有点像在船底开个洞让水流出去。等到这些洞口冻结以后,要是下起雨来,新的寒潮将会在整个湖面冻出一层光滑的冰,而这层冰下面夹杂着许多美丽的暗纹,看上去有点像蜘蛛网,你可以说它是有花纹的冰,是由从四面八方流到中间的湖水磨出的细小凹槽造成的。有时候,如果冰上覆盖着几滩浅水,我就会看到自己有两个影子,它们是首尾相连的,一个在冰层上,一个在树木或者山坡上。

在寒冷的一月,积雪和冰块依然厚实,可是深谋远虑的地主老爷已经来取冰,以便夏天能够享用冷饮;如今仍在一月,他穿着厚厚的大衣,戴着厚厚的手套,却竟然能预见到七月的炎热和口渴!这种明智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可悲——他还有那么多的事情没有完成呢。他今生所积攒的财宝,也许尚未足以供他在来世喝到冷饮。他砍裂和锯开坚硬的湖冰,拆掉游鱼的屋顶,用铁链捆紧冰块和寒气,像叠木材那样堆上马车,在冬寒的协助之下,把它们送入阴冷的地窖,在那里静静地守候夏天的到来。当那些冰块被拖到镇上的街道,远远地看上去,它们就像是凝固的蓝天。这些凿冰工人都很快活,总是有说有笑,每当我走到他们当中,他们会请我帮忙拉锯,而且会让我站在比较省力的下方。

在1846年末到1847年初那个冬天,有天早上,上百个海伯波里安[941]血统的人涌到瓦尔登湖来,还有许多车看上去很笨重的农具,以及雪橇、铁犁、播种机、镰刀、铁铲、锯子和铁耙,每个人还手上拿着一把两股叉,那家伙可是连《新英格兰农夫》[942]和《种植者》[943]都不曾描述过的。我不知道他们是要来收割冬麦,或是其他新近从冰岛引入的谷物[944]。由于看不到粪肥,我猜想他们大概就像我先前那样,认为土壤很深,而且休耕得足够久,所以无需施加肥料。他们告诉我,某个很有地位的农夫想要让他的钱翻倍,那人并没有到场,而据我所知,他的钱已经有五十万之多;但为了让每个硬币上面再叠一个硬币,他居然不惜在隆冬时节剥掉瓦尔登湖唯一的外套,居然忍心把瓦尔登湖的皮给剥掉。他们立刻动工,犁的犁、铲的铲、推的推、耙的耙,秩序井然,仿佛他们正要把这里变成一个模范农场;可是当我睁大了眼睛想要看清楚他们到底在犁沟里播下什么种子时,我身边的一群人突然开始钩起那片处女地来,他们将铁耙猛地朝下插,显然插进了沙里或者水里(因为这是一片非常多水的地,实际上那边的陆地也是如此),随即用雪橇把它拖走,然后我猜他们肯定是来挖泥炭[945]的。他们就这样每天来了又走,在凄厉的火车鸣笛声中往返于从这里到北极圈某处的路上,在我看来,他们特别像一群极地的雪鸟。但瓦尔登女士有时也会复仇,曾经有个雇工落在工友的后面,不小心从地上的裂缝直往塔耳塔罗斯[946]滑下去,原本生蹦活跳的他立刻变得奄奄一息,险些就此呜呼哀哉;他很高兴到我的屋子来避难,并承认火炉确实很有用。有时候冻得坚硬的土地会弄断犁头的钢片,要么就是整个犁头卡在犁沟里,得费很大劲才能把它弄出来。

照实说吧,其实是上百个爱尔兰人,在几个扬基人的监督下,每天从剑桥[947]到这里来取冰。他们把冰切成块,所用的方法大家耳熟能详,这里就不加以赘述了;这些冰块坐着雪橇来到岸边,又迅速地前往冰场,那里有几匹马拉动由铁钩、滑轮和索具组成的吊车,把冰块堆到木架上,看上去很像许多桶面粉,堆得整整齐齐的,一块接一块,一排连一排,宛如某座即将拔地而起、高耸如云的高塔的基座。他们跟我说,要是顺利的话,每天能够挖起一千吨冰块,这大约要挖一英亩湖面。冰上出现了深深的车辙和脚印,陆地上也是如此,那是雪橇反复沿着相同的路线移动而压出来的,而给马匹吃的麦秆,就放在挖空成木桶形状的冰块里。他们在露天的场地把冰块叠起来,有三十五英尺高,六七杆见方,外面几层之间夹了干草,以便隔绝空气;因为寒风虽然特别凛冽,但要是从缝隙吹进去,将会撕开很大的裂口,让这里那里只剩下薄弱的支撑,最终让整个冰堆垮掉。起初它看上去很像巨大的蓝色城堡或者瓦尔哈拉,但后来他们开始用草原上干枯的杂草塞住缝隙,杂草上面又凝结了白霜和冰柱,所以它看上去像是一座长满苔藓、苍凉破败的废墟,是由蓝色大理石建成的,是冬神——就是那个我们在黄历上看到的老人[948]——的寓所,是他的破屋,仿佛他准备和我们共度夏天。他们算出来这堆冰块里面有百分之二十五到不了目的地,还有百分之二三会在运输途中损耗。然而,这堆冰块里面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命运和原定的不同,因为有些冰块比寻常的冰块含有更多的空气,所以保存的效果不如预想的好,也有些冰块由于某种别的原因,从来没有在市场上出现。这些冰块是在1846年底那个冬天堆起来的,大概有一万吨,最后被干草和木板遮起来了;虽然在1847年7月有人来把它打开,运走了一部分,剩下的就暴露在阳光之下,它还是度过了那个夏天和随后的冬天,直到1848年9月还没有彻底融化。因而瓦尔登湖收回了大部分湖水。

瓦尔登湖的冰和水相同,在近处看是绿色的,但从远处看则蓝得很美丽,你很容易就能将它和康科德河的白冰或者某个在四分之一英里开外的湖泊[949]的绿冰区分开来。偶尔会有大冰块从凿冰工人的雪橇掉落在镇上的街道,躺在那里一个星期,像块巨大的翡翠,引起每个路人的侧目。我已经发现,瓦尔登湖的绿色湖水在结成冰以后往往变成蓝色的。所以在冬天,湖边的洼地有时会充满了绿色的水,那水看上去好像是它们本来就有的,但第二天会结成蓝色的冰。也许水和冰的蓝色是由于它们含有的光和空气,最透明的冰是最蓝的。冰真是很有趣的思考对象。他们曾告诉我,有些冰块在富里施湖[950]的冰库存放了五年之久,却依然完好如初。为什么水在桶里很快就会发臭,但结成冰就能永远保持甘美呢?[951]大家常说这就是情感和理智的区别。

因而接连十六天,我隔着窗望见上百个人在劳动,像是辛勤的农民,带着成群的牛马,各式农具显然应有尽有,这场景活像我们在黄历的第一页上看到的插画;我常常望向窗外,所以常常想起百灵与收割者的寓言[952],或者是播种者的故事等等[953];现在他们全都走啦,大概再过三十天吧,我再朝这扇窗望出去,应该能看到瓦尔登湖又是碧波荡漾,映照着云朵和树木,孤独地散发着蒸腾的水汽,不会有任何痕迹表明曾有人在湖面上站过。也许到时我能听到寂寞的潜鸟在潜水和整理羽毛时发出的笑声,或是看见孤单的渔夫泛着浮叶般的小舟,凝视着他倒映在水里的身影,浑然不知没多久以前,曾有上百个人在那里安然地劳动。

因而查尔斯顿[954]、新奥尔良[955]、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956]那些汗流浃背的居民似乎都来喝我的井水。清晨时分,我在《薄伽梵歌》包罗万象的恢弘哲学中沐浴着心智,这部作品的历史非常悠久,和它比起来,我们的现代世界及其文学作品是那么的拙劣而琐碎;我很怀疑那种哲学可能专属于遥远的古代,它的崇高圣洁是我们现在的思想所望尘莫及的。我放下这本书,走到我的井边去喝水。啊!在那里我竟然遇到了婆罗门的仆从,梵天、毗湿奴和帝释天[957]的僧人,他仍然坐在恒河边的寺庙里翻读着吠陀经,又或者寄居在大树下面,身边放着面包屑和水钵。我遇到了来为主人汲水的仆从,我们的木桶似乎在同一个水井里相互碰撞。纯净的瓦尔登湖水和圣洁的恒河水混合在一起。在好风的相送之下,这水流淌过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958]和赫斯珀里德斯[959]的遗址,进入了汉诺的航海日志[960],经过德那第岛[961]、蒂多雷岛[962]和波斯湾[963]的入口,然后汇入印度洋的热带海流,抵达了许多亚历山大[964]只闻其名、不曾到其地的港口。

同类推荐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
  • 宠爱

    宠爱

    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她的文字,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它出自“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之手。描写地非常精彩,到冰岛请一位向导,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书中的汉斯,本书是一部描写冒险的书,阿克塞尔,全书讲述里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里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里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最后回到了地面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
  • 联对佳话

    联对佳话

    古往今来有许多字字珠玑的联对佳话,他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联对佳话》收录了八仙桥上老翁遇帝、献字画巧讥财主、妙人儿倪家少女、纪昀妙联为帝乐等联对故事,这些故事集锦往往被当成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内容。阅读此书,希望孩子们能从联对佳话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热门推荐
  • 危机

    危机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如何沟通领导才放心 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大全集)

    如何沟通领导才放心 怎么做事领导才信任(大全集)

    大多数职场中人既不了解领导的心理活动,又缺乏与领导交的技巧,因此和领导之间产生了隔阂。这常常使我们的判断、工作方式和态度产生偏差,不但不能创造一个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反而阻碍了成长和发展。只有与领导保持有效沟通,充分展示自我的能力和品格,消除与领导之间的误解和隔膜,才能获得领导的信赖和器重,才能有更好的上升空间。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平安京·少年阴阳师

    平安京·少年阴阳师

    魑魅魍魉丛生的平安京,一袭幻梦,惊乱安倍晴明的悠然自得……与贵公子源博雅的机缘偶遇;与通灵少女樱冥雪的神秘邂逅。是诅咒?是宿命?是天机?一个个未解谜团,一个个致命陷阱……当安倍晴明追寻着线索,踏入了一切罪恶的根源——樱之森林时。这才发现,原来幕后真正的黑手,竟是来自于另一个时空的异族——吸血鬼。
  •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该书描写了一个京剧女艺人的故事,尽管她历经千辛万苦,想摆脱命运……但仍难跳出被歧视的演艺圈。张恨水写道:“载出之后,颇也蒙受社会人士予以不坏的批评……不敢说会令读者读之一定有益,至少也让人家读之无害。”
  • 甜蜜娇宠

    甜蜜娇宠

    “点点,吃早饭了。”安点点,身高165厘米,体重50公斤,长发,还不错的大学刚毕业不久。从小到大平平,有过默默无名,有过老师宠爱,有过同学斗气,也有过很多朋友爱。干过小组长,做过大班长,当过学生会主席,也做过劳动委员,不后悔做过的每一件事,就是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没有当过体委呢,她的体育也是不错的。爱笑,有整齐又雪白的牙齿,甜甜的酒窝,眼睛不大也不小,可是黑黑的瞳仁里鬼点子不少。好吧且先到这里,什么什……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冷酷总裁霸道爱

    冷酷总裁霸道爱

    她是一个被所有人抛弃的人,她的母亲,她的父亲,以及她最爱的人,于是在众人厌恶的眼光中她黯然绝望的离开。五年后的她是一个成功的职场女子,艳丽的外表是她复仇的工具,她要让所有伤害过她的人付出代价,本以为这辈子她就会生活在仇恨里,可是上天却偏偏让她遇见他。那个如冰的男人,那个俊美的男人,一个R.W公司的大总裁却偏偏在第一次的邂逅里只认定了她。意外的一夜情后她失踪在他的的掌控中,他疯狂的寻找却毫无消息,在他要绝望的以为这只是一场梦的时候,她出现了,在那场豪华的宴会上。。。。。。亲亲们,如果喜欢的话多多收藏推荐哦,香凝尽量每天更新。多多留言,好与不好香凝都会虚心的接受,至少让我知道我不是孤军奋战哦!!如果喜欢文文的就加香凝刚申请的群QQ1,2,7,0,8,2,3,6,3吧,更新状况我会告诉你们的。
  • 随想录(全五册)

    随想录(全五册)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百鬼夜行

    百鬼夜行

    “女鬼姑娘,我看你面犯凶煞,怕是大难临头。不过你不要急,先去我家避避风头。黑白无常那边跟我熟,他们是不会欺负你的……”天赋阴阳体质的李萧凡,除了是高中生以外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抓鬼师。在因缘巧合下,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女鬼住进了他的家。往后,又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