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100000018

第18章 我们不能再等待了(1)

全球首次探月高潮时,中国因国力以及科技水平的原因没有赶上,美苏之间的太空争霸,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这一切让欧阳自远艳羡不已。

当中国国力日渐昌盛、将探月计划提上日程之时,又恰逢世界强国纷纷提出“重返月球”计划的时刻。这让欧阳自远感觉时间异常紧迫。中国已经落后了人家一步,绝不能一直落在别人的后面。

$月球探测的第一次高潮

1958—1976年是月球探测的第一次高潮期,在这18年间,苏联和美国实施了规模浩大的月球探测计划。根据公布的情况,美国先后发射了5次“先驱者”系列探月器、7次“徘徊者”系列探月器、7次“勘测者”系列探月器、5次“月球轨道器”系列探测器、1次“探险者”探月器和11次“阿波罗”系列探月器,共36次;苏联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主要有24次月球系列探月器和5次Zond系列探月器。两国合计共发射探月器65次,发射成功的共有42次,其中美国占22次,苏联占20次。

第一次探月高潮期间,美国和苏联进行的月球探测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1)1958—1976年的第一轮月球探测活动历时18年,但高潮发生在1965—1972年间,其间每年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多达3—8次。

(2)在冷战背景下,美国和苏联展开了月球探测的激烈竞争。在美国的载人月球飞船发射之前,苏联一直在月球探测方面领先一步,在以下领域:飞越月球、月面硬着陆、月面软着陆和月球轨道器等诸多方面遥遥领先于美国。

(3)美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优势仅限于载人登月项目,但正是由于载人登月的巨大难度,也使得美国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1967年9月8日,美国发射的勘察者5号软着陆器成功着陆于月球正面的静海(北纬125°,东经225°),发回18000张电视照片。搭载在软着陆器上的一些科学仪器传回了大量探测到的数据,对月球进行了雷达探测、热辐射测量和表土的化学分析。

既然火箭能够将科学仪器运载到轨道上去,人们势必就会产生一种想法:它们也能够载送人类。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梦想着飞往月球,它们是本世纪20年代以来科幻杂志上经常出现的主要故事题材。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苏联东方1号宇宙飞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环绕地球做轨道飞行的人。他用108分钟飞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同年8月6日,季托夫乘坐东方2号宇宙飞船,在轨道上环绕地球飞了17圈。1962年2月20日,格伦被送入轨道,成为第一个进入轨道的美国人,他围绕地球转了3圈并安全返回。

随后,美国和苏联在载人航天这一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他们反复试验并推动航天技术快速进步,宇航员停留在地球轨道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宇宙飞行的控制精度也越来越高,载人登月的技术储备也逐步成熟。1963年5月,美国宇航员库珀创造了在轨道上停留约35小时、绕地球飞行22圈半的历史纪录;翌月,苏联宇航员贝科夫斯基就打破了这个纪录,他在空间轨道上停留了119小时、绕地球飞行了81圈。与此同时,苏联人把杰蕾什柯娃送入地球轨道,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1964年10月,苏联人把乘坐3位宇航员的上升1号宇宙飞船送入轨道,在轨道上绕行16圈,是第一次多人乘坐的空间飞行;1965年3月13日,乘坐两人的上升2号进入轨道,其中一人——列昂诺夫穿着厚厚的宇航服离开这艘飞船,用一根绳系着飞船,在太空中度过了10分钟,这是人类第一次“太空漫步”;同年,美国发射了双子座系列中的3艘双人宇宙飞船。飞船的轨道可以在空间调整,且可以在舱内操纵飞船。这是第一次成功地在轨道上操纵飞船。1965年6月,乘坐双子座4号的怀特成为第一个在太空中漫步的美国人,他在舱外停留了21分钟;1965年8月21日,乘坐着库珀和原拉德的双子座5号成功发射,库珀由此成为第一个两次进入轨道的宇航员;于1965年12月4日发射的双子座7号绕地球轨道飞行220圈,在空间停留时间长达两个星期,这证明人类可以不受伤害地在空间停留到长达往返月球所需的时间;1966年3月16日,载着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座8号,成功地与一艘无人驾驶飞船会合,或者说对接。这是首次空中对接,一次对人类登月至关重要的演习。因为按照计划,一艘乘坐3人的宇宙飞船将把宇航员送入月球轨道,然后其中一部分(包括火箭和乘坐两位宇航员的登月舱)与飞船分离,在月球上着陆,另一位宇航员驾驶飞船则停留在月球轨道上。完成考察任务后,火箭在月球表面再次点火发射升空,与留在轨道上的飞船会合并返回地球。

由于载人登月的技术十分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所幸的是,载人航天试验的前6年虽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并没有发生宇航员伤亡的重大事故。不幸终于在第7年接二连三地发生了,1967年1月,3名美国宇航员格里索姆、怀特二世和查菲在做地面常规试验时,因飞船密封舱失火,无法逃生而牺牲。4月23日,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在进入大气层时,因联盟1号飞船的降落伞无法打开而牺牲,是第一个在空间飞行过程中牺牲的宇航员。此后,又有3名苏联宇航员在飞船着陆时不幸遇难。

一连串事故的发生对人类的登月雄心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打击,使苏美两国的登月计划被迫推迟。美国曾打算开始执行阿波罗计划——发射一系列旨在把人送上月球的三人宇宙飞船。由于要增加安全设备以防火灾,飞船又重新设计,该系列飞行的首航时间推迟了一年半。直到1968年10月11日,新系列中的首次飞行——阿波罗7号才发射升空。12月21日,阿波罗8号发射,成功进入环绕月球的轨道并顺利返回。1969年5月18日,阿波罗10号做了同样的工作,在飞行期间,宇航员操纵它成功地降到距月球表面15千米高度的地方。7月16日,乘坐着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三位宇航员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发射。7月20日,柯林斯在轨道上操纵飞船的主体部分,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则乘一具小型月球着陆器降落到月球上,在那儿,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位、奥尔德林成为第二位踩上地球以外的一个新的世界的人。当时,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后,说出了一句此后在无数场合常被引用的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在伽利略用他的第一架望远镜证明月亮是一个有山脉、环形山以及看上去颇似海洋的平坦地区的世界之后整整360年,那个世界上第一次有了人类的足迹。

其他5次飞行(阿波罗12、14、15、16和17号)都很成功。每次飞行所做的实验和观测都比前一次更精细,在地球上的电视里所有这些都看得很清楚。地球上的人们,可以看见宇航员在月球上驾驶用动力驱动的车辆——月球车。只有一艘飞往月球的飞船没有做到这一点,就是阿波罗13号由于飞行故障而遭到失败,但飞船和驾驶人员全部安全地回到了地面。

在阿波罗计划结束之前,有12名美国宇航员曾在月球表面漫步。

对行星地质学家和月球科学家来说,人类登月的伟大成就,在于从月球上带回了岩石和土壤样品。除了陨石外,这些样品也是第一批抵达地球的地外物质。研究结果表明,月球上没有水,没有有机物,是一个根本没有生命的荒寂世界。

$长时间的宁静期

自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完成和1976年苏联最后一个无人月球探测器采样返回以后,月球又重归于亘古的大寂静、大荒寒,当年阿波罗11号登月所引起的几近全球狂热,早已成过耳秋风。

从1976年至1994年的克莱门汀号小型月球探测卫星的成功探测之间的18年间,苏联和美国都没有再发射过月球探测器,月球探测处于低潮,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1. 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是由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空间霸权而掀起的竞争,是冷战的产物。随着冷战时代结束,加之后期苏联解体,空间霸权的争夺有所缓解,美国和苏联都需要在战略、技术与集成、探测效益等各方面认真总结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期间的经验与教训,克服探测活动耗资大、效率低、探测水平不高的问题,世界各国的月球探测随之进入宁静期。

2. 为了适应后阿波罗计划和后月球计划等,使月球探测走向新的突破,需要进行月球探测的技术、手段与方法上的改进与重新研制,如小卫星的研制,更高精度、更有效的科学载荷的选择与研制。卫星的轨道测控,数据传输与接收、处理等一体化操作技术的研制等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结束。“阿波罗”登月现在看来可圈可点处不少,仅以计算机技术而言,虽然欧阳自远曾调侃说在这方面它还不及今天大家手里拿着的手机,但在当年足以让世界震惊了。

3. 通过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和苏联的月球计划,人类获得了难以计数的第一手数据与资料,并发动世界各国有关试验室对月球样品开展系统而深入地研究。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资源,各国科学家都需要相当长时间来整理、研究和消化,更需要将月球研究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并通过不断地交流、研讨和深入思考,提出下一步月球探测计划的新目标和新内容。

在美国航天局的心目中,也以为对于月球该做的都做了,以后的工作主要就是对已取得的难以计数的数据、资料与样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开展系统而深入地研究。

4. 实现月球探测技术向民用需求转移。以阿波罗工程为例,阿波罗工程是当时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科技项目之一。这项月球探测科研计划的实施导致20世纪60—70年代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通信技术、测控技术、合成材料、计算机、激光技术、医疗技术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的兴起与全面发展,把美国的科技整体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后来又将该计划中取得的技术进步成果向民用转移,带动了整个科技的发展与工业繁荣。据不完全统计,从阿波罗计划中产生了3000多项新技术,带动了民用技术的快速升级,最后大约每投入1美元就有4—5美元的回报。据美国Chase研究会测算,阿波罗计划的投入产出比为1:14。阿波罗计划虽然当时耗资256亿美元,但其二次开发应用所产生的效益,远远超过阿波罗计划本身所带来的直接经济与社会效益,甚至可以说,美国目前的科技水平和军事力量都是在“阿波罗计划”所建立的良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 虽然月球探测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但它不是最终目的。走向太空、开发与利用太空资源,乃至实现人类的太空移民才是人类的真正目标。随着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在空间探测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大大激励与鼓舞了人类向深空进发的雄心,各空间大国纷纷把探测的目光聚焦到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上。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对已有月球探测技术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研发深空探测所需新技术。

6. 通过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人类成功实现了环绕月球探测、月球表面硬着陆(发射航天器击中月球)、软着陆、月球车巡视和载人登月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月球探测活动,这标志着人类对月球本身的探测已经达到了顶峰。同时,第一次月球探测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使得新的月球探测活动难以取得更新的发展和重大突破(这里不包括科学研究的更新发展和重大突破),再加上探测活动耗资巨大,所以美国的空间探测战略逐渐转移到建立空间站、建造和使用可往返天地之间并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以及对火星、木星、土星的卫星等进行的深空探测,以期望在这些领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继续保持美国的航天超级大国地位。至于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由于原有政治体制崩溃、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并长期低迷等原因,已经没有能力进行新的更加有创新意义的月球探测活动和其他深空探测活动。

在20世纪50年代,有个普遍认可的理论: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成功地最先建立起永久性宇宙空间站,它就迟早能控制整个世界。在对抗作用的驱使下,美苏两国将天文数字的财力和物力投入这场无声的战争中,彼此竞相发射火箭和载人飞船,以争夺主宰世界。

再有,阿波罗计划离不开火箭,每一次飞船升天都得发射三级火箭,火箭打上去就回不来了。NASA的科学家们想设计出一种可以像飞机一样重复使用的东西,即航天飞机,而且还想在地球轨道上建立永久的空间站,可以说在阿波罗计划之后,这两样东西,几乎耗费了NASN全部的精力与财力。

$重返月球的新战略

欧阳自远从来相信,对于给予地球演化以无穷润泽的月球而言,放弃月球的研究,在很重要的程度上,不但是放弃了对早期地球历史的理解,也可能放弃了对地球未来发展的理性分析!

欧阳自远指导的研究生里,有几十位出国留学后没有回来。有的在美国航天局,有的在加拿大宇航局,有的在欧洲宇航局,或是在其他相关的领域工作。欧阳自远与国际上知名的月球、火星专家建立了广泛联系,彼此间有着长期深入的学术交流。

欧阳自远的密切观察和大量动态信息的综合分析,都在堆积一个日渐清晰的事实:

太空的平静只是宾馆里中央空调制造出来的四季如春,似乎已如弃妇一样落落寡合的月球,正在不少国家的瞳仁里呈现出香格里拉式的梦幻……

1984年,联合国通过了《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简称《月球条约》),规定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团体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月球的探测、开发与利用是没有政治边界的,谁先到达,谁先开发;谁先利用,谁先得益。该协定首次提出了月球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1986年7月20日,在“阿波罗飞船”登月20周年之际,老布什总统宣布:

“在本世纪,美国人的任务是建好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下一个世纪,我们要重返月球,而且要永远地待下去。”

老布什没有公开的是,其实在这时,美国已经有了不但要在月球上驻留,而且要进一步探测火星的构想。同年,经过总结和反思,美国航天局提出了“又快、又好、又省”新的空间探测战略。

同类推荐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
  •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优秀的哲理美文如漫天繁星,总会令人应接不暇,又唯恐落得沧海遗珠之憾。为了让读者感受中外哲理美文的风格和魅力,使读者获得美好的享受,汲取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粮。本书提炼的哲理美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比如四书五经。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热门推荐
  • 战神比肩:绝色战王

    战神比肩:绝色战王

    一片银面,两度交锋,三场谈判,他视她为毕生对手。 一场战约,她卸下面具,屈身潜伏。 谁料不近女色的傲冷战神竟偏爱上身边精怪小厮,倾心相待,宠她入骨。 “如果说我的身份被挑明时,我便要离开了呢?”“如果真有那一天,就算违天逆命,在所不惜。”战约至,风云起。 柔弱少年惊鸿而现,摇身化作风华绝代的敌军领将。千丈崖上,情难断,恨已生。千丈崖上,泪落之时,万念俱灰。“公仪无影,你何德何能?何德何能?本王必要你为自己的行为自取其辱!”“上官玉辰,国仇己恨,本王要你加倍奉还!”五年思念成毒,失去记忆的将门义女,真相终浮出水面,错恨之人竟是毕生至爱,何去何从?
  • 放飞梦想的乐园

    放飞梦想的乐园

    乡村学校少年宫投入使用,一批又一批农村孩子带着好奇和惊喜来到这里,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次电子琴弹奏、第一个陶艺品制作、第一幅年画描绘、第一次戏曲学唱、第一件模型搭建……少年宫从城市来到了农村,从理想走进了现实,受到广大未成年人的热情追捧和由衷喜爱,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欢声笑语和成长记忆。
  • 一等俏农妇

    一等俏农妇

    一梦魂穿,成了怀胎十月临盆在即的产妇,某女仰天长叹:谁来教我咋生娃?月子第二天,因为连生两女,婆婆嫌弃,兄嫂欺负,撵了一家四口净身出户,全家住进阴森鬼屋。大冬天的,闹这一出,简直就是撵着他们一家子去死呢。行,你想要我死,我就偏不死!我还要活得好好的,扎瞎你们的狗眼!锅扫、箩篼、连盖,小器具养家糊口渡难关。改田、开荒、种粮,农作物自给自足管温饱。桑葚、桑蚕、蚕丝,一条龙发展创业奔小康。极品亲戚不多,三五个就能闹得家无宁日,且看某女发展致富的路上怎么调教了相公,养大了包子,收拾了极品,更发现了无数绝味美食。精彩片段一:糯米萌娃拉着她的手,弱弱的问:“娘亲,你生的是个啥?”某女干笑:“我也想知道是个啥,去问你爹,塞进个啥!”某男在外面很无辜的道:“娘子,我啥也没有塞啊!”精彩片段二:某女瞪着头顶上淌下来的雨水,咬牙切齿道:“该死的老巫婆,等我翻了身,看老娘怎么扎瞎你的眼!”某男无声凑过来,“娘子,别骂了,该睡觉哩!”某女怒吼:“睡你个头,这么大的雨,你也不怕被淹死!”本文一对一,男主干净几近透明。主打温馨小甜蜜,地道农家风。致富路上,夫妻携手,风雨同舟,养儿养女,一生无忧。
  • 海啸防范与自救

    海啸防范与自救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最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 人若有情,天荒地老

    人若有情,天荒地老

    从小被送人的颖儿好不容易走出大山,不料养父母相继去世,出身豪门的林和一起长大的天逸都爱上了这个让人疼得女孩,林的求婚让颖儿不知所措,天逸因给不了她幸福装作若无其事让颖儿伤心无奈,天逸与许昵雅结婚给颖儿带来巨大的伤痛,无奈出国。
  • 错过的天堂

    错过的天堂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作品曾用名:《执子之手,赠你一世深情》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题记舒浅浅怎么也没想到,一不小心,她竟然成了人神共愤的“小三”。于是,一个转身。她以为,他就此沉入心的湖底,再也掀不起一丝波澜。然而……点点滴滴已悄然凝聚,就像缓缓流淌的指间沙,早已沙积成塔。——————————————————————————————林皓宇:浅浅,夕阳美则美矣,但太迟了,太悲凉了。你该画日出,朝气蓬勃的日出啊!长长的黑夜过后,黎明总会到来。苦难不止是消极的过去,美丽的人生会因你的信心而积极重建。浅浅,可记得我们的约定?——————————————————————————————尹若风:舒浅浅,我恨。我恨自己老是卑躬屈膝,却又乐此不疲。我恨自己老是摆脱不开,却又常招致“自取其辱”。我努力了那么久,挣扎了那么久,却始终挣不开这结果。浅浅,如果我在他之前出现,一切是不是都会不同?——————————————————————————————尹若尘:浅浅,每次牵着你的手,我都觉得幸福。我就想,这样一双手,我要一直牵到老,一直牵到死。只是,无论我怎样表白,对你,都是一种伤害。如果,你早一点出现,如果,当初我坚持,一切是不是会不一样?我不相信上帝,可是,应该是有一个天堂的吧。在那里,我将等到我的天使,上帝将还给我一个错过的天堂。******推荐我的新文《滚滚红尘舞天涯》http://m.pgsk.com/a/584897/推荐友友的文,希望亲们喜欢:寂静处《赠尔一曲兰若》http://m.pgsk.com/a/434194/小椏《狐狸先森莫轻狂》http://m.pgsk.com/a/486465/
  • 这样做人做事最给力

    这样做人做事最给力

    不懂做人之道,就不会受人欢迎,不懂做事之道,就不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做人的价值是在做事中不断实现的,而做事是做人是否成功的重要体现。
  • 步步惊华:腹黑轻敌长公主

    步步惊华:腹黑轻敌长公主

    第一次相见,那就是……他俯身把唇贴在她的耳边:你郎君!,第二次相见,他亵渎了白衣妖孽阴柔,第三次相见,雄才韬略腹黑阴险……大哥,人家梅花也才三弄,您这是唱哪出,川剧的脸谱变得都比你慢你信吗?某男很淡定:本王变来变去,她是好好学习乖乖女,他是翩翩公子英雄救美到最后,史上最炮灰、最无辜的穿越:穿越前,身份还不是只有一个,穿越后,她是相府大小姐……乖乖女?高考前夕,她带着满腔哀怨华丽丽地在青天白日下消失不见!大小姐?您位高权重的竟然逃婚,逃婚了也不安生,看看拐回来的到底是个什么货!老天这是送了她一个限量版!望着前面那个妖孽男,某女奸笑连连:跟姐比腹黑,你确定?!亲亲郎君,不是我看轻你,实在是,唉……
  •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劲羽飞凌:羽毛球

    劲羽飞凌:羽毛球

    本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羽毛球基本规则、羽毛球打法类型及其战术、羽毛球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大赛、中国羽毛球的发展及其辉煌、期待北京奥运羽毛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