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900000037

第37章 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2)

1940年7月20日, 约翰·卫斯理在费达巷的一次聚会上, 很坦白地表明了他与伦敦的摩拉维亚弟兄们某些看法上的分歧之处, 谈到结尾, 他呼吁那些和他看法一致的人, 可以起来跟随他. 当场就有20人站到他那一边, 一同脱离了摩拉维亚教会, 转而参加了由马斯费所带领的聚会. 聚会地点是在伦敦的铸造厂. 马斯费从未被圣公会按立为牧师, 但约翰·卫斯理打破圣公会的规条和传统, 特别允许马斯费担任讲道和主持圣礼的职务.

自1739年, 约翰·卫斯理开始露天布道. 他为了要到各处旅行布道, 就开始骑马. 陈福中表示: “约翰·卫斯理从1739年起, 开始露天布道. 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在52年之间, 他的脚踪踏遍英国的每一个角落, 尤其在各城镇、矿区, 和新兴工业区. 他总共旅行了25000哩.”

在约翰·卫斯理的一生中, 他讲道超过4万次;在有些场合, 会众曾超过2万人. 他带领的复兴运动, 震撼了英伦三岛, 使他成为英国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约翰·卫斯理把他的布道旅行记录在他的日记里, 后来将之出版在一本名为《日记》的书中, 阐述了他一生事奉的细节和详情.

约翰·卫斯理经常一天讲道四五次, 间中还要处理很多事务. 他平日清晨4时起身, 起床后的1小时是他灵修的时间. 他出门骑马时, 经常携带书籍诵读. 他目光近视, 双手捧书, 几乎贴近眼睛. 他那种刻苦勤学的精神, 令人敬佩.

当循道主义盛行时, 约翰·卫斯理的助手——平信徒传道人——既未正式被按立为牧师, 又到处传道, 就引起很多英国国教(圣公会)牧师们的愤怒. 此外, 各地的恶霸豪强, 也不喜欢循道会所宣传的道理, 反对循道会所提倡的消除社会阶级的区别, 不赞同循道会所主张人民一律平等的理念. 加上又有人散布谣言, 诬说卫斯理兄弟两人支持流亡的(法国)查理王子, 企图推翻英国乔治王朝。

结果, 圣公会的保守派牧师、地方上的恶霸豪强、英国的保皇派, 皆因不同动机而到处煽风点火, 竭力攻击约翰·卫斯理, 使他遇到许多危险.

以下列举两个例子:

1741年7月12日, 当约翰·卫斯理在伦敦的查理讲道时, 有人雇佣一些流氓来捣乱, 他们赶着一头野牛进入露天会场, 使尽力气要把野牛赶入群众当中. 但神使这些暴徒的计谋归于徒然;不论他们怎样卖力,这头野牛总在外面打圈子, 一圈一圈地跑, 最后突破暴徒的包围逃跑了.

会众得以平静喜乐地赞美神. 但神有时也允许苦难临到, 考验信徒的信心. 1742年1月25日, 约翰·卫斯理在伦敦的长巷传道时, 有人把大石头抛到屋顶的瓦片上. 顿时间, 石头、碎瓦纷纷坠落到会众当中, 聚会于是受到阻挠.

虽然受到百般攻击和各种危害, 约翰·卫斯理仍骑着马, 风尘仆仆地前往许多偏远的角落传道. 有时他讲完道, 极其疲乏, 却找不到栖身之所; 他唯有睡在地板上, 连保暖的被盖都没有. 他所经历的苦难, 绝非笔墨所能罄述. 很多地方的居民并不慷慨奉献, 他往往没有食物充饥, 只能摘下路旁生长的黑莓来吃.

虽然如此, 靠着神的恩典, 他却因着得以四处传扬福音而满心喜乐. 在他日后制定的循道会12条基本条例, 他以拯救灵魂为最高目标. 他如此写着: “你们除救灵魂之外, 不必做别的事. 你们要用或被用在这工作上. 你们的本分不在乎讲几次道, 但你们要救越多灵魂越好, 尽力引导罪人到悔改的地步, 而且要尽力帮助他们达到圣洁, 因为若不圣洁, 没有人能见主.”

约翰·卫斯理常常从一些平信徒当中, 提拔他们为同工. 有的甚至没有受过教育, 单凭他们有颗事奉主的心, 并有圣灵所赐的恩赐, 这点合乎新约《圣经》的教导.

但这事引起很多当代的宗教人士对他不满. 圣诗“万古磐石”的作者托坡雷迪曾批判约翰·卫斯理贬低了牧师的神职地位, 把神圣的工作托付给一群粗俗无学的人. 许多受过高深教育的人士也发表文章攻击他. 约翰·卫斯理因而撰写许多书籍和小册子来为真道辩护.

他一有空就落笔疾书. 他著作的书籍和小册子累积起来有233本之多。我们很难想象, 这一个马不停蹄、深入穷乡僻壤传道的人, 竟有空闲和精力来撰写这么多种的书. 他的著作范围甚至超越了宗教信仰的课题, 例如他著述了《英国史》、《罗马史》, 还有1册伦理学;另有1本《疾病简易自然疗法》,此书介绍725种药方, 可治243种疾病. 此外, 他精通多种语文, 编纂了希伯来文、希腊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字典, 并于1777年,主编一份属灵刊物, 即《亚美尼亚杂志》。

约翰·卫斯理的书籍,主要是教导基督徒如何活出完美和圣洁的生活。例如他在1742年所出版的《循道会信徒的品格》;以及1765年所写的《基督徒的完美主简易说明》。他借此书提醒信徒要如何在恩典中成长, 达到完美的地步,直到永世.

还有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就是他每日都抽出时间写日记, 记录了一天的活动、以及他与一些当代人交接的情况, 或对周围人、事、物的感想. 这使后人对他的心灵世界、生平经历和当代背景有更深入的认识.

早在1758年, 西印度群岛的安提瓜岛有个名叫吉尔伯特的下议院议员到了英国, 听到约翰·卫斯理的讲道后信主得救. 回到安提瓜岛后, 他就继续传扬福音, 在那里建立了循道会, 并有教友200多人. 1769年, 约翰·卫斯理觉得英国循道会应当支援在美洲的工作, 就派宣道士到美洲, 使循道会的工作在美洲很快扩展.

不久, 美国爆发革命, 争取脱离英国的管辖. 1776年, 眼看美国的独立运动就快升级为武装斗争, 约翰·卫斯理催促所有循道会的传道士返回英国, 那时唯有在1771年前来美洲宣道的循道会宣道士阿斯伯里(或译“亚斯贝立”)一人不肯离开美洲, 不愿遗弃当时在美国的7000名循道会教友, 与他们同甘共苦, 这使他赢得美国循道会上下的敬佩.

1780年, 美国正式脱离英国的管辖, 许多教友主张由阿斯伯里来主持美国的循道会. 但阿斯伯里劝他们要尊重约翰·卫斯理的领导地位, 要他们写信请示约翰·卫斯理, 请他来美国视察情况. 但年迈的约翰·卫斯理不良于行, 力不从心.

陈福中指出: “自从英藉收师临阵退缩, 美国的循道会也就没有正式封立(按立)的牧师, 教会的圣礼也就没有人可以主持. … 1784年9月1日, 约翰·卫斯理…按立了两位传道人为执事. 他们是华库和瓦西. 次日又提升他们, 按立他们两人为长老, 以便差派他们到美国的循道会教会服事及主持圣礼. 另一方面, 约翰·卫斯理又按立他多年的密友柯克(另译“科克”)牧师为美洲循道会的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 初期约翰·卫斯理不顾圣公会的反对, 鼓励有恩赐的人在未受圣公会按立的情况下作传道人(人称为“平信徒传道人”), 此举是合乎《圣经》所教导的“所有信徒皆祭司”的真理. 可惜过后, 约翰·卫斯理又回到按立授职制度下的“圣职主义”, 认为只有按立的神职人员才能主持圣礼. 这点违反《圣经》的教导, 诚然可悲.

1784年11月3日, 这3位新的英国教牧人员抵达美国纽约. 到了圣诞节, 美国循道会在美国的巴尔的摩(Baltimore)举办了一次年会, 将美国循道会改名为“美以美会”). 大会正式选出柯克和阿斯伯里同为美以美会的会督。

在这大会上, 柯克展示约翰·卫斯理所写的有关建立美洲循道会的手谕,内中提到约翰·卫斯理把圣公会沿袭的第39条规例剔除, 因为这条规例要求教会必须宣誓效忠英国皇室. 在《宗教的条款》上, 约翰·卫斯理剔除圣公会原有的条款中的15项. 至此, 美国的美以美会得以完全脱离了英国的圣公会.

约翰·卫斯理在1783年时已达80岁的高龄, 但他在日记中如此记载: “我至今已经活了80岁了, 感谢神, 我的一生并不辛苦. 我不觉得现在比起25岁时, 有更多的病痛. 这应该归功于: (1)神的能力使我能做他呼召我做的工作;;(2)我每年(布道)旅行了4、5千英里的路程; (3)在白天或黑夜, 我都能随心所愿地安眠休息; (4)每日定时起床;;(5)我恒久地讲道, 特别是在清晨的时光;;(6)我爽朗坦诚的性情. 我天性多愁善感, 但因着神的恩典, 我再也不须忧愁了.

1784年2月28日, 约翰·卫斯理发表了《宣告书》, 把他的领袖权力移交给100个宣道士组成的大会. 此时, 英国已有359间循道会的教堂。

1790年元旦, 87岁的约翰·卫斯理在日记中写道: “我现在真是一个老翁了, 眼目昏花, 手臂颤抖, 嘴唇焦干. 我每天几乎都有缠身不去的发烧. 但是, 感谢神, 我并没有松懈我的工作. 我仍然继续讲道和著作.”

同类推荐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热门推荐
  • 佛眼观处世

    佛眼观处世

    佛法是一种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摆脱痛苦的智慧。它不是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运筹帷幄;也不是情场上的你侬我侬、缠绵悱恻;更不是官场上的升降沉浮,勾心斗角,它就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教我们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柴米油盐中,获得一种任运自由的心境。佛说“境由心生”,幸福与不幸,快乐与不快,欢喜与忧愁都是一种主观心态。一颗乐观的心,一颗坚毅的心,一颗健康的心是不会被生活中的任何风雨所折服的,自己的心才是人生的快乐之源。可是,现代人“合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像乞丐一样挨家挨户讨饭,却不知道自己家里就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意思是说现代人在精神生活上四处追寻快乐,却不知道应该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
  • 错嫁傻王爷

    错嫁傻王爷

    软弱时:她受尽委屈,心力交瘁。强大后:你狠,我比你狠;你暴,我比你暴;你无情,我比你更无情!仰天怒吼,她古月夕招谁惹谁了,只不过一时气极举刀咔嚓了出轨老公,结果老天让她……穿了?行,穿就穿了呗,这年头流行,但为毛错嫁个傻子!虽然傻子是王爷,虽然傻子美得没天理,虽然傻子萌的一塌糊涂,可是,那还是傻子啊!呃!傻子其实也不错,勉强跟他过……也行吧?什么?他不傻了?他当了皇帝?他仍然很爱她?知道啦,可那又怎样,谁让他有了别的女人,谁让他伤透了她的心,大袖一挥弃之,皇帝又怎样,本姑奶奶照样休了!于是,后宫少了位吕贵妃,江湖多了个小魔女,身边还跟着两个腹黑的小萝卜头!此文文名、简介偏白,内容不白,小虐怡情,大虐伤身,结局不悲!走过路过记得收一个!(*^__^*)——————————————————————他,余景勋,众所周知的傻王爷,有着绝世之貌,魅惑之容,只可惜,是个痴儿。不过,痴儿又怎样,浴火重生,他夺位称王,成了余国最高贵的王。他,晴天逸,武林至尊,残忍霸道。貌美如妖精,唇红如女子,抛一抛魅眼、钩一钩手指,世间女子为之疯狂!无意间得知她不同于一般女子,对她由初时的吸引到后来的不能自拔。他,严耀玉,第一神医,肤美如玉,洁身自好,却为她沦陷了自己的心。他,吕少恒,英俊潇洒,从小就知道与她非亲兄妹,对她的感情越来越不纯于亲情。他,余景然,阴沉霸气,御花园中惊鸿一瞥,那飘逸的倩影令他暗生情愫。美男增加中…吼吼!【片断一】“娘子,我刚买的,好看吗?”“呃!绿色的…帽子?你买它干嘛?”“他们说你勾三搭四给我带绿帽子,可娘子没给我买,所以我就自己买了,娘子帮我戴,一定很好看!”妈的!她很良家妇女的,谁这么说她?不过…好像她是“勾搭”了几个难缠的家伙!【片断二】“娘子,我…热!”“忍忍,过会儿烧退了就不热了!”过了好久,他说:“娘子,我冷!”“乖,天亮就没事了!”“娘子,还是冷,你像上次一样抱着我睡好不好!”“啊!”他眸发精光,恶狼扑羊:“那换我抱你好了!”【片断三】她无情地白纸黑字递给他,他怒目:“休夫?”“既然你不休我,那就换我休你,以后就没人阻止你与妃嫔风流快活了!”“你不许朕纳妃?朕还没计较你这几年在外勾搭了多少男人!”以下省略N个精彩片断……本文开心+流泪+阴谋+爱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阔少擒妻之老婆难招架

    阔少擒妻之老婆难招架

    他是传说中最阴狠毒辣的暗道统治者。传说,他只身闯入国贸地下城,一夜之间挑了锦城最大的暗道势力。传说,他一怒冲冠只为心中那抹红颜。传说,他修改年龄只为陪伴在她身边。传说…属于他们的传说有很多,关于他们的爱情,可以用细水长流来形容,可关于他们的结局…待定。*一开始,她很讨厌他。因为整天跟着她不算,成绩还很差。可是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事出有因。看着那种疑难杂题在他手中轻松解答时,她惊诧。看着成绩单上直接从最后一名跃入前三十名时,她哑然。看着期末考试只差自己一分时,她愤怒了。她道“你一定是故意的!”他道“巧合。”她“…”然后下次,他落后两分。她道“你绝对是故意的!”他道“还是巧合。”她“…”*某天她发现他的真实年龄,十分惊诧。她道“请问你用的是哪个牌子的化妆品?太赞了有没有!完全一点破绽都没有!”他道“天生丽质。”她“…”天生丽质也可以用来形容男人么?她受教了。*后来的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他肯进步只因为不想离开自己。后来的后来她才知道,其实他很聪明,能把分数很好的控制多少分之内。而他从不超越她,只是为了让她拿那个所谓的奖学金。后来的后来他一直陪着她,护着她,用行动来证明给她看,让她深信,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这样一个人,会一直心甘情愿陪你到老到死。——友情提示:文属于成长型(感情系熬汤慢炖型滴)望亲们海涵。本文一如既往,一对一宗旨。问此文虐么?我说不虐你信么(偷笑。);我说小虐你还信么(捂嘴偷笑)。具体程度请参考前两本。另,文明留言,口下留情;欢迎跳坑,灰常感谢!!!推荐完结文:阔少擒妻之老婆难招架
  • 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探险记系列3

    探险记系列3

    罗布泊、楼兰、百慕大……浩瀚宇宙,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神秘所在的探险,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羊皮卷》:被誉为全球成功人士的“启示录”和超越自我极限的“奇书”;《塔木德》犹太文明的智慧基因库。大量智者的案例、风趣的解说、汇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功大师的经典励志之作,全方位挖掘你内心的潜能,引领你走向卓越与成功。……如果你有心改变生活,想要追求成功,它会是你引航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