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300000024

第24章 林希(2)

林希无疑是忠诚和正直的人。他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自己的信念;他正直待人,待亲人,待师友,并正直地对待各种社会现象,然而他被全无忠诚与正直可言、只知“忠”于一己私利的乡愿所害。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林希的小说得到了识者的赏鉴,然而我以为其相当部分堪称杰作的作品,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评价。林希只是一路潇洒地写来,并不以为意。我欣赏他的这种态度,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他在我们这一代作家中,很有点“老当益壮”的气概,一经喷发,竟不可收。我只在这里表达一个小小的愿望:是不是在大写小说的余暇,整理一下诗作和回忆录性质的长篇短制,这同样是他对文学、对历史的贡献。

3.林希是个老顽童

肖克凡

总觉得林希先生是我的榜样。有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就暗暗向林希学习。学着学着,我就学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八方不受待见。好在如今没了“反胡风”运动,老少爷们儿心里还算踏实。如果来一场“反林希”运动,我就悬了。

据我所知,林希1935年出生,而我是1953年。仅仅是一个数字的颠倒,使他成为林希,使我成为肖克凡。既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我辈究竟应当向林希同志学习什么呢?一不是学习他的共产主义精神,二不是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我认为应当学习他的老顽童精神。

在我们这个具有儒教传统的国家里,盛产德高望重的大师。而老顽童精神其实是一种难得的思想境界。也就是说,并不是人人都愿意成为老顽童的,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老顽童的。

众所周知,“胡风分子”林希是一个下过地狱的人。他在地狱里接受革命群众的批斗;他在地狱里打扫厕所(包括女厕所);他在地狱里顶风冒雪蹬着三轮车送货。总之,他在地狱里苦度时光,由青年而中年。

气候大变走出地狱,林希并没有成为牢骚满腹的“出土文物”,也没有成为道貌岸然的“社会贤达”,他乐观的精神与开通的气质使他成了中国文坛一道奇特的风景。他不再写诗,而是老树新花作起了小说。日前,我在一张报纸上看到林希的文章,他将自己那几十年的苦难经历,以“不亦快哉”一语概括,令我深深受到震动。

让我怎样向大家讲述林希的事迹呢?我再次强调,并不是人人都有资格成为老顽童的。当年我认识林希的时候,他已经诗坛洗手而成为一个小说家了。我读林希的小说,始于《寒士》和《茶贤》。后来又读到他的长篇小说《北洋遗怨》。那时候他并没有给我留下老顽童的印象,尽管那时候他极有可能已经是个老顽童了。

我与林希真正熟悉起来,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我们之间的接触渐渐多了起来。那时候他开始大量发表中篇小说:《相士无非子》《高买》《丑末寅初》以及《蛐蛐四爷》《小的儿》等名篇力作。他的小说多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为背景,五行八作尽收笔下,故事一波三折,人物有声有色,读之兴味盎然,掩卷颇受启迪,可谓“世纪天津史”。前年我访问澳大利亚,居然在悉尼遇到几位林希小说的热心读者。可见林希比中国足球队强多了,已经冲出了亚洲走向世界。林希的津味儿小说,我几乎篇篇拜读,感觉获益不浅。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渐渐发现林希是个毫无矫情的老顽童。

按理说,我与林希属于两代人。然而我与他之间,却从无“代沟”存在。这是非常难得的。明明属于两代人,为什么双方从无“代沟”的阻隔呢?我想,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林希是个老顽童。

关于林希的老顽童现象,他的小说就是最好的佐证。昆德拉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读林希的小说,首先你会觉得这是一个热热闹闹又不乏传奇色彩的故事。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他的小说字里行间似乎还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景致。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致呢?我陷入沉思。

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终于从字里行间看出一张面孔——老顽童藏在小说后面正偷着乐呢。这时,我也就被小说里的林希给逗乐了,尽管有时候是苦笑。

这就是林希的智慧。作家经过黑暗的地狱,已然世事洞明。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走向世故(尽管已经有人走向恶毒),总是乐乐呵呵单单纯纯地面对生活。我从来没有听到林希毫无休止地抱怨生活。他从不叹息。他的主要乐趣是写作。有时我想,写作本身就是一项饶有兴致的室内活动。林希在这项室内活动中尽得童心与童趣,于是他乐此不疲。

林希因此而写作。林希乐乐呵呵地将室内变成一片原野。

经常有这样的情形。我与他在天津作协楼道里邂逅,他一本正经叫住我,表情神圣。他说找个没人的地方吧,我跟你说个事情。每逢此时,我的表情必然也就神圣起来。每逢此时,作协机关的同志们也就认为我们是两个神圣的人。每逢此时,林希讲给我的往往是一个故事,我往往作聆听状。他纵情地讲着,虽然每次的故事内容全然不同,但是讲到末尾,讲者与听者同时开怀大笑。因为这必定是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过上一段时间,我总会在某家文学期刊上读到老顽童讲给我的这个故事。譬如新近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天津扁担》就是如此。涉足文坛以来我有幸见过几位大作家,人品都不错,就是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没事儿就舔。林希从不过分顾及自己的翎子,因此他总是显得轻松而洒脱。六十好几的人了,做到这分儿上真不容易。

以世俗眼光观之,既然是老顽童有时就要干出几件傻事儿来。林希也是这样。他原先住在天津一个名叫“小海地”的地方(我怀疑就是当年哪吒闹海的地方),“两室一厅”。后来单位又分给他“一室一厅”,他就谋划着将这两处房子调到一起。老顽童虽然久经人生考验,但这种“五马换六羊”的生意他就未必在行了。结果呢他听信人言搬往河东,居住环境不甚理想。见到他我当头就说,老猴儿有时未必就比小猴儿灵,你这房子换亏啦。他也不急,十分大度地说算啦算啦反正已经搬家啦。

得亦老顽童,失亦老顽童。这就是既不患得也不患失的林希。换句话说,只有既不患得也不患失,才能达到老顽童的境界。

以成人眼光观之,既然是老顽童就要干出几件随心所欲的事儿来。记得那年三峡笔会我与他在宜昌会合,住在一个饭店里。没事儿我们就去逛商场,漫无目的。林希突然浪漫起来,说是要给老伴儿买一只钻戒,然后大步走到首饰柜台前。我劝阻说,金银首饰还是应当到北京去买吧,质量有个保证。林希充耳不闻,专心挑选起来。我知道他是性情中人,心血来潮往往挥金如土,就朝他大声喊叫起来。老顽童受到震撼,抬头看了看我然后嗫嚅道:好吧好吧,那就听你的吧,不买啦。回到天津他跟老伴儿说起这件事情,他老伴儿认为我遇事能够力谏,属于真正的朋友。

那次三峡笔会,林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对我说:“上坡下坡的我体力没问题,就是眼神儿不济。遇到黑灯瞎火的时候你就拉我一把。”我铭记在心,遇到沟沟坎坎,我就作搀扶状。林希当然不用搀扶,我也就懈怠起来。一天凌晨船到码头,我忘了林希,拎起自己的皮箱就跑下船去。这时候我听到林希的大声喊叫:“肖克凡,你就不管我啊!咱们可是说好啦!”我回头望去,林希站在灯光昏暗的甲板上,一派被人抛弃的样子。我扔下皮箱跑回船上接他。不知道为什么我被打动了。林希与我的年龄差距此时完全消失,我仿佛是在去拉我的一个中学同学的手。黑暗之中林希并没有察觉我的激动。他呵呵乐着,一派老顽童的样子。

这就是林希。在与他相识的日子里,总觉得他是一个快乐的人。在我印象之中,文人写稿改用电脑,天津文坛林希换笔最早。他对新鲜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热情,远非奶油小生所能比拟。我曾经见过林希背着586笔记本电脑走进作协大楼,那身影活像一个小伙子。一有新的软件,他总是热情地向我介绍。有时候我心里想,林希怎么拥有这么大的活力呢?真应当将那句歌词“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改为“写作人永远是老顽童”。

林希对我的写作非常关注。这在地处盐碱滩的天津文坛来说是一件难得的事情。本埠的青年作家对林希也很敬重。他的中篇小说去年得了鲁迅文学奖,但他的写作却从来不受环境的影响。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既无牢骚也无矫情,依然故我。老顽童是也。有时我颇为不解,在“文人相轻”“文人互不相容”之风甚盛的文坛,林希为什么心无旁骛而全然放松呢?

因为他是一个为人为文皆称磊落的老顽童。放眼当今文坛,“小大人儿”居多,老顽童显少。这道理不言自明,做一个道貌岸然的“大师”容易,做一个“老顽童”则需要脱俗的境界啊。

此时,林希一定坐在家里偷着乐呢。等到明年10月吧,那时候林希搬入华苑小区我就与他成了邻居。

我与老顽童成了邻居。这是好事情。

4.林希印象

何镇邦

作为诗人的林希,我大概在读大学一年级时就知道了。因为我那时也正痴迷着诗歌,想当诗人,诗人当不成,当个诗评家也可以。于是就常留意诗和诗人。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为一位少年诗人的林希,已经很有点名气了。我自然喜欢他的诗,也很崇拜他。可惜,经历“反胡风”“反右派”两大政治运动后,林希被发落到天津郊外的一个农场“劳动改造”,歌喉哑了,再也听不到他的吟唱了。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林希改写小说,而且写的是地道津味的小说,内容是津味的,语言尤其是地道的津味。我最早读到的几篇中篇小说,诸如《高买》《丑末寅初》等,都发在《中国作家》上。记得1991年和1992年,《中国作家》连续两年评中篇小说奖,不知为什么都让我当评委,而这两届评奖中,林希的《高买》和《丑末寅初》都评上了,《丑末寅初》还获得全票,名列榜首。从此我就更注意林希的小说。我读林希的津味小说,完全是为了审美,有着读者与作家更自由更深入的交流。不像读别的小说,是为了评论,带有相当强的目的性,也就是功利性。

直到1996年深秋季节,天津作家王家斌的长篇小说《百年海狼》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天津作家协会与作家出版社在文采阁联合举办了一次规模颇大的作品研讨会,蒋子龙率领天津的大队人马来了,林希自然也在其中。就在这个会上,我才第一次见到心仪已久的林希。他白白胖胖的,不露声色地躲在一边,既不像子龙那样有文坛领袖的风度,也不像柳溪大姐那样滔滔不绝地神聊。记得他在主持人的一再催促下才说了几句祝贺的话,一再谦逊地表示是来学习的。在我心目中,林希才是写“津味小说”的行家和名家,对于他的如此谦逊有点不理解。但会下一交谈,才知道他重返文坛后的埋头创作、淡泊名利的做法,于是更加敬重他。当然,我也向他表示了喜欢他写的津味小说的想法,一谈起他的小说,自然话也就多了。我们俩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1997年春,林希的中短篇小说集二卷本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印得相当精美,他托柳萌兄转送我一套,我真有点爱不释手。可惜到了当年春4月由《小说选刊》杂志社出面为这套书在北京举办小型研讨茶话会时,适逢我正远在广东珠海治病疗养,不能与会。我常想有个机会来表达一下我对林希小说的喜爱之情,谈谈我对林希津味小说的看法。一年后,机会终于来了。作家出版社于1998年春出版了林希的长篇小说《桃儿杏儿》,并收入该社当代长篇小说“珍藏版”。该书的责任编辑拿着还散发着墨香的样书于4月末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先睹为快,并发表电视评论,最好是写点评论文字。为林希兄效力的机会终于来了。我很快读了《桃儿杏儿》,感觉很不错。我以为这部小说不仅是林希写天津的时代生活的一个总结,不仅具有某种《红楼梦》的韵味,而且可以说是近年来长篇小说中的一部真正的精品,一部婉约派长篇小说的翘楚之作。因此,尽管拍电视那天由于小说责编的粗疏让我东找西找,我还是去了,并同林希一起在电视中一起谈论这部长篇的结构。拍完电视后,作家出版社社长张胜友赏饭,我同林希有机会聊得更多些。我对于他背靠文坛、淡泊名利的做法更加赞赏。他说到,有一次,有位领导准备为他安排个政协委员之类的位置,最后被他婉拒,使人顿生敬意。因为当今的文坛快变成官场了,一些文人往往把自己在文学上的成绩当成本钱,千方百计地钻营个一官半职,没有实职,哪怕挂个“政协委员”“作协全委”这种虚职都可以,甚至不惜为此去奔跑钻营,而林希却把送上门来的荣誉职务拒之门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啊!然而,这就是林希,一个经历了大半生坎坷道路终有所悟的林希。

希望林希能写得更多、更好些。

同类推荐
  •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石评梅的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侧重于对其散文、诗歌作品的遴选上
  •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礼教下延,色情上升:中国文化的分层互动、重读《红旗歌谣》:试看“全民合一文化”、无邪的伪善:俗文学的道德悖论、从金庸小说找民族共识、双单向道: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势态、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无根者之梦: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好一双“中国式眼睛等。
  •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就像沙漠中的清泉,能够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爱心就像是冬日的阳光,能够让寒冷的人感受到温暖;爱心就像久旱大地上突降的甘露,能够滋润枯萎的心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于爱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毫无疑问爱心是人性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阔少擒妻之老婆难招架

    阔少擒妻之老婆难招架

    他是传说中最阴狠毒辣的暗道统治者。传说,他只身闯入国贸地下城,一夜之间挑了锦城最大的暗道势力。传说,他一怒冲冠只为心中那抹红颜。传说,他修改年龄只为陪伴在她身边。传说…属于他们的传说有很多,关于他们的爱情,可以用细水长流来形容,可关于他们的结局…待定。*一开始,她很讨厌他。因为整天跟着她不算,成绩还很差。可是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事出有因。看着那种疑难杂题在他手中轻松解答时,她惊诧。看着成绩单上直接从最后一名跃入前三十名时,她哑然。看着期末考试只差自己一分时,她愤怒了。她道“你一定是故意的!”他道“巧合。”她“…”然后下次,他落后两分。她道“你绝对是故意的!”他道“还是巧合。”她“…”*某天她发现他的真实年龄,十分惊诧。她道“请问你用的是哪个牌子的化妆品?太赞了有没有!完全一点破绽都没有!”他道“天生丽质。”她“…”天生丽质也可以用来形容男人么?她受教了。*后来的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他肯进步只因为不想离开自己。后来的后来她才知道,其实他很聪明,能把分数很好的控制多少分之内。而他从不超越她,只是为了让她拿那个所谓的奖学金。后来的后来他一直陪着她,护着她,用行动来证明给她看,让她深信,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这样一个人,会一直心甘情愿陪你到老到死。——友情提示:文属于成长型(感情系熬汤慢炖型滴)望亲们海涵。本文一如既往,一对一宗旨。问此文虐么?我说不虐你信么(偷笑。);我说小虐你还信么(捂嘴偷笑)。具体程度请参考前两本。另,文明留言,口下留情;欢迎跳坑,灰常感谢!!!推荐完结文:阔少擒妻之老婆难招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人与美食:珍馐传

    美人与美食:珍馐传

    亦珍自幼失怙,与寡母生活在宁静安闲的松江小镇。散淡的生活因母亲曹氏骤然病重,戛然而止。亦珍稚嫩的肩膀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支撑起家中的生计。在小小的茶摊里,亦珍遇见欢笑与悲哀,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 修神异世录

    修神异世录

    原以为会在一瞬间变成游魂一缕,哪知道,跳崖也能跳进龙门,神秘老人的指点,三千年的苦苦修行,终让他成了独尊的神。原以为,修成神也不过是游戏人间,坐享艳福,哪知道,又因为天劫卷入了光怪陆离的魔法世界。看来这神、人、魔三界,都注定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 冷情嫡女复仇记

    冷情嫡女复仇记

    “浣儿,你要记住,世上最不能信的便是男人的那张嘴!”母亲依依不舍的抬眸望着她,紧握她的双手,有气无力却不得使出浑身的力气说道!“娘,浣儿答应你,这辈子除了小智,不对任何人交出这颗心!”她生生的逼回眸中隐含的泪水,对着床榻前的母亲做出誓言!娘亲终是带着万般不舍,千份怨恨,撒手人寰!临死,娘亲都用着痴怨的眼神望着那个方向,那个让她伤心绝望一生的方向!那里有她爱了一生,恨了一生,怨了一生,却也负她一生的男人!她是段家大小姐,在失踪了十六载后,带着满腔的仇恨和娘亲的遗愿回到这个令娘爱恨一生,让她绝恶万分的地方!她发誓,他们所欠他们的,她一定十百的要回来!她伪装自己,她告诫自己,她唯一的目的便是让那个女人和她的女儿一尝嗜骨蚀心的痛!她对谁都是冷情冷心,娘亲已经过世,这世上唯有小智才是她可以交付真心的人!“浣儿,你要知道,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只要你愿意回头,你会看到,我永远都在你的身后!只要你愿意,这扇心门永远为你闯开!只要你愿意,我希望成为你永远的暧阳,温暖你那颗冰冷的心!”男人情深脉脉的话在她耳边萦萦环绕。是谁温暧了那颗冰冷的心!是谁浇灌了那颗枯萎的心!是谁保护了那颗受伤的心!是谁重创了那颗重燃的心!沐少臣,沐王府嫡长子,他温润如仙,却腿不能行!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与她失之交臂。他唯一想做的便是一生一世守护着她,看着她高兴,他跟着高兴。沐少卿,沐王府次子,一场指腹为婚,他不得不放弃那水一样的女子,娶她异母姐姐为妻!他唯一想做的便是如何的折磨这个拆散他与心爱女子的人,让她生不如死!上官礼智,她费尽心思想要保护在心的弟弟,却在不知不觉的,角色更换,看着她吃尽的苦,他发誓,这辈子唯一做的事便是不再让她受到任何一丝伤害。舒彧,当朝太子,她的坚强,她的不韧,她那一抹苦中带笑的容颜在他的脑中挥之不去!他说,只要你愿意,我许你太子妃之位!===========================================虐中带宠,亲们放心跳坑!===========================================友情链接:《小小皇妃爱爬牆》七月紫音《恶魔儿子天价娘》木木夕雨《夫君叔叔我要甩了你》一露走来《花痴郡主》小桃NP文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冷情嫡女复仇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4季)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4季)

    最雷人、最搞笑、最荒诞、最天才的零分作文,高考一族的减压零食,都市白领的幽默早餐!另附小学生爆笑“撒谎作文”必杀篇,绝对挑战你的想象极限!《央视新闻频道》等28家电视台,《新华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晨报》等120家报纸、数千家网站报道推荐!
  • 六九年

    六九年

    当克华和一家人坐在南下的火车上将永久地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他才知道年初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已经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永远难以磨灭的印迹。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共记录了三个多世纪中18位宋代皇帝的宫廷生活内幕,此书记述了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北周天下,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及“莫须有”三字狱等重要事件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至宋钦宗赵桓“北狩”间168年的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南迁至幼帝赴水而死的152年的南宋历史,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