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200000029

第29章 王安忆(4)

而最让我吃惊的一次发现,是安忆被聘为复旦大学客座教授,并要给中文系的学生做个系列讲座,是学生的一项选修科目,她要重点地分析几部世界名著。我不能想象安忆站在讲台前侃侃而谈,不是谈十分钟、二十分钟,是一上午,是连续不断的几个课时,还要讲授整整一学期。虽说认识安忆很久了,可我从来不觉得她还有口才,每逢开会,能不发言的,她总是退让、推脱,必须要说,也总是三言两语,说得又快又短,常常是脸一红一红,红晕未褪,话已结束。几乎没看她有过滔滔不绝的时候,就是和她通电话,她也是急急忙忙把要说的事讲完,便立刻撂电话:那就这样吧。决不拖泥带水。很吝惜话语的安忆,却自告奋勇要给复旦的学生讲一学期的课,她的表现会怎样呢?先是听王周生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我:安忆讲得很棒啊!可我仍然无法对“很棒”具体化。不久,为感受“很棒”,我赶去复旦大学听安忆讲课,坐在第一排,像个好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讲台上的安忆,又让我惊诧了,她这样不慌不忙地娓娓道来,没有重复,没有赘言,一句是一句,讲到重点之处,或交代比较复杂的人物时,她轻盈地一转身,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字,还画出表现人物关系的图表。那天,安忆给大学生分析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在讲解这部小说时,她首先把《简·爱》与《呼啸山庄》进行了比较,这两部小说都是写爱与恨,但安忆的分析是: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没有超出我们一般人的经验之上,而在那个狂风呼啸、不见人迹的山庄里所发生的爱与恨,它是一种永恒的力量,是一种与我们人类对峙的力量,安忆说:我为它命名了一句话。她把那句话一笔一画写到黑板上:“爱情消灭了肉体,同时爱情又化腐朽为神奇。”而在下课铃声响起时,安忆的结束语是:爱情具有心灵的特质,并在现实中可以使心灵超升。虽然,爱情故事很多,但是,能使我们在爱情之上看到神灵之境的,实在不可多得,而《呼啸山庄》是一个。下课了,安忆从容地收拾讲义,像个资深的老教师。印象中,她的讲义是一本黄封面的活页簿。我仍呆呆地坐着,像在打量陌生人。听了这一上午的课,安忆真的让我感到陌生了,我使劲地问自己:她什么时候锻炼出这能力的?那一学期,安忆的这种讲学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复旦大学名副其实地当了一回教授。当这个教授,也是很辛苦的,除了备课的辛苦,还有长途跋涉的辛苦,清早起来赶路,坐21路电车,再换乘5路公共汽车,横穿一个城市。在那个年月,谁都不舍得“打的”,安忆也一样克俭。

写了以上“最吃惊”的发现,我心里仍余音缭绕,总觉得,对“安忆的发现”好像还没写完。而且,“新发现”就是近年的事。

四年前,《长恨歌》一脱稿,安忆便重重地病了一场。看她被疾病折磨得憔悴,我真是心疼。读《长恨歌》,我只感到那些细致到极点的文字,是安忆掰碎的心,对一条弄堂的描写,就用了几万字的笔触,细到对一颗落到地缝里的西瓜籽都不放过。我想,她对这个世界的觉察实在太仔细,她对人情的体察实在太明白,她不病也得病啊。有天下午,她打电话给我,希望我去陪陪她,我马上赶去。我们说了一会儿话,她累了,躺下了。我坐在床边的一张藤椅上,静静地端详她,她更清瘦了,身体微微蜷曲,显得很孱弱、很无奈的样子,我的心紧得像一张快撑破的纸,我爱莫能助啊,谁能帮得了她的心?但是,每当我的心出现问题的时候,安忆总会及时地拉我一把,有一些情景,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1988年夏天,我从北京调来上海工作,心里很空,记忆中,那是个最酷热的夏天。我和儿子一到上海,安忆和李章就请我们在静安寺红都电影院旁边的一家西餐馆吃饭,安忆没说一句安慰的话,但是,和安忆夫妇、儿子团团地围坐在圆桌旁,我空虚的心像突然降落到地面,有了安全感。我和静安寺大概是有缘的,不久,儿子在静安寺的一所小学读书,而安忆的家也在静安寺附近。儿子小学毕业参加升学考,这是儿子成长中的第一个考验,那天,安忆让我等在她家,让儿子中午来她家休息,她给我们做饭,并由李章推着自行车负责接送儿子。一晃,儿子初中毕业考高中了,我们已经搬到了浦东,远远地离开了静安寺,但是,在儿子第三天考试一结束,安忆和李章已经赶到浦东要请请儿子……安忆对朋友的周到和体贴,不仅我有感受,我知道,史铁生的病,让安忆有多牵挂啊。而对待父母,安忆的心更重,买房子、搬家,她第一条原则,就是要离父母家近。

天有不测风云,去年10月,茹志鹃老师匆匆地离开了大家。听到噩耗,我脑子里首先跳出的担心是:这让安忆怎么面对?我和王小鹰捧了一束鲜花立刻去安忆家,一路上都在与小鹰商量:进门后该对安忆说什么最安慰?到安忆家,已经有不少人坐在客厅里,安忆忙着给大家倒水,我不敢抬头看她,只是留心地听她和别人说话,让我惊讶的是,她不哭,很镇定,说话的口气出奇的平缓,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家里坐了这么多朋友,仿佛是凑巧一块儿来做客的。那天,她把父亲接到她家里,在书房里支了床,她对大家说:我现在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保护好父亲。她的理性,她现实的态度,竟压倒了如此巨大的悲伤,安忆刻不容缓地为自己确定了最冷静、最切实的做法。

安忆超人的理性又使我惊诧了。她就是这样及时地想到,兢兢业业地做到,每天下午按时回到父亲那里,陪他说说话,陪他吃晚饭,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什么事情都经不住月月做到、天天坚持,可这一年多,安忆像个不旷课的学生,每天来来回回地走,不迟到不早退。她还得这样肩负责任地走下去,她还会这样不辞辛苦地走下去的。

当我发现感情丰富细腻的安忆又如此坚定,如此理性时,我才进一步地感觉到了安忆。

5.她看上去那么沉稳平和——关于王安忆的一点印象

何镇邦

我认同不少熟悉王安忆的朋友一种看法:安忆在创作上颇“不老实”。无论是《小鲍庄》,还是《三恋》,都看得出她在艺术上东奔西突的探索状态,而像《三恋》之属,在人性的开掘上还颇放得开;而她平时言谈举止,却相当沉稳平和,不露锋芒,不像当下有些当红的女作家那样虚荣,那么爱出风头,她老实得有时都有点木讷了。这可以说是王安忆为文与为人的一点不统一之处,也可以说是王安忆的一个特点。

我之读王安忆的作品,大概是从她80年代初发在《北京文学》上的短篇小说《雨,沙沙沙》开始,以后凡是能读到的她的作品,无论是短篇、中篇,还是几部长篇小说,甚至于她在我的母校复旦大学讲台上纵论小说创作的讲稿,我都找来读过。我多半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来品味安忆的作品,故关于她的作品的评论,大概只有前些年应《小说选刊》之约写的关于她的长篇小说《长恨歌》的一篇导读性的评论。而就是这么一篇,通过电话交谈,还得知安忆并未看到。

见到王安忆则是迟至80年代中期的事了。她那时在文坛上已经是颇有名气的青年女作家了,尤其是富有艺术探索性的中篇小说《小鲍庄》的发表,给她带来颇高的声誉。我那时还在中国作协创作研究室工作,而安忆的母亲茹志鹃大姐则在上海作协主持工作,于是同她在工作上有些往来。有一次到上海出差,茹大姐请我到她家吃饭,王安忆正在家里,还有她弟弟王安桅,她父亲王啸平。在饭后聊天中得知,王啸平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现已划归厦门市管辖),其父辈到新加坡谋生,他是抗战时期从海外回来参加新四军从事文艺工作的,写过剧本,也写过小说。这么说来,我和王啸平还算是闽南的小同乡了,同安忆也可以算是同乡了。这么一叙,就亲近了一点。记得那天王安忆在家里就像个规规矩矩的中学生,我同茹大姐、王啸平老兄交谈中,她从不插嘴,显得家教颇严。而当我向主人告别返回住所时,茹大姐就吩咐说:“啸平,送送你何老乡去!”于是王啸平送我到弄堂口打的,好像安忆也陪同她父亲一起送了出来。

过了年,我到鲁迅文学院工作。由于当时鲁迅文学院图书馆藏书不多,购书的经费很有限,我同管理图书馆的同志共同出了个主意,发信向鲁迅文学院(包括它的前身文讲所)的校友征集他们的作品,设专柜陈列保存,并供学员借阅。记得给王安忆的征集信还是通过我发去的,我还加了一封短简请她予以支持。这个举措虽然得到鲁院(包括文讲所)校友们的响应,但是真正把作品寄来的却不多。可王安忆却是例外,她收到信后,很快把她的作品寄了一套来,并附来热情洋溢的信。这很使我和鲁院图书馆的管理员感动。安忆1980年文讲所恢复后参加第五期的讲习班,文讲所(鲁院)可以说是她文学道路的一个起点,她对母校是怀有深厚的感情的。而从送书这件小事上也可以看出安忆的为人。记得我们当时把王安忆的赠书同别的校友寄来的作品郑重地陈列在一个专柜里,未知迄今是否仍安然无恙?

同安忆有较深入的接触和交谈机会是1989年春夏之交时,大概是那年5月底,王安忆带着出远门的行囊住到和鲁院同在一座楼里的中国作协八里庄招待所,说是准备到新加坡去探亲。那时北京的气氛已相当紧张,但我们在招待所她住的房间仍然聊文学,聊上海文坛和她家里的各种情况。过了几天,人所共知的事情发生了,首都机场暂时关闭,王安忆走不成了,也一时回不了上海,索性就住了下来。大概有一个星期的样子,我们在八里庄那个小院子里和招待所里,有了较为深入的交谈,当然,参加我们聊天的还有鲁院的一些学生和住在招待所里的别的朋友。这时候,安忆显然是去掉了在她父母跟前的那种拘谨,谈得很自如,也显得颇为快活。

打那以后,十年之间就一直再没有机会见到安忆,只能在她的作品中和有关她零星的信息中了解她的近况。去年茹志鹃大姐病故时,我由于得到消息较晚,也没有发个唁函什么的表示哀悼,后来在一次电话中提及此事并致歉意时,安忆平淡地说,她母亲近几年来身体一直衰弱,她和她的兄弟姊妹们是有思想准备的。这么一说,想劝她节哀的话也就没有说,只能请她向她父亲转达我的问候。而当我在电话中表示对她的《长恨歌》的好感和较高评价时,她也表现得很平静,她说她的作品总是难以走俏并评上什么奖的。这就是我认识的王安忆,一位在文坛上辛勤耕耘不问收获,不追名逐利的文学“匠人”。

同类推荐
  •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其中多见机智谐趣。却能以小见大,本书分“天分”“勤学”“应试”“授业”“论争”“品典”等共26章,录介中国近现代以来一些学界名流的趣闻掌故,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历史上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涉及人物有梁启超、章太炎、赵元任、鲁迅、白寿彝、竺可桢、傅斯年、梁羽生等。,虽然抹去了庄严格调,报喜特色人物的特色性格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热门推荐
  • 重生变萌妹纸

    重生变萌妹纸

    这就是一个肥黑丑不谙世事的丑小鸭重生回到五岁变萌妹纸的故事!纳尼!这什么?重生福利随身空间?空间里有各式各样的丹药、灵泉等,还有个百科小精灵!林萌萌表示这外挂太牛逼了!
  • 泡沫之夏(全三册)

    泡沫之夏(全三册)

    同名电视剧由黄圣池、张雪迎、秦俊杰主演,2018年5月8日起在浙江卫视、爱奇艺上映播出。夏沫和洛熙都是孤儿,少年的他们在养父母家相识,因为童年留在内心的阴影,他们彼此充满戒备和防范。洛熙在夏沫和弟弟参加电视歌唱大赛遇到尴尬状况下为他们解围,两个孩子中间的坚冰在逐渐融化,而深爱夏沫的富家少爷欧辰为了分开两人,把洛熙送到英国留学……五年后的洛熙成了拥有无数FANS的天皇巨星,而夏沫作为唱片公司的新晋艺人与他再次相遇,欧辰失忆了,三大主角再度登场,爱恨纠葛,他们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一段故事……
  • 代生王妃

    代生王妃

    世俗的眼光,她是个好人,却不长命,年纪小小就成了地府的鬼差,得人缘是她的错吗?连撒旦也看上她?好不容易等到一个不愿意活的人可以代她而生。可是,老天眼未免太不长眼。这副破身子她真的能活八十?运气不好也就算了还碰上一个霸道到无以复加的男人成了他的妻却连个婚礼都没有他冷漠,他残佞,他阴寒,为何在遇到她时全变了样?~~~~~~~~~~~~~~~~~~~~~~~~~~~~~~~~~~~~~~~~~~~~希望亲亲们多多支持....投票方法:先去“会员中心”注册一个普通会员,然后按“内容简介”下方的“投票推荐”,每天可以投三票,如果你是会员,那么你就有九票可以投给同一个作品。喜欢的话可以把作品放入“放入书架”,这样就可以随时看了,不用每次都找的很辛苦!希望亲亲们,看着喜欢就多多砸票,多多留言..那是给逍遥写下去的动力....真的万分感谢一直支持逍遥的亲亲们.....~~~~~~~~~~~~~~~~~~~~~~~~~~~~~~~~~~~~~~~~~~~~逍遥作品:替身娘亲:(已完结)毒尊恋月:(已完结)代生王妃:(已完结)狂暴夫君:(已完结)首先呢_谢谢亲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城主·闲妾逍遥已经开了有一段时间,换夫新娘近期才开的,现在才来广而告之一下下各位旧雨新知有兴趣可以挪动脚步前去看看哦。奉上文的地址:城主·闲妾:换夫新娘:~~~~~~~~~~~~~~~~~~~~~~~~~~~~~~~~~~~~~~~~~~~代生王妃人物模型视频,亲们可以去看看哦:http://m.pgsk.com/album/view/7dH0ZkJAKf4/
  • 霸道少爷拽丫头

    霸道少爷拽丫头

    她,名为伊水水,身世不知。父母早已离开她。从小是由师父伴她成长,教她功夫。她沒有寻常女儿家的温柔,性格如虎,不会琴棋书画,并且目不识丁。后来被师父告知父母尚在人世,所以为了查出自己的身世之謎,跌跌撞撞地前往江湖。对儿时遇见的男子——叶楠枫,一见倾心。并为心中挚爱。而后来,她又遇见了霸道顽固的男子——炎天。和冷若冰霜,惊为天人的男子——白離。迷茫的水水前往长安的路上,愛情与友情,挫折与困难一直阻碍着她。她的心,该何去何从呢?她能踏过这些难关吗?原来,就算她性格如此顽劣,缺点如此多,总归还是会有人爱着呀。因为每个女生在爱情里,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苦吟寒士贾岛传

    苦吟寒士贾岛传

    而非学术性传记,这是一部文学传记,但其中贾岛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贾岛有关的人物也多系真人。当然,作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情节不可能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推理性的叙述。我不敢说,书中的贾岛和中唐大诗人贾岛不差分毫,但他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贾岛。我曾向一位前辈讨教,他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志。你既然是写小说,有些事就不要再去顾虑。”我听后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感到安慰,也去了好多顾虑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皇道仙尊

    皇道仙尊

    仙人王朝,万古不灭。一个眼睁睁病死床上的现代人穿越了,成为一个破落贵族的唯一继承人,为了生存,他在一尊骷髅的指点下,一步步踏上了不朽的仙道,创建属于自己的仙人王朝.......平民,寒族,士族,王侯,皇族........所有的壁垒被打破,所有的敌人被碾碎,剑裂苍穹,阵破万法。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