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00000024

第24章 印度文学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影响(3)

“实际上,安德列和曼德维尔传奇的出版物及其后它们的普及有助于使基督教欧洲产生一种与奇异的东方新关系的参与感。”最能贴切地说明到15世纪为止继承于传说、传奇和游记的有关东方的矛盾看法的文学作品是朱利亚诺·达蒂(Giuliano Dati, 1445—1524年)两首意大利语的诗或歌。第一首叫做《卓越的教士约翰、教皇和印度、埃塞俄比亚国王之歌》(Treatise on the Supreme Prester John, Pope and Emperor of Indiaand of Ethiopia),第二首简单地叫做《印度之第二歌》(Second Songs of India)。简洁概括一下,这两首诗的主题就是表现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远航前夕欧洲人对于印度的敬畏、恐惧而又充满希望的复杂感觉。16世纪,法国的让·马塞(Jean Macer)(可能是通常叫做埃特奥波利泰奥“Hétropolitain” 的让·勒邦“Jean Le Bon”的笔名)于1555年在巴黎出版了一部三卷拉丁语印度史《有关印度史的三本书》(Les Trois Livres de Lhistore des Indes)。此书有较短的十章涉及日本(BK, I),较长的二十四章涉及一般意义上的亚洲(BK, II),二十六章涉及印度、中国和东方的自然奇观(BK, III)。马塞“将东方视为自己扩大中的视野中的一部分,视为对现存制度、传统方式和正统观点的挑战,并怀着帮助同胞认识自身缺点和过失的目的而研究东方”。与马塞有同样文学责任感的还有法国的波斯泰尔(Postel)和拉伯雷(Rabelais)。这一点与15世纪意大利的朱利亚诺·达蒂在其作品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东方的复杂情感相比显得更加深刻,这无疑是欧洲人对自己和对东方的认识的一次深化。

在另外的一些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窥见欧洲人对于东方认识的进步。在薄伽丘《十日谈》中《三个戒指》借一位父亲将三个真伪难辨的戒指传给三个儿子的故事,作者大发议论:“天父所赐给三种民族的三种信仰(指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跟这情形一样,你问我哪一种才算正宗,大家都以为自己的信仰才算正宗,他们全都以为自己才是天父的继承人,各自抬出自己的教义和戒律来,以为这才是真的教义、真的戒律。这个问题之难于解决,就像是那三只戒指一样叫人无从下手。”在这里,薄伽丘表达了并非基督教是世间唯一正宗信仰的宽容精神。而在博亚尔多和阿里奥斯托的罗兰组诗中,他们不仅歌颂基督教骑士,也歌颂异教女子的美丽、异教英雄的勇敢及基督教徒与异教徒之间纯洁高尚的爱情。这些或许可说是欧洲人逐渐摆脱对世界认识之局限的一种表现。

由上述可见,随着东方文学作品在欧洲的传播,欧洲人的知识面大大拓宽了,无论是从自然地理方面,还是从思想信仰方面,欧洲人通过对东方认识的增加,也更深刻地认识了自身。

(二)印度文学作品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创作灵感

“在15世纪,由于欧洲人集中于重新发现其古典过去,到海外大发现以前,欧洲人对亚洲的印象增加得很少。”所以,这时的欧洲人对于东方还保留着相当的神秘感,并且,“1500年前从亚洲传入欧洲的题目与情节已经产生想象的旧习,尤其是对印度”。在欧洲,人们对于印度的一般概念或许可以通过对亚历山大传奇的分析加以引证。

印度是一片拥有许多华丽宫殿的富饶国土。波鲁斯(Porus)的宫殿有金制的柱子,镀金的墙壁,柱子之间有缀有珍贵宝石的葡萄藤,人造的美丽非凡的鸟儿在金树间歌唱。神像由象牙制成,侍臣用无价的容器进食。但是印度的气候却是恶劣、令人非常不愉快的。……美丽的亚马逊人穿着银制盔甲,住在温暖的河边,被许多可怕的动物保护着。他们裸露时是多毛的,没有胸膛,有些长着野猪般的长牙,另外一些则长着小牛一般的尾巴或马蹄一样的脚。

从上述材料我们发现在当时欧洲人的心目中,印度是那样奇异神秘,到处是奇珍异宝,这无疑会激起欧洲人的无限向往。因此在整个16世纪,有关东方的古代中世纪的游记频频被翻译、出版。不仅如此,欧洲人还创作了大量有关海外大发现的作品。在此,我们以葡萄牙的路易斯·德·卡蒙斯(Luís de Camoěns, 1524/25—1580)的史诗《卢济塔尼亚之歌》(Lusiads)为例。“《卢济塔尼亚之歌》是对葡萄牙民族的成就尤其是在东方的成就的一种赞扬。”它以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绕过好望角远航印度为主线,描述了海员在途中的各种艰难险阻,是第一部颂扬海外大发现的史诗。在诗中,有四分之三讲述海外世界。第七篇、第十篇相当直接地涉及亚洲。因为卡蒙斯曾亲自到过亚洲,所以他关于海外国家位置、城市及水路的描述相当正确。在诗中,他还提到许多种植物,并且对热带植物的描述非常好。“《卢济塔尼亚之歌》的出版史显示出它是最成功的葡萄牙语作品中的一部。”“自出现以来至少被译为十二种其他语言,包括拉丁语和希伯来语。在卡蒙斯逝世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估计有一万二千本《卢济塔尼亚之歌》被印刷。对于16世纪来说这个数字格外巨大。”除了与海外大发现密切相关的葡萄牙外,在欧洲其他国家也出现了关于大发现的作品。例如在意大利,维琴察的文学教师弗兰卡扎洛·达·蒙塔尔博(Francanzano da Montalboddo)完成了一部有关大发现的第一手记述的集子并于1507年以《新发现的国土》(Paesi novamente ritrovat…)为名出版;下一年,这本书在米兰翻译并以《葡萄牙人巡游记》(Itinerarium Portugalensium…)为名出版。有关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最权威和最具影响的记叙是在16世纪上半叶以印刷本形式出现的卢多维多·德·瓦尔泰霍(Ludovido de Varthehoa)的《旅行指南》(Itinerario),它于1510年第一次在罗马出版。“《国土》和《旅行指南》是这整个世纪(16世纪)在任何地方出现的流传最广泛的游记之中的两本。”

由上述例子可见,随着地理大发现,当真正的东方成为欧洲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时,他们对东方的向往更强烈了。

“德国的斯特拉波(Strabo)的同时代人塞巴斯蒂安·明斯特尔(Sebastian Münster)在他著名的《宇宙志》(Cosmographei)中写道:’祖先发明了很多假设存在于印度的怪物……但是,在这里(欧洲)没有一个人曾见过这些奇人异事。‘”尽管开始对东方的奇异表示疑问,但他接着说:“我不会妨碍上帝的权力,他的杰作是不可思议的,他的才智是难以表达的。”的确,正是他所谓的上帝的不可思议的杰作使欧洲的文学家们能够跳出传统的圈子,在文学上进行创新。例如,在博亚尔多的《热恋的罗兰》中,女主角安杰丽嘉是一个具有不可抵抗的魅力与魔力的美丽的异教公主。作为一个异教公主,她不需展现基督教美德。正是安杰丽嘉的东方背景,使博亚尔多尽可以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塑造他心目中的人物。同样,阿里奥斯托“把他奇异航行中的英雄送往远方,在那里,他们可以完成在故乡不可能完成的不可思议的功绩”。这也说明了东方背景在其作品中的重要地位。由上述两例可见,正是这美丽富饶的神秘东方激发了欧洲文学家们的创作灵感,他们以东方为背景,利用一些来自以印度为代表的东方的传奇、故事,创作出不同以往的作品。这些作品仿佛一股清新的风掠过当时的欧洲文坛,许多文人感受到了它扑面而来的气息,产生了摹仿的愿望。

(三)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欧洲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东方人的审美观念

“文学活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产生的,因而文学活动的独特本质是审美。”作为文学作品创作者的作者,一定会把自己的审美融入其中,个体差异会产生审美差异,但作者在其作品中表现的审美观不仅受其自身制约,还受社会、历史的影响,因此差异中又存在着共性。从这个角度来说,东方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是整个东方的审美观念。尤其是在文艺复兴以前传入欧洲的东方文学作品往往不是单个人的作品,而是多年流传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更加说明了东方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审美观念在东方具有普遍性。同时“文学价值不是独特的自身闭锁的世界,文学可以具有许多意义:功利意义、认识意义、政治意义和伦理意义等。但是如果这些意义不交融在艺术的审美冶炉中,如果它们同文学的审美意义折中地共存并处而不是有机地纳入其中,那么作品可能是不坏的直观教具,或者是有用的物品,但是永远不能上升到真正艺术的高度”。这就是说只有将非审美意义交融在艺术的审美冶炉中的作品,才能为建立读者与文学作品的关系提供必要的条件。印度文学作品传入欧洲后,作为读者的欧洲文学家对其借鉴,这说明印度文学作品与欧洲文学家之间已构成一种欣赏关系。印度文学作品作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无疑是美的,因为只有具有审美价值才能引起审美主体的感受、体验和评价。而作为审美主体的欧洲文学家对印度文学作品进行借鉴,这表明他们接受了客观存在着的审美客体——印度文学的美,他们的接受是一种审美接受。

由上述可见,欧洲人在借鉴、摹仿印度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渗透其中的东方人的审美观念,他们再经过文学创作这一审美活动,将其审美观念呈现在欧洲大众面前。

四、结 语

东西方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在这个漫长的进程中,它们互相影响、渗透、融合,各具特色又相互补充。但长期以来,“西学东渐”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忽视了另一方面,而本文目的就在于强调东方对西方的影响。综上述之分析,通过翻译西传至欧洲的印度文学作品不仅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对开拓欧洲人的视野,拓宽欧洲人的认识领域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文艺复兴使欧洲在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宗教、政治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些变革不是封闭发展取得的,它是以本土文化为基,融合古典文化,吸纳外来文化,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从而使欧洲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走向近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文所讨论的印度文学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所产生的影响就具有长远意义。

东方地理学仪器西传入欧后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式养生

    中国式养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但是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的加大,很多疾病的侵入与形成也随之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身体的健康情况,纷纷寻求益寿延年的养生之道。
  • 聊斋五十狐

    聊斋五十狐

    该书所解读的五十个聊斋女性,不仅仅是女狐,还有花妖女鬼,但是她们身上都有一种用一个“狐性”可以概括的特质。所以“聊斋五十狐”中的“狐”是一个泛指,即那些带有“狐性”的妖娆媚惑、独立自主、来去自由并敢爱敢恨的女子。
  • 锦绣花田

    锦绣花田

    当穿越女摊上了不受待见的庶女。她努力的想要改变命运,利用自己的聪慧和才能让母亲的身份不再那么尴尬低微自己不再受冷眼。不曾想却招来别房的嫉恨和排挤。经历风雨变故后,她能否利用偶得的神器走向成功。让长满青刺的藤蔓开出幸福的花朵。拥有超乎寻常的辨香能力,附赠空间一个,能够提供植物所需。与母亲和贴心丫鬟相依为命,凭借自己的聪慧和毅力经营出自己的锦绣花田。良缘嘛,某女主望天思考,这个得靠缘分了。————————————————————另有完结VIP作品《年年有怡》《琐窗寒》郁桢出品值得信赖,请大家放心入坑。 欢迎亲们来郁桢的窝作客,群号:198932061
  • 萌宠狐狸王妃

    萌宠狐狸王妃

    白夕颜,千年雪狐一只。莫名其妙的预言“得雪狐者得天下”,使得她在即将化身为人之际遭到围捕。好歹她也是千年雪狐,居然沦为了宠物?不过看在对方是个温润如玉的大帅哥的份上,她就不计较了。反正三个月之后她化身为人,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白夕颜并不是只省事的狐狸。四处惹麻烦,却总逃不过这九皇子的手掌心,于是,白夕颜有了一个深刻的认知,这九皇子简直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狐狸!>祁如墨,凤翔国九皇子。看似清雅无双,实则腹黑无比。某只小狐狸既然跟了他,那就是他的人了。他的人,他自当拴在身边一辈子,也自当护在手心一辈子。敢惹他的人,下场绝对很凄惨。公主想要拔某只小狐狸的毛?!那就把公主的头发全剃了!皇后竟想要处死某只小狐狸?!那就给皇后送杯毒酒去!太子想要娶某只小狐狸为妃?!那就把太子殿下给阉了!>片段(一)“市井女子,居然也妄图做太子妃?!”官家小姐们不遗余力的嘲讽道。某女迷茫抬眸,她什么时候要嫁太子殿下了?!真是莫名其妙!“哼!如此低贱的身份,也就配嫁给那宰猪的!”官家小姐们依旧咄咄逼人。“众位小姐的意思是,太子是宰猪的?”某女故意作迷茫状。“胡说!!太子殿下是我们的梦中情人!怎么会是宰猪的!”“噢,我明白了,原来众位小姐的梦中情人是宰猪的。”某女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某男嘴角上挑,拉过某女,清雅笑道,“既然众位小姐想嫁宰猪的,本殿明日就请旨为众位小姐赐婚!”片段(二)“白夕颜!”某男脸色苍白。“夫君大人,怎么了?”某女作无辜状。“你给我喝的什么?!”“就是你平时喝的茶嘛!”某女作委屈状。“你。。。”某男话未出口,已经向茅房奔去。某女勾起狡黠笑容,祁如墨,披着羊皮的狐狸也斗不过我这只真狐狸,叫你以前老整我!拉死你!>一对一宠文。喜欢的亲们可以点击加入书架。另外厚着脸皮推荐一下俺的完结文《女人,乖乖跟朕回家》
  • 口才的魅力

    口才的魅力

    卡耐基认为,培养自信的最佳方式,就是去做你从来都不敢做的事情,甚至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从而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喜悦。因此,他在每次授课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每一个人都开口说话。
  • 芳魂祭:千世劫

    芳魂祭:千世劫

    这是一个美丽、遗憾又凄凉的世界,这是一个关于爱和背叛的故事,爱情、情亲、权势、欲望、这些本是身外之外的牵挂,却最终让人性泯灭而毁灭了一切,然而,在经历了三千年的生死轮回以后,再回来面对这些的时候,悲剧还会再次发生吗?……
  • 粉嫩娃娃是富商:九九倾城

    粉嫩娃娃是富商:九九倾城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是IQ200的超级天才,却唯独爱财。更有人送她外号称为“钱如命”。谁说穿越就要血雨腥风?步步为营?看她一朝穿越,摇身一变成为天下首富之时,看这天下谁敢小觑。百里臣苦笑着说“九儿,你居然是女人?你骗得我好苦阿,这一个错过便是一生。”即墨少卿悻悻的一笑:“你我既同为卿字,便是有缘,跟我回家做我的娘子如何。”夏复亦坚定决绝道:“我不管你是男是女,我都要把你留在身边,你休想跑。”她是天下第一商人,是斐然王国的公主,还是绝杀的首领?无论她是谁,她依旧一身的冷淡傲然之气。素手执着折扇,眼眸一一扫过众人,慵懒地道:“想娶我?想我嫁?行,都把钱拿够了再说。”闻言众美男齐齐倒地。看生性冷淡却执着无比的她,只为一句:若不离,此生不弃。如何掀起惊涛骇浪惊艳天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逢:赖定宝宝他妈咪(全本)

    重逢:赖定宝宝他妈咪(全本)

    六年前,是他打开了她的心扉,学会了去爱。亦是他,让她紧闭了心房。六年后,再次相遇时,他对她已是陌生人,她现在的生活很平静很幸福,容不得他来打扰!六年前,她的死,带给他的是懊悔与伤痛!六年后,那一场宴会上她带给了他惊喜,却在转身后让他抓狂。该死的女人,竟然敢给他嫁人!!!他发誓,不管用什么手段,也要把她绑回身边!且看,冷酷狂妄的大总裁如何化身为无赖来追求所爱?已对他免疫的冰美人是如何奴役大总裁?这场无赖与冰美人,夹杂着情敌的几人爱情角逐究竟会如何?且锁定《重逢:赖定宝宝他妈咪》。炎炎新坑:妖孽横生:魅上嗜血僵尸http://m.pgsk.com/a/209087/幻情文,喜欢滴亲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