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700000006

第6章 “嘉陵江”考论

杨小平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

内容摘要:本文对“嘉陵江”的得名以及“嘉陵江”一词在文献中的始见时代进行研讨。“嘉陵江”一词至迟668年《法苑珠林》已经出现,而“嘉陵江”得名还更早,至少北魏已经称“嘉陵水”。

关键词:嘉陵江;唐代;考论

嘉陵江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嘉陵江”何时得名,何时文献首先出现“嘉陵江”一词,国内外的研究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不少问题,故仍然有研究的必要。本文拟对“嘉陵江”的得名以及“嘉陵江”一词在文献中的始见时代进行研讨,望方家正之。

一、“嘉陵江”始称时间研究

《巴蜀文化大典》“嘉陵江”条说:“唐代以后始称嘉陵江。其得名,一说因嘉陵道,一说因嘉陵谷。古称阆水、漾水、巴水、渝水”。

按:南充五中夏权民老师2007年10月26日指出:称“唐代以后始称嘉陵江”的提法有误:首先,这个“以后”至少应改为“之际”,因为杜甫在《阆山歌》中已直言“嘉陵江”,更有稍比杜甫还早的画师吴道子绘“三百里嘉陵江水风光图”,均说明唐代已有嘉陵江之称,而不是在唐代以后;其次,再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081页释:嘉陵道“汉置。后汉省。故治在今甘肃成县西北”。可知嘉陵道取名于西汉,东汉时已将嘉陵道的行政区划废除。故《水经注》“汉水南出嘉陵道为嘉陵水”,当指该水是嘉陵(江)水得名之源,时间可能始于西汉;至迟,嘉陵水(江)的得名,始于《水经注》之际的北魏。

我们认为:夏老师所言《巴蜀文化大典》“嘉陵江”条的错误,是;但杜甫《阆山歌》当作《阆水歌》。为说明问题,现录杜甫《阆山歌》全诗:“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可以看出,该诗中并未出现“嘉陵江”一词。同时,改成“之际”也不通,不如直接删除“以后”就可以了。因为“之际”应该是两者之间,用在时间上,应该是两个朝代之间,如唐宋之际就是唐代与宋代之间。

《辞海》收录“嘉陵江”条,仅仅言“古称阆水、渝水”,并未提及“嘉陵江”出现时间。《辞海》“故道”条提及“嘉陵江”出现时间是唐以后:“故道,古水名,即今发源陕西大散关南,西南流至略阳白水江集会西汉水的嘉陵江源,唐以后始改称嘉陵江”。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收录“嘉陵江”条,指出嘉陵江又称“阆水、巴水、渝水”,并未提及“嘉陵江”出现时间。后出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收录“嘉陵江”条,仅仅言“古称阆水、渝水”,未提及“巴水”,也并未提及“嘉陵江”出现时间。

网文《“是是非非”西汉水 ——西汉水、嘉陵江、汉水古名辨析》指出《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关于“潜水”:“嘉陵水通谓之潜水矣,……禹贡通指之潜,后人称为西汉水,唐又称为嘉陵江”。该文所引错误不少。《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潜水”条并没有该句。我们怀疑《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的讹误。我们翻阅了《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发现“潜水”作嘉陵水通谓之潜水矣。《禹贡锥指》:“潜水自此至巴县入大江,禹通谓之潜,后人称为西汉水,唐又称嘉陵江”。与网文的引文大同小异,当是作者误引,引用时文字又有脱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容易让人误写为《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1931年编写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提出唐代称为“嘉陵江”是正确的,1999年在编纂《巴蜀文化大典》时未能注意,值得今后编纂字典辞书时引以为鉴。

该网文类似引用错误的情况不少。如《尚书·禹贡》:“‘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此言梁州之贡道。潜,汉水支流,指西汉水,今名嘉陵江。”实际上从“此言梁州之贡道”后均不是《尚书》的内容,该网文误把后人的文字引在《尚书》文字中,这样,给人的感觉“嘉陵江”一词在《尚书》中已出现了。

二、“嘉陵江”一词首见唐代

“嘉陵江”一词,《汉语大词典》未收。其中,“嘉”的含义,有美好、夸奖之意;“陵”的字义,有丘陵、陵墓之意。据目前文献记载,“嘉陵江”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文中明确无误的最早当属公元688年完成的《法苑珠林》。

(一)唐代诗文出现的“嘉陵江”一词

1.唐代诗歌中已经出现“嘉陵江”一词,略举例证如下:

欧阳詹《与林蕴同之蜀,途次嘉陵江,认得越鸟声,呈林。林亦闽中人也》:“正是闽中越鸟声,几回留听暗沾缨。伤心激念君深浅,共有离乡万里情。”

按:作者欧阳詹(756~800),贞元八年(792年)春登进士第二名,居贾棱、韩愈之间。欧阳詹游历四川时写下该诗,该诗当在贞元八年(792年)到贞元十六年(800年)之间完成。该诗载《全唐诗》卷349,题目中出现的“嘉陵江”毫无歧义,明确无误。不过,该诗标题也存在被后人改动的可能。

元稹《新政县》:“新政县前逢月夜,嘉陵江底看星辰。已闻城上三更鼓,不见心中一个人。须鬓暗添巴路雪,衣裳无复帝乡尘。曾沾几许名兼利,劳动生涯涉苦辛。”

按:作者元稹(779~831),该诗当晚于上首诗时代。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卷》(下面简称“《笺注》”)编年于元和十年(815年),是诗人“由京师赴通州司马任所途中”。“嘉陵江”是一个词,与“新政县”对文,“嘉陵江”后的“底”当是方位名词,与上文的“前”对文。“新政县”现在是仪陇县城,位于嘉陵江边。

白居易《寒食日寄杨东川》:“不知杨六逢寒食,作底欢娱过此辰。兜率寺高宜望月,嘉陵江近好游春。蛮旗似火行随马,蜀妓如花坐绕身。不使黔娄夫妇看,夸张富贵向何人。”

按:作者白居易(772~846),谢思炜《校注》:“朱《笺》:作于开成三年(838),洛阳”。正文出现的“嘉陵江”是一个词,与“兜率寺”对文,“嘉陵江”后的“近”当是形容词,与上文的“高”对文。该句中国基本古籍库《全唐诗》卷457作“嘉陵江近好游者”,“者”字与“辰”“身”“人”不押韵,当是“春”字的形近讹误。中国基本古籍库《白氏长庆集》卷67等不误。

2.唐代文章中也多见“嘉陵江”一词,如以下:

释道世《法苑珠林》卷18《感应缘·唐都水使者苏长妾》:“唐武德中,以都水使者苏长为巴州刺史。长将家口赴任。渡嘉陵江,中流风起船没,男女六十余人一时溺死。唯有一妾常读《法华经》,船中水入,妾头戴经函,誓与俱溺,妾独不沈,随波泛滥,顷之著岸。逐经函而出,开视其经,了无湿污”。

按:作者道世(?~683),唐代僧人。《法苑珠林》完成于唐总章元年(668年)。收于大正藏第53册。由此可见,文献中至迟在668年已经出现“嘉陵江”一词。本文又载唐临《冥报记》卷中。正文中出现的“嘉陵江”明确无误,是一个词。“渡嘉陵江”一作“度嘉陵江”,意思同,文字更古,符合当时语言。

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阆州之东百余里,有县曰新政。新政之南数千步,有山曰离堆。斗入嘉陵江直,上数百尺,形胜缩矗,欹壁峻肃,上峥嵘而下回洑,不与众山相连属,是之谓离堆。”

按:《鲜于氏离堆记》上元元年(760年)八月作。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上元元年八月,颜真卿52岁(有人误为53岁),由刑部侍郎出贬蓬州长史,途经新政县,应成都兵曹鲜于昱之请,为其父鲜于仲通撰写《鲜于氏离堆记》。描写离堆的位置、山势和离堆石堂的形制及周围景色,介绍鲜于仲通其人及颜氏与鲜于氏的通家之谊。一说唐代宝应元年(762年)立。清代董诰《全唐文》卷337(清嘉庆内府刻本)载有该文。“嘉陵江”出现在正文中,毫无歧义,是一个词。

颜真卿《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铭》:“县南有离堆山,斗入嘉陵江,形胜峻绝,公乃慷慨发愤,屏弃人事,凿石构室以居焉。”

按:《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铭》是颜真卿大历二年(767年)为御史台同事鲜于仲通撰。该碑铭记述鲜于仲通20始学、40进士高第及其与诸子的宦履事迹,表达颜氏、鲜于氏通家之谊。清代董诰《全唐文》卷343载有该文。“嘉陵江”是一个词,出现在碑刻文献的正文中,碑刻文献属于同时文献,很有说服力。

杜光庭《历代崇道记》:“文宗开成二年五月,中书舍人高元裕为阆州刺史,于州北八九里嘉陵江上小山之前,忽见崖壁间光彩有异,近而观之,石上自然石文,成老君真像,眉发衣章,巾履服饰,无不周备。”

按:作者杜光庭(850~933),唐僖宗时,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僖宗入蜀。本文作于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清代董诰《全唐文》卷933载有该文。“嘉陵江”一词出现在道教文献中,毫无歧义。

我们必须看到,“嘉陵江”得名时间与“嘉陵江”一词文献出现时间并不一致,因为书面文献往往滞后。“嘉陵江”一名,可能始于西汉嘉陵道地名。专家学者热衷讨论的始见书证实际上往往只能是早期书证。现在硕、博士论文、学术论文批评《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文大辞典》《辞源》等所收词语例证滞后,但往往忽视例证的典范、规范,漠视例证文献的版本,而一个时代较晚的词语例证比一个不规范甚至错误的词语例证要好。

(二)简称“嘉陵”

“嘉陵江”多使用简称“嘉陵”,容易与表示行政区划的“嘉陵”混淆。

杜甫《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奖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按:作者杜甫(712~770),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秋,杜甫52岁,第一次到阆中;广德二年(764年)春初至春晚(即农历的正月至三月),杜甫53岁,第二次到阆中。其间,因感慨万端,写下了著名的《阆水歌》。“嘉陵江色”一作“嘉陵江山”。“嘉陵江色”当读作“嘉陵 江色”,说明“嘉陵江”不是一个词。

韦应物《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按: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初看,该诗题目含有“嘉陵江”,似乎说明唐代已经使用该名称。不过,该标题也可以理解为“听 嘉陵 江水 声”,这样的话“嘉陵江”就不是一个词了。

元稹《使东川·江楼月》:“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按:杨军《笺注》编年于元和四年(809年),并未具体说明。《笺注》专门为“嘉陵江”列为注释条目进行说明。该诗正文中的“嘉陵江”实际上是“嘉陵”,“嘉陵江岸”是“嘉陵”加“江岸”的组合,而不是“嘉陵江”加“岸”的组合。“嘉陵”是“嘉陵江”的简称。

元稹《江花落》:“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江花何处最断肠,半落江流半在空。”

按:杨军《笺注》编年于元和四年(809年),但并未具体说明。“嘉陵江”并非一个词,该句按照语气当读断作“日暮 嘉陵 江水 东”。“嘉陵”是“嘉陵江”的简称。“江花何处最断肠”中国基本古籍库、《笺注》均作“江花何处最肠断”,是符合近体诗平仄格式要求。

元稹《嘉陵江二首》:“秦人惟识秦中水,长想吴江与蜀江。今日嘉川驿楼下,可怜如练绕明窗。千里嘉陵江水声,何年重绕此江行。只应添得清宵梦,时见满江流月明。”

按:杨军《笺注》编年于元和四年(809年),但并未具体说明。“嘉陵江”出现诗歌标题中,第二首出现“嘉陵江”,但并不是一个词,而是连用的两个词,该句按照语气当读断作“千里 嘉陵 江水 声”。“嘉陵”是“嘉陵江”的简称。

白居易《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楼月》:“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按:正文出现的“嘉陵江”并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连用,该句按照语气当读断作“嘉陵 江曲 曲 江流”。

薛能《嘉陵驿》:“江涛千叠阁千层,衔尾相随尽室登。稠树蔽山闻杜宇,午烟熏日食嘉陵。频题石上程多破,暂歇泉边起不能。如此幸非名利切,益州来日合携僧。”

按:作者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该诗标题一作《题嘉陵江驿》,说明“嘉陵江”可以简称“嘉陵”。正文中出现的“嘉陵”是“嘉陵江”的简称,与“杜宇”相对。

罗邺《嘉陵江》:“嘉陵南岸雨初收,江似秋岚不煞流。此地终朝有行客,无人一为棹扁舟”。

按:罗邺(825~?),晚唐著名诗人。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该诗载《全唐诗》卷654。标题出现“嘉陵江”,正文出现的“嘉陵”当是“嘉陵江”的简称。

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楼中忆阆州。若到阆中还赴海,阆州应更有高楼。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今朝相送东流后,犹自驱车更向南。”

按:作者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生年,冯浩主元和八年(813年)说,张采田主元和七年(812年)说。第一首出现的“嘉陵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一个词,一种是两个词连用。“嘉陵江”出现诗歌标题中,第二首出现“嘉陵江”,但它们都不是一个词,而是连用的两个词,标题按照语气当读断作“望喜驿 别 嘉陵 江水 二绝”,“千里嘉陵江水色”句按照语气当读断作“千里 嘉陵 江水 色”。一作“十里嘉陵江水色”,亦通。但考虑到嘉陵江的情况,“千里”更好。“犹自驱车更向南”一作“犹是驱车更向南”。

刘沧《春日游嘉陵江》:“独泛扁舟映绿杨,嘉陵江水色苍苍。行看芳草故乡远,坐对落花春日长。曲岸危樯移渡影,暮天栖鸟入山光。今来谁识东归意,把酒闲吟思洛阳。”

按:作者刘沧(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标题与正文均出现了“嘉陵江”,但标题中的“嘉陵江”是一个词,而正文中的“嘉陵江”却不是一个词,该句按照语气当读断作“嘉陵 江水 色 苍苍”。

三、嘉陵江的别称“嘉陵水”

“嘉陵江”又称“嘉陵水”,还有不少别称,如“潜水”“漾水”“西汉水”“阆水”“渝水”“巴水”“内江”“垫江水”等。《辞海》《汉语大词典》均未收录“阆水”、“嘉陵水”。“渝水”,《汉语大词典》未收录,《辞海》收录,但未提及出现时间。这些别称中,“嘉陵水”与本文有直接关系。其余的别称,我们拟另外专文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清代赵一清注《水经注释》卷20:“杜佑《通典》:秦州上邽,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出,经嘉陵曰嘉陵江,经阆中曰阆中江,汉中金牛县嶓冢山,《禹贡》漾水至此为汉水,亦曰沔水。其说为可据。”

按:由于该段出现在杜佑公元801年完成的《通典》注释中,很容易误解为杜佑的说法,以为文中出现的“嘉陵江”是唐代书证,这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出,经嘉陵曰嘉陵江,经阆中曰阆中江,汉中金牛县嶓冢山,《禹贡》漾水至此为汉水,亦曰沔水。其说为可据。”是清人引述的内容。有人根据这段引文记载作为唐代文献证据,来说明问题,无疑是很不妥的。

元稹《苍溪县寄扬州兄弟》:“苍溪县下嘉陵水,入峡穿江到海流,凭仗鲤鱼将远信,雁回时节到扬州。”

按:杨军《笺注》编年于元和十年(815年),但未具体说明。本诗又题作《流寓苍溪寄扬州兄弟有感》。“嘉陵水”即“嘉陵江”,出现在北魏时期。《水经注》:“西汉水南入嘉陵道为嘉陵水。”《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466或472-527年)所著,《水经注》的记载说明北魏之际已有嘉陵水之称。北魏所言“嘉陵水”,比唐朝时所言“嘉陵江”的时间早。《辞源》“嘉陵江”条也解释说:“水名。古称西汉水。《水经注》卷20《漾水》‘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江名由此而来”。

杨小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同类推荐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天下蜀道

    天下蜀道

    道,蜀道,道载蜀道。缘,广元,缘结广元。谨以此书献给中国蜀道文化联合申请世界遗产工程!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热门推荐
  • 坐下,和自己谈一次灵魂

    坐下,和自己谈一次灵魂

    你该怎么安抚一颗漂浮而躁动不安的心灵?如何才能看清生命的真相?命运的手要将你导向何处?哪里才能找到精神的家园? 这些年,你一直在路上。现在,坐下来和自己谈谈,好好梳理一下过去,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接下来,你该何去何从?
  • 梦系前生缘

    梦系前生缘

    宰相府三小姐叶冰凝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在她20岁生辰时,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自此以后,这个梦夜夜出现,而这个梦牵系着自己前世的怨与缘,她决定要弄清楚,从此她便踏上了自己的寻梦之旅。
  • 无爱承婚

    无爱承婚

    她和他在一起,她花不完的心思,用尽了手段,她是硬生生从他前女友手中夺过,她以为只要她爱,只要她努力,他就会爱上她,他就会发现她的好。结果却是,婚姻2年,仅仅的700多天,他的前女友回来,他毅然选择了那个女人。他说,“乔漫,我爱她。”乔漫,我爱她?多么讽刺的一句话,当时她听到的时候,笑了,笑得撕心裂肺。她爱他,爱得死心塌地,她爱他,愿意为他做一切,连死都愿意。但是,他却还是告诉她,“乔漫,我爱她!”她的初恋,她的初吻,她的初夜,她两年的卑微付出,被他那一句冷冰冰的话,彻底的否决,不留痕迹。离婚,好,她答应。并不是为了成全,而是为了报复。在离婚前一夜,她上了她儿时玩到大的青梅竹马,给他第一次戴了绿帽子。离婚当天,她挽着她的青梅竹马,走进了婚姻礼堂。什么事情,都必须赶在他的前面,她只是想要证明,“言箔,不是没有你,就不能生活。”一年的报复,她遍体鳞伤,他也遍体鳞伤。她恨,那是因为她很爱。一直以来,莫离都知道,和他上床,和他结婚,都是因为很想要报复,都是因为,她很爱,很爱。所以,他可以假装不知道,假装不在意,假装听不到高潮时她叫着另外一个男人的名字。所以,当一年之后,她累了,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对不起,莫离,我爱他。”于当年,言箔告诉她的话一模一样。但是莫离不是她,他只会淡淡的说,“好,你回去吧。”没有仇恨,没有怨言,因为他明白,无爱承婚而已!可那一刻,乔漫的心却痛了一下。…嘿嘿,各位亲们,宅回归了!支持宅的亲们,点击你的鼠标收藏哦,那是给宅最大最大的动力!!
  • 红楼梦(最爱读国学书系)

    红楼梦(最爱读国学书系)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红楼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对症足部特效疗法治百病

    对症足部特效疗法治百病

    人的足部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其中密布着经络和穴位,并隐藏着心脏、肝脏、肾脏等反射区,长期坚持对足部经络及相应脏腑反射区进行良性刺激,不仅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还可以对某些常见疾病起到明显治疗或者辅助治疗的作用。此外,观察足部的变化可以为自己做个体检,及早发现身体脏腑的病变,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为了方便读者从速对照学习,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足部与健康的关系,教读者怎样通过观察足部进行疾病自查,并针对常见不适症状推荐了按摩、刮痧、拔罐、足浴、艾灸、药敷、保健操等对足部施术的特效疗法。
  • 倾城毒妻:夜王的呆萌宠妃

    倾城毒妻:夜王的呆萌宠妃

    飞羽眨巴着眼睛使劲思考,久久,道了句:“你!”某王爷瞬间圆满了,“反正你不会不许我炼药”这话一落···@“宝贝,掌心躺着一粒金灿灿的的丹药。,爹不疼,放···放王爷还是放毒呢?飞羽眨巴着眼睛用力思考重生到相府嫡女身上,王爷,娘不爱,嫡姐设计,大哥陷害!没事,关门,你老英俊神武,我和毒药哪个重要?”某腹黑王爷吃醋生闷气中,他家小王妃为什么就只对药感兴趣呢,而且,还是毒药!众暗卫绝倒,冷酷无情的形象啊!飞羽淡定的伸出小爪子,您老还能无耻点吗?和毒药比重要性?@“小狐狸,王爷,我饿”某妖孽王爷卖萌。众暗卫绝倒,【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腹黑的异姓王爷养了一只披着小白兔外衣的呆萌小狐狸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成功拆之入腹的故事!】
  •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青少版名著)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的代表作。作品的主人公福尔摩斯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神探,他面对曲折离奇的案件,往往能够通过对细节的精确观察,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一步步抽丝剥茧,最终使真相大白。这些故事大都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揭示了法律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宣扬了人道主义、善恶报应以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想主义观点,并热情赞美了人间的真善美。
  • 古龙文集:碧血洗银枪

    古龙文集:碧血洗银枪

    碧玉山庄选婿之日,武林四公子——邱凤城、马如龙、沈红叶、杜青莲应邀前赴寒梅谷,但在选婿开始前,其中三人竟然相继遭遇毒手。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人——马如龙。向来骄傲的马如龙无处争辩,也不想争辩,他该何去何从?谁又是幕后真凶?在惊险的逃亡途中,这个隐藏在碧玉山庄的惊天阴谋被一步步地揭开……
  • 养宠成妃

    养宠成妃

    把自己养大的男人,变成了自己的仇人;以身相护的组织,变成了敌军!安茹锦看着任务成功后,干爹用手枪指着自己,“哼,你永远不会得到了!”把那神秘的瓶子摔碎,看着他双目眦裂。再醒来,她成了皇帝身边的一只猫,本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些莺莺燕燕为什么与自己为敌!哼!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招惹了我还想有好日子过?辱我者,见一对,杀一双!欺我者,我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你姑奶奶我,不是好惹的!身为一只神秘的幻兽,她变人时妖娆惑众,化宠时萌翻全场。“怎么样,知道自己捡到宝了吧?”摇摇蓬松的大尾巴,安茹锦得瑟的看着眼前的男人。“嗯,今晚让我好好宠宠你,我的宝贝儿……”司徒傲天金眸一闪,拇指食指准确的捏住她绒毛里的一点。靠,你个色狼!片段一:“皇上,皇上!”林英跑过来,扶着老腰,“猫儿把皇后的脸给挠了!”挑挑眉,“哦?”“皇上,这……”“准备好工具,一会儿朕给她修指甲。估计,磨花了吧。”半柱香后,猫儿被皇上抱着入睡了。片段二:“皇上,皇上!”林英拿着一角龙袍跑过来,扶着老腰,“猫儿把皇上的龙袍撕碎了!”放下笔,“哦?”“皇上,这……”“把人都带出去,朕亲自教育教育她!”半个时辰后,寝宫里一片吟哦,春宵旖旎。片段三:“皇上,皇上!”林英抱着小公主跑来,扶着老腰,“皇后娘娘大发雷霆,催皇上回宫!”放下鱼竿,“哦?”“皇上,这……”“把鱼带着,朕亲自下厨,伺候伺候她。”晚宴后,皇后抱着肚子笑的淫/荡,“哎哟,讨厌啦……”听闻,半年后皇后产下一子,极爱吃鱼。传言岳宁国皇帝先宠一只猫,后宠一个人,倾尽天下。传言岳宁国皇后恃宠而骄却实力强大,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踏平后宫三千人!此文宠,女强。前边主角对手戏多,后期配角不断出场。有萌宠,有帅哥,敬请期待传言,好孩子看文都收藏,颜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