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400000001

第1章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和对比(1)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和对比

黄树先 王丽媛

摘要 一种语言当然也可以研究,但是很困难。我们主张应该对语言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才能看出语言的共性和独特之处。比较有两种,一种是历史比较,一种是类型学的比较。一般的看法,这两种比较有本质的差异。我们赞成把这两种比较有机融合起来,使语言的研究更为宽广。

关键词 语言比较;历史比较;类型学比较

历史语言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比较,以期追溯语言的历史,探讨语言的早期面貌。我们认为,除了这种比较外,我们还应该借助类型学的方法和成果,来指导我们的研究,检验我们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比较和对比应该是历史语言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历史比较法可以推测历史上某些语言可能存在什么样的状态,而类型学则可以检验哪些推测符合语言学一般原理,是合理的,哪些是违背语言规则的,是不合理的。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把语言分成共时和历时,语言的研究大体上也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1]。一般的学者都认为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某个平面,比如现代汉语的描写和分析。这种研究不涉及语言各个成分的历史和来源。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探讨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们还可以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来研究语言,这就是比较语言学。有亲属关系语言的比较和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比较,其性质是不一样的。这两种方法主要的分歧应该是研究的旨趣有差异。法国比较语言学家梅耶曾说过:“进行比较工作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从比较中揭示普遍的规律,一种是从比较中找出历史的情况。这两个类型的比较都是正当的,可又是完全不同的。”[2]梅耶指出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差异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这两种方法有共同的地方,这就是“比较”。两种比较各有其研究的旨趣,我们在语言研究中,可以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一、比较和对比:相互补充

传统的看法,对比和比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一样的研究学科或者叫思路。在比较语言学中,许多学者也不大会想到要运用对比的方法和研究成果。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两个学科很少能够交叉。

罗曼·雅柯布森很早就意识到,这两种比较方法是应该相互补充的。他在《类型研究及其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贡献》一文中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引用格林伯格的观点,认为语言类型学可以帮助历史语言学,“我们的预测力,因为在一个共时系统里,一些发展是很可能的,一些不大可能,一些可以排除掉”[3]。根据这个观点,雅柯布森进一步申述:“语言的重建状态与类型学发现的一般规则发生冲突,就会使重建出现问题。”[3]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运用类型学发现的语言学一般规律来检验重建的成果。

国内一些学者也有意识地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和成果来检验汉语的重建。潘悟云教授对上古汉语语音的元音构拟进行了评述[4]。

高本汉的上古音有15个元音[5],董同龢20个[6],李方桂4个[7],王力6个[8]。潘悟云先生认为,有两个原因造成了上古汉语元音的差异。一是对上古韵部的认识不同,高本汉等人认为,上古汉语一个韵部有不同的主元音。后来的学者,如王力、李方桂等先生则认为,一个韵部主元音应该是相同的。第二,是对于从上古到中古的语音演变有不同的看法。

高本汉的元音系统i只作介音,不是主元音,这不符合自然语言特点;后元音多于前元音。

潘悟云教授对上述几家的构拟进行了评说:

1.构拟的音系是否符合语言的普遍现象;

2.构拟的音系与亲属语言的实际音系是否接近;

3.构拟的元音在整个韵母系统中的配置是否匀称;

4.拟音是否能够满意地解释谐声、通假、异读和音变;

5.与亲属语同源词的语音比较是否贴切。

这五条标准,第一是语言的对比(语言类型学),第二、五是亲属语言的比较,其余两条是语言内部的证明。

潘悟云先生在“构拟的音系是否符合语言的普遍现象”里说:

John Crothers对Standford Phology Archiving Project所收集的209种语言材料作过统计,其中最多的是五元音系统:i、e、a、u、o,共55种。郑张尚芳的6元音系统占第二位,共29种。李方桂所拟的4元音系统占第七位,共9种。而没有一种语言是王力构拟的那种元音系统。

在自然语言中元音i普遍存在,它与a、u构成最稳固的元音三角形。但王力的系统中没有i,高本汉系统中i仅出现于介音,都不符合普遍现象。

人类发音器官后舌位的活动范围比前舌位小,所以后元音数一般不会超过前元音数,但是高本汉的系统中,后元音比前元音多,后元音高低等级竟分为5个,这在自然语言中是很少见的。

语音的变化会使语言的对称结构受到破坏,比较古老的语言中,音系排列一般是整齐、对称的。高本汉和王力的系统显然不符合这个原则[4]。

二、汉藏语系语言的几个特点

运用比较可以发现语言的普遍规律,这些普遍规律可以检验我们重建的语言的早期形式。原始汉藏语系的面貌,必须通过历史比较才能建立起来。这些通过历史法建立起来的特点,必须借助类型学的比较法来检验后,才能判断这些成果是否合理。

王力先生《汉语史稿》“汉语的亲属”一节,总结了汉藏语系的特点。认为“这些共同点决不是偶然的” [9]26。王力先生的汉藏语系分类是把汉藏语系分为汉台语群和藏缅语群。

语音方面,汉藏语系的共同点,王力先生归纳了两条:

“第一,声调作为音位的组成因素,这是汉藏语系的一大特点……在汉藏语系里,可以说所有的语言都具备声调;绝大多数的语言具备辨义的声调。……这种和汉语一致的情况,绝对不是偶然的。”

“第二,大多数语言具有m,n韵尾,并且还有p,t,k韵尾和它们作十分整齐的配合。这个格局是和古代汉语相符合的,也是和现代汉语某些方言(粤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客家方言)相符合的。”[9]26。

语法方面,王力先生也归纳了两条:

“第一,大部分的词以单音节的词根为基础,这是汉藏语系被称为单音节语或词根语的由来。这并不妨碍这些语言具有许多复音词,并且还继续向复音的道路上发展。但是,这些语言仍旧有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的形尾和词头词尾都不够丰富,用来构词的词素绝大多数是单音节。”(按:这隐含另一个特点:汉藏语系缺少形态)

“第二,单位名词(量词)也是汉藏语系特征之一。大部分的汉藏语系语言(特别是汉台语群)都具有单位名词。” [9]27

根据王力先生的表述,我们可以概括为:

1.汉藏语系以单音节词根为主;

2.汉藏语系有声调;

3.汉藏语系缺少形态;

4.大部分的汉藏语系语言(特别是汉台语群)都具有单位名词。

这4个特点大体可以认为是相当多的学者对汉藏语系特点的看法。我们根据历史比较可以判断其正误,还可以依据类型学来加以检验。

(一) 汉藏语系是单音节?

关于汉藏语系早期音节的结构,传统的看法认为,早期汉藏语系以单音节为主。最近几年,有学者提出,汉藏语系的音节结构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

1.汉藏语系在早期以双音节为主,就像现在南岛语系的音节结构。

2.其后,双音节重音转移到后一个音节上;前一个音节变成次要音节。南亚语大体是处于这种语音格局。

3.第三个阶段,次要音节或脱落,或和主要音节的声母融合,形成复辅音。复辅音或脱落,或融合,形成单音节。有两篇文章专门分别讨论侗台语和汉语音节的发展。[10][11]

黄树先《上古汉语复辅音声母探源》讨论了汉语音节“双音节→单音节→双音节”发展问题。我们认为前上古汉语的双音节词是以单纯词为主,这种单纯双音节词是一个语素;这个语素由两个音节组成,表达一个意思。其后,这种双音节单纯词缩减以后,演变成单音节,即CVCV→C-CV/CCV/CV。汉藏语系许多语言都走过这条路(黄树先《汉缅语比较研究》[12]讨论了缅甸语的音节结构)。这种单音节词(C-CV/CCV/CV)后来又演变成双音节词。但是这个时候的双音节词,和前上古汉语的单纯双音节词,在性质上有本质的不同:这个时候的双音节词,多为两个语素,双音节词的前后两个音节都有实际意义。王力先生《汉语史稿》第四十节《构词法的发展》中认为,上古汉语是单音节为主,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连绵字;(二)词根加词头、词尾;(三)仂语的凝固化。”并认为前两类数量少,“至于仂语的凝固化,就是说,仂语在发展过程中凝固起来,成为单词,如上古的‘天子’,中古的‘喜欢’等,在汉语构词法则是主要的。”[9]346这样看来,秦汉以来逐渐增加的双音节词,和前上古的双音节词就有本质的不同。除第一类连绵字和前上古的双音节词性质相同之外,第二类词根加词头、词尾,仍是以单音节为主,附加词缀;第三类,是两个语素组合的凝固词,而且所占比重最大。就书面文献来看,汉语史上的双音节化实际上是建立在汉语以单音节为主这个大背景上的(我们说汉语为单音节,是指经过CVCV→C-CV/CCV/CV,即单纯双音节→单音节演变后的单音节)。这也就是说,自从双音节演变为单音节后,汉语始终是单音节语言,或者说是以单音节为基础,单音节词占主导地位。”[10]最近我们读到梅祖麟先生的文章,他也认为:“汉语从最早到现在,语素一直是单音节。”[13]

汉语早期音节结构如何?汉语到底是如何发展演变?现在还有争论。全广镇最近还认为原始汉藏语是单音节语言,“如果我们假设原始汉藏语为多音节语,那么我们就难以解释后来它如何变成单音节语。”[14]。施向东先生对黄树先[10]的说法提出了批评[15]。

我们在上面已经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探讨了汉语音节发展的轨迹。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语言中音节的发展应该是多音节→单音节,而不应该是相反。

(二)汉藏语系有声调?

同类推荐
  •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收录了关于语言学理论、文字、音韵、语法、训诂、方言调查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
  •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坛独具特色、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的诗字句清 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散文则如天马行空,纵情任性,随意 铺染。这位自然之子,一生都被诗意浸透,随遇自有乐土。他的诗文,情爱 ,还有那云游飞升般的离去,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纷繁的尘世,仍被世间 传说不尽。斯人已去,我们唯有从诗文中,触摸那传奇一……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捡个丫鬟非常弱

    捡个丫鬟非常弱

    长的不绝美,身份不特殊,我认了米有爹娘疼,老是被虐待,我认了可是…为毛我是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也就算了…为毛还遇上群战?!“你们继续…”看着眼前血腥的画面,某人讪讪的爬回棺材。————————这是一个漂亮的神医美人捡到了一个贰货穿越丫鬟的故事。这个丫鬟.长相很弱!?这个丫鬟.身手很弱!?这个丫鬟.脑子很弱!?到底弱不弱!谁捡谁知道!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向明星学习

    向明星学习

    本书中,我们精选了刘德华、成龙、周杰伦、姚明等十几位明星的成长历程,从人生目标、规划、精神、胆识、性格、品格与外在的社会时代环境、机遇等方面,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感人又不乏趣味性的故事。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这部励志经典中获得深切的感悟,有助于人们自我认知、自我导航,进而自我超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三道茶全书

    人生三道茶全书

    本书由清涟、雅瑟编著。饮茶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品茶的三种境界:一苦。人生之始,苦字当头。面对苦境,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体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才能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二甜。当我们经过岁月的磨砺,奋斗时埋下的种子便会发芽、成长,直到最后硕果累累。当我们在明月清辉下品尝甜美的果实之时,我们又怎么能不感到由苦到甜的这份快意?三淡。人的一生,会经历太多的事,想“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就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这种境界需要苦的浸泡,甜的滋润之后,方得平静恬淡的身心。
  • 穿越为妾

    穿越为妾

    为了救人意外落水,本来以为必死无疑,谁知道竟然来到了古代。十岁小妾,二十几岁的灵魂,丈夫的爱她不要。王爷的爱,她不敢要。为了撑起家族的一片天,她女扮男装行走在刀口边缘。铁马金戈,军装裹红颜。笑傲江湖谁与争锋。君王爱,夫妻情,风华散尽,红颜落谁家。精彩片段:雪儿公主往前一步,吓得念君立刻往后退了一大步,和公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雪儿见状也不逼她,泪眼迷蒙的说,“念君,我只要你我相知相守过完一生就行,不要这样对我好吗?姬齐一把扯过她,低沉着声音,妖冶黑眸邪魅肆意的看着她说,“你是个男儿身又怎么样,本王喜欢就好,今生今世,上天入地,你都别想逃开本王,因为你是我的。”身上的衣服一件件的被撕碎,念君心灰意冷,欺君之罪是死,被强占还是死,为什么自从来到了古代以后,她的脑袋似乎随时都在准备搬家。李东旭:你本就是我的小妾,为什么你要离开我,生,我要你赔着我生,死,我要你陪着我死。安亦竹:念君,这些真的是你想要的吗?人生不过几十载,你何苦这样为难自己。苏怀修:江山美人我都要,今生,你休想从我的身边离开。————————————————————————————————————推荐自己的文:《喋血宠妃》《错惹酷总裁》《烈焰江湖》
  • 爱情精选

    爱情精选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