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44

第44章 子张第十九(2)

【解读】子夏认为,一个人学成从政后,也不能忘记学习和修养,只要工作之余有闲暇,就应该用来进行学习和修养;一个人经过学习,有了很高的道德、学问,就应该去从政,在实践中实现济世救民的理想。现在许多人从政后忘记了青年时代的理想、信念,忘记了从政前的壮志、雄心,在金钱、名利面前迷失了方向,结果腐化堕落,身败名裂,就是因为不懂得“仕而优则学”的道理。“学而优则仕”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是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所以“士”和“大夫”(有官职)总连在一起,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李泽厚《论语今读》)。

19.14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①。”

【译文】子游说:“办理丧事,表达了悲哀的心情就行了。”

【注释】①致:表达。止:停止。意思是行了、够了。

【解读】子游的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为亲人办理丧事,既要严肃认真,表达内心悲伤的心情,又不能过分悲伤,这对身体不利,也不符合办丧事的初衷;另一方面,操办丧事要置办礼器、祭品,既要根据财力操办,又不能铺张浪费,只注重丧事的形式而不管办丧事的目的、作用。可能当时社会上出现了铺张浪费、大办丧事的风气,子游针对这种情况说了上述这句话。

19.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①,然而未仁。”

【译文】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是难得的人才,但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

【注释】①张:指子张。孔子的学生。难能:难得的才能。这里指难得的人才。

【解读】子游给予子张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由于“仁”是君子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一般人难以达到,孔子也认为没有人达到了这个境界。子游说子张虽然有才能,但还没能达到“仁”的境界,也许是实话,但更多的是激励,并以此互相勉励,作为共同进步的动力。可见,子游领悟了孔子所说没有人达到“仁”的境界的良苦用心。

19.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①,难与并为仁矣。”

【译文】曾子说:“子张总是仪表堂堂、庄严大方,很难与他一道履行仁德。”

【注释】①堂堂:形容仪容庄严大方。

【解读】尊称曾参为“子”,说明《论语》的整理、编辑者是曾参的学生。在《先进》篇第十八章,孔子对曾参和子张作了评价,认为曾参迟钝,子张偏颇。金良年先生认为“迟钝偏于内向,偏颇偏于外向,比较而言,迟钝更接近于仁”(《论语译注》)。由于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对“仁”的理解也就有差异,因此曾参认为“难与并为仁”,意思是自己注重从内在修养上下工夫,以求达到“仁”的境界并履行“仁”;子张更注重履行“仁”的外在形式,而在内在修养上则不足。曾参的话表明,他和子张在履行“仁”的方式和途径上有所不同,子张应从内在修养上多下一些工夫。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小孔子四十四岁,子游小孔子四十五岁,曾参小孔子四十六岁,子张小孔子四十八岁。作为孔子晚年的学生,他们四人年龄差距不大,子张比最大的子夏仅小四岁。从《子张》篇的记述看,他们年轻,思想活跃,彼此熟悉,常在一起探讨问题,又能直抒己见,指出对方的不足,但出发点是善意的。

19.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①:人未有自致者也②,必也亲丧乎!”

【译文】曾子说:“我从老师那里听说:人不会主动地流露真实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亲人去世的时候!”

【注释】①诸:“之于”的合音。②自致:自动表达。指主动流露感情。

【解读】曾参转述孔子的话背景不详。孔子认为,一般人在亲人去世后由于内心悲痛,会自然地流露出真实感情,但在其他场合不会主动流露真情。曾参转述孔子的这句话,意在强调人应该有自制力,能够以理智来控制情感,不能不分时间、地点、场合随意表露真实情感,或轻易发表意见。当然,以理智控制情感必须掌握好度,如果过分强调理智,就会压抑感情,使真情难以表露,给人留下过于拘谨的感觉。

19.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①,其他可能也②;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③,是难能也。”

【译文】曾子说:“我从老师那里听说:孟庄子的孝顺,别的方面都可以做到,但不改变父亲任用的臣属和父亲制定的政策,是难以做到的。”

【注释】①孟庄子:鲁国大夫孟献子仲孙蔑的儿子,名速,“庄”是他的谥号。②可能:可以做到。③父之臣:父亲任用的臣属。

【解读】古代的卿大夫在用人上往往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孟献子在鲁襄公十九年去世,孟庄子任用父亲的旧臣,实施父亲制定的政策,在位四年都没有改变其父的决定(孟庄子在鲁襄公二十三年去世)。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父亲孟献子知人善任,在内政、外交上都做出了成绩,因此他用的人、制定的政策都没有必要改变;另一方面表现了他对父亲的尊重,以及对父亲遗志的继承。从对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上看,孟庄子的做法的确值得肯定,但如果对前人的东西不加分析、鉴别,全盘照搬和继承,也不可取。

19.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①,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②,民散久矣③。如得其情④,则哀矜而勿喜⑤。”

【译文】孟孙氏任命阳肤为管理司法的官员,阳肤去请教曾子。曾子说:“当政的人不依法行事,百姓早就散离了。你作为司法官,如果知道了他们的实情,就应该悲伤怜悯,而不要高兴得意。”

【注释】①阳肤:曾参的学生。士师:狱官。即管理司法的官员。②上:在上者,即当政的人。失其道:失去道义。意思是不依法行事。③散:散离。④得其情:得知他们的实情。⑤哀:悲伤。矜:怜悯。

【解读】阳肤向老师曾参请教担任司法官的事。曾参提出了两点意见:首先,造成百姓散离的原因是当政者不依法办事,普通百姓即使有违法的行为,也是当政者教化不当造成的;其次,要秉公审理案件,知道了当事人犯法的实情,应该感到悲伤并怜悯他们,才不致滥施刑罚,处罚失当。可见,曾参领悟了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主张以仁德、礼制教化百姓,反对把刑罚作为治国的唯一手段。

19.20子贡曰:“纣之不善①,不如是之甚也②。是以君子恶居下流③,天下之恶皆归焉④。”

【译文】子贡说:“纣王的罪过,不像人们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恶处在不利的位置,因为所有的罪恶都会集中到他身上。”

【注释】①纣:商代最末的君主。帝乙的儿子,名受,史称纣王。曾平定东夷,使中原文化传播到淮河、长江流域。他材力过人,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暴敛重刑,荒淫无道,百姓怨恨。后被周武王所灭。②甚:厉害、过分。③下流:水的下游。这里喻指不利位置。④天下之恶:指所有的罪恶。归:归属。意思是集中。

【解读】子贡对纣王的评价独特,不人云亦云,说明他能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人物,不因为某个历史人物有罪过就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天下之恶皆归”)。可见,子贡对孔子的历史观有较深刻的领悟,既聪明又有胆识。古往今来,一些人形成了一种好走极端的观念,一旦一个人干了坏事,就认为这个人一无是处,坏到了顶点;一旦一个人做了好事,就认为这个人完美无缺,堪称典范。这样做,要么是因为不会客观、辩证地看问题,要么是别有用心。

19.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①:过也,人皆见之;更也②,人皆仰之③。”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犯错误时,人人都能看见;改正错误时,人人都会敬仰。”

【注释】①日月之食:指日食和月食。②更:改正。③仰:敬慕、敬仰。

【解读】子贡以日食和月食为喻,说明君子犯错误不要紧,关键在勇于改正错误。人非圣贤,考虑问题难免有疏忽,处理问题难免有不当,交往朋友难免有不妥。出现这些问题,首先要正视、承认,然后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并认真改正。能够这样做,才是君子所为,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敬佩。

19.2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①:“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②,未坠于地③,在人④。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⑤?”

【译文】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先生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德、礼制没有消失,而在社会上流传。贤德的人知道它大的方面,不贤德的人知道它小的方面,到处都存在周文王、武王的道德、礼制。我的老师什么不学习?又哪里有一定的老师?”

【注释】①卫公孙朝:卫国大夫公孙朝。春秋时代与他同名的还有三人,即:鲁国成大夫公孙朝、楚国武城尹公孙朝、郑国子产的弟弟公孙朝。本章以“卫”表示区别。②道:指道德、礼制。③未坠于地:意思是没有消失。④在人:在人间。指在社会上流传。⑤常师:一定的老师。

【解读】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聪明好学,领悟力强,是孔子学说的重要传人。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都守丧三年,唯独子贡在守丧三年之后还守墓三年,可见他对恩师有着深厚的感情。子贡说的“文武之道”是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代称,这种文化不会因一些重要人物的去世而消失,而会在社会上长久流传。贤德的人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就是既能理解、把握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要内容,又能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思考,不局限于某一位老师。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孔子就是这样的人。子贡对公孙朝的回答,既揭示了孔子学问的来源,又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敬重之情。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①,曰:“子贡贤于仲尼②。”子服景伯以告子贡③。子贡曰:“譬之宫墙④,赐之墙也及肩⑤,窥见室家之好⑥。夫子之墙数仞⑦,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⑧。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⑨,不亦宜乎!”

【译文】叔孙武叔在朝廷中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贤良。”子服景伯把他的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好比房屋的围墙,我的围墙只达到肩膀那么高,在墙外就能看见房屋的美好。老师的围墙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到里面宗庙的壮观、房舍的多样。能找到门进去的人或许不多。叔孙武叔先生的说法,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注释】①叔孙武叔:名州仇,鲁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②于:介词。比。③子服景伯:人名。④宫墙:房屋的围墙。⑤赐:子贡的名。⑥室家:指房屋。⑦仞:古代长度单位,一般以七尺为仞,也有以八尺或五尺六寸为仞的。⑧官:官舍。这里指房舍。⑨夫子:指叔孙武叔。

【解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因子贡晚年在鲁国做官,很有威望,所以叔孙武叔说他比孔子贤良。子贡以房屋的围墙为喻,说明自己的学问道德远不如孔子。子贡认为,孔子的学问道德博大精深,一般的人只能学到皮毛,却不能登堂入室,进而领悟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孔子去世后,他在世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子贡对他的赞美和推崇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李泽厚先生说:“我总以为子贡是《论语》中最可爱的人物,不像宰我那么贫嘴,不像樊迟那么迟钝;不像颜回、曾参那么谨小慎微,兢兢业业;不像子张那么热衷政治,虚有其表;也不像子路那么一味地逞强好胜。”(《论语今读》)子贡的才干和人品,以及他对恩师的敬重,对孔子学说的推崇的行为,值得人们学习。

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①。子贡曰:“无以为也②!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③;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④。人虽欲自绝⑤,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⑥!”

【译文】叔孙武叔毁谤仲尼。子贡说:“不要这样做!仲尼是不可以诋毁的。其他人的贤德,就像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贤德,像天上的日月,是不可能超越的。即使一个人要自动断绝与日月的关系,那对于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不过表现他不自量力罢了。”

【注释】①毁:毁谤,诋毁。②以:代词。此,这样。③逾:超越。④无得:不能。⑤自绝:自动脱离、断绝原有的关系。这里指自动与日月断绝关系。⑥不知量:不知自己的分量。意思是不自量力。

【解读】子贡对叔孙武叔毁谤孔子的行径十分不满,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子贡批评叔孙武叔,仍然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言辞犀利,又富有文采,表现了子贡的灵活和智慧,以及他对孔子的爱戴和忠诚。子贡认为“仲尼不可毁”,并不是指孔子的学说、为人十全十美,毫无缺点,而是认为孔子的德行操守、理想信念,以及他对社会的贡献,给民众带来的恩泽,是世人难以超越的。子贡的睿智,就在于他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评价孔子。由于他的推崇和宣传,使得孔子的学说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25陈子禽谓子贡曰①:“子为恭也②,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③,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④,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⑤。夫子之得邦家者⑥,所谓立之斯立⑦,道之斯行⑧,绥之斯来⑨,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您太谦恭了,仲尼难道比您贤德吗?”子贡说:“君子一句话可以认为他明智,一句话也可以认为他不明智,说话不能不谨慎啊!我的老师不能赶上,好像天空不能沿着阶梯攀登上去一样。我的老师如果得到治理国家的职权,就会使百姓自立,百姓就自立;引导教化百姓,百姓就实行道义;安抚感化百姓,百姓就来归附;鼓动激励百姓,百姓就齐心协力。他在世时被人尊敬,去世后为人哀悼。怎么能赶得上呢!”

【注释】①陈子禽:即陈亢,子禽是他的字(见《学而篇》第十章注①)。②恭:恭敬,谦恭。③知:通“智”,明智,聪明。④及:追上,赶上。⑤阶:阶梯。升:登,攀登。⑥邦家:这里指国家。得邦家:意思是得到治理国家的职权。⑦立:自立。之:指代百姓。后文“道之”、“绥之”、“动之”的“之”均指代百姓。⑧道:通“导”,引导。⑨绥:安抚。来:通“徕”,指前来归附。动:鼓动,动员。和:应和。意思是齐心协力。荣:光荣。意思是被人尊敬。

【解读】孔子去世后,由于子贡先后在卫国、鲁国从政,很有威望,因此陈子禽称赞子贡,贬低孔子。子贡告诫陈子禽说话要谨慎,因为一个人是否明智从一句话就能表现出来。接着,子贡高度评价了孔子的德行。子贡认为,由于孔子推行仁政,主张以德治国,只要他获得治理国家、施展抱负的机会,就能做到“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构建一个和谐兴盛的社会。子贡一再强调自己赶不上孔子,既是谦虚的表现,也说明他对孔子的推崇和爱戴发自内心。李泽厚先生说:“在孔子弟子群中,除子贡外,本篇多次提到的子夏恐系孔门传承中之关键人物。不仅‘子夏传经’,影响后世巨大,而且‘子夏居西河’,培育了一代与法家相关的政治改革大家,如吴起、李克等,子夏盖可视为‘儒法互用’的最初启动者之一。子贡、子夏,以至荀子,恐系孔门传承之主线。”(《论语今读》)

同类推荐
  • 庄子

    庄子

    《庄子》是《老子》以来最重要的道家典籍,是传承和弘扬道家思想的第一经典。《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涉及到伦理、哲学、人生、政治、科学、艺术诸多方面。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热门推荐
  • 玄脉异天

    玄脉异天

    他是当朝皇帝拾于百花林边的遗孤,天生体弱,投入中原第一修真大派,奈何得知自己经脉被封,终身不能修炼,江湖的纷争与情仇让他得知保护自己身边在乎之人需要多么强大的实力,在机缘之下得到一块奇特的寒玉,这让他看到自己体内不一般的力量,命运就此发生改变。心爱之人的离去与命运的折磨让他变得逆天,终要与那苍天斗上一斗。洪荒之行体内庞大的力量浮现,飞升仙界后绝世隐秘终于浮出水面,那体内被封经脉究竟是天命安排还是一场惊天预谋.......且看主角如何以一己玄脉之力纵横各界,与天地争!
  • 青春逆道而行:无良学长

    青春逆道而行:无良学长

    她傲慢,她清高,赛车时,同为对手,她一脚将他连车踹飞,说他丢人现眼。他狂妄,他自大,一掷千金,他将她的名字锁在结婚证上的另一边,只婚不爱。一场强对强的较量,谁先深陷,谁先输……
  • 神之契约

    神之契约

    龙腾大陆,一个拥有很多《魂之契约》的大陆。当那传说中战神与杀伐神的《魂之契约》出现在萧玉龙身上时,他又将面临什么样考验,与妖兽与仙界,神界又会有什么样事情发生,让主角一次次陷入危机,其看萧玉龙怎么化解危机,而走向真正强者之路。
  • 妈咪的总裁前夫

    妈咪的总裁前夫

    “啊,你是谁,你怎么在我的房间…”昨夜她失恋去酒吧喝酒,她酒后乱性乱拉了一个男人去开房…醒来,看着一个男人睡在自己的床上,还是个顶级大帅哥?“好吵,你是谁?怎么在我的房间?”轩辕祺在床上翻了下身,正好将她拉到自己怀里躺好,她是谁?脑海仔细回忆昨晚的那一幕,那些画面告诉他,他被她强拉来酒店开房然后…“嘿,昨晚,那个,我,我喝醉了,我想洗澡,请你的手从我身上拿开?”天哪,她看着他,想挣脱他的怀抱,可他却坏心的不肯,尴尬的仔细想啊想,昨晚上她失恋,然后就?呜呜,不该喝酒,一切都是酒的错,该怎么和他解释昨晚她犯的错呢…“你终于想起来了,那你打算怎么赔偿我的损失…”不会吧,她没听错吧,他,他居然要她赔偿损失,话说昨晚是她的第一次捏,损失的好像是她才对吧?那晚之后,他要她当他三个月的免费情人,呜呜,她怎么那么倒霉…他们之间,酷总裁和免费情人会擦出爱的火花么?呵呵,请看〈妈咪的总裁前夫〉!の翩翩的文の《邪恶总裁》《皇后不嫁》《妈咪的情人》《小妾有点坏》《错孕小秘书》《总裁温柔点》《夫君们,吻上瘾》《妈咪的总裁前夫》《总裁爹爹,我有了!》の亲言亲语の①喜欢《妈咪的总裁前夫》的亲们,请点书页上方[会员中心]免费注册成为潇湘会员。②会员注册成功之后,请点开书页简介下方[放入书架]收藏本文好方便亲随时看更新。③收藏之后,喜欢本文的亲们请给本文[投票推荐],用您手中的票票来支持翩翩的文。④另:普通会员每日有三票,VIP会员每日有九票。盼望亲们留言支持翩翩,谢谢咯!
  • 撒旦的赖账老婆

    撒旦的赖账老婆

    啪!一张印有黑色铅字的纸张摔在男子面前的木质圆桌上。男子微抬起头,深蓝色的邪魅眸盼映出女子美丽的倩影。“什么事?”毫无感情的话语听不出男子此时的心情。“三百万外加一栋豪华别墅买你一年的婚姻,若增加一年就追加一百万。”“在PUP里买丈夫?”深刻的俊朗面容斜睨着眼前的冷艳女郎。“哼!互取所需的交易罢了。”艳丽的五官寒冰四罩。“交易?!很大方。”男子洋洋洒洒的将自己的名字签在纸张上。冷艳女郎鄙夷的勾起令人无限垂涎的娇艳红唇。………………“滚远点!”艳丽的五官上有着深深的不耐。“游戏开始了就不允许中途退场。亲爱的······发起人。”“滚开我身边远远的就是最好的结局。”“结局可不是由着你来定,亲—爱—的!”俊朗的面容上露出一丝嘲弄。………………“你到底怎么样才肯阴魂散去?”女子咬牙切齿的说道。“得到做丈夫的权利。”男人矜持的昂起下巴,带笑的道。“做丈夫的权利吗?”女子露出娇艳的笑颜“好!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女人。”(本文男女主角属强大类型哦!)
  • 嫡妃不吃素

    嫡妃不吃素

    一朝穿越,21世纪金牌天才杀手曲玲珑,十八般武艺全会,居然魂穿到一个小丫头身上,醒来之时却奇异的身居古墓,更得一套失传多年的武功秘籍和遗世医书。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一刀又一刀,看谁最先倒!人人都说她是妖,既为妖便乱天下。人人都说她狂,既为狂便横着走!【片段一】“你是谁啊,挡住我的路了,好狗不挡道,你爹没教你吗?”“孽女,我是你爹!”“我是你爹,哎呀,别这样子喊嘛,我会害羞的,再说我没那东西,做不了你爹,最多就是只能算是娘!”【片段二】宫宴上,几个大家小姐本想让她出丑,曲玲珑站起身,义正言辞的说道:“弹琴不会,谈情会!”“作诗不会,作死会!”“作画不会,涂鸦会!”“下棋不会,悔棋会!”“救人不会,杀人会!”某王怒:“你这没心没肝的,你就不会为我争一回!”微楞几秒之后,曲玲珑慷慨赴义,“妞们,使出你们的看家本领,姐接招就是了!”【片段三】“姐姐,听说你要给王爷纳妾?”小妾ABCDEFG一个个愤怒不已。“是。”“我们不同意。”“你们同不同意和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乖乖给我回房去,别碍着我尊贵的眼,不然我把你们全卖到青楼去!”【片段四】“王爷不好了,王妃跟人私奔了!”某王抬起头,不以为然,反正三天两头她就会上演一次私奔,不管男女老少,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她都会和他们私奔,他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她出去玩几天玩腻了就会回来!”只是某女一去不回头,某王急了,天天四处乱追,发誓一旦抓到某女,一定要把她扑倒,洞房花烛,生宝宝!曲玲珑的名言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十倍还之。那些散播谣言的人,那些把她丢出府的人,那些差点害死她娘亲和哥哥的人,那些对她下药的人,她都会一一收拾了,让他们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让他们知道,活着有时候比死更痛苦!斗完亲爹斗姨娘,玩转宅斗风声起,闷骚王爷赖上门。推荐润润旧文——《带着儿子去种田》
  • 擦去心灵的尘土

    擦去心灵的尘土

    本书教育人们怎么在各种环境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情况时,应该拥有怎样的正确心态,并且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 灵魂之声:绝色魅优伶

    灵魂之声:绝色魅优伶

    她双亲去世,是世界钻石大亨的孙女,却隐姓埋名打拼自己热爱多年的音乐艺术,并答应如果在两年内无法名扬四海,就自动收拾行李,过给她规定好的生活;独自来到陌生城市,却因一件古董发生改变。两百多年前的灵魂寄住在她的身体里,为了让对方得到安息,开始了寻找灵魂之旅,随着灵魂碎片的重拾,陌生寄居者的身份也随之揭开;音乐界残酷的竞争,同行者的暗算,高位者的规则,她该如何一一回击?巴黎时尚界的宠儿,娱乐圈当红的明星,酒庄老板……接踵而至的爱恋,猝不及防一一来到。(欢迎入飞飞Q群:255694201~另外,文案无力,这个算是最能看得入眼的版本了,这个,大家还是看正文吧,文案什么的飞飞再继续修行~55)
  • 赖上冷酷校草

    赖上冷酷校草

    她本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转到一个新学校之后却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件,先是认识校董的儿子,没想到他还有一个很重要很秘密的身份。完了,他真的不是故意撞破他的秘密,为何要被他威胁利用?一个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他们莫名其妙的同居了,她也渐渐的从女仆上升为女友,这还不错。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