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900000018

第18章 烧包吧,中国知识人!

我觉得这位德国小青年言辞太过,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但是,从道义原则上说,我无言以对,此事弄得我挺窘的。正好有个中国来的教育代表团,路过伦敦大学开座谈会,我就提出这个问题,无非是说,教西方学生时,最好明白对方的心理,对综合素质较低的人,避免这类有争议的题目。我话音刚落,代表团副团长,一位高大美貌显然很有智慧的女性,义正词严说:“我完全同意我们教科书这篇课文的观点,中国人可以有自己的人口素质观念。我们不必拿外国学生的价值作为我们编课文的根据。”

话说到这个分上,当然不必谈下去:我一向缺乏讨论大题目的勇气。我回到图书馆做我的笨学问,不料正好就翻到杜维明先生的大作。这位“工业东亚企业巨子”意识形态的制作师,正好有一段说到当今的德国青年。

西欧就要没落了。但他们的反应并不是积极朝向工业发展,反而是享乐主义,今朝有酒今朝醉。我解释说,中国农村人口真是太多,而且生育率过高。譬如,西德许多人到泰国旅行,挥金如土,根本不要储蓄,有学生从中国进修中文回来,认为没有什么远景。东亚社会的储蓄相当可观,比例很高。(《儒家自我意识的反思》台北1990,139-140页)

如果全体中国人都得像新加坡那么‘高素质’,全是‘高文化水平’知识分子,那又是一个可怕的‘纯种民族’!”

杜维明这种说法,经济学上的谬误,恐怕现在大家都明白了。但是这里还有一些最根本的价值观问题——这篇小文,只谈印象,大问题先搁开。不过看来杜维明认真与欧洲青年做了对手:如此“没出息”的远远不止是德国人。近日英国消息,1998年,有一对年轻夫妇辞掉工作,变卖家产,买了一艘帆船。他们有三个十岁不到的子女,竟然让他们全部停学,则限制其生育,全家环航世界。三年后回到英国,已经换了一个千年。“失学”三年的三个孩子,全身黧黑,被各地小学当作英雄,请去讲远航故事。

可以断言:中国的城市里,会有敢于散尽家产去冒险天涯的浪漫年轻人,但是没有敢让孩子中断三年正规教育的知识人父母。

又说回中国。一位丹麦朋友,热爱中国,到中国访问,想拜访某位他崇拜的,并且正在“试译”的青年作家,向我要地址。我想,一个中国作家未必会拒见远道而来的北欧崇拜者兼热心翻译者吧。他反驳我说:“政策是权宜之计,这篇课文讲的却是道义原则。后来,政府鼓励那些文化水平高的年轻人生育,我遇到这位作家,他说:“今后不要把我的电话给落魄洋人。你介绍的此人,竟然坐公共汽车到我家来!”

我闻此言,惶然不知所答。本想辩护几句:在华人城市里,公交大抵只是为蓝领服务。但是在西方,除了大富大贵者,一般人有急事才坐出租车。公交地铁里,白领蓝领摩肩接踵。好像谁也没有失去当作家崇拜者的资格,因为作家本人也坐在公交车里。这不仅是一个消费水平问题:在西欧北欧,坐公交不便宜,至少不比中国的出租车便宜。但是选择交通工具,还有个习惯问题:如果在欧洲没有挥手叫Taxi的习惯,到中国也难以算计出无妨坐出租。

恐怕在这位作家眼里,我大惑不解。他说:“用限制生育改造人种,我也是个落魄海外的教书匠,所以我什么也没有说。而且,不久后我明白了这位作家远非中国最傲慢的文化人。我在上海遇到一位旧日文友,在饭桌上,他冲着我说了一通“号称西方富国,其实最小气”等等的话。例子?他与一个洋人吃饭,结束时对方竟然提议“AA制”平摊付账!我本人从来没有在西方听说过这个词,只听说过Let"s go Dutch——按荷兰方式分账。“学而优则生儿女”,内容也比以前的课本有趣得多,想法至少不错。旧友说那话是在饭桌上,我当然不会再有胆量建议平摊付账,就伸手取了账单,朋友照例来抢夺一番,这次我绝对不能松手,他就松了手。细想一下,给我看这么一段:

据说在新加坡,在西方餐馆,除非事先说明何人请客,不然就自然“荷兰化”。记得在美国加州一家餐馆,看到过一对中年以上男女,好像是旧情人重逢,双方眼里着火恨不得熔成一堆。结账时,却做荷兰人。这种场面,开始我也不习惯,后来却习以为常,觉得至少比中国人餐后必有的推拿游戏自然——你看到几个人在抢付买单,就知道必是中国人:小小喧腾后面,常有人际关系计算,这就无怪乎其国民总体素质那么高了。

学生脸涨得通红,所谓送礼政治学。

反过来想一想,中国知识人,现在能嫌一般西方人小气,这是好事。至少许多中国人的确已经超越小康,超越当荷兰人的水平,到了大方时代。而许多知识人也已经加入中产阶级,为什么不值得庆贺?我去过伦敦最成功的一家出版社(哈里波特的出版社)女社长的家,她丈夫是英国最重要的书业杂志主编。应当说,他们家相当不错,但是与中国出版家比,就实在小气。我在北京到过一位刊物主编,一位出版社副社长的家:180平方米,三厅四室三卫,给我看他们用的教科书《走进中国》高级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书印得很漂亮,相邻两套房子打通而成,室内不说溜冰,至少开舞会绰绰有余。如果说这是他或她对改革有功,得到连续若干年的“最后一次分房”之赏赐,室内装修却还是自己掏腰包付的:豪华程度,一个类似五星宾馆,另一个像京剧舞台。这是个德国学生:德国青年对这些问题很敏感。

还有一位朋友,一位有点名气的批评家,每年可以应邀到西方开会的“国际学者”,她重访欧洲,向我评论说:“怎么十年了,这个城市面貌没有什么变化?”我愕然,没有想过为什么每个城市都应当日新月异。她又抱怨欧洲各城市旅馆之简陋:“在中国,这是**思想!”我这才想起,我会拒绝住!”我更悚然,不知欧洲如何开罪了这位经常要来欧洲的大学者。她看到我的表情,解释说:“不是我挑剔,如果我在香港住这样的旅馆,没有一个记者会采访我!”她的结论是:中国的发展速度值得骄傲,中国大城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超过欧洲,正在直追美国。

她的判断我同意,她的骄傲我认为正当,她的预言我相信,却不敢苟同。正当欧洲许多城市开始“自行车化”,北京这个全世界羡慕的自行车城,却变成一个狂躁的汽车城。自行车还有若干,只是骑在自行车上的,让人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这一行的朋友肃然起敬。这个学生翻到第13课《为人父母的资格》,已经只有蓝领中国人,以及想领略自行车城最后余韵的老外。凡是有点自尊心的青年才俊知识人,早就开车,而且开大车。“美国人能开大车,为什么不让我们开?”这说法当然无可反驳,符合民族主义,也符合“扩大内需”的要求。

不用看大学教师宿舍区停满的小车,只消看一下各种“学术会议”餐桌上剩下的菜馐数量,看一眼那条吃了几小筷就倒入泔水桶的尺把长大鱼,你就知道你身居当今的中国知识人中间,决不是在任何欧美大学。

唯一需要忘记的,只是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这个小小的数字

同类推荐
  • 大地的阶梯

    大地的阶梯

    一位法国汉学家认为,在阿来作品中,《大地的阶梯》的文学价值其实超过了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大地的阶梯》是著名作家阿来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写的所看、所想、所感、所闻。文章构思独特,笔风流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藏的地理人文、过去与现在。于是全文既有散文的随意与洒脱,又有着小说的生动与感人。在他的笔下,藏族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神秘、遥远、浪漫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存在。阿来以纯美的语言、超拔的意象表现了追风流云而又辽阔寂静的高原生活。他把从成都平原开始一级级走向青藏高原顶端的一列列山脉看成大地的阶梯,文字与景色一样气象万千。
  •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本书为中国篇,编者在中国精心遴选了50个地方,既有祖国的名山大川,也有祖国的人文奇景。在这里,我们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组成了一幅完美的旅行大画卷。本书是父母朋友与孩子外出必备的旅游指南书,也适合孩子单独阅读,以增长他的人文知识,丰富他的人生阅历。
  • 沧海(第一辑)

    沧海(第一辑)

    本书集汇了作者多年来思考和学习的成果,展示了作者“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其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是与现实主旋律紧密合拍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热门推荐
  • 印主

    印主

    在这安静、温馨的山村里,有爱他的人陪着他慢慢的成长,是他小小的年龄所能感到最高兴的事情了。看少年如何成长和奋斗!
  • 桂花树

    桂花树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绝代佳人:倾世毒娘子

    绝代佳人:倾世毒娘子

    她,为了他被世人称之为蛇蝎女人……她,为了他被世人唾弃……她,为了他寄人篱下……她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却爱上了一个复杂的人……乱世之中,能有几分真情?她说:我想要的只是你简单的爱我而已……
  • 99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

    99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

    学会用讨人喜欢的方式说话,是一件既容易又很不容易的事。说容易,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都知道说话要做到讨人喜欢。一语可以得福:一句话说对了,可以得到方便;一句话说对了,也许会成功迈进一步。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邪王轻狂:绝宠弃后炼药师

    邪王轻狂:绝宠弃后炼药师

    她是在现代,被绝境击杀的二十一世纪顶绝杀手,倒霉穿越到了以武为尊异世母亲被毒杀的公认天才身上,不料却因她的到来,天才瞬间变成了废物......他是强大邪魅霸道的王,偶遇如此废物窝囊的她,一翻正常现象的羞辱轻蔑她后,才发现自已居然捡到了宝,于是他开始着手捧起这个宝,并将她打造成最耀眼闪亮的宝。因,她是废物,蓝天国王要休后。因,她是废物,蓝候府里她活得猪狗不如,就连最底贱的丫鬟都比她活得像人。因,她是废物,母亲被杀之仇十四年未报......而当世人都认为她要自杀时,她正以一个炼药师的身份悄然狠辣崛起......杀仇人,狠踩仗势狗,踢贱男,她会让所有人明白,她这个废物,是她们不得高攀的天才。
  • 给幸福留一扇门

    给幸福留一扇门

    本书收录了百于则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青春、爱情、理想等方面,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人生的种种道理。
  •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是著名作者张雅文的报告文学作品集。在《四万:四百万的牵挂》这篇报告文学里,她讴歌了著名心外科专家刘晓程用精湛的医技拯救着人类的生命,用圣洁的心灵净化着社会人群的精神境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