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800000002

第2章 黄庭坚与宋诗(1)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至唐代而达到最辉煌的时代,树立了一座艺术的高峰。宋代诗人面对唐诗的成就,最初只能学习和模仿,很难在艺术上有所突破。北宋古文运动展开的同时,诗坛也进行了诗歌革新,自此逐渐形成了一个时代新的诗歌风貌,在唐诗之后出现了宋诗。我们没有必要重复历史上的唐宋诗优劣的比较,它们各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和成就,这确是诗史上不争的事实。从北宋中期开始,京都开封瓦市伎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市民文学的兴起,歌词、诸宫调、话本小说、戏文等市民文学走向繁荣,它们登上中国文学史之后与正统文学并行发展,而正统文学——包括古典诗歌在宋代以后渐趋于衰微。宋代以后中国的诗歌走向末路,总是在旧有的范式里徘徊,再也不能创造出新的时代特色了。唐诗和宋诗无疑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在艺术上形成互补的关系:唐音、宋调的特色是非常明显的,它们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两面,建立了两个艺术范式。当我们追溯北宋诗歌革新的历史时,可见到这场革新运动是有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的。清初学者全祖望在《宋诗纪事序》里说:

宋诗之始也,杨(亿)、刘(筠)诸公最著,所谓西昆体者也。说者多有贬辞,然一洗西昆之习者欧(阳修);而欧公未尝不推服杨、刘,犹之草堂(杜甫)之推服王(勃)、骆(宾王)。梅(圣俞)、苏(轼)、王(安石)数公出,而宋诗一变。坡公之雄放,荆公之工练,并起有声。而涪陵(黄庭坚)以奇崛之调,力追草堂,所谓江西派者和之最盛,而宋诗又一变。

北宋诗歌革新运动促进宋诗特色的形成,这个过程如全祖望所述。我们可将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初期以欧阳修、苏舜钦、梅圣俞等发起诗歌革新,并取得胜利;二、中期王安石和苏轼发展了宋诗的特色,巩固了诗歌革新的胜利;三、后期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真正建立了宋诗的范式,宋诗的特色最后得以完成。我们对黄庭坚诗的解读与考察,只有将它置于北宋诗歌革新运动的文化背景下,才可能认识它的艺术特色和它在宋诗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一 北宋的诗歌革新

北宋自建隆元年至庆历元年(960-1041)的八十余年间,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呈现繁荣景象,文化亦得到很大的发展,但诗坛却甚为寂寞。诗人们沿袭唐末五代诗风,趋尚浅近、枯寂或秾艳,因而远离社会现实生活,在艺术上则模仿唐法。北宋中期蔡居厚谈到宋初诗风时说:

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居易)诗,故王黄州(禹偁)主盟一时。祥符、天禧之间,杨文公(亿)、刘中山(筠)、钱思公(惟演)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而文公尤酷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景祐、庆历后,天下知尚古文,于是李太白、韦苏州(应物)诸人,始杂见于世。杜子美(甫)最为晚出,三十年未学诗者,非子美不道,虽武夫女子皆知尊异之。李太白而下殆莫与抗。文章显晦,自有时哉!

元代诗学家方回将宋初诗风的情形概括得最为全面。他说:

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昉)、徐常侍昆仲(徐铉、徐锴)、王元之(禹偁)、王汉谋(奇)。昆体则有杨(亿)、刘(筠)《西昆集》传世,二宋(宋庠、宋祁)、张乖崖(咏)、钱文僖(惟演)、丁崖州(谓)皆是。晚唐体则九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于昭、怀古)最逼真,寇莱公(准)、鲁三交、林和靖(逋)、魏仲先父子(魏野、魏闲)、潘逍遥(阆)、赵清献(抃)之徒。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极势盛。

白体宗尚中唐诗人白居易诗,然流于浅易粗率。晚唐体宗尚晚唐诗人贾岛诗,然流于枯寂贫乏。西昆体宗尚晚唐诗人李商隐诗,然流于纤巧秾艳。这三体诗风,以西昆体的影响最大。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由王钦若、杨亿主持编纂大型类书《册府元龟》(原名《历代君臣事迹》)。参加编纂工作诸公集聚于秘阁——皇家图书馆,他们闲暇时作诗互相唱和,历时三年。真宗大中祥符初年(1008),由翰林学士户部郎中知制诰杨亿将他们的唱和之作编集为《西昆酬唱集》。“西昆”指国家藏书处之秘阁,取《穆天子传》“天子升于昆仑之丘,至于群玉王山,先王之所册府”之意。此集两卷,共收入近体诗二百五十首,作者有杨亿、刘筠、钱惟演、李宗锷、陈越、李维、刘骘、丁谓、刁衎、任随、张咏、钱惟济、舒雅、晁迥、崔遵度、薛映、刘秉等诗人。这些诗人皆是朝廷贵胄,而以文学侍从为主。其中的主要作者是杨亿(974-1020)、刘筠(970-1030)、钱惟演(977-1034)。他们三人之作共为二百零二首,占全集的百分之八十多,时杨亿和钱惟演皆任知制诰,刘筠为秘阁校理。他们发展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秾艳晦涩、柔靡纤巧的艺术风格。例如:

合欢蠲忿亦休论,梦蝶翩翩逐怨魂。

只待倾城终未笑,不曾亡国自无言。

风翻林叶迷归燕,露袅荷池触戏鸳。

湘水东归何日竭,烟篁千古见啼根。

——杨亿《无题》

华林酒满劝长星,青漆楼高未称情。

麝壁灯回偏照画,雀船波涨欲浮城。

钟声但恐严妆晚,衣带那知敌国轻。

千古风流佳丽地,尽供哀思与兰成。

——刘筠《南朝》

曲琼斜挂影沉沉,火齐屏风六曲深。

春瘦已宽连理带,夜长谁有辟寒金。

珠抛月浦空涵泪,琴怨兰台漫寄心。

碧玉可能攀贵德,阮郎追骑更骎骎。

——钱惟演《此夕》

《西昆酬唱集》的问世,标志着西昆诗风的形成,这在矫正浅近粗率的白体诗和枯寂贫乏的晚唐体诗的弊病时起到了作用。西昆诗是显得雍容华贵的,其中有少数作品具有现实批判的意义,而且艺术技巧非常高超,但就整体倾向而言是严重脱离现实的,追求纯艺术的效果,尤其是缺乏思想境界的开拓与艺术的创新。宋人葛立方说:

咸平、景德中,钱惟演、刘筠首变诗格,而杨文公与王鼎、王绰号“江东三虎”,诗格与钱、刘绝相类,谓之“西昆体”。大率效李义山之为丰富藻丽,不作枯瘠语,故杨文公在至道中得义山诗百余篇,至于爱慕而不能释手。公尝论义山诗,以谓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镇弥坚而酌不竭,使学者少窥其一斑,若涤肠而洗骨。是知文公之诗,有得于义山者为多矣。

西昆体诗人脱离现实生活,在普遍模仿李商隐诗的倾向下所作的诗大都是流连光景、空虚无聊的,而学西昆体的诗人们则在创作上走入了迷途。王安石批评说:“杨、刘以其文词染当世。学者迷其端原,靡靡然穷日力以摹之,粉墨青朱,颠错丛厖,无文章黼黻之序,其属情藉事不可考据也。方此之时,自守不污者少矣。”这种情况促使在北宋庆历间随着朝廷新政的实施而掀起了诗歌的革新运动。

北宋庆历新政是宋仁宗庆历间(1041-1048)的一次政治改革。当时国内外矛盾加剧,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下,人民生活困苦,赋敛增加,辽和西夏威胁北方和西北,积贫积弱之势形成。此前即有不少朝臣要求改革,至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宋仁宗责成他们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以“兴致太平”。范仲淹和富弼联名向朝廷建议: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其中吏治改革为中心。欧阳修等也纷纷支持新政,上疏言事。宋仁宗听取了大部分意见,新政陆续施行。诗歌革新运动在庆历新政时期得以开展,诗歌体现出时代的强音。然而在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即庆历新政推行的十二年前,欧阳修等在西京洛阳已发动了诗文革新。当时西昆诗派的重要人物钱惟演任西京(洛阳)留守,在幕府里团结了一大批名士。欧阳修于此年登进士第,旋以秘书省校书郎充西京留守推官。他“始从尹师鲁(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圣俞游,为歌诗,相唱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欧阳修先后团结了梅尧臣、苏舜钦及稍后的王安石、苏轼,他们共同努力,使北宋诗歌革新运动在苏轼的时代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诗歌革新的前期,欧阳修、梅尧臣和苏舜钦在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中的革新精神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晚年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江西吉安)人。北宋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第,庆历初召知谏院,改右正言,知制诰。嘉祐二年(1057)知礼都贡举,排抑时文,选取苏轼与苏辙的文章,使得整个文风得以改变,宣告了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胜利。今存《欧阳文忠公全集》一五三卷,其中《居士集》内存诗二十一卷八百五十七首;另著有《新唐书》、《新五代史》、《毛诗本义》等。关于文学革新,欧阳修反对“文以贯道”之说,提出“道胜文至”、“事信言文”;于诗歌则主张继承古代风雅、汉魏风骨和盛唐之音的传统。他说:

盖诗者,乐之苗裔欤?汉之苏(武)、李(陵),魏之曹(植)、刘(桢),得其正始。宋、齐而下,得其浮淫流佚。唐之时,(陈)子昂、李(白)、杜(甫)、沈(佺期)、宋(之问)、王维之徒,或得其淳古淡泊之声,或得其舒和高畅之节;而孟郊、贾岛之徒,又得其悲愁郁堙之气,由是而下,得者时有,而不纯焉。

他以此批评了晚唐五代以来的诗风。在理论创新方面,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之说: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颠水涯,外见于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诗人穷困,才可能接触到社会底层的现实生活,才可能表达普通民众的愿望,才可能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这样的诗才会具有艺术生命。此论显然是针对西昆派诗人在富贵优裕的生活环境中酬唱,远离社会生活的真实,自我陶醉于纯艺术的雕琢之中而表现闲愁闲闷的情绪。这就为诗歌的革新指出了一条广阔的现实的道路。稍后苏轼高度评价了欧阳修在北宋文学革新运动中的历史功绩,他说:

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而斯文终有愧于古,士因陋守旧,论卑而气弱。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长育成就,至嘉祐末号称多士,欧阳子之功为多。呜呼,此岂人力也哉!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中贯彻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例如其《食糟民》、《边户》、《答梅圣俞大雨见寄》、《答朱采捕蝗诗》等反映农民的苦难生活,其《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听平戎操》、《奉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白兔》、《寿楼》等是指陈时弊的政治讽喻之作。欧阳修晚年曾对儿子说:“吾《庐山高》,今人莫能为,惟李太白能之。《明妃曲》后篇,太白不能为,惟杜子美能之;至于前篇则子美亦不能为,惟我能之也。”他对自己这三篇诗甚感自负,但确能体现其风格,例如:

庐山高哉几千里兮,根盘几百里,巍然屹立乎长江。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里兮,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云消风止水镜净,泊舟登岸而远望兮,上摩青苍以晻霭,下压后土之鸿厖。试往造乎其间兮,攀缘石蹬窥空谾。千岩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流飞淙。水声聒聒乱人耳,六月飞雪洒石矼。仙翁释子亦往往而逢兮,吾尝恶其学幻而言哤。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幽花野草不知名兮,风吹露湿香涧谷,时有白鹤飞来双。幽寻远去不可极,便欲绝世遗纷厖。……

——《庐山高》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再和明妃曲》

此两诗皆风格豪健,意境宏大开阔。如宋人胡仔说:“欧公作诗盖欲自出胸肊,不肯蹈袭前人,亦其才高,故不见牵强之迹耳。”欧阳修不是孤立的。他在《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里,将自己比喻为一辆战车,而苏舜钦和梅尧臣便是负着战车奔驰的左右骖;他们同心协力完成诗歌的革新。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四川中江),生于开封。景祐元年(1034)进士及第,庆历三年(1043)以参知政事范仲淹之荐召试,授集贤校理、监进奏院。次年在京与欧阳修、梅尧臣等酬唱,十一月因政敌攻击而遭诬陷,被罢官为民,闲居苏州沧浪亭。著有《苏学士集》十六卷,诗存二百二十余首。其诗如《城南感怀呈永叙》、《吴越大旱》、《庆州贩》、《己卯冬大寒有感》、《夜闻秋声感而成咏同邻几作》、《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吾闻》、《夏热昼寝感咏》等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爱国主义情感,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奇险、豪迈和粗犷的特点。他早年作的《对酒》:

丈夫少也不富贵,胡颜奔走乎尘世。

予年已壮志未行,案上敦敦考文字。

有时愁思不可掇,峥嵘腹中失和气。

侍官得来太行颠,太行美酒清如天。

长歌忽发泪迸落,一饮一斗心浩然。

嗟乎吾道不如酒,平褫哀乐如摧朽。

读书百车人不知,地下刘伶吾与归。

此诗抒写怀才不遇之慨叹,隐含建功立业而未遂的愿望。其晚年作的《览照》:

铁面苍髯目有棱,世间儿女见须惊。

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

不称好文亲翰墨,自嗟多病是风情。

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岂见明。

此诗表现了作者刚直磊落的品格,而又抒发了悲慨之情。以上两诗可以代表苏舜钦诗的艺术风格。欧阳修论及苏舜钦在北宋诗文革新中的意义时说:“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舜元)及穆参军伯长(修),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苏舜钦倡导诗文改革尚在欧阳修之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安徽宣城)人。以父荫为河南主簿,历镇安判官。皇祐三年(1051)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迁尚书都官员外郎。著有《宛陵集》六十卷,存诗二千七百余首。梅圣俞论诗云:“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所论的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很高的境界,亦是梅尧臣努力追求的。他主张继承中国的《诗经》与《离骚》的传统,极力反对流行的西昆诗风,这在其《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里表述得很明显:

圣人于诗言,曾不专其中。

因事有所激,应物兴以通。

自下而磨上,是之谓《国风》。

《雅》章及《颂》篇,刺美亦道同。

不独识鸟兽,而为文字工。

屈原作《离骚》,自哀其志穷。

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

迩来道颇丧,有作皆言空。

烟云写形象,葩卉咏青红。

人事极谀谄,引古称辩雄。

经营唯切偶,荣利因被蒙。

遂使世上人,只曰一艺充。

以巧比戏弈,以声喻鸣桐。

嗟嗟一何陋,甘用无言终。

同类推荐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近百篇经典爱情散文,其中既有当今的网络红文,也有文学新锐的得意之作,这些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有的虽如流星,只是瞬间划过,却在夜幕里留下永恒的光亮;有的虽如落英,仿佛似曾相识,却让人欲罢不能,让你在掩卷之际,忍不住回眸顾盼。这些爱情故事将生活的各个片段、各种场合、各种细节作为切入点,将爱情的细腻和伟大表达得酣畅淋漓,用朴实无华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爱情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都有思考和感悟,悟出爱情的真谛,呼吸爱情的余味。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热门推荐
  • 涩涩母女闹古代

    涩涩母女闹古代

    推荐楚的文文《霸上特工女军师》她,二十一世纪的富家千金,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除了男人被禁止的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眨眼间竟成了古代一个刚刚被人圈圈叉叉的女子。悲催啊!她的第一次,曾经充满无数幻想的第一次,在自己没有任何感觉的时候,就这样没了!俗话说,没有最悲催的,只有更悲催的,圈圈叉叉完的第二天,圈叉自己的禽兽还没见到,就被撵到了王妃别院——一座风雨飘摇的破院子!她不要活了,她要面条上吊。。。她要豆腐撞墙。。。她要离婚。。。她要赏美男。。。她要采野草。。。片段一“hello,美女老妈!”清泉疑惑地看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没有人啊!“美女,看这里了,对,就是你的宝贝女儿在说话。”看着自己才七个月的女儿,清泉懵了,这又是一个穿越的。“老妈,以后出去看美男的时候,记得带上我”片段二“老妈,你说他们现在这个姿势是不是有些危险啊?”母女俩躲在妓院的密室里,目光烁烁地看着正在激烈运动的某男女,小声地讨论着。片段三“小子,我是你父王,别在我面前嚣张!”禽兽王咬牙切齿地看着眼前的小屁孩,深邃的眼眸满是无奈!某小破孩抓抓头,“父王?又是哪冒出来的亲戚?老妈!一表三千里,父王到底是隔了几万里的呀?咱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亲戚怎么这么多?”片段四“报!女皇陛下:敌军离凤彩城还有十里。”某色女看着自己身旁的小女孩,“宝贝!准备好了吗?”某小屁孩点头,转身朝身后的士兵喊道:“勇士们,手榴弹准备!”片段五“母皇老妈!惨了惨了。。。”某小色女推开了御书房的门,气喘吁吁地嚷道。某色女皇帝一掌拍到桌子上,怒瞪着某小色女:“说了你多少次了,母皇就母皇,老妈就老妈,母皇老妈多难听。”“哎呀!你还有心情计较这些?你的那些狂风浪蝶追来了,他们也要参加选夫大赛。”“什么?快,快,马上取消选夫大赛,就说,就说朕要修身养性,不需要男人。”---------------------------------------------------------------------------------------------------乔幕宇——青胤国第一商人“清,既然我们合作这么愉快,不如进一步加强我们之间的关系!”清泉:“好啊!怎样加强?”乔幕宇:“造人!”冷残音——魔宫宫主清儿,你既然闯进我的心,你就别想逃?”清泉:“我,我不是故意的,我走错门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官员商人的故事

    官员商人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盛世劫财太子妃

    盛世劫财太子妃

    她——国安局老板的亲孙女,城中第一名媛。但~视财如命!一朝狗血穿越,鼎鼎大名的苏静茹,光速打了世人眼中嗜血冷暴的琉璃太子~的狗,还当着皇帝的面儿诅咒太子祖宗十八代!所谓不打不相识,于是乎~~~【敛财篇】话说某女为了积累原始资本,可谓用尽浑身解数!一夜之间,一封热情洋溢的敛财信件席卷天下。“苍生遭遇大旱,幸得太子仁爱!本月初三巳时一刻,百花园内,拍卖天下第一美男琉璃太子殿下爱宠——玄灵幼狐滑头。所得之善款将全数捐给灾民,作赈灾之用!敬请各位爱心人士光临现场,届时将有神秘嘉宾助阵,炎炎夏日,重磅出击!再不疯狂就老了!行动起来吧!黎民叩谢:太子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君宸墨手执信件,嘴角抽搐。天下大旱?正值初夏雨季,哪来干旱之说!太子仁爱?世人皆知,他嗜血冷暴!拍卖赈灾?他君宸墨富可敌国,赈灾还需卖宠物?!【盛宠篇】“太子爷,太子妃以黄金一万两出售太侧妃一位!”轻云恭敬回禀,大气都不敢出。心想着,如此胆大妄为,太子妃这次走远了~~~不料君宸墨如玉手指挥动手中狼毫,俊逸潇洒,贵气天成,妖娆一笑,道:“去告诉诺儿,本太子愿花两万两黄金,为自己赎身。”轻云闻言,差点栽倒在地。原来走远的是太子爷~~~不过一会儿,轻云满脸黑线又来回禀:“太子爷,太子妃哭闹不止,说太子爷存私房银两!”在这两人身边当差,真心折寿。轻云顿感无比悲催。英明神武,天下无双的太子爷,自从娶了太子妃,便是各种惧内,各种毁三观的节奏~~~一听说太子妃哭闹,君宸墨心疼不已,哭闹多伤身啊!于是迈开长腿,光速来到苏诺一房中,拥她入怀,温柔道:“诺儿误会了,本太子说的两万两黄金是额外去挣的,一月后付清。”某女假哭之声戛然而止:“一个月那么久?利息怎么算?”还不待别人接话,忽的又痛哭起来:“这么短的时间筹那么多的黄金,你该不会是要去小倌馆当鸭子吧!!呜呜呜呜~~~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君宸墨带着宠溺的微笑爱怜哄道:“爷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怎会去做那般负你之事!你忘了,爷手下有那么多身强力壮的男子~~~”某女两眼金光,猥琐地破假涕为真笑。这么好的生财之道,她怎的早没想到!本文美男环绕,一对一宠文,情节轻松,搞笑,偶尔抽风~请亲们踊跃入坑!
  • 总裁的极品小辣椒

    总裁的极品小辣椒

    臭名远扬的她嫁给阅女无数的他,满城百姓皆欢心雀跃!如此两人喜结连理必定是为民除害的步伐!订婚宴上,宾客们看着台上只有穿着昂贵礼服的未婚妻孤独的坐在台上磕着瓜子时,均投来惋惜的目光。然而她的未婚夫此时正奋战在其他女伴的温柔乡里!婚礼上,神圣的牧师问新郎“愿意娶她为妻么?”新郎转头问新娘“你愿意么?”新娘莞尔一笑,“户口本装不下我的那页了!”新郎勾唇一笑。“成交!”婚后,她依旧腐女,他依然风流,只是慢慢滋生的情愫已悄然破土而出,两人却浑然不知。多年后,她以另外一个身份出现在他眼前时,他眼里的柔情出卖了他的心。只是那时的她已然找到自认的真爱,他又该怎样重获伊人心!
  • 林中的猫

    林中的猫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缘来难逃

    缘来难逃

    父亲入狱,母亲离家,凌薇再也没有了昔日光环。她逃了三年,再度归来,等待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磨难。流言?绯闻?猜忌?每一个看似亲近的人却各怀鬼胎。待到身心俱疲时,她才发现,那个身份复杂的人,才是她的救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
  • 将门贵秀

    将门贵秀

    隔壁穿越女悠闲发家,是京城贵女圈一朵花。而重生后的她,睁开眼就开始救娘,保妹妹,寻兄长,誓要为自个儿颠倒的人生奋斗到底。让他们也莫小看了咱将门出来的闺秀!且看我一代将门虎女如何巾帼不让须眉,洒脱活于这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