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800000010

第10章 黄庭坚诗歌创作之路(6)

黄庭坚在贬所,朝廷不断给予复官,由地方初等职官不断改官,直至改为吏部员外郎,并命立即赴京都任职。这时政治局势仍不稳定,元祐旧臣们皆预感到可能再度发生政治变化,故黄庭坚在荆南以病不赴任,观望局势,请求任太平州职。此年七月变法派的蒋之奇知枢密院事,陆佃为尚书右丞,蔡京于十一月为翰林学士承旨,已显露出重新恢复绍圣时期政治的迹象。黄庭坚这时已有不祥之感。他与友人书云:

去年失秦少游,又失东坡苏公,今年又失陈履常。余意文星已宵坠矣。然幸此之君子者,皆有佳儿未死,犹得其崭然见头角。尔见东坡祭文多佳语,钦叹,钦叹!至太平且遣人往祭之。

崇宁元年六月黄庭坚接到朝廷命令赴吏部等待差遣。七月,蔡京执政,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开始全面反对元祐之政。黄庭坚于八月二十五日改命为管勾洪州玉隆观,以之投闲置散。九月诏立元祐党籍,列文彦博、司马光、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一百二十人为奸党,御书刻石于京都端礼门,这就是“元祐党籍碑”。凡被列入“奸党”者开始遭到严重的政治迫害。崇宁二年三月,朝廷宣告对黄庭坚的处分:“十二日朝奉郎管勾洪州玉隆观黄庭坚特除名勒伫,送宜州羁管。”四月诏毁刊行《唐鉴》并三苏、秦观、黄庭坚等文集,加速加重对元祐党人的迫害。崇宁三年五月十八日,黄庭坚至宜州谪所。宜州,唐代乾封中改粤州置,治所龙水(广西宜山),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山县一带,距京都四千余里。黄庭坚在宜州《题自书卷后》记述谪居生活情形:

崇宁二年十一月,余谪处宜州半岁矣。官司谓余不当居关城中,乃以是岁甲戌,抱被入宿于城南。予所僦舍喧寂斋,虽上雨旁风,无有盖障,市声喧愦,人以为不堪其忧,余以为家本农耕,使不从进士,则田中庐舍如是,又何不堪其忧耶?既设卧榻,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机相直。为资深书此卷,实用三钱,买鸡毛笔书。

崇宁四年(1105),黄庭坚作《书自作草后赠曾公卷》云:

崇宁四年三月庚戌夜,余尝重醖一杯,遂至沉醉。视架上有凡子之书纸,因以作草。方眼花耳熟,既作草十数行,于是耳目聪明。细阅此书,端不可与凡子,因以遗南丰曾公卷。公卷胸中殊不凡,又喜学书故也。山谷老人年六十一,书成颇自喜,似杨少师书耳。

九月,诗人黄庭坚卒于宜州谪所。

自北宋绍圣元年(1094)至崇宁四年(1105)的十二年间,黄庭坚共作诗422首,艺术风格发生变化,达到成熟的新的境界。黄庭坚自青年时代入仕以来仕途较为平坦。熙宁与元丰时期,当新法的推行在朝廷内部引发政治斗争时,他在州县任地方初级职官,未卷入新旧两派斗争。虽然他的亲戚和苏轼等文人因反对新法而受到打击或迫害,但他实际上并不热衷于政治,故未受到牵连。元祐时期黄庭坚成为苏轼文人集团的重要人物,在朝廷居清要之职,旧派中虽有蜀党、洛党和朔党之间的互相倾轧,亦因他未直接卷入斗争而得以自我保全。黄庭坚具有纯文人和艺术家的气质,缺乏积极的入世精神,更无建功立业的宏伟政治理想。苏门四学士仅是文人而已,他们与苏轼兄弟的人生态度与政治态度是不同的。然而自绍圣时期新法派再变得势之时,政治斗争愈演愈烈,规模亦愈来愈大,以致苏门文人皆受到牵连而同样遭到打击与迫害。从此黄庭坚的仕途发生重大转折,忽然成为朝廷的罪人,贬谪于边鄙之地。在迁谪的过程中,黄庭坚才真正接触到社会底层的现实生活,同时阅历了雄伟奇险的江山,感受了人世的沧桑与人情的冷暖。这些苦难的经历促使了他的艺术风格的变化,其诗歌的表现愈为精进,而思想则更为含蓄深沉了。

黄庭坚本来没有强烈的仕宦欲望,因而处于贬谪之地时,其心情是较为平静的。他在蜀中作的《次韵黄斌老晚游池亭》其二较能反映谪居的心情,诗云:

岑寂东园可散愁,胶胶扰扰梦中游。

万竿苦竹旌旗卷,一部鸣蛙鼓吹秋。

雨后月前天欲冷,身闲心远地常幽。

杜门谢客恐生谤,且作人间鹏 游。

他在边鄙的山水间求得内心的宁静与悠闲,但仍然有政治的警觉,力求远避。结句用《庄子》语,在黄庭坚的理解中,鹍鹏之大,鸠 之小,皆为自己所累,不能作逍遥之游,只有能体道者才可能逍遥。他以为自己是真能认识自然之道者。在将离蜀时,黄庭坚作的《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其六云:

山围少天日,狐鬼能作妖。

睒闪载一车,猎人用呜枭。

小智窘流俗,蹇浅不能超。

安得万里沙,晴天看射雕。

此诗之意极隐晦。众多的鬼怪,若用妖鸟——枭去猎取,则似小智浅薄,困于流俗之见;若在广阔的沙漠里善射大雕,这才是大智者。当时政治局势开始好转,此诗应是有政治寄意的。

自从入蜀,黄庭坚对杜诗的认识加深,以为杜诗乃中国诗歌的“大雅”之音,因而作了《大雅堂记》,高度评价了杜诗。这时黄庭坚诗亦努力追求沉郁顿挫、波澜老成的风格。《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乃吟竹之作。《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问曰:‘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后因以“此君”为竹之代称。黄庭坚诗云:

王师学琴二十年,响如清夜落涧泉。

满堂洗净筝琶耳,请师停手恐断弦。

神人传书道人命,死生贵贱如看镜。

唤知直语触憎嫌,深藏幽寺听钟磬。

有酒如渑客满门,不可一日无此君。

当时手栽数寸碧,声挟风雨今连云。

此君倾盖如故旧,骨相奇怪清且秀。

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

霜钟堂上弄秋月,微风入弦此君说。

公家彦周笔如椽,此君语意当能传。

杜甫在《古柏行》里对孔明庙前古柏的描绘,表现其高大遒劲、挺拔壮美的形象,而寄意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黄庭坚咏此君轩之竹,描绘了其风雨连云、奇怪清秀、劲节孤瘦之姿。他以古代义士程婴、公孙杵臼,高人伯夷、叔齐喻竹之劲节孤瘦,这是山谷的独创,意象新奇,含义深刻,借以表达了诗人孤高自傲的品格。黄庭坚此期作的七律已极为精整,有波澜老成之致,如《次韵奉答文少激纪赠》其二:

文章藻鉴随时去,人物权衡逐势低。

扬子墨池春草遍,武侯祠庙晓莺啼。

书帷寂寞知音少,幕府留连要路迷。

顾我何人敢推挽,看君桃李合成蹊。

此诗之关键词是第七句的“推挽”,比喻推荐与扶植。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黄庭坚用此意表示自己处于险恶环境,没有人敢于对他给予推挽,可能也会死于穷乡僻壤。此前之三联含义很广,以突出谪居落魄、孤寂的政治处境,这使诗意含蓄幽深。《题胡逸老致虚庵》思想尤为丰富含蓄: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诗的前两联具有箴言性质,以示不留财产与儿孙,将粮食供饥贫者共用,这样必有善果。“灵台”指人的心灵。如果能看轻在人世的物质利益,则观山观水皆能得到妙趣,这样就不会有任何东西可以污染心灵,于是心灵可以保持纯洁澄明。黄庭坚中年以后接受了佛家信仰,此诗甚富禅理意趣。这两首七律都有杜甫晚年《秋兴》的一些特点,意境开阔而深沉,艺术表现达到精练的程度。

本期的作品中七绝甚多,常以组诗的方式出现,它约占本期作品的半数。如《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它们谈论禅理,怀念亡友,评论时局,追忆往事,往往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事实,其情绪与寓意深隐于中。此组诗的写作背景,如黄庭坚《寄苏子由书》所言:“流落七年,蒙恩东归,至荆山病几死。失一弟一妹,及亡弟二子。早衰气索,非复昔时人也。性本疏懒,鞭策不前。”然而诗中所表现的并非衰疲的情绪,例如其一: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年六十二岁犹据马鞍顾盼,以示可以为国效力。维摩诘是与释迦同时的禅师,曾在家称病。黄庭坚说自己似翰墨场中的伏波老将军,同时是以病身出现的圣者。他像归牛一样尚浮鼻而渡到彼岸。此诗体现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继而在组诗的其二、三、四里表述了时局的变化,产生了新的希望:“十分整顿乾坤了,复辟归来道更尊”,“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即至公”。这组诗里对亡友的怀念,虽寥寥数语,却情感激烈而沉痛,如怀念苏轼云:

文章韩杜无遗恨,草诏陆贽倾群公。

玉堂端要直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

黄庭坚以苏轼的文章可比唐代古文大家韩愈和大诗人杜甫,以苏轼草拟的制诰奏议可比唐代正直的陆贽,这是对苏轼最高和最恰当的评价。他认为朝廷的翰院需要像苏轼这样的学士,但故意不说明曾谪于海南儋州的东坡老人已去世了。苏门文人中陈师道和秦观在政治形势开始好转时也突然去世了,黄庭坚特别感伤: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陈师道是宋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一生最为贫穷。建中靖国元年(1101),他以秘书省正字入史馆,因得寒疾而去世。秦观是风流潇洒的才子,但经不住政治打击,于元符三年(1100)八月于放还途中醉卧广西藤州花光亭而死。黄庭坚于诗中仅简略述及二人之事,但一则称赞他们的诗才,一则谈到他们之死,字里行间隐含了深深的悼念之情。在《寄贺方回》诗里黄庭坚再次想念秦观:

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

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令唯有贺方回。

秦观和贺铸不仅是诗人,更以词知名当世。秦观作于藤州的绝笔是《好事近》词,结句为“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贺铸最负盛名的《青玉案》词中有“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黄庭坚以为秦观死了,现在的词人只有贺铸了。这首小诗表现的人世沧桑之感非常强烈。其《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江南秀丽的湖光山色:

投荒万死鬓毛班,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唐代诗人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名句,杜甫《登岳阳楼》更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名句。黄庭坚在岳阳楼面临浩渺的洞庭湖时,不蹈袭唐人思路,从楼上望君山着笔,写出新意与特殊的感受。这时他正等待时局的变化,对前途犹抱有希望,颇庆幸自己尚能从贬谪之地生还,故见到洞庭美景时心旷神怡,欣喜无比,淡淡地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于写景中赋予浓重的主观色彩,意象清新优美,完全去掉了迁谪的愁绪。黄庭坚在荆州时曾有小诗《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其二曰:

淤泥解作白莲藕,粪壤能开黄玉花。

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这首小诗流传很广,因其中寄寓了一段情事。“国香”,指兰花,《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后世亦借以指极香之花,黄庭坚则用以指水仙,而其真实寓意则是比喻一位平民女子。江西派诗人高荷说:“国香,荆渚田民侍儿名也。黄太史自南溪召为吏部副郎,留荆州,乞守当涂待报,所居即此女子之邻也。太史偶见之,以谓悠闲姝美,目所未睹。后其家以嫁下俚贫民,因赋诗以寓意,俾予和之。后数年,太史卒于岭表,当时宾客云散。此女既生二子矣,会荆南岁荒,其夫鬻之田氏家。田氏邀予置酒,出之,掩抑困悴,无复故态。坐间话当时事,相与感叹。予请田氏名曰‘国香’,以成太史之意。”高荷因而作了七古长篇《国香》以咏此事,成为宋诗佳话,而黄庭坚这首小诗遂广为流传。

在黄庭坚人生道路将终的数年间,他念念不忘苏轼。他于崇宁元年(1102)在浔阳作《次苏子瞻和李太白浔阳紫极宫感秋诗韵追怀太白子瞻》,这时苏轼已于年前下世。诗云:

不见两谪仙,长怀倚修竹。

行绕紫极宫,明珠得盈掬。

平生人欲杀,耿介受命独。

往者如可作,抱被求同宿。

砥柱阅颓波,不疑更何卜。

但观草木秋,叶落根自复。

我病二十年,大斗久不覆。

因之酌苏李,蟹肥社醅熟。

黄庭坚在浔阳,自然联想到苏轼曾在此地作和李白之诗,他再次在和诗中盛赞这两位大诗人,而感叹他们不幸的命运,以表示景仰与怀念。黄庭坚继而又作《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

今人常恨古人少,今得见之谁谓无。

欲学渊明归作赋,先烦摩诘画成图。

小池已筑鱼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区。

朝市山林俱有累,不居京洛不江湖。

这时黄庭坚和苏轼之诗,已超越了唱和诗的俗套,而有自己独特的和真实的情感。此诗痛苦地表示,无论归隐于朝市还是山林,俱仍为世俗所累牵,因而既不居京洛,也不居江湖;这样在现实社会中是无地可隐居了。诗人只有在经历了长期的迁谪后才会有如此认识。元祐时期黄庭坚曾作《次韵子瞻武昌西山》。崇宁元年九月,当他来到武昌西山,这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曾到之处。他这时已有真情实感,遂作《武昌松风阁》诗: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

野僧早饥不能 ,晓见寒溪有炊烟。

东坡道人已沈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此是柏梁体诗,随意浑洒,诗意流畅奔放。诗人在此已见不到苏轼,又得知苏门学士之一的张耒即将贬谪黄州,也会到武昌西山来。黄庭坚深感此身受到政治的牵绊而不能解脱,非常渴望获得自由。稍后他在第二次迁谪途中经湖南永州时作的《书磨崖碑后》七古长篇里借唐代史事,抒发了历史感慨,深寓对现实的政治批判,闪烁了最后的生命火焰。

黄庭坚晚年的作品若与以前比较,在思想方面深刻多了,在艺术上已精湛且具震憾人心的力量。宋人认为:“黄鲁直自黔南归,诗变前体,且云:须要唐律中作话计,乃可言诗。以少陵渊蓄云萃,变态百出,虽数十百韵,格律益严,盖操持诗家法度如此。”这时黄庭坚学杜诗已经不着意于浅表的形式,而在于求法度之严谨与思想之深邃,但却又使自己的艺术个性得到进一步的成熟。元人方回评山谷晚年诗说:“盖流离跋涉八年矣,未尝有一诗及于迁谪,真天人也。……学老杜诗,当学山谷诗,又当知山谷所以处迁谪而浩然于去来者,非但学诗而已。”黄庭坚晚年诗艺精进之作,超然绳墨之外,无法度可寻,实不易学。他因晚年诗艺的变化,才无愧于宋代杰出的诗人。

同类推荐
  • 芸编指痕

    芸编指痕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所谓成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绝大部分由四个字组成。成语大都是从古代寓言、俗语、古诗文、历史事件和名人名言中产生的,其中一些成语还有美丽动听的故事。从宏观意义上说,成语是中华文明中璀璨不朽的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以自身的言简意赅而成为了构建汉语言大厦中强有力的栋梁
  •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豆瓣最热门的情感美文集,艾明雅、毛路、陈亚豪、小岩井……十余位豆瓣红人用他们或温情、或犀利的文字带你穿透爱情的迷茫,得到自我救赎。本书是一部关于爱情的随笔集。全书围绕五个主题:初恋、单恋、虐恋、暗恋、苦恋,由24个故事组成。 有时候,爱不过是一场华丽的想象;有时候,那些突然之前发生的事,却能让你铭记一生;有时候,付出所有也换不来美好的结局;有时候,轰轰烈烈过后却没有在一起……有人说最好的爱情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义无反顾,一个人的冷暖自知,一个人的天荒地老……但是,亲爱的,请相信一定有人敬慕你的勇敢!
  • 苏轼诗词选

    苏轼诗词选

    从苏轼2700多首诗、330多篇词中精心选取了诗词精品,依创作时间先后编排、并详加注解。读毕斯编,于苏轼诗词,可称观止。苏轼为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等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一起,被目为“宋诗”的代表;词则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成为词界革新的领袖。
  • 我和端端

    我和端端

    冰心图书奖、金麻雀图书奖得主,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讲述了一个真实动人的父爱故事。这是一本叫人动情的书。一个年轻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记录。与众多的亲子书完全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点点说教,通篇都溢满了一个字——爱:初为人父的亲情与柔情、责任与担忧、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普通而又热烈,开卷就扑面而来。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帝倾心:王妃要休夫

    帝倾心:王妃要休夫

    她天生嗜睡,孰料这一次一觉醒来,居然身处异世!最可恶的是,还是在青楼中!顶着人神共愤的小受脸蛋,她唤他小受,他勾魂夺魄一笑:“卿卿,我只做你的小受!”一张冷若寒霜,阴沉至极脸蛋的相公,酷酷地说:“你是本王的王妃,就要一辈子留在本王身边!”她潇洒地一笑,摆摆手说:“不好意思哈,我已经写好了休书,您收下就行!”洪涝泛滥,她抓住机遇,假死逃出生天。再遇,他不认识她,却还是忍不住将眼神追随在她的身上。而她,嚣张地挽住小受夫君的臂弯,倾城一笑说:“民女给王爷见礼!”三子夺嫡,偏偏招惹她牵扯其中,那好,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权谋帝位玩弄于股掌之间!
  •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

    造就一流员工的职场培训读本。优秀的人找方法,平庸的人找借口。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会解决问题的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思路决定出路,方法总比问题多。阅读本书,让你成为方法高手,做问题的终结者。
  • 假面(上)

    假面(上)

    孩子帮著的《假面(上)》讲述的事情发生得突然而安静。随着黑暗期降临的,还有一段徘徊在底线的危险爱情和一场抽丝剥茧的精密迷局。
  • 惊才绝艳:蛊毒大小姐

    惊才绝艳:蛊毒大小姐

    当她重新活过来又将展开怎样的报复?背叛她的人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一场灭国的屠杀,身为将军之女的她不堪受尽折磨和背叛。五年前她是位嬉皮在父亲和哥哥膝下的无忧小女孩。且看落魄的将军大小姐是如何变成一代传奇……
  • 到底怎么吃才健康

    到底怎么吃才健康

    红色警告:你习以为常的膳食习惯很可能是错的。吃得不健康,你就不健康。膳食能“治病”也能“致病”。到底怎么吃才健康,告诉你哪种食物与你的体质最契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