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600000033

第33章 中苏两党关系破裂始末(4)

中共中央决定炮击金门的目的,最初是准备利用美国陷入中东危机之际夺取金门、马祖。用炮击金门当晚毛泽东在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话来说:“我们的要求是美军从台湾撤退,蒋军从金门、马祖撤退。你不撤,我就打。”但因对《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是否包括金门、马祖不能确定,所以是否登陆金门,要视情况发展而定。所以,毛泽东又说:“我们不说一定要登陆金门,也不说不登陆。我们相机行事,慎之又慎,三思而行。因为登陆金门不是一件小事,而事关重大。问题不在于那里有95000名蒋军,这个好办,而在于美国政府的态度。美国同国民党订了共同防御条约,防御范围是否包括金门、马祖在内,没有明确规定。美国是否把这两个包袱背上,还得观察。打炮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侦察蒋军的防御,而是侦察美国人的决心,考验美国人的决心。”“但在国内舆论上,我们一定要把解放台湾的口号喊得震天响。”

金门炮战之后,美国政府十分恐慌,以为中共要收复台湾,立即从地中海、旧金山、日本、菲律宾等地调集舰队、飞机,集结于台湾海峡,并公开宣布金门、马祖也在美军协防的范围之内。台海局势顿时紧张起来,中美之战似乎一触即发。

美军协防金门、马祖,并不出乎毛泽东预料。但美国是否为了金门、马祖不惜与中国一战?通过炮击护航的美蒋联合舰队时美国军舰丢下蒋军军舰不管这个情况,毛泽东摸到了美国不会冒险同人民解放军发生直接武装冲突的底细。但当美国为防止被金门、马祖绊住,勒逼蒋介石弃守金、马时,为了防止台湾孤悬海外,便于美国策划“划海而治”,中共中央又果断决定把金门、马祖留给蒋介石,用“绞索”把美国套住。

应该说,炮击金门摸清了美国的底细,为以后制定对台对美政策提供了战略依据,取得了影响深远的战略性成果。

中国突然炮击金门,赫鲁晓夫深感不满。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刚刚成功调处了中东的紧张局势,证明了他所提倡的“和平共处”方针的正确性,想不到作为盟友的中国立刻就制造了紧张局势。另一方面,毛泽东采取如此重大的针对美蒋的军事行动,竟然事先没有通知苏联方面,而苏联作为与中国订有互助同盟条约的盟国,是要承担与美国发生武装冲突的风险的。尤其是,炮击金门前两个多星期,即7月31日至8月3日,赫鲁晓夫秘密访华,以致西方有人估计,炮击金门是中苏双方在赫鲁晓夫访问北京期间共同商定的。赫鲁晓夫解释也不是,不解释也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所以,赫鲁晓夫得到中国炮击金门消息后,立即要求苏联大使转告中国方面: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才刚刚开始,经济上和军事上都还比较落后,目前不具备打现代化战争,也不具备对台湾实施登陆作战的条件。包括苏联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也没有必要在现在卷入到这场战争当中来。

同时,9月5日,赫鲁晓夫通过苏联驻中国大使馆参赞苏达利柯夫向中国政府表示,苏联政府要派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到中国来了解情况。当天晚上,周恩来接见苏达利柯夫,在表示欢迎葛罗米柯来华访问的同时说明:第一,我们不是要解放台湾,而是惩罚国民党在我们沿海骚扰;第二,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阻止美国搞两个中国,因为美国企图独霸台湾,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台湾单独成为一个政治实体;第三,如果美国发动战争,中国全部承担起来,决不连累苏联,不会拖苏联下水。周恩来要求苏达利柯夫把这三点马上报告莫斯科。

9月6日中午,葛罗米柯抵达北京。下午,周恩来会见葛罗米柯,重申昨晚对苏达利柯夫的谈话内容。晚6时半至10时,毛泽东接见葛罗米柯。毛泽东对葛罗米柯说:我们炮打金门,不是要打台湾,也不是要登陆金门、马祖,而是要调动美国人。希望你们放心,我们的目的是要调动美国人,这是一。

第二,美国人同国民党订有共同防御条约,但是不久前艾森豪威尔发表谈话的时候,并没有说现在就承担共同防御金门、马祖的义务,而是说,美国是不是要像共同防御台湾本土那样来共同防御金门、马祖,还要看情况。艾森豪威尔这个讲话表明,他还是怕跟中国打仗。

第三,我们宣布12海里领海权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警告美国海军和空军不得入内。它如果进入我们12海里的领海界线,就是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另一个目的也是告诉美国人,它只要不越过这个界线,我们就不打它。当然我们也没有说,如果它越过了,我们就一定马上打它,我们可以警告。

第四,从现在各方面的情况来看,美国人可能要逼迫国民党从金门、马祖撤退。他要国民党撤退,主要不是对我们有什么好感,而是金门、马祖离中国海岸太近,美国怕我们打金门、马祖。因为在国民党不撤退的情况下,金门、马祖前线不断炮战,这个地区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这就使美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美国害怕被拖下水,因为美国还没有决心要打世界大战。

第五,尽管这样,我们对美国要打仗还得有准备。我们的方针要放在它可能要打,不是放在它不会打,要在精神上、物质上准备美国打仗。但是,我们的方针不是跟它硬碰硬。如果它要登陆,我们就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放它进来。我们准备把沿海地区让出来,放它进来后就关起门来打狗,让他们陷在我们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然后再一步步消灭它。

葛罗米柯说:对你们这种战略我不能评论,但是要考虑到现在是原子弹时代。

毛泽东说:原子弹有什么可怕?我们现在没有,将来会有;我们没有,你们还有嘛。

毛泽东对葛罗米柯说:我们的方针是我们自己来承担这个战争的全部责任。我们对美国周旋,我们不要你们参加这个战争。我们不同于国民党,我们不会拖苏联下水。

9月7日,葛罗米柯返回莫斯科。当天,葛罗米柯就将中国党的对台对美政策向赫鲁晓夫作了报告。

了解了中国政策底细后,10日,赫鲁晓夫发出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信,谴责美国政府目前在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所采取的行动,在远东造成的危险局势,公开说明“对我们伟大的盟友邻邦和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也就是对苏联的侵犯”,呼吁“美国政府采取明智态度,不要采取可能招致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的步骤”。

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访华时,毛泽东对炮击金门前为什么没有同苏联打招呼作了解释。毛泽东说:美国人没有多大本领。他们以为我们在炮打金门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其实,那时我们双方并没有谈这个问题。当时所以没有跟你们谈,是因为我们有这种想法,但是还没有最后决定。我们没有想到打炮后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只是想打一下,没曾想他们调动这么多的军舰……美国人在黎巴嫩总是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生怕别人打他。美国人没有立刻弄清楚我们的目的,以为我们要打台湾,就把他们的军队从地中海、太平洋、西太平洋、日本、菲律宾调来。等到地中海舰队开到新加坡的时候,一看没有什么事情了,就在新加坡停了下来,引起了印尼的恐慌。我们一骂,他们就退回到菲律宾去了,驻了两个礼拜。可以看得出来,美国人这次部署很慌很乱。

中苏两党对炮击金门的不同反应是中苏两党两国外交战略的本质分歧。这个分歧就是:在赫鲁晓夫和苏共看来,在苏联千方百计贯彻和平共处外交政策,急于缓和苏美关系,希望中国配合苏联营造与美国缓和气氛的时候,中共炮击金门实际上是在破坏苏联的缓和战略,是和“和平共处”路线唱反调。而在毛泽东看来,中国与苏联不同,中国有个台湾问题,中国要解决台湾问题,绕不过美国这道坎,如果美国不改变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中美两国之间怎么可能有真正的缓和?美国可以搞“战争边缘政策”,中国也可以搞“战争边缘政策”,“我们就是要欺负一下美国人”,因为“国际紧张”实际上对美国不利。所以,外交战略的不同,实际反映的是国家利益的不同。

对于毛泽东和中共不事先知会苏联盟友而擅自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赫鲁晓夫的直接反应是毛泽东和中共反对苏联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对外政策,无视中苏同盟的存在,有意显示中国有独立行事的权力和能力。

如果说,1958年上半年的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事件,使得毛泽东开始产生对赫鲁晓夫和苏共的不信任和反感的话。那么,同年秋季的中国炮击金门事件,使得赫鲁晓夫产生对中国党和毛泽东极为不满的情绪,认为毛泽东所声称的“以苏为首”毫无诚意,为避免被拖入苏美冲突,苏联有必要同毛泽东的“冒险行径”拉开距离。

所以,学者们大多认为,1958年是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发生逆转的一年,而中国炮击金门是中苏破裂的导火索。

六、1959年:赫鲁晓夫批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毛泽东很恼火

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其实与苏联“赶超美国”口号有直接关系的。

1957年11月6日,赫鲁晓夫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的报告中正式提出15年内赶超美国的口号,并宣布“共产主义已经不是遥远的将来的事情了”。

与会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领袖当然很兴奋。同样作为大国共产党领袖的毛泽东,当然不甘落后,先后两次会见英国共产党领导人波立特,向他们调查英国的钢产量和发展前景,并于11月18日提出中国在15年内赶上英国的宏伟目标。毛泽东说:“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随即,毛泽东从莫斯科给国内打电话,指出1956年反冒进是不对的,以后再也不要提反冒进了,搞社会主义就要“冒”一点。

众所周知,毛泽东回国后,开始批评“反冒进”,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在中国开展起来。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有着非常良好的愿望。那就是:一方面要证明社会主义阵营优越于资本主义阵营,在苏联强大的基础上,加进中国强大的因素,实现“东风压倒西风”;另一方面也要证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优越于苏联的建设道路,中国将先于苏联进入共产主义,“学生超过先生”。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之初,中共中央向苏联方面明确表示,希望苏联方面给予配合,“在报刊上积极评价”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但是,从一开始,赫鲁晓夫等苏共领导人对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就不赞成。为了苏中关系正常化,苏共采取了保持沉默的既不称赞也不批评的态度。

然而,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很快在社会主义阵营产生了强大影响。苏联不少地方干部和一些东欧国家领导人对人民公社表现出极大兴趣,有的甚至认为中国搞人民公社是真正找到了一条通向共产主义道路,而苏联没有找到这条道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许多领导人受到鼓舞,也试图采取中国的办法,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保加利亚,1958年9月保加利亚议会代表团访问中国回去后,即大力宣传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并仿效中国的人民公社,扩大或合并集体农庄,大炼钢铁。

这样一来,赫鲁晓夫认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模式受到中国模式的挑战,决定不能沉默了。赫鲁晓夫首先指令保加利亚立即停止“跃进”运动,否则不再向他们提供贷款和经济援助。接着,从1958年12月以后,在一系列场合,赫鲁晓夫开始公开批评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12月4日,赫鲁晓夫在同美国参议员汉弗莱谈话时说:公社制度今天对苏联是不适宜的。中国的制度是倒退的。苏联很久以前就尝试过公社制度,但是行不通。苏联现在采取的是物质刺激的方法。

1959年1月27日,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一大报告中提出:是否会有某个社会主义国家走到共产主义,而其余国家还远远落在后面呢?这种前景是很少有可能的。由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是不能任意破坏或越过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当还没有为此创造好经济条件,没有达到物质财富的丰裕以及人们还没有养成按共产主义精神生活和工作的习惯的时候,过早地过渡到按需分配,就会损害共产主义建设事业。在这里,赫鲁晓夫虽然没有公开点出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但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针对中共的。按照赫鲁晓夫回忆录的说法,赫鲁晓夫讲这些的目的,是给苏联广大干部打“预防针”,防止他们继续主张模仿中国。会上,了解中国情况的尤金,也对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行了不点名的批评。

1959年7月18日,赫鲁晓夫在波兰访问时,对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进行了公开批评,指出搞人民公社的人“不明白什么是共产主义和如何建设共产主义”。7月21日,苏联《真理报》对此作了公开报道。7月22日,《纽约时报》挑明:赫鲁晓夫批评公社制度的讲话,“可以认为是暗指中国共产党人去年秋天的一些说法而言的。中国共产党人曾说,建立公社是真正的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

1959年12月,赫鲁晓夫在匈牙利党的七大讲话中又提出:“我们应该始终如一地创造性地运用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说,成为列宁主义的能手,不落后也不抢先,形象地说,就是互相地对对表。如果这个或那个国家领导人开始骄傲自大起来,这就会有利于敌人。”赫鲁晓夫同时还针对中国宣布通过人民公社将在不太遥远的将来实现共产主义,说:“社会不能够不经过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就从资本主义跳到共产主义。”

对于赫鲁晓夫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点名的或影射的批评,毛泽东从新华社编的《内部参考》上都读到了,是非常恼火的。毛泽东曾在给张闻天的一个文件上批语说:赫鲁晓夫反对人民公社,反对大跃进,我们要向全世界宣战,包括党内的反对派和怀疑派。毛泽东还曾考虑马上在《人民日报》公布赫鲁晓夫那些被认为是“反公社”的言论,予以反驳和批判,并部署最快在1959年秋季,最迟在1960年春季,反击赫鲁晓夫对中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污蔑。

同类推荐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 政府论

    政府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过论证“天赋自由和平等”,驳斥了“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论;下篇从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政治社会和政府的组建等方面正面阐述政府理论。
  •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们通过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本书从虚拟社会的概念、历史演进、特征出发,分析和梳理了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重点阐述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特点和应对措施,以及对网络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实践,研究了网络问政、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微博的“革命”、网络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重塑领导干部网络形象及网络公关等问题,为领导干部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明确实践上的问题。本书从七个方面讨论并明确了“怎样做”的问题: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必要条件;二是牢记自我角色,强化党员意识。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三是认清重大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动力源泉。等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魔装

    魔装

    落魄家族的纨绔少爷苏唐,戴起金色的面具,化身魔装武士,以智慧和勇气,跨过无数艰难险阻,立于人界巅峰。然妖魔乱世,人界濒危,看苏唐如何书写一段擎天史诗。文韬武略平天下,倾世红颜钟我心。皆言无敌最寂寞,可闻天路万骨枯。
  •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立身于世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可以看成是关键时刻做事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态度。它大到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战略举措,小到一个人日常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它既包括获取物质财富的绝妙策略,也包括对自我精神的完美塑造。可以说无数成功人士都是精于做人之道的高手,他们纷纷将成就归功于做人拿得起放得下的策略。
  • 情锁深宫

    情锁深宫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上架啦,谢谢大家长期的支持,我会更加努力的写出好文汇报大家。今天有事外出,晚上7点后大爆发,连发七章啊,亲们稍安勿躁。)“你的纯真,你的善良,你的美好,真的让我爱不释手。”四皇子王释宁在刘楚乔耳边低语,柔情似水。“皇上,当你为了大局无能为力救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时,我就已经变了。这次,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要再被人随意的欺辱。”刘楚乔面含讥讽,冷冷的看着面前她曾经深爱的男子。
  • 有婚无色

    有婚无色

    她,在一场灾难中逃生,却从此失去了对男人的信任和好感.他,五年前一个温馨的夜晚,坠进了孽欲中难以自拨,痛不欲生.为了各自的利益,她和他拿着婚前签下的协议闪进了婚姻的城堡.为此,又会谱出一曲怎样的咏叹调?他拥着她,心里却时时忘不了另一个她。本以为,婚姻可以让那颗充满罪孽感的心从此走出泥潭,可他无法掌控自已的心。她与他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身边却出现了默默地用全身心守护着自已、俊美如斯的男子,他,是救赎她的解药,还是婚姻的毒药?
  • 离婚后恋爱

    离婚后恋爱

    有人说,谁的婚姻里头没遭遇几个小三,聪明女人该学会隐忍。齐悦觉得说这话的人一定没有真正爱过。所以当她毅然决然离开他时,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妈妈说:你若敢离婚,我就没你这女儿。姐姐说:你就作吧,小三再厉害,男人过年过节还不是陪在老婆孩子身边。死党说:齐悦你得分那贱男一半财产,好保证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因为爱过沐灏宸就不指望你还能爱上别人了。让你哭到撕心裂肺的人,是你最爱的人;让你笑到没心没肺的人,是最爱你的人。你最爱的人?最爱你的人?到头来我们也许会发现,陪你到最后的是对的时间出现的那个对的人。如果我们还有缘,走一圈还是会回到对方身边,然后尘埃落定。
  • 我是龙家三小姐

    我是龙家三小姐

    月的新文,大家多多支持。她是龙家最聪明厉害,最心计深沉的女儿,同时也是龙家最不得宠的女儿。十岁的时候便被送往国外,在那里,她一个亲人都没有,唯一有的,恐怕就是身上那些永远花不完的金卡。二十三岁的时候,父母不幸出车祸去世。温柔贤悯的大姐,天真活泼的二姐都无力担起龙氏企业,大权即将旁落。就在这个时候,她华丽出场,震慑了全场的人,直接以龙家第三继承人的身份重新拿回了龙氏企业。开始她崭新的人生旅程。他,是她的二十四小时随身保护的保镖,勇猛刚毅,一颗心,在见到她的第一眼起,便沉沦其中不可自拔。他,是她最强劲的对手,她的最大目标就打败他,而他的最大目标就是征服她。一个是忠心的守卫,一个霸气侵略,哪个更能打动她龙家三小姐的心呢?亲亲们,月建了一个群,68143044其实这群一早就有了,只是怕没人加,不敢公布出来呢,呵呵~~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
  • 王的现代迷糊妻

    王的现代迷糊妻

    她的前世是行医济世的灵芝仙子,为了他舍弃仙籍,香消玉损,遁入轮回,了却一世情缘,他却纠缠不放。为了他,灵芝魂魄不肯归位,诱得她从21世纪来到秦朝,与嬴政再续不了情缘,无奈情再续,缘难接,让他如何甘心放手?他是暴君,却缘由于她,她让今生的灵儿穿越回秦替她赎罪,导他入轮回,却让他不放手,变作千年僵尸,只为寻她到21世纪,因为他要三续不了情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变革

    变革

    "小说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线,展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回水坨为代表的我国农村社会,是如何在基层干部的领导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以及如何创办乡镇企业、走上致富的道路的。小说重点描写了以赵志清、赵志明、陈长生、杨永志等为代表的党的各级农村基层干部敢于开拓的精神,敢于发展的精神,不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赞扬了他们冲破“左”的思想桎梏,率先在农村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崭新农村的感人事迹。
  • 大明王朝4

    大明王朝4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