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400000007

第7章 我选择我喜欢——湖北人的市井生活(3)

夜色里的吉庆街,是最能感受到武汉人火辣辣的市井生活的地方:遍街的红灯笼,狭窄的街道上,摆满了简易的各式圆桌和凳子;客人刚走近,各家的迎宾小姐就火辣辣涌上来,争相往自家的台位“拉”;坐定的人们,很多光着膀子坐在那里,滋滋有味地吃着麻辣田螺,喝着扎啤和白酒聊天;满眼都是人,擦皮鞋的,卖唱的,敲湖北大鼓的,卖玫瑰花的,背着烟匣子卖烟的,给人画像的……形成一幅绝妙的市井图。

古往今来,正是这种特有的地域和气候,给这座内陆城市带来了独特的生活气息。灯红酒绿、流光溢彩、霓虹闪处不会是武汉引领的时尚潮流,飘在这座城市上空的或许还是街头烧烤的香气,安然沉醉于这一片亮丽风景里、乐呵呵行走在亲水平台和休闲广场上的,依旧是这座城市里的武汉人。

武汉的城市个性与风格体现的是一种典型的市民文化,又正是这种最具平民化的武汉恰好是体现现代性文化的代表——更具有真性情——个性更鲜明,是中国魂魄所在。时下,人们谈得最多的是国人素质的低下,还有道德的沦丧。而所谓“人文精神失落”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喊得震响,文人墨客全部集中注意力煞有介事地寻找失落的人文精神,这显然是找不到的。

在我们传统的士大夫和精英文化里,很少能有对下层社会的认同?有的只是轻蔑和诋毁。因此,说湖北人的市井文化,其实就是对湖北的最大诋毁。但事实上,我们发现在传统的士大夫和精英那里,平民化的社会形态是最好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回归——真性情!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形态——市民化!

7.市民生活新时尚

如今的武汉,生活已是今非昔比。炎热带给武汉的不仅是高温,更带来了融合传统汉味与现代时尚的风景。夏夜,老人们躲在空调房怀旧,中年人寻找着热闹轻松,年轻人却追逐着这个城市最新的消费趋势和文化偶像。

武汉的市民,绝大多数是近百年来陆续从附近的农村及外省迁入的。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模式,使得武汉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原有的宗法关系在这个市井社会中生存下去。这一点形成了武汉市民独特的文化品格与社会规范。这种强大的力量甚至也渗透到了学府、机关、文教科研单位。基于武汉的地理格局和成员构成,市民们大多没有一个整体的城市感觉。至于那个概念意义上的大武汉,从前是皇上的,后来是政府的,似乎与自己没有太多关系。

随着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江城居民对服务性消费提出了新要求。

孩子们会选择去海洋世界冰雕展寻找夏日的快乐。东湖海洋世界的冰雕展厅,温度零下8度。从热风习习的室外走进寒气阵阵的展厅,嘴巴顿时呵出了白气。在这座独特的冰雪海洋殿堂里,冰雕玉砌、雪树琼花。儿童游乐冰场那条全长160米、高6米的冰雪急速大滑梯,孩子们坐上去后,发出欢快的尖叫。让人禁不住感叹:快乐竟是如此简单!

乘坐上豪华游船,携家带口,欣赏长江夜景,已经成为武汉市民的又一个避暑选择。

而在盛夏时节,游泳池内更是一番盛景,一群人稀里哗啦蹦入江中,水花翻腾,嬉笑叫闹,真如沸水中的饺子。上世纪50年代的武汉,长江、汉水上有不少天然游泳池,大致在汉阳板子桥、武昌平湖门大堤口、硚口河滩东风闸一带。到了90年代,滨江游泳池和北湖游泳池是比较出名的,前者主要是对中小学生包场开放,后者相对简易,池底甚至全是没脚的烂泥,但“煮饺子”的壮观年年依然。

而传统的消费观念,也正日益受到现代消费观念的冲击。“无病早防”、“花钱买健康”;节假日家人一起“打的”外出游山玩水;边工作边“充电”’不断提高文化知识水平等消费观念,已经被多数武汉人接受。专家据此分析,江城居民的消费观念已告别“温饱型”,逐步向“发展型”与“享受型”转化。

在汉口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陈先生,算了一笔上一年年消费账:一年来,平均每月的吃喝花不到300元钱,但每月的穿着和休闲类花销(含旅行)近600元钱,而且后者花钱的速度还逐年呈上涨趋势。据了解,像陈先生这样看重休闲时尚、看淡吃喝的武汉人,不在少数。

事实上,武汉市民稍作留心,也会感受到这一变化。在大街上随便看看就会发现,穿着入时的帅哥美女越来越多。而那些消闲类场所也是越开越多,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

一份来自武汉市城调队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武汉市城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251元,比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平均水平低1634元,排名13位。在19个城市中,武汉人对食品、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类、居住的支出都排在13位左右,均低于平均水平。但文化娱乐的消费却高达757元,高出平均水平47.12元,在19个城市中位居第八位。特别是“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消费增长速度更是年年攀高,比2002年多出六分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湖北人开始热衷于刷卡消费。所谓“一卡在手,吃喝玩乐行不用愁”。因此,越来越多的武汉市民出门购物、吃饭不再带厚厚的现金,只用一张小小的银行卡,无论到哪儿都能解决问题,刷卡消费已成为江城市民生活的一种新时尚。时代在进步,生活也在发展,在温饱还未解决的年月里,人们看重的是生活的数量,但时下,人们则更侧重于生活的品质,从这一点看,湖北人哪里“俗”了?

8.武汉人不爱车

据最新统计,目前北京和成都,大约有l/4的家庭已经拥有私人汽车。但到2003年底,武汉市每500个家庭仅拥有3辆家用汽车。

如果说北京是经济最发达城市之一,不太具备可比性,但武汉人均收入与成都差不多,相对而言,私车拥有量就太少了。

武汉与成都不仅人均收入差不多,其文化也都是以世俗文化著称。具有这么多的相似点,但成都人和武汉人在购房和购车上意见却出现分歧,当然,这其中除了个人消费的偏好外,更多的还是两地潜在的文化差异。

一份关于成都人消费心理调查问卷显示,不少成都人认为,买商品房是一种静态投资;而买车是一种动态投资,虽然容易贬值,但它能自由地把人带往更远的地方和更大的圈子,使人与城市产生更活跃的交流。这表明成都人在享受静态生活的同时,还有一份追求动态的激情。

而武汉人似乎更耽于知足常乐,更喜欢固守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过着荣辱不惊的日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私车已从一种高档消费转向平民消费发展。稍微有些闲钱的人还是买得起车。但是买车容易,而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后期保养费、汽油费、停车费、保险费、养路费、车船税、年检费、过路过桥费等却大得惊人,每月大概要支出1200元左右,相当于养一个孩子的费用,真是“买马便宜装鞍贵”。

有人这样衡量武汉人买车所必备的条件:月薪4000元以下,应列入“买不起车”行列;月薪4000元,可列入“买得起车,养不起车”行列;月薪跨入5000元,基本上“买得起车,也养得起车”,但限于10万元左右经济型车。因此,算不上大富大贵的武汉人对私车并不是投入那么多的兴趣。

私人汽车在北京和成都的普及率较高,在那里大约有l/4的家庭已经拥有私人汽车。而汽车进入上海家庭和武汉家庭的比率只有12%和10%。对于目前拥有的私人汽车的品牌方面,在武汉,神龙富康所占的份额大约是15%,尽管这两个品牌在武汉所有机动车统计中占有很大优势,但是在私人轿车中却优势不大,武汉私人轿车市场中没有主导品牌。

成都虽然拥有私人汽车的家庭较多,但其中以奥拓等微型汽车为主。而上海和广州分别有其主导品牌——桑塔纳和本田。

就城市家庭购买私人汽车的倾向整体而言,其中以成都的购买倾向性最高54%,北京其次49%;从家庭收入上看,家庭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家庭中,将购买轿车的比率超过2/3;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家庭考虑购买汽车比率也有将近一半;而由于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家庭目前有一半以上拥有汽车,所以购买倾向不是最高的;私人汽车市场的增长空间巨大。

其实,武汉就是一个小市民气息为主的城市,并不需要多华丽的生活。几拾元吃一根哈根达斯,不如在街边随便吃碗热干面,每个月花去收入的1/3来养辆汽车,还不如坐公车,剩下的钱去多斗几把地主。武汉人的生活要的不是大风大雨,而是风平浪静下的闲适。

同类推荐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热门推荐
  • 心灵鸡汤精粹版10

    心灵鸡汤精粹版10

    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
  •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立足于最大限度满足农民朋友对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的现实需求,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运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二是如何选择和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渠道、形式等;三是如何获得和利用农业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与风险,提升农民对市场的应对能力。
  • 做事细节全书

    做事细节全书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事,必成于易。做事大而化之,不注重细节的人,无论做哪一种事业都没有功效可言。而小心谨慎,关注做事的每一个细节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业也往往有相当的成就。
  • 布登勃洛克的一家(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布登勃洛克的一家(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马氏诊所

    马氏诊所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黛玉别嫁

    黛玉别嫁

    她是极道之主,她是竹魂精灵,今生,她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黛玉。既然她是黛玉,那么她的黛玉她做主,不需别人来主宰。美玉虽好,却不是她需要。将军虽宠,不是她追求。他虽然狠绝,却是她并肩同行之人。这又是一个不同的妹妹故事,有点混淆历史,因此不做历史考证,请不要随便拿历史来比较,谢谢!***推荐好友作品*******泪语忧谭《红楼之凰求玉》落叶孤单《七日皇后》铃兰轻声《水玉梦醉红楼情》长河晨日《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断崖《红楼之倾尽天下》心随碧草《红楼一梦之千古情痴》***推荐其他类型作品*****沐血夜《凤麟》君幻凤《凤破苍穹》莲子儿《错惹贼妃》孤月如我《绝煞弃女》轨迹图图《邪帝冷妻》凤舞阁主《白发魔姬》慕容雪馨《魅夜罂粟冷公主》
  • 很纯很卖萌:钻石富豪来相亲

    很纯很卖萌:钻石富豪来相亲

    他的儿子穿着限量版小西装,冷酷高傲;她的儿子却笑得像只喜羊羊。两个孩子一模一样,气质截然不同。那一刻,他咆哮如雷:“女人,你竟敢偷走我一个儿子!”(精彩片段)某电视相亲节目上,主持人问:“小盆友,你怎么也来相亲?”“我爸又老又渣,我替妈妈找恋人,甩掉他!”“额?所以你要撬你爸墙角?”“没错,非诚勿扰!”电视机前的冰冷男人,看着荧幕里的小盆友,眸光一冷,女人,你死定了!
  • 学会推销36计

    学会推销36计

    在推销的世界里只有两种人存在,一种是强者,一种是弱者。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既是生物世界的不二法则,同时也是推销世界的永恒真理。《学会推销36计》将告诉你学会推销的三十六计,集知识性、智慧性与实用性为一体,是每一个想改变命运追求成功的人必不可少的读物。现实的世界风起云涌,推销的王国波谲诡异,唯有那些掌握各种实用推销能力的人才能在各种残酷的现实之中脱颖而出,笑傲群雄,成就自己的推销事业,建立自己的卓越功勋。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也想提升自己推销能力,成为推销世界的王者,那就从阅读《学会推销36计》开始吧!
  • 邪宠之妃乃倾颜

    邪宠之妃乃倾颜

    她,是被父亲丢弃的红颜祸水,更是忠臣之后。倾国之颜,芳香袭人,没有花香的娇艳,也没有粉香的妖娆,别有一种奇香异馥,沁人心脾…她上战场,杀敌将,整贪官,打昏君,斗后宫。她的名字,不容于历史,却留于人心间。他,敌国皇室之人,却对她一见钟情。初见时,明知道她是男儿身,毅义不容辞的动了情。为了她,他放弃唾手可得的皇位,只愿陪她,逍遥人世间,一生伴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