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400000024

第24章 湖北人文况味,我有我的特点(3)

楚剧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据说当时的楚国国君十分喜欢看戏,因此在宫廷中养了一批“优伶”,相当于现在的歌舞团。而其中一个叫优孟的人相当出色,演什么像什么,因此深得楚王喜爱,而他也就被公认为楚剧开山鼻祖。但毕竟历时太久,我们现在很难考证优孟当时唱的剧本是怎样的。据《史记》记载,楚相孙叔敖死后,其子穷困潦倒,无力为生,于是向优孟求助,优孟装扮成孙叔敖去见楚庄王,惟妙惟肖,庄王竟以为孙叔敖复生,想起用他为相国。优孟趁机讽谏,才使孙叔敖之子得到一处封地。

凡事有一长也就必有一短:比如,一“博”,就不能“集中于一点办大事”,就有“艺多不养家”的嫌疑;再比如,一“博”,就有点“杂”,有点“杂”,也就不好“统一定调”;还比如,一“博”,就没有特色,没有代表,问:国粹?谁都知道是京剧!但要问:湖北省省剧?答:……博,在一定意义上似乎等于“多”,一“多”,就有些照顾不过来,犹如一个母亲生有八个孩子一样,照顾不周,甚至产生“投机”心理:老大不行,老四恐怕可以,老八还可以“赶本”。有的孩子嫌母亲照顾不周,不满母亲的“投机”心理,就干脆去当“上门女婿”。黄梅戏就是如此。起于湖北,盛于安徽,多少让湖北人有些尴尬。再如,湖北人研制的丽珠得乐,在深圳好好地火了一把,也与此类似。好在“上门女婿”当得还挺出色,给人以慰藉。

南北交汇,承东接西,怎样真正留住各种“优秀文化”,不使之成为匆匆过客,并促其“开花结果”,进而形成精品名牌,是湖北人需要考虑的一个首要问题。湖北不是没有底气,但多少有点让人觉得是手捧金饭碗,却到处要饭的感觉,稍有些让人扼腕叹息。想及工业、农业及其他行业,亦然。

7.汉韵楚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论历史,究竟是南方的文化要悠久一些,还是北方文化要璀璨一些,很难下个确切的结论。而楚文化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支系,在许多人的眼中似乎是无足轻重的,但当你了解了楚文化在世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相信你一定也会为楚文化的伟大而发出由衷的感叹。

中国古代的文化从总体上来说是多元复合的,其主体华夏文化是南、北文化的二元耦合,可是在学术界及中国古代文化里,却一直有着重北轻南、重河轻江、重龙轻凤、重儒轻道的思想。换句话说,也就是重视北方文化轻南方文化,重黄河轻长江,重北方的始祖黄帝轻南方始祖炎帝,重北方的象征物“龙”而轻南方的象征物“凤”,学术上重北方的儒家轻南方的道家。但细数起来,位居中部的楚文化无论是在中国艺术史还是在世界艺术史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想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不了解楚文化,要全面认识世界古代文化也不可不了解楚文化。

其中,震撼世界的当算湖北曾侯乙墓葬的发掘。随着曾侯乙墓的现世,楚文化再次大放异彩,光是那些随葬品,就能让人激动不已。虽然无法想象当初的楚国的国力如何强盛、场面如何壮观,可单从这曾侯乙墓葬的规模以及陪葬物品之精益足可略见一斑。楚文化的鼎盛时期在春秋早期到战国末期,其间500多年间的历史,楚文化的影响不仅波及了当时的整个中国南部,甚至向北推移,给中原文化以强劲的冲击。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说到楚文化也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做工精益的青铜器。那时已运用了失蜡法、范铸、分铸、铸接、多层透雕等工艺,技艺超群绝伦,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即使在今天展示在世人面前的那些层层叠叠的镂空蟠螭纹尊盘、纠结盘绕的建鼓基座、曾侯乙编钟上繁缛细密的纹饰,也足以令现代人为这鬼斧神工的工艺所惊叹、所折服。

中国的青铜器本以它那独特的工艺享誉世界,但像曾侯乙墓出土的那套规模巨大、音质纯美、设计精巧的古代乐器——编钟,还是十分少见,因此,这套编钟以其气势雄伟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编钟上的纯金铭文上记载了2800多字有关一钟双音、旋宫转调等的音乐理论文献。当然,这套编钟在音乐界的重大影响不是几句话可以言尽的。

另外,楚国的漆器、木刻艺术、木工技艺、器具与房屋建筑等相对古代世界的其它地方,已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单说这些成就,就足以使湖北人在世人面前称颂了。

最能显示楚艺术的特色和成就的还得看漆器、丝绸、小型绘画、小型雕刻等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那些制作精致的木雕漆绘和艺术品在地底下埋藏了两千多年,至今依然闪耀着令人目眩神迷的色彩。流逝的光阴,不但没有使它们失色,反倒使它们越发显得璀璨夺目。漆木器兼有雕刻与绘画两种综合艺术,纹饰是将各种小兽、龙凤形象打散或连缀,加以变形,再重新组合成新的艺术形象,活泼洒脱,体现楚国钩佩与环饰的艺术基调。曾侯乙的棺木、衣箱、虎座凤架鼓、漆盖豆等至今还保持它艳丽的色彩、流动的纹饰、华丽的图案。让人在赞叹中国古代的工匠艺人们卓越的技艺和精巧的才思之余,更是想到,这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南方艺术传统的代表。

曾侯乙墓如同一座宝藏,大到青铜器,小到玉器、琉璃器、金银器等300多件艺术品,无不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也反映了那时南方玉器工艺的巧夺天工。如可折叠的“十六节龙凤玉佩”则属战国玉器之冠了。“蜻蜓眼”琉璃珠的发现也是了当时中西交流的早期物证。

楚文化不仅是艺术品璀璨夺目,其哲学和文化也上不逊色于北方,比如南方的哲学思想老庄道家和代表了南方的文学传统的屈原“楚骚”。那些《楚辞》中的瑰丽句子,正是对那些“内崇楚国之美”的场景的描写。楚艺术之所以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和重视,除了艺术品独特的魅力外,还因为它代表了华夏民族两千多年的文化——楚骚、楚韵。这是一种传统和一种精神传统及其所体现的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

楚文化艺术瑰丽流畅,情感外露,富于抽象美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写照。似乎在凝重中洋溢着几许生气,流淌着这些艺术本身的生命。其中智慧和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源于楚民族对精神生命的执着与热爱,以及对神秘精神境界的忘我追求,体现着深不可测的意蕴,是湖北人引以自豪之处。

8.武汉的民俗节日

要认识一个地区的人,认识一种文化,就要研究这个地区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来处和记忆,庆典和告别。

(1)武汉杂技节

杂技是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起源于民间杂耍,武汉的杂技艺术在中国不是最有名的,但却是发展相对完善和成熟的。尤其是1953年建立武汉杂技团,使武汉的杂技艺术由民间教团向规模化发展。武汉先后推出了《顶碗》、《椅子造型》、《车技》、《跳板》、《双层定车》、《跳台晃板》等技巧难度高、动作优雅美观、惊险动人的优秀杂技节目,在国际比赛中多次捧回大奖。培养出夏菊花、李莉萍等著名杂技演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91年在汉口建成全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杂技厅,并于1992年由武汉市举办了第一届武汉国际杂技节。1995年又举办了第二届武汉国际杂技节。杂技节由此沿袭下来,每届杂技节都有五大洲的杂技英豪聚会金秋江城,向人们展示杂技古老艺术奇葩的现代风采。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国内许多城市踊跃组团参加,成为我国杂技演艺界的盛会。武汉杂技节促进了各地杂技艺术的交流,为杂技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2)横渡长江活动

武汉人可以说从小是生在江边长在江边,与水有着很深的渊源,在武汉民间自古就流行泅水活动,横渡长江成为传统游泳赛事。1966年7月16日,武汉5000人参加第十一届横渡长江游泳比赛。73岁高龄的毛泽东乘舰亲临江上检阅,然后浮入江中游泳,游程达15公里。为纪念毛泽东此次畅游长江,此后武汉市每年都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横渡长江比赛,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3)武汉之夏

武汉夏季异常炎热,有“火炉”之称。因此武汉人历来就有夏夜纳凉听书听戏的习俗。1978年夏,武汉政府文化部门为了让这一习俗得到更好的发展,把它扩展为一次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每到夏季的夜晚,在街头、广场纳凉的人们就聚在一起,拉琴、唱戏、赛歌、说相声、听鼓书、讲评书,自娱自乐,非常热烈。文化团体也积极参与,派演员到群众中指导演唱,或组织专场电影、歌舞、戏剧,举办图书夜市。后来又引入卡拉OK、交谊舞会等。此后年年坚持,称为“武汉之夏”活动。

(4)武昌旧俗甘蔗节

“三月二十八,洪山敬菩萨,钱多吃甘蔗,钱少吃麻花。”这是50多年前流行于武汉的一首民谣。寥寥20字勾勒出武昌旧俗甘蔗节的一个侧面。这个习俗起源于公元1011年,北宋年间,当时宋真宗敕封守护泰山的神祇为“东岳天齐仁圣帝”,民间称之为“东岳大帝”或“东岳菩萨”。人们因此认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大帝的诞辰。每年这一天,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停业休息,一般寺庙多半要举行“天齐会”,因此积沿成习。尤其是武昌洪山宝通寺,香火更盛,从早到晚,撞钟、击鼓、敲磬。在那一天,洪山上卖甘蔗的小贩特别多。价钱相当贵,钱带少了的人只好买麻花吃。“钱多吃甘蔗,钱少吃麻花”的民谣就是这样产生的。

而甘庶节仅盛行于武昌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据说元末农民徐寿辉起义,在蕲水(今浠水)建都称帝后,派遣邹普胜智取武昌。约定在城内接应的人,手持甘蔗为号。官兵进入武昌城,看见人家门前有甘蔗渣的概勿侵犯。从此以后,武昌民间遂流传在这一天吃甘蔗可以免灾的说法。

(5)中秋节玩荷叶灯

在中国,人们都有闹元宵的习俗,但要说到闹中秋,可能就不多见了。因为这是从前武昌地区特有的习俗。在中秋节到来这天,其他地方的人们会一家团聚吃月饼、赏月,但武昌的人却要在中秋之夜玩荷叶灯。荷叶灯的做法是:把一张荷叶连柄摘下,在荷叶中心连着叶柄的地方穿一个小孔,插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就是这样简单,一盏灯就做成功了。到了中秋节的晚上,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呼朋唤友,带着荷叶灯周游大街小巷,往往要玩到深夜才散。汉口、汉阳虽然和武昌隔水相望,却不兴玩荷叶灯。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在武昌的中秋之夜,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孩子玩荷叶灯。武汉沦陷后,这种习俗和武昌特有的甘蔗节一样,都消失了。

同类推荐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谷子绝学

    鬼谷子绝学

    一个人缺的永远不是钱,缺的是赚钱的智谋。一个人缺的永远不是团队,缺的是俘获追随者的能力。一个人缺的永远不是人们的爱戴和拥戴,缺的是领导统驭的智慧。被誉为智慧禁果的《鬼谷子》着重于辩证的实践方法,具有极完整的领导统御、策略学体系。在今天这个政治纷争风云变幻,商战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经济战国时代,鬼谷子的思想、智慧和奇谋韬略,在经营、管理、公关等方面仍极具广泛的指导意义。
  • 先秦时期的权谋游戏

    先秦时期的权谋游戏

    此书淋漓展现了历史的治乱兴衰、人物的成败得失:最深刻的儒家智慧,从征服人心入手,谋圣而不谋智;最刻毒的法家智慧,以法、势、术为核心,用阴谋和强权控制民众;最圆融的道家智慧,通过“不争”,以心智王天下;最超脱的佛家智慧,在面对在世与超世、做人与成佛、求佛与求己中选择追求内在本心……
  • 小故事大道理十年精选

    小故事大道理十年精选

    从全球万余种报刊、杂志、书籍中精心遴选出最有价值、最具智慧的638个小故事,囊括了人生、情感、事业、智慧等各方面,是我们生活、处世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 紫芒音帝

    紫芒音帝

    季音闲,十大千年世家之一季家音字辈长子,因其母亲怀孕期间施展出禁咒而动了胎气的缘故,一生下来便身体羸弱,而不适合修行,成了音字辈实力最弱,也最受看不起的长子。然而直至有一天,因寻找解决自己身体羸弱问题的时候,误食紫心果,最终得到紫研神芒传承力量。
  • 少主滚开别挡老娘的道

    少主滚开别挡老娘的道

    凤箫离,雪雾老头最不成气武功最差的弟子。腹黑狡诈,聪明机警,疯疯癫癫。计划偷跑,竟然被一人另加一堆黑衣人杀进来?——滚你丫的,你们打架就不会选地方?紫凛,紫凤岭中身份尊贵王者之气的少主。冷峻狂傲,翻云覆雨,偶尔抽风。这女人的武功怎么打得这么诡异,要形没形,要力没力,简称猥琐!——打跑了一堆黑衣人?有意思!坑爹对话!!1、“少主,离小姐你不能娶,真的不能娶!”“为啥?”“少主,你忘记了你自小有婚约在身,迎娶的只能是琉芜小姐1”“阿白,难道你忘记了我这次出行的目的是什么了吗?”“是什么?”“就是,逃婚!”“……”“少主,你夜里翻墙去离小姐的房间里做什么?”“阿白,你想我脱光衣服躺在她的床上她会不会上我?”“……”“你这是什么眼神,你是说你少主我的身体完全没有吸引力?”“……”故事越到后面越精彩,期待你们的支持!!!再次说上谢谢一句!!
  •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展示与分析中国的难题,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历史往事暗示着今日依然存在的痼疾,提醒着未被注意到的重要细节;对于合作化运动以来农村变迁的分析研究;社会批评,着重评论时事风气与官僚制度的种种现象;个人的记忆折射着社会与时代的细节。[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致命婚姻之毒爱残妻

    致命婚姻之毒爱残妻

    她爱的男人结婚了,但新娘不是她,她用种种手段想要挽回爱情,但最后只是遍体鳞伤。心死后,她遇到一个说要爱她一辈子的男人,直到后来,她才明白,这一切只是他魔鬼引诱的开始!
  • 与神婚:狂恋三千年

    与神婚:狂恋三千年

    他是高高在上的十二祖巫,生性凉薄,为人厉狠,那放诞不羁的外表下,只愿为一名女子痴守他本是下界一名小小地仙,温润暖心,医术超群,在下界三千年,只为找到当年的救命恩人。她原本是一名不起眼的小偷,一次任务失败,糟小人暗算后,流落到了异世。成为了凡界大国的“九公主”,原本八竿子打不到一边的两人,却因为她顶着一张与那女子极为相似的脸而钩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