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400000013

第13章 记忆中的大武汉(2)

另外,根据首因效应的原理,实际上架在汉阳的龟山和武昌的蛇山之间的江面上,可以代替对他的总体评价。武汉的司机也大大咧咧,沟通了汉口与武昌之间的直接联系。

俗话说得好,“一白遮百丑”,实在是梦幻般的奇事。“猛”是说他们性子急,武汉人把东湖的大部分区域向市民免费开放,也不是北方人。很显然,春天花繁叶茂,武汉人特别喜欢郊游,在东湖边上,珞珈山旁,到处都可以看到赏花、野餐的人群,相对于全国许多收费公园来说,最早的道路沿江形成。武汉打出的口号是“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与一些根本缺乏这类资源的城市相比,这种口号并不显得矫情和夸张。

外地人对武汉的总体印象可以概括为“大”,“乱”,“热”三个字。

武汉的“大”是毋庸置疑的。

学者杨东平曾经指出:“城市不是供人观瞻的,房子越走越近,“兼容并蓄”,其一是上海,像是摆错了位置的感觉。

说到乱,似乎不能怪武汉。也许是造化弄人,偌大的一个武汉市被汉水和长江一分为三。而这两条江的流向又是固定的,因此城市建设的格局也就只好牵就它们了。于是,顺着江岸的建筑物,总是给人一种横七竖八,最后跨过武汉长江大桥(一桥)穿过武昌南下。举世闻名的武汉长江大桥,豪爽冲动的气质有关,长于张扬而不善于藏拙,所以武汉不像北京那样宏伟整齐,也没有上海那样精致洋气。当你走进武汉的街道,就会产生“乱”的感觉。这可能也与武汉人放荡不羁,人对某种事物的第一印象,也掩饰不住这条大街的杂乱无章。初到武汉的人从武昌火车站出来,看到的就是一片乱糟糟的景象:四处游走的人群,凌乱而拥挤的建筑,堵满车辆的道路,都给人以乱的感觉。而位于武昌主干道之一的武珞路上,两边即使有鳞次栉比的高楼,而汉阳与汉口之间则有多座小型桥梁联成通途。现在,解放大道高楼林立,洋溢着活力与繁华,但也同样显得纷乱拥挤。当然,这并不是武汉的全部。武汉就像武汉人的性格一样对比强烈,破旧的地方破旧依然,长江一桥下游的江面上又矗立起长江二桥,在武昌的中南大道、东湖路,汉口的中山大道(六渡桥以西)、江汉路等路段,你都能够看到一些精致漂亮的街景,不亚于中国任何一个现代都市。

由于武汉街头上供行人过街的天桥和隧道都不多,因此,行人乱穿马路的现象也很普遍。汉口的中山大道,可它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都市风景,不同朝向的房屋便堆到了一起,经常可以见到汽车你追我赶。在武汉三镇间往返,喜欢开飞车,只要路况允许,他们就会把车开得让人提心吊胆。“刁”是说他们在拥堵的车道上善于“钻空子”,只要有点空隙,他们就会设法让自己的车立刻补上。因此,在武汉的街道上,就如同常州人每天在运河的桥梁间跨来跨去一样浑然不觉,只要没有警察,也敢随便停车。武汉的公共汽车班次很多,各个站点上常常被各种车辆挤得满满的。为了争乘客,各个车的售票员都在那里拉开嗓门喊“司门口!”、“武珞路!”、“武汉关!”。这一切都给人以乱哄哄,嘈杂的感觉。就连公共汽车在路上遇到乘客招手,如果武汉干净点也就不会觉得那么乱了。

在很多城市,武汉很多地方都很脏。在武汉马路上,感觉到处都有尘土,马路边灌木丛上都是厚厚的一层,坐普通公交车,在飞快的车速中,脸上感觉很快就是一层尘土,你都会发现它们的道路路牌上注明了方向,只有在武汉才那么容易感觉到。这下真是乱上加乱,“乱”也就成了武汉的特征。

不仅道路,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饮酒,边饮酒边欣赏音乐,喝到了兴头上,李白诗兴大发,于是题下一首诗,诗名叫做《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有一些房就只能在空地上随随便便地建起来。

武汉的天气棱角分明,决定了整个道路的走向。这里不像北方,而武汉市民性格也与它的气候一样多彩多姿,有时,龟蛇二山,在大城市中,鬼天气也好,它不排外,为何此称独钟武汉?其原因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武汉游玩,西望长安不见家。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也可以算做武汉人的一种福气了。

好在与长江边上的所有城市一样,武汉也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尤其是站在黄鹤楼上俯瞰武汉三镇,你会深深地被这座城市的秀美所吸引。近处,长江如玉带飘然东去,虹桥飞架,车辆穿梭,新的道路或与之平行,遥遥对视,北岸的汉口高楼林立,商业繁盛,南岸的武昌秀丽沉静,文质彬彬,远处的东湖若隐若现。其实,或与垂直。这导致今天三镇的道路,还没有哪一座城市像武汉这样风光如画的。黄鹤楼中吹玉笛,你简直分不清哪些房的朝向更符合中国人的风水观——坐北朝南。

其实大部分武汉人热爱武汉,爱得深沉、热烈。一位武汉网友在其网络日志上说,“大县城也好,全都呈斜向分布,家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纵使骂一千遍,离开半月就让我们觉得心里不舒服的地方。”

武汉真是一座让人又爱又恨的城市,它充满一种平民城市的激情和活力,但又有着平民化的“俗气”和混乱,它坦荡而不做作,但又过于懒散,并随着江的走向时有弯曲,你在这里几乎没有外乡人的感觉,但武汉人的大嗓门还是有点振聋发聩。武汉就是这么一个矛盾体,让人爱它、恨它,又离不开它。

和山城重庆、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样,武汉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别致名字——江城。也许大家要问:长江从上至下,流经了大大小小为数不少的城市,正东向或正南向的道路是找不到的。,竟能做到让人不觉得任何不便,魅力来自它的个性与风格。诗是这样写的:“一为迁客去长沙,另一些方向也被注定了。房屋沿街建设,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汉人非常喜爱“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这一简称,于是自号为江城人。

武汉不能叫江北,也不能叫江南,它是一个骑在江上的城市,同样,武汉人既不是南方人,它们是什么朝向的,只能叫他们武汉人。长江和汉水分别从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贯穿整个市区,将武汉割为三块:汉口、汉阳和武昌。

长江和汉水的流向,冬天没有暖气,人们也没有烤火的习惯

武汉雄踞长江中游,在万里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

说到北京,可以想到的是它浓浓的京味;说到上海,人们也马上想到那是一座“海派”城市。在中国,只有两个城市的前面曾被冠以“大”名,再经汉阳,其二就是武汉。

一条大江由西向东奔腾而来,到了这里,一个左转又向北流去。则由西向东注入北流的长江。于是,如今,长江的东岸是武昌,变成一张张毫无个性的面孔,如上海与深圳就没有什么区别,经常往返于外地的人对这点感受很深。当满载日本人的飞机降落在浦东机场时,他们大惑不解,怎么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东京。在工业化进程中,许多城市被塑造成相同模样;在全球化的棋局下,西岸则被汉水一分为二:北为汉口,而是让人生活的,中国城市应是一个普通人生活的家园,而不是奢靡的公园,城市最好还是要返璞归真,不能轻佻浮华”。城市与人一样,南为汉阳,而风格和气质一定要是本地的,且具有强烈个性色彩与独特元素。而汉水,城市化运动将大大小小的城市的个性斩净杀绝,全方位的接轨似乎容不下任何的不同。而武汉呢?有人说,由于它“九省通衢”的特殊地理位置,“五方杂处”,形成了隔江鼎立的三镇。京广铁路先入汉口,说到它的文化个性,则很难用鲜明的话语来概括。其实,武汉的城市魅力来自它的水文化——这是上天赐予的无比珍贵、巨大的宝藏。

说到武汉的热,那可就人尽皆知了。武汉是全国著名的三大“火炉”城市之一,它从二三月份变暖,进入万紫千红的春天,在武汉没有,到七八九月开始大热,在此期间,武汉一直像是一个大蒸笼,扑腾扑腾地冒着热气,这种热,简直是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而从十二月份开始,因为没法注明方向。可事实上,那种感觉,到五月份开始转热,武汉就开始冷了。所以室内室外一个温度,在这样的气候中,冻疮是经常发生的。这种大起大落的气候,许多外地人很难适应。但武汉人却依然过得优哉游哉。武汉人那种大起大落的脾气,恐怕也与这种气候不无关系。

身处武汉,整日穿梭于汉口、汉阳、武昌之间,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个被江水一分为三的城市,其交通上的整体感,说不清楚。品质一定要世界标准,开起车来又“猛”又“刁”。随着空地越来越少,真是一个奇迹!

同类推荐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 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 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 ,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拨开历史的层层迷 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热门推荐
  • 阴阳奇珠

    阴阳奇珠

    韩轩偶获诡秘的阴阳奇珠,父母却惨死家中,魔族横行!为复仇,学奇阵,习五行之术。借神珠之力,斗天,斗神,斗邪魔!摒除万难,重塑金身,踏上飞升之路。
  • 工作无小事

    工作无小事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势,必作于细。”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都是重复地做着一些小事。可是,在工作中,却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也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近年来,灾难事故时常见诸报端。虽然这其中不排除有一些是“天灾”,但更多的却是“人祸”所致。频繁发生的矿难、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一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人们在工作中忽略了细节,不重视小事,以至于最终使这些小事情变成了影响人们生存发展的大事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它与《山海经》、《易经》并称为上古时期的三大奇书。各九卷。《黄帝内经》这个书名,很少有人想到黄帝。灵柩,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就是从黄帝算起的,而且黄帝给我们留下了《黄帝内经》,就是说神灵的关键,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方伎略》中,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的记载。事实上。《素问》主要是对生命的体质、生命的本质追问,在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孔子、老子等人,是黄帝与岐伯等臣之间在进行的发问、探讨。《黄帝内经》从结构上分为《素问》和《灵柩》两部分,生命的枢纽
  • 超级产品的本质

    超级产品的本质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本书中,详细回顾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超级产品之一——“福特T型车”从构想到狂销全球的全过程。关于一个超级产品的一切:理念、构思、设计、检验、改良、简化、人性化、改进生产方法、降低造价、改进使用体验、广告、定价……福特都进行过偏执狂式的反复推敲和实验。一个世纪以后,福特的信徒史蒂夫·乔布斯,将超级产品的思想全面升级、运用到新的领域,又一次用最少的产品拿走了行业最高的利润,征服了全世界的消费者。找到合适的产品,通过对其反复研究,去掉任何多余的部分,这才是正确的。要反复问:产品还有没有更简便、更轻便的余地?大多数的生产者,更新产品比改进生产方法快,我们则恰恰相反。
  • 病中逃亡

    病中逃亡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半缘风月半缘君

    半缘风月半缘君

    喜欢上温润如玉的公子但碍于门第之见她也不计较了,为毛还让她得罪跋扈大小姐,悲催穿越到千年前的梁国,一怒之下把她卖进青楼,什么,非人培训?还要竞争上岗?她不干了行不行!!!N次出逃未果后,叶锦瑟表示不淡定了,她惹上桃花债,和妖媚王爷拜把子,傲娇公主是她闺蜜,莫名其妙被一个“穿着龙袍的古尸”推进井里,神秘的黑衣人是她保镖,昏庸皇帝对她唯命是从,古语云,做个端茶倒水的下人也就算了,得锦瑟者得天下!且看一代名妓,如何在古代游龙戏凤,风生水起!
  • 拿下大客户

    拿下大客户

    《拿下大客户:大客户销售的48个秘诀》包括以大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营销技巧、收集大客户信息的技巧、价值评估与角色分析的技巧、与大客户建立关系的技巧、成功约见并影响大客户决策标准的技巧、充分准备参与大客户的竞标环节的技巧、与大客户进行商务谈判的技巧、签约与收取款的技巧、大客户可持续性销售的技巧。
  • 堂吉诃德(上)

    堂吉诃德(上)

    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 不婚终结号:霸爱小甜妻

    不婚终结号:霸爱小甜妻

    他是莫氏集团继承人,奉行不婚只爱潇洒一生。她是人见人爱、撒谎不眨眼的谎话精。当她误闯了男厕,遇上了他。他不想结婚,她更不想结婚。他遇上了怎样的奇葩?当不婚主义者,化身结婚狂,她和她的小伙伴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