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放歌
【题记】我的文学创作之路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的。直白地说,是从文化大革命中开始的。初中语文课本里一些新诗和古典诗词的启蒙,随后全国范围展开的毛主席诗词大普及的熏陶,加上从友人处借来的一本薄薄的王力《诗词十讲》,都为塑造我的诗心、点燃我的诗情发挥了重要作用。那时候,我一边务工一边习诗,一边“革命”一边写诗,新旧两体同时起步。我在文化大革命中写的第一首诗歌,就是送给一位红卫兵同学的一百多行自由体新诗《薄纸寄豪情》。这位同学将这首匿名诗歌抄写成七张大字报,一顺溜贴在英山一中大门外的大批判专栏上,立马引来众多“革命”群众读者的关注。
一九六九年春,入伍不到一年的熊召政因所谓的“政治原因”被迫退伍回乡。向来是乐天派的召政,不以己悲,却为诗迷,骚心大有长进。一日送我一首《赠田海》,诗曰:韶华岁月勿蹉跎,青春时日能几何!海阔天空抒壮志,地角天涯自煎磨。跃下龙潭擒蛟蛎,攀上绝壁放浩歌。世事风云胸罗列,岂惧征途漫坎坷。这可能是熊召政最初的诗歌习作,诗是七律架式,虽然有违平仄,然以十五六岁的年华,那份志向,那般才情,那腔豪气,那样自信,确是难能可贵。而且熊君后来的人生之路,却也应了赠诗之末句所言。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天意使然?不得而知。
我的《青春放歌》就是对召政赠诗的奉和之作,也是我的激情之初。虽年代久远,又经历抄家,那个时段的许多诗稿大都散失,但这两首诗因短小且经常吟咏,故都能铭记于心,召政四十八岁生日那天武汉小聚,我借酒兴将召政之诗吟出,满桌人皆惊皆喜皆未吝掌声,大家心甘情愿当了一回醉鬼。
但自省人生,我也基本是循着《青春放歌》的意念向前跋涉的。常怀血荐轩辕情愫,奋发事业,煎磨思想,砥砺人生。虽无“宏卷”“浩歌”问世,却也是朝阳映照青春,与缪斯结伴前行,没有违背儿时志向,没有辜负岁月馈赠,踏踏实实地走到了今天。回首看去,我的激情之初是纯洁的、昂扬的、阳光的,它是我激情史中的莺啼初试,小荷露角,幼驹学步。纵然历经沧桑,难忘青春放歌。我怎能不感念昨日,感谢岁月,感恩生活!
啊!相伴缪斯,遭遇“文革”,结识风雨,竟然也有陶醉感觉。
青春万岁!理解万岁!
诗是这样和的
韶华岁月未蹉跎,血荐轩辕竟若何?
应是东风多奋发,须将思海苦煎磨。
愿浇碧血书宏卷,定使丹心谱浩歌。
万里途程勤砥砺,朝阳照我涉长河。
——1969年春,英山
燃烧吧,青春之爱
泉水在悄悄奔流
蓓蕾更显得娇柔
眼神似报以微笑
红云借双颊浮游
挥舞银锄咋不觉累
伏案夜读咋不觉倦
缪斯相伴生命长河
春风鼓满爱的风帆
心在倾听青春回声
梦在憧憬绚丽人生
忠诚为她播种浇水
渴望催她长叶泛青
心已施过激动犁铧
心已抽出含羞嫩芽
熊熊燃烧吧,青春之爱
原野开遍幸福之花
——1970年春,英山
打开尘封的诗稿(《征程》自序)
一
打开《征程》这部尘封已久的诗稿,浸透在岁月中的甜酸苦辣一齐涌上心头。与此同时,一种既感到陌生又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种既与时代气息相距甚远又感到与时代一同阔步前进的复杂心绪也悄然而生,使我情不自禁地回到了那些让自己曾经陶醉、亢奋、委屈、羞辱、抗争、期待、时而暴风骤雨、时而阴晴交织的日子。
这部近1200行的诗稿已经尘封了整整34年。1976年,我在大别山南麓英山县一所距县城八十华里的乡村中学任代课教师。国庆节后没几天,校长递给我一份盖着中共英山县委宣传部大印的红头文件,点名安排我到县文化馆报到,创作悼念毛主席逝世的诗歌。创作班也就四五个人,大都是红头文件点名的本县业余文艺创作骨干,由以下乡知青身份调入文化馆工作的熊召政辅导创作。
这是一项光荣的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一次极好的学习创作机会。毛主席逝世,是当时中国最重大的事件,对国人心理冲击很大。由于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所享有的崇高威望,由于其时主流意识形态长期以来的宣传引导,在我的意识里,充满着对毛泽东的绝对崇拜,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的绝对信仰,包括对中共党内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极左路线、理论人云亦云的接受和认同。实事求是地说,当时的我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也不允许有自己的思想。但是怎么写呢?是从一个侧面写一首或几首短诗完成任务,还是尽其所能尝试写一部长诗,倾诉已经开始激荡的情感呢?我苦苦思索,构思了很多提纲。终于在一天下午,我与一位同在创作班的肖姓工人登上县城后边的山峰鸡鸣尖顶放眼群山时,灵感爆发,诗情飞流而下。眺望四野起起伏伏、叠叠层层、延绵不绝的峰峦峻岭和山脚下蜿蜒曲折、绕着县城由北向南向西向南向西向北又转而向西南的长江方向折流而去的英东河,所有的思绪沿着中国革命的征程这个主题聚结、迸发,所有的意象围绕着歌颂毛主席的丰功伟绩选择、铺陈,所有的情感随着诗歌的奔放吟唱而驰骋、升华。在经过一个多星期精力高度集中、激情特别充沛的创作后,初稿完成,以《第三个里程碑》命名,交卷。召政和文化馆的领导都表示肯定,并说待宣传部领导集中审稿后再结集出版。
回校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根据正在迅速变化的政治形势,夜以继日地对诗稿进行了两次修改,最后以《灿烂的征程》命名,于当年十二月下旬向《人民文学》投稿。我信心满满,静待编辑部的用稿通知。
二
此时,命运却同我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就在自己还沉浸在创作的兴奋、期待着发稿、也相信会由此敲开专业文学创作之门的愉悦心境时,厄运在悄悄向我袭来。1977年元旦后一个星期天的傍晚,校长十万火急地派一位姓郁的年轻教师通知我赶回学校,用一种隐含关切的严肃口吻告诉我,刚接到区革委会通知,让我停止教学工作,明天一早到隔着一座山岭的另一所中学住“学习班”,时间多长没定。真是晴天里一个霹雳。
“学习班”是文化大革命的创造发明之一。
我真的不愿回首那些失去自由、没有尊严、饱受羞辱的日子。但是在将近一年里,生活却执意要你每天都咀嚼苦涩。一个由四位中学负责人或教师组成的专案组内查外调,严密监护,以四比一的非对称阵容,对付一个初中毕业、做过工人、又被下放当过农民的青年代课教师;让你脖子上挂着用铁丝穿起的窗门,上写“打倒恶毒攻击县委书记的坏分子”,用皮鞭勒令你打锣游街,含泪示众;让你坐着无蓬汽车连续颠簸两天,在全区公路所达的十几个大队(现在的村)挂牌游乡,沿途批斗;召开规模小到十几人、大到几百上千人的专场批斗会或陪斗会数十场,让你饱享批斗盛宴,充分体验“一小撮”众矢之的、孤立无援的窘境。据内部消息,对我的处置,上层正在评估之中,矛盾性质未定,随时都有可能升级而被投入监狱。和我一起住学习班的,有各个层级、各个类型、各种身份的准“牛鬼蛇神”。其中有一位在医院工作的吴姓干部,因为被威胁将“享受”给予田海一样的“待遇”而精神崩溃,他先以装疯、后以自杀来抗争,两次扑向变压器被高压电流击打下来,满身焦臭难闻。他被送进医院后,最后还是不幸地被锯掉双臂,成为终生的残废。在那个年代,像这样藐视人权、泯灭人性、惨无人道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
我在这场灾难发生后的表现应该是蛮“优秀”的。虽蒙冤受辱,心有怨愤,却不卑不亢,从容镇定,相信未来,坦坦荡荡。我更抓住这段身不自由心自由的宝贵日子逆风飞扬,或躲在蚊帐里或在游斗途中,创作了《迎春赋》《情思》《望瀑》《春游悄吟》等数十首新诗和古典诗词作品,表达内心的感受,驱散惆怅的思绪,实现精神的升华。我在《情思》中放歌:长风急雨正好为我洗涤征程,电闪雷鸣更壮我生命途程景色!《迎春赋》一稿投寄《湖北日报》后被编辑选用,又因为得知我当时在学习班接受审查而终被撤稿。我特别感谢缪斯在我最艰困的日子里给予我精神上的强有力支撑。
但我还是很幸运的。一是本来就没有什么错;二是有贵人帮忙,县里有两位领导主持公道,为我辩冤;三是整个大形势变了,笼罩中国天空的阴霾正一天天散去。1978年元月,县委宣传部召开全县文化工作会议,又一次通知我赴会,郑重地为我纠错,还我公道,还我柳暗花明的春天。
三
直到几年以后我才逐渐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原来是县委书记身边的两位干部为了献忠邀功,抓住诗中的“眼睛”一词指鹿为马为“眼镜”,说我在这首长诗中辱骂带着近视眼镜的县委书记,这才引起书记震怒,轻轻地说了一声“那就‘那个’一下”。当晚由公安局长牵头组织专案会议,也就发生了这场让我经受严峻洗礼的文字狱。
指“眼睛”为“眼镜”说诗骂书记,那是“莫须有”的罪名。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他们当时的政治思想水平,也根本看不出这部诗稿的问题所在。我一直期待的《人民文学》在次年七月五日给我复函:《灿烂的征程》收到,诗写得有激情,有特点,看来是下了功夫的。编辑嘱我根据政治形势变化作些修改,七月底交稿,如有其它想法,也请反馈。言下之意是,如能改好并继续投稿,可能会在九月号刊发,以纪念毛主席逝世周年。
但那时我还在学习班里,家里收到复函却不敢给我。年逾五旬的母亲,撇下家务农活,翻山越岭一日间往返八十余里,到学习班探视儿子,带来珍贵的钱、粮、腌菜和更珍贵的母爱亲情,却未将此重要的信息告诉儿子。待到出学习班已是冬天,与《人民文学》失之交臂。
四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三十四年匆匆过去,蓬勃青年已变花甲老人。许多国家秘密档案都已公诸于众,真相大白天下。更有众多网民尽情享受阳光,晒工资、晒账本、晒爱情、晒隐私,晒晒也是一种乐趣。
我也准备晒晒自己的这部诗稿,这部被岁月尘封的诗稿。我保持了诗稿的原貌,原汤原汁原味;我去掉“灿烂的”三个字,以更简洁的“征程”命名。我想让我自己、也想让更多的朋友去看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个普通的文学青年,在追求理想的漫漫长路上,曾经怎样地激情澎湃,曾经怎样地鹦鹉学舌,曾经怎样地血荐轩辕,又曾经怎样地枉洒心血。我们不能改变历史,我们不应掩盖真相,我们不可羞谈失误。我们应该认真地回顾一下,自己是怎样地从谬误走向真理,从禁锢走向自由,从盲从走向自主,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昨天走向今天的。作为一个伟大国家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都能够毅然决然地、坦诚坦荡地与错误的昨天诀别,我们一个依恋笔墨的小老百姓,反省一下自己有些缺憾的过去,又有何妨!至于诗的艺术水准的高低倒是一个次要的问题。更何况,《征程》问世,至少还有四个方面的益处。
一是有益于己。《征程》是我个人文学创作过程中无法绕过的一程,是我思想变化、激情延续的重要见证,也是我青春热血的一个证明。正确地总结《征程》创作的是与非、得与失,对于自己今后的人生与创作,应该不无帮助。
二是有益于同龄人。《征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吟所唱,我想应该在较大程度上代表了许多同龄人在当时的共同心声。今天我们共同地反思和总结那段历史,对于我们坚定改革信念、继往开来地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会有裨益。
三是有益于年轻一代。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知道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为何物何事,或者不了解执政者的精神状态、治国方略与国之安定、个人幸福有何关系。让他们了解这段历史,了解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对于他们的思想成熟和社会实践,应该会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四是有益于文学和历史研究。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需要更多的资料与文本,《征程》应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文本,它是一个中国人在上个世纪的特定年代、特定时期、特定语境下的一次心路历程,真实可信,无法重启,不可复制,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因此我认为,借着我的诗歌选集《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出版,将《征程》列入,不仅因了更加真实、完整和尊重历史而格外需要,并且会有诸多好处。
——2010年3月7日,深圳
征程
一
每当我登临
高山之巅
极目远眺的时候
脑海里
总会展现
漫卷的红旗
灿烂的征程
每当我伫立
世界地图前
深思遐想的时候
心头
便滚动着
时代的惊雷
历史的风云
啊
在我们这颗
日夜运行的星球上
充满着
无休止的斗争
在我们这块
世代居住的土地上
演进着
无穷尽的革命
白骨累累的奴隶主墓地
曾筑起
帝王将相
污秽的高楼深院
荒草森森的庄园主废墟
又砌起
资本家
罪恶的大厦华厅
为什么
为什么奴隶们
刚刚打碎
吃人的枷锁
又被投进
死亡的牢门
为什么
为什么农奴腿上
旧疤未愈
额上又添
工头凶残的鞭痕
刺破青天的昆仑啊
你可能为咱
工农大众
解脱五千年的厄运
奔向大海的长江啊
你可知道
哪儿寻觅
永不消逝的光明
一月月一天天
血水和着泪水
化作暴雨倾盆
一代代一年年
铁拳攥起长缨
化作电闪雷鸣
人类
就在这生与死的搏斗中
穿越漫漫长夜
人类
就在这新与旧的交替中
摸索前进途程
终于熊熊炉火
锻造了
争取解放的
钢铁大军
吸血鬼们
为自己准备好了
亿万个掘墓人
终于茫茫夜空
出现了
划破黑暗的
明亮晓星
奴隶们
为自己找到了
英明的引路人
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
马克思一声召唤
惊动了八万里
喑滞的风云
消灭私有制
决裂旧观念
无产者开始了
人类历史上
最伟大的进军
这是奴隶们
奔向光明的
必由之路啊
这是我们星球上
从来不曾有过的革命
它不是要为
崛起的新贵
开辟消闲的花圃
而是要让
绚丽的朝霞
染红未来世纪的
每一道窗棂
它不是要用
一副锁链
代替另一副锁链
而是要把
剥削压迫的根子
铲除干净
因为这样
无产者
才能永远摆脱
苦难的命运
所以必须
将满腔的热血
融进斗争的风云
于是莱茵河畔
聚集浓浓战云
伦敦街头
飘扬猎猎旗旌
公社万岁
法兰西上空
回荡巴黎儿女
雷鸣般欢呼
子弹呼啸
拉雪兹墓地
闪跃着公社战士
无畏的身影
挥起铁锤
把旧世界
砸个粉碎
挺起胸膛
我们要做
天下的主人
风暴
接着风暴
雷霆
连着雷霆
暴风雨
迅猛地来临
无产者
顽强地挺进
阿芙洛尔
撞开旧世界的坚冰
十月革命
报道人类新纪元的喜讯
这是社会发展史上
第一个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啊
她是在
血与火的搏斗中
光荣诞生
这是无产者解放道路上
又一段
壮丽的航程啊
领航人
就是
伟大的列宁
星球
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
历史
却在迂回曲折中前进
渐渐的渐渐的
碧血浇灌的
苏维埃大地
褪尽了
鲜红色彩
炮火铸成的
克里姆林宫红星
蒙上了
厚厚的灰尘
绵延千里的乌拉尔山
蕴聚着
人民怨愤的岩浆
巨浪滔滔的伏尔加河
倾诉着
新沙皇累累罪行
啊
多么怵目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