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00000056

第56章 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2)

“格义”,是指用中国的原有的名词、概念,特别是用老庄哲学的名词、概念去比附佛经的名词、概念。这种学派的形成,是由于般若性空学说抽象思辨性强,而且又很空泛,中国僧人不易把握它的内容。在朱士行等译出《放光般若经》后,一些说明般若理论的事数(名相),如讲分析人们有关心理和物理现象构成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五蕴”,“蕴”,梵文作skandha,有集聚、合积的意思。“五蕴”,指佛教所谓组成人身的五类东西:色(组成身体的物质)、受(随感官生起的苦、乐、忧、喜等感情)、想(意想作用)、行(意志活动)、识(意识)。“十二处”,指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所触处、意处和法处。“十八界”,指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所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等也比较完备,亟待弄清。为此,和道安同时的康法朗以及道安的同学竺法雅等创造了连类比附、以章句是务的格义方法,这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是佛教流传的需要,也是佛学依附玄学的表现,或者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魏晋玄学对佛学施展影响的手段和形式。道安认为:“先旧格义,于理多违。”(《高僧传·释道安传》)不满格义,但是他不仅允许其高足弟子慧远讲道时可引《庄子》等书来触类旁通说明佛理,而且他本人事实上也摆脱不了以老庄的名词术语比附佛教的方法。

道安虽也搞“格义”,但毕竟又反对“格义”,这表明“格义”的方法已发生动摇。道安是“格义”和“六家”兼而有之,由“格义”转到“六家”的复杂人物。当时道安和支遁等著名僧人都崇尚清通简要,融贯大义,不执著文句,自由发挥思想,由此而形成“六家”或“六家七宗”的般若学流派,把般若学推进到兴盛时期。当时的流派按基本论点的差异来看,主要是三派:就是“心无”派,主张心(相当于精神)无,至于物质本身是否无,未加考虑;“即色”派,主张物无,当时的“识含”、“幻化”、“缘会”等也都是着眼于从物质现象(色)来谈空的,与这派颇为相似;“本无”派,主张心物俱无。般若学流派的分别和斗争大体上是和魏晋玄学各派的分歧相呼应的,它们所争论问题、思辨方法、论证路数等都受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的中心问题是辩论所谓体用,即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当时般若学的中心问题也是在谈本末、空(无)有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按照魏晋玄学的思想和范畴对印度般若学二谛说的比附、引申和发挥,即把“真谛”说成是本体的“无”,“俗谛”说成是万物的“有”。由此又涉及心灵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是本无,何者是末有,形成了不同的论点。这是在中国哲学史上以明确的概念和方式表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歧,推进了我国哲学理论思维的前进,而“六家”之争客观上也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

这里我们再以道安为例来说明般若学对玄学依附的状况。道安是当时的佛教领袖,他跟踪中国佛教的历史足迹,由学禅数(“禅数”,佛教禅定的一种,其要旨是静心默数呼吸的出入,如从一到十,循环计数,以改正心思的散乱,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到讲般若,由禅观(“禅观”,佛教禅定的一种,是指对“心”的内省功夫,求得神秘的智慧,以直探心源,悟解客观世界是虚幻不实的,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转趣“性空”。不仅止于此,他虽然依据《般若经》主张“性空”,但是究竟怎样空、空什么,他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论述也并不符合原来般若学的宗旨。般若学主张“有”“无”双遗以明“空”义,道安则强调以“无”为本,而这正是以接近何晏、王弼的“本无”派思想去理解般若学的结果。道安认为“无在元化之先,空为众形之始,故谓本无”(昙济:《六家七宗论》)。这是何晏的“有之为有,恃无以生”(《列子·天瑞注》引《道论》),王弼的“凡有皆始于无”(《老子·一章注》)、“天地虽广,以无为心”(《老子·三十八章注》)的同调。这都表明道安的佛教思想原本是和魏晋玄学主流派“本无”思想接近,并趋于一致的。道安深刻了解只有和中国统治思想相协调,佛教才能流行,他说:“以斯邦(中国)人老庄教行,与方等经兼忘相似,故因风易行也。”(《鼻奈耶序》,《大正藏》第24卷,851页。)慧远也说:“苟会之有宗,则百家同致。”(《与刘遗民书》,见《广弘明集》卷27)又说:“如今合内外之道以弘教之情,则知理会之必同。”(《三报论》,见《弘明集》卷5)更是公开主张融合佛教和我国原有的统治思想,违背印度佛理。道安深深懂得“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高僧传·释道安传》),也自觉不自觉地用宗教来愚弄人民。比如,他宣扬“本无”说,是要人们“无为”、“无欲”,“……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忘之又忘之,以至于无欲也”(《安般注序》,《大正藏》第55卷,43页。)。他还要人民放弃反抗剥削统治阶级的斗争:“怨憾之兴,兴于此彼,此彼既兴,遂成仇敌……是以如来训之以等……等心既富,怨本息矣。”(《大十二门经序》,《大正藏》第55卷,46页。)正因如此,道安得到了晋孝武帝诏书表彰:“居道训俗,徽绩兼著,岂直规济当今,方乃陶津来世。”(《高僧传·释道安传》)这也把道安佛学思想的社会作用表露得昭然若揭了。

道安时,出生于龟兹即今新疆库车的鸠摩罗什,由于对佛教小乘和大乘教理的长期钻研,造诣颇深,声誉特高。道安晚年曾建议前秦最高统治者苻坚迎罗什来内地。道安去世的同年,苻坚派兵劫罗什到凉州(今甘肃武威),公元401年又被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从事翻译、讲学、培养弟子。鸠摩罗什的佛教活动,不仅开辟了我国译经史上的新纪元,而且把般若学推向了新阶段。

在鸠摩罗什来内地以前,我国佛教学者一般对大小乘的区别是不太清楚的,尤其是对当时流行的般若学思想内核几乎很少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而佛教般若学各派步调的混乱,日益不利于佛教影响的进一步扩大。要求统一思想,进而要求独立发展,以取代玄学的地位,对于在寺院经济得到发展以后的僧侣贵族来说,已成为一种强烈的自发趋势。同时佛教由于依附玄学而扩大了势力,加强了影响,如支遁的《庄子·逍遥游注》,不同意郭象等人的以“适性”为逍遥的观点,而提出只有“至人”(有至德的人,即体现了最高理想的人)才能逍遥的思想,被称为“支理”,作为标准注解。支遁也一时成为《庄》学的权威,深得名士们的赞赏。相反,玄学内部由于出现反对唯心主义的唯物主义流派而削弱了作为统治思想的作用。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鸠摩罗什着重介绍了印度大乘佛教龙树一派的中观学说,从佛学源流上廓清了对般若学各家的异解,适应了佛教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鸠摩罗什在关中时,前来从学的僧人据说最多时可能达3000人,其间有传记可考的著名人物不下30余人,而其中僧肇、道生等八人被称为什门八子,八人中肇、生等四人更称为“关中四子”、“四圣”。道生为涅槃之圣,僧肇为“三论”之祖。僧肇比较“专精”,是真正得罗什正传的第一人,据唐元康《肇论疏》引《名僧传》说,罗什称“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后世讲关河传承(“关河传承”,指5世纪初我国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僧肇等人,在陕西关中长安一带传播印度大乘佛教龙树一派中观学说及其后来的传授系统。),也都什、肇并称。罗什忙于主持译事,著述不多,且又残佚不全,他的高足弟子僧肇可称为般若学新阶段的最突出、最重要的思想代表。

僧肇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和《般若无知论》(另有《涅槃无名论》,或系伪作),此“三论”中的《不真空论》是讲世界观的,最为重要。僧肇所运用的方法是罗什传来的中观学,其特点是用相对主义的方法,以论证世界的空无,也就是既不只讲有,也不只讲无,而讲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有无双遣,有无并存,合有无以构成空义。这种有与无统一,不落两边,不偏不倚,也称为合乎“中道”,是为“中观”。这种唯心主义思辨,比当时般若学各派都高出一筹。僧肇在《不真空论》里依据这种方法强调万物都是“假号不真”。他说:“欲言其有,有非真生(因缘所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显示现象)。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

僧肇在《不真空论》一文中还对当时流行的三家性空理论作了批判。他说:“故顷尔谈论,至于虚宗,每有不同。夫以不同而适同,有何物而可同哉!故众论竞作,而性莫同焉。何则?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亦无。寻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认为“心无”、“即色”、“本无”这三派讲空都不得要领,对于“无”和现象之“有”的关系,都是把两者绝对对立起来,各落一边:或把“无”绝对化,而否定假有的存在,或把假有绝对化,而否定“无”的存在,没有把“有”和“无”两方面统一起来,结果都不符合大乘般若学的中观奥义。僧肇这种相对主义的唯心主义思辨,如果就肯定和否定相统一的具体事物来说,是有合理成分的,但对整个宇宙来说,则是完全错误的。这种哲学表面上非常全面,既不简单地否定有,也不笼统地肯定无,这在宣扬虚无主义、出世主义方面确实具有更大的迷惑性。所以它对尔后中国佛教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后来隋唐三论宗的兴起、天台宗的创立和禅宗的盛行都是和这种思想的流传相关的。

应当指出,僧肇的批判是针对佛教界内部分歧而发的,不是针对魏晋玄学的。但是在客观上也是对相应的玄学流派的批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僧肇的《不真空论》等,不仅是对道安时代佛教般若学的批判性总结,也是对魏晋玄学的某种总结,是对魏晋玄学的丰富和发展。

在僧肇的上述“三论”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企图摆脱玄学影响,而又没有能完全脱离玄学影响的矛盾现象。首先,僧肇不仅对与玄学贵无派相一致的般若学本无派等作了明确的批判,而且回避了玄学家常用的“本”、“末”等范畴,用相对主义的手法强调有无的相对性和统一性。其次,僧肇虽然本于印度龙树一派中观学说,但是实际上仍然受魏晋玄学体用观念的支配。所不同的只是玄学家往往重体轻用,或以用为体,而僧肇则主张即体即用,或者说通过即体即用的相对主义论证,最终归结为超出体用之辩的所谓佛教理想境界。最后,僧肇有时还直接采用玄学的词句和思想,如《不真空论》说的“审一气以观化”、“物我同根,是非一气”,更是汉代以来道家乃至玄学影响的明显表现。这就表明,整个魏晋时代的般若学都没有完全摆脱魏晋玄学的思想影响。

历史在发展,佛教也跟着变化。东晋末年以来,门阀士族日趋绝对化,门第壁垒森严,地主阶级内部“士”“庶”之间的区别十分严格,而且士与士、庶与庶之间也有等级,至于劳动人民与士族之间更有霄壤之别。门阀士族特别重视门第,为什么自己有如此高的门第,怎样才能保持这种门第,是他们经常探讨并渴望得到解释的问题。同时佛教僧侣内部也由于寺院经济的发展、剥削制度的出现而形成了不同的等级,产生了矛盾,也需要说明为什么僧侣、僧侣地主有上下高低之别,他们是否都能成佛,成佛是否还有等级的问题。由于严重的社会阶级矛盾和突出的等级矛盾的发展,促使当时士族、王子、帝王和佛教学者都十分关心来世成佛是否可能的问题。但是,从当时佛教的传播效果来看,大乘般若学有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它偏重于对世界的晦涩的抽象的哲理思辨,从而带来了两个局限性:一是只有具备较高文化水平和唯心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才能理解和接受,因而往往只能流布于封建统治者和知识界的上层,而难以广泛地吸引广大群众;一是相对地缺乏关于如何成佛的信仰宣传,从而在客观上也冲淡了佛教之所以为佛教的根本特色,削弱了佛教麻醉作用的发挥。因此,佛教的发展就要求把偏于理论思辨的精致的唯心主义哲学形态和侧重于宗教迷信宣传的粗俗的成佛说教,在理论上和宣传上调和起来。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宝鉴

    宝鉴

    一局安百变,叵测是人心!三教九流,五行三家,尽在宝鉴之中!
  • 极品废妾

    极品废妾

    【新文】——《穿越之巧笑倩兮》颜夕:东辰首富颜家的嫡女,蠢笨痴傻,东辰第一恶女,成亲当日就被休弃,丈夫当着她的面娶了别人。凤尧:神秘组织首领,武功高深莫测,无人见过他的真容,传言他半张脸妖娆潋滟,半张脸奇丑无比。容皎:东辰神秘的旭王,拥有妖冶媚人的天人之姿,是东辰第一美男子,但他行踪诡秘,很少有人见过他。容云之:怡亲王嫡子,文韬武略,风流倜傥,京城第一才子。丹尼斯·威廉:西方岛国质子,英伟俊秀,热情奔放,是京城迷倒万千少女的绅士。【片段一】蓝玥附身进陌生的身体走在大街上,却被所有人指指点点,一行人抬着十几个大箱子鄙夷的看着她,“颜夕小姐,这些是你的嫁妆,我们郡王让我等将这些退回颜府,您还是跟我们一道走吧。”周围人的一言一语让她明白了个大概,淡然笑着随意打开一个箱子,丢给楚硕两锭金子,“这个,给你们王爷拿回去,就说是颜夕给他的青春损失费和新婚贺礼。剩下的这些,都替我给了乞丐吧。”霎时间,街道上沉寂了…【片段二】原本迷恋他的蠢女人竟然从此对他视若无睹了,还光芒四射的招惹了别的男人,教他如何自处?“你是本王的侍妾,当然应该随本王回府尽你应尽的义务!”“什么义务?跟你圆房么?见过无耻的,没见过你这么无耻的,耗子都比你高尚的多。”【求收藏,求票票~~~~(>_<)~~~~】好友文:凤晗《妈咪—我要爹地》沙微日记《老公疼我》公主桃《金牌宠妃》哀家驾到《嫁错良人》神狐《借腹新娘》
  • 高魔地球

    高魔地球

    行走在历史的长河,跨越时间的流逝。演绎史诗般的场景,重现昔日的荣耀,追寻神秘的力量,创造属于我们的篇章。穿梭于位面之间,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加入我们,我们是世界之敌。
  • 狐狸少爷:一吻定情

    狐狸少爷:一吻定情

    裴修杰,他是黑道的大少爷,一双狭长的桃花眼,勾人心魂,亦狡猾如狐狸。可都说狐狸花心,却不知若遇上真爱,便专情到不会轻易放手。他眯起狭长的眼:“亲爱的,世上哪来那么多的偶然,我们之间只需一次,之后的便都是注定。你已经印上了属于我的记号,注定这辈子是我的女人。”季凌希,他是富豪的独生子,也是个纯情小男生,为爱冲动,也学会为爱放弃。从虎口将她救下,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他看着她,眼中一如往常的温柔却让人揪心:“其实,你并不喜欢我,是吗?”欧皓南,裴修杰的好友。冷酷如冰的男子,却在心里藏着隐忍纠结的情感。父亲的一纸契约,让本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童向悠不得不从一个怀有美好梦想的千金小姐变成了黑道少爷的女人。可她童向悠早就赌咒在先:“裴修杰,别让我再看到你,否则一定撕烂你的狗嘴!”契约签订的那一刻,所有的精彩,才正要开始上演呢~亲!喜欢就多多支持呀~~
  • 缔造

    缔造

    《地下城与勇士》类型小说。 不能修炼剑术?创建一个剑圣!不能修炼魔法?创建一个法师!光明教会不听话?创建个圣骑士去当教皇!黑暗议会想搞事?亡灵法师开始你的表演!用DNF征服诸天,用DNF缔造万界!我,就是缔造!新书:《低配版系统主神》
  • 死鸳鸯,再相遇

    死鸳鸯,再相遇

    她与他还真的做了一对死鸳鸯,该死的老头给的什么破玉啊,却让她与他在陌生的未来重新相遇,揭开的不是当年的秘密,揭开的是刻骨的伤痛,那个叫什么左冷的,简直是个恶魔,那个叫什么亚虐楠的,说她身上有什么?蝴蝶印记?穿越过来的身体却隐藏着天大的秘密,一旦被发现,她就有生命危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精选了爱因斯坦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农门娇女:腹黑相公有点萌

    农门娇女:腹黑相公有点萌

    【一朝失恋,光荣穿越】穿越了,我忍;被迫成亲了,我还忍;小三上位了,我再忍……可是可是,上帝呀,为什么我穿越后的生活就像灾难大片?难道就不可以来点喜剧片调节一下气氛么?愤怒咆哮ing~~~就在某女仰天长叹时,腹黑萌王爷突然出现……二话不说,扛起就走:“养个包子就是喜剧!前提是我们得先种!”“靠,不带你丫这么玩儿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