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00000051

第51章 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3)

华严宗是在女皇武则天的直接支持下,由法藏创立的。华严宗以《华严经》为宗经,实际上又和《华严经》思想不尽相同,《华严经》侧重从人类素质相同方面强调人人平等,而华严宗则着重从“自然”方面发挥无尽缘起的理论,并通过事事无碍学说的宣传,充分肯定现实社会基础的价值,美化武周统治的天下是和谐一致、其乐融融的。《华严经》有“三界唯心”的话,着重强调要求得解脱应从“心”即人们意识状态着眼,并不是说由“心”显现、变现一切,而华严宗人则以心色对立来区分主伴,视“心”为万物之主,明确地宣扬唯心论。华严宗人重视吸取中国学者的思想,如继承有独创精神的中国佛学家竺道生的“理不可分”的命题,重视“理”的地位,以“理”为“事”的本体(澄观说:“分数尘沙,理不可分。”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13,《大正藏》,第35卷,593页。)。与法藏同时的华严学者李通玄,青年时钻研“易”理,后潜心“华严”,作《新华严经论》,用《周易》思想解释《华严》。澄观也吸取李氏的议论,后宗密相继用《周易》的“四德”(元、亨、利、贞)配佛身的“四德”(常、乐、我、净),乃至以“ 五常”配“五戒”,调和儒家思想的趋势越来越浓烈。禅宗是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和中国佛教思想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宗派。它公开向所有印度佛教经典的权威挑战,自奉慧能的说法记录为“经”,称《坛经》,这是中国僧人唯一称经的著作。禅宗人还把过去偏重于系统宣扬佛教学说的称为“教”,而自命为“宗”,以示区别。以“宗”对“教”,也是佛教史上前所未有的。禅宗的思维路数和方法是,不重视甚至否定语言文字的作用,甚至否定推思拟议,特别重视神秘直观,追求顿悟。可见,虽然禅宗也受过印度佛教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实相无相”、“不二法门”等思想的启示,但是,从根本上说是继承中国的“得意忘言”、“取鱼忘筌”思想路线的产物。

事物的发展是盛极必衰。义理佛教在唐代后期开始转向衰落了。在宋元明清时代,佛教某些宗派虽然也一度中兴,但总的趋势是花开花落,每况愈下了。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中,佛教某些哲学思想已被理学(新儒学)所吸取,而显得黯然失色,失去独立存在的价值,一些重要的佛教学者为了图求佛教的生存,就更加注重调和中国传统思想,直接匍匐在强大的儒家思想下面,抱残守缺。

从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宋元明清时期的佛教是怎样更加严重地儒学化了。

北宋天台宗学者智圆(976—1022),因取义折中儒释,自号“中庸子”。他明确宣称自己晚年所作“以宗儒为本”(《闲居编》卷22《谢吴寺丞撰〈闲居编序〉书》),因为“非仲尼之教,则国无以治,家无以宁,身无以安”,而“国不治,家不宁,身不安,释氏之道,何由而行哉?”(同上书,卷19《中庸子传上》)他还提出“修身以儒,治心以释”(同上),儒释“共为表里”(同上),反对“好儒以恶释,贵释以贱儒”(同上)。智圆强调“以儒修身”,“宗儒为本”,包含了把儒置于释之上的倾向,这是佛教地位显著下降的表现。

北宋著名禅僧契嵩(1007—1072),广事写作,着重全面地赞扬儒家学说,宣扬儒、佛合一。他作《辅教篇》上、中、下三篇,说:“古之有圣人焉,曰佛、曰儒、曰百家。心则一,其迹则异。夫一焉者,其皆欲人为善者也;异焉者,分家而各为其教者也。”(《辅教篇·中·广原教》)其中,儒者是治世的,佛者是治出世的。儒、佛是互相配合的。契嵩作《孝论》十二章(《辅教篇·下》),系统地论证了佛教和儒家孝道的关系,说佛教最重孝,“孝为戒先”。他撰《中庸解》五篇,盛赞儒家的中庸之道。他宣扬儒家的“穷理尽性”说和天命论,赞扬儒家的“五经”和礼乐。契嵩认为许多道理“皆造其端于儒,而广推效于佛”(《镡津文集》卷8《上仁宗皇帝万言书》)。实际上是把佛家理论归结于儒家学说。这充分地表现了佛教的调和性格。

金代著名禅师万松行秀(1166—1246)传青原曹洞一系之禅,著作丰富。他兼有融贯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常劝当时重臣、弟子耶律楚材居士以儒治国,以佛治心,极得楚材的赞赏。他也赞扬师父:“得曹洞的血脉,具云门的善巧,备临济的机锋”。以儒治国,以佛治心,或以儒治世,以佛治出世,这种儒、佛分工合作论,是佛教调和儒家思想的重要理论。

袾宏、真可、德清和智旭,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四个佛教学者,号称明代佛教四大师。他们的共同特点之一是,都提倡儒、佛融合。袾宏(1535—1615)是由儒入佛的净土宗大师,他认为儒与佛“不相病而相资”,“儒主治世,佛主出世”(《云栖法汇·手著》)。佛教可以“阴助王化之所不及”,而儒教可以“显助佛法之所不及”。他还认为儒、佛、道三教“想是同根生,血脉原无间”(同上),“理无二致”。三教根本上是相同的。真可(1543—1603),原是杀猪屠狗之夫,后为著名禅师,晚号紫柏。他认为儒、佛、道三教都是讲心的,“门墙虽异本相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就是“五如来”,两者名异实同。德清禅师(1546—1623),别号憨山。曾读《四书》、《周易》及古文诗赋,博通儒、佛、道三家思想。除关于佛教著作之外,撰有《大学中庸直解指》1卷、《春秋左氏心法》1卷、《道德经解》2卷、《观老庄影响说》1卷、《庄子内篇注》4卷等。他竭力调和儒、释、道三教,说:“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39《说·学要》)他也宣传儒家的“五常”就是佛教的“五戒”,甚至说孔子的“克己”、“归仁”就是佛教的“禅定”、“顿悟”,更以为“孔、老即佛之化身”,把孔子、老子都说成是佛,这实际上是以儒、道代替了佛。德清还以佛教解释儒、道,如以禅学释《大学》,以唯识理论比附《老子》。德清把佛与儒、道两家在理论、思想、道德践履方面完全打通了。智旭(1599—1655),别号“八不道人”,晚称“蕅益老人”。他作《周易禅解》,“以禅入儒,诱儒知禅”。著《四书蕅益解》,以佛解儒家经典,借以“助发圣贤心印”。又撰《孝闻说》、《广孝序》等文章,大力宣扬孝道,谓“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灵峰宗论》卷四之二《孝闻说》)。“儒以孝为百行之本,佛以孝为至道之宗。”(同上书,卷七之一《题至孝回春传》)他甚至说:“余每谓非真释不足以治世,是以一切三宝常能拥护世间;而真儒亦足以出世,是以一切有道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常能忆恃佛嘱。具正眼者,必能深达此意。”(同上书,卷七之三《玄素开士结茅修止观助缘疏》)“惟学佛然后知儒,亦惟真儒乃能学佛”(同上书,卷七之四《敷先开士守龛助缘疏》)这是打破“治世”和“出世”的界限,取消儒佛的差异,两者合而为一。智旭还说:“此方圣人(指孔子、老子)是菩萨化现,如来所使。”(同上书,卷三之二《答问二·性学开蒙答问》)孔子、老子是代表佛在中国行化的。这是三教同源的思想。智旭提出三教同源在于“自心”的观点,说:“自心者,三教之源,三教皆从此心施设。……心足以陶铸三教。”(《灵峰宗论》卷七之四《金陵三教祠重劝施棺疏》)“三教圣人,不昧本心而已。”(同上书,卷二之三《法语三·示潘拱震》)儒、道、佛三教的根本是“自心”,“本心”,心不昧即合三教,心若昧即全不合三教。“自心”是根本。智旭就是这样把三教安置在“自心”基础之上,使之统一起来了。

二、融摄性

上面所讲的调和性,是就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而言,这里所讲的融摄性,则是就佛教内部的关系而言,也就是指中国佛教统摄佛教各类经典和佛教各派学说,统一佛教各地学风的特性。这在隋唐佛教宗派,尤其是天台宗和华严宗表现得尤为突出,唐代以后的著名佛教学者也都继续发挥融摄佛教各派信仰的特性。以下分三个问题来讲。

(一)统一各地各派的学风

中国和印度的古代历史不同,统一局面是主流。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对于佛教来说,也要求建立统一的佛教,隋唐两代的封建统一王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这时形成的佛教宗派是中国佛教的最重要构成期,也是日益成熟期。隋唐佛教宗派的基本特点之一是统一性,统一了以往各地佛教学风的差异,表现了中国佛教的高度融摄力。

佛教自汉代传入至隋以前,经历了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尤其是南北朝政权的对立,两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使佛教亦趋于分化。佛教的内容包括戒、定、慧三字,“戒”、“定”是指宗教修养实践;“慧”,智慧,是指宗教思想体系包括了理论和实践的两方面。南北朝时期大体上北方佛教偏重于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如坐禅、修行、布施、造像、立寺等,南方佛教则侧重于玄理的清谈。禅法在北方广为流行,义学在南方比较发达。在隋统一全国后,南北来往交通非常便利,两地僧人互相交流,各种学说互相沟通,各种师说渐趋一致。隋唐佛教,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和禅宗都是理论和修行并重,强调定慧双修的。天台宗,本是坐禅的一派,但也重视理论。此宗的“法华三昧”就体现了禅法和理论的统一。史载天台宗祖师慧文禅师,据《大智度论》和《中论》而悟入“一心三观”(于心中同时观悟空、假、中)的观行方法,并传给慧思。慧思从北方到南方,坚持既重禅法,又重佛教义理。慧思的弟子智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他确立了定(止)慧(观)双修原则。天台宗的理论和观行并重的宗风的形成,标志着北方偏重禅法、南方偏重义理的学风的一致转变。唯识宗,继承印度大乘有宗的“万法唯识”的观点,对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作了烦琐细密的分疏,形成庞杂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同时又有瑜伽行观,即通过禅定,不经语言文字的中介,运用佛教“智慧”使所谓真理直接呈现于面前。唯识宗创始人之一窥基还在《大乘法苑义林章》的《唯识章》中,提出了从宽至狭,从浅至深,从粗至细的五重唯识观,作为独特观法。窥基师父玄奘本人,一代大师,广学博阔,自印度回国后,因始终忙于主持译事,到晚年尚自认禅定功夫欠缺而引以为憾。再如华严宗,有一套以“一真法界”为核心的“无尽缘起”的理论,同时它所谓的“法界观”也是禅法。华严宗初祖杜顺本是禅师,二祖智俨随杜顺禅师学过禅法,并应用《华严经》的教义重新解释了止观。华严宗真正创始人法藏,更提出了“法界观”和“十重唯识观”。所谓“十重唯识观”是吸收唯识宗的五重唯识观再加上四法界观拼凑而成,主张把法界归于一心,即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心中的观念,而在思辨中达到圆融无碍的境地。至于禅宗,虽然标榜“不立文字”,极重修行,其实也是有其明快细密的理论的。

(二)系统判释不同派别佛典的一贯地位——“判教”

印度原先也有简略的判教,如《法华经》分大、小二乘,《楞伽经》分顿、渐二教,《解深密经》分有、空、中三时,《涅槃经》分五味(五时)等。在中国,判教理论在各个宗派理论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而且内容与印度判教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是格格不入的。在一定意义上说,判教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的现象,是中国佛教宗派的独特的问题,它集中地表现了中国佛教学者对外来佛教的消化吸收,体现了中国佛教宗派的融摄性特征。

前面讲过,中国佛教学说的来源,基本上是依靠传译和讲习为媒介的,传译并不是简单地按照印度佛教学说发生、发展的次第来进行的,而是将大小乘不同派别的学说混杂在一起介绍的。这些实际上是印度不同时代、不同派别佛教理论家所发挥的各种不同学说,互相分歧、冲突,前后抵牾、矛盾,但都假托释迦牟尼之名,传为佛祖所说,而且都是不容怀疑的、神圣的。这就有一个如何消除内容冲突、调和思想矛盾的问题。中国佛教宗派为了自圆其说地说明这种现象,并使本宗有一个似乎可以贯通的理论体系,就采用了判教的办法。所谓判教,就是对所有佛学理论加以分科组织,即不以简单的对峙乃至全盘否定的态度来处理各派思想信仰之间的关系,而是把各派思想作为佛在不同时期、地点,对不同听众的说法,从而有种种的差异,即作为一个完整统一思想体系的不同说法来加以区分高下等级的,按照本宗的理论体系对各派思想给予系统的安排,分别给予一定的地位,更主要的是为了将自己一派的理论学说置于各派之上。在这种分科组织的判教过程中,往往加入作者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思想,甚至像禅宗那样更把中国独创的佛教思想作为整个佛教的最高理论。

南北朝时期的判教学说,后人概括为十种,称“南三北七”。“南三”,南朝的三种,指把佛说分为顿、渐、不定三教。其中“渐教”又有不同的看法,分“三时教”、“四时教”和“五时教”几种,而以慧观等人的“五时教”最为重要。慧观在“四时教”的基础上,参照《涅槃经·圣行品》的从牛出乳→出酪→出生酥→出熟酥→出醍醐为例,以牛乳五味比喻佛法的五重层次,把佛经分为五时:一是“三乘别教”,即最初的经教,主要指小乘的《阿含经》;二是“三乘通教”,指对三乘一齐讲的经教,主要指《般若经》;三是“抑扬教”,即对大小乘分别高下的经教,指《维摩经》、《思益经》等;四是“同归教”,指三乘归一的《法华经》;五是“常住教”,指最后说如来法身是常为最圆满的经教,即《涅槃经》。“五时教”的说法在南方影响很大,成为后来出现的一些判教说的基调。“北七”,也是按小乘与大乘、有宗与空宗的次第对佛经作出七种不同的安排。如菩提流支立半字数、满字数,谓在小孩启蒙识字时,先教半字,后教满字。半字即小乘教,满字是大乘教。又如地论师佛陀扇多、慧光,判佛教为四宗:一是小乘有部讲四因六缘的理论,是“因缘宗”;二是成实师讲三假(因成假、相续假、相待假)是“假名宗”;三是《大品》、《三论》讲一切事物为虚诳,为“诳相宗”;四是《涅槃》、《华严》等经,是常宗。

同类推荐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对人们进行清算;米卡伊来天仙专门负责宇宙万物;阿兹拉伊来天仙是专门负责掌管死者灵魂的。
热门推荐
  • 放飞梦想的乐园

    放飞梦想的乐园

    乡村学校少年宫投入使用,一批又一批农村孩子带着好奇和惊喜来到这里,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次电子琴弹奏、第一个陶艺品制作、第一幅年画描绘、第一次戏曲学唱、第一件模型搭建……少年宫从城市来到了农村,从理想走进了现实,受到广大未成年人的热情追捧和由衷喜爱,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欢声笑语和成长记忆。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武碎虚空

    武碎虚空

    武道之路万法归一,只为求得破碎虚空,白日飞升。但武者万千,天赋各有不同——有的擅长修炼,一日打坐,顶的上旁人百日之功;有的擅长火焰,天生便能操控自然之火;更有甚者,天赋绝伦,能在战斗中暂时提升自己的武道等级,发挥出越级杀敌的力量……这种武者的天赋,在九州大陆被称之为‘武魂’!……嗯,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个猎取武魂,夺取武者天赋为己所用的故事……现在,带上猎魂手册,跟着以做生意从来不交税为荣的沈大祸害,一起华丽丽滴穿越吧!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逆袭:废柴女帝不好惹

    逆袭:废柴女帝不好惹

    一纸退婚,废柴三小姐投湖自尽,醒来,废柴蜕变狂傲三小姐。被嘲笑无能又如何,还不都成了她的手下败将。被太子鄙夷又如何,第一高手都为她痴狂。她,二十一世纪的特工,信奉的是强者为王。靠男人不如靠自己,谁强,谁的话就是规则。而她只想当订立规则的人,谁要是阻挡她的路,她便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本文女强,男强,玄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二十几岁女孩要懂得的心理学诡计

    二十几岁女孩要懂得的心理学诡计

    “女孩有‘野心’,才可能冒尖”、“不做女强人,要做强女人”。改变女孩一生的智慧书。掌握阅人智慧,洞穿他人心理。驭事先驭人,驭人先驭心。洞悉人心奥妙,把握心理脉搏。用心理学诡计搞定上司、搞定高手、搞定小人,也搞定自己。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工弃妇誓翻天

    特工弃妇誓翻天

    穿越了?!竟成了花家三小姐?还是个不能修炼灵力,人人都可以欺负的主?现代特工王者花骨香,一手出神入化的炼香术收割了多少人的性命,一朝穿越,未婚夫出墙,嫡姐欺压,一个个都把她当傻子似的耍!她向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偏偏花家人就爱在太岁头上动土!哎呀呀,既然挤破头的上门求虐,如此盛情相邀她再拒绝就太不人道了……也好,就当消遣娱乐,一个个当蚂蚁似的踩着玩儿吧!-修灵者很了不起吗?她身兼两条灵脉,又有神秘师傅指导,突破瓶颈无压力,灵气修炼三级蹦!炼香师很了不起吗?上一世她被人尊称为香神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片段一:哥哥吃醋啦!】司清晨:“你身上怎么会有男人的气味?”花骨香表情无辜:“一不小心被蚊子咬了一口。”蚊子?哪个蚊子那么大胆,司清晨表情风雨欲来,他都舍不得碰的姑娘居然被人捷足先登了,司清晨脑海里瞬间闪过了千万种将人千刀万剐还能滴血不沾的方法……-【片段二:是我休你不是你休我!】欧阳明月两指一并捏住花骨香的下巴:“女人,乖乖把和离书签了,我们也算好聚好散。”花骨香目光大喇喇的从上到下将他看了个遍:“就你?白送给我都不稀罕。”抓住他的衣领贴上他的身体,花骨香娇憨一笑,“欧阳哥哥,记清楚了哦,今天是我花骨香休你,不是你欧阳明月休我,”话到最后逐渐狂妄起来,“只有我花骨香休别人的分,还没有人休我的分!”-这里有狂傲的女主:“我花骨香自私自利,小人做派,你无用之时便是我遗弃你之日,但只要你还爱我,我便会拼尽性命护你周全。”这里有看似温柔实则妖孽的男主:“我十岁那年就知道自己日后会有一个了不得的女人,来到花家,替你照看花家小女的身体,否则你以为我这么凉薄的人为什么会莫名对一个人这么好?如果不是知道这会是将来老婆的身体,我压根懒得理会!”他湿润的唇舌一寸寸划过她果露在外的皮肤,语气低沉轻叹:“骨香,我等这一刻等了十几年了……”等级制度:灵者,灵师,灵士,灵冥,灵王,灵皇,灵宗,灵尊,灵圣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