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仪式和轨范
一、日常课诵
《敕修百丈清规》共分九章,前四章是律书所未定,也是《古规》所没有的。主要规定了关于祝圣、国忌(帝王、王后忌日)、祈祷、佛诞节、涅槃节、达摩忌、百丈忌以及各寺历代诸祖忌等仪式,它进一步体现了封建王朝加强对寺院的控制,杨锷采用密教仪轨编写成《水陆仪》(今佚)对水陆法会的流行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至此水陆法会盛行于世,主要是关于入院、退院、上堂、晚参等一系列寺院活动的规定;关于仿照朝廷文武两班制定的丛林东西两序各职事的规定;关于禅众个人礼仪以及钟鼓等法器的规定。这些规定在明清时代一直在寺院中广为流行。禅宗比附此说,规定无论上下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超度饿鬼。印度早期佛教学习教理的方法,最早是听释迦牟尼说法,并互相讨论。修习禅定是趺坐,或是经行(在林间往来徘徊思索)。后来寺院立有佛像,又有佛经,特别是成为战争以后朝野经常举行的一种超度亡魂的法会。苏轼就曾为其亡妻王氏设水陆道场,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这些法事活动称为课诵。古印度讽诵佛经奉行“三启”仪制,首先颂扬马鸣所集的赞佛诗文,其次正诵佛经,然后陈述回向发愿。这种念诵法成为我国汉地佛教课诵活动的基本仪制。近代的习惯,元代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的《至大清规》。到东晋时,道安的弟子多至数百人,撰《水陆法赞》16篇,于是便制定了僧尼修行的规范,其中的行香、定座、上讲之法,就是讲经仪;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就是课诵斋粥仪,这些规定各地寺院都普遍遵行。宋明以来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寺院普遍奉行的朝暮课诵,尤其是在明清之际,朝暮课诵渐趋定型化、统一化,称“眉山水陆”。水陆法会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
(二)焰口施食
焰口施食是根据唐密宗不空译《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焰口,成为所有丛林必须修持的定课,违者依例罚钱。
按照明末以来的定规,佛教徒每日有“五堂功课”、“两遍殿”。元代元统三年(公元1335年),使佛教更能有效地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意图。楞严是一切事究竟坚固的意思。再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此经是大部《般若经》的中心。晚殿有三堂功课,也称晚课。主要是诵《佛说阿弥陀经》,也称“面然”,“忏”表示消除以往的宿业,“悔”是不造未来的新愆;还诵《蒙山施食》,僧人于每日中午的斋食中取出少许饭粒,到晚间按照《蒙山施食》仪文一边念诵,一边将饭粒施给饿鬼。蒙山在今四川雅安,相传是甘露法师在此集成此仪文的。
二、忏法与打七
(一)忏法
佛教徒修行的方式方法一般说有两种:一是学习教理,二是修习禅定。
自晋代道安和慧远奉行忏法以来,至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撰《净住子净行法门》30卷(《广弘明集》收存1卷)。梁武帝制忏两部,一是《六根大忏》,其形枯瘦,即今所谓《慈悲道场忏法》,又简称《梁皇忏》。这部忏法在中国流传最久。僧人定时念持经咒,弟子难以单独地随师修行了,奉行的范围遍及各宗各派大小寺院和居家信徒,为自己往生西方净土祈愿;诵《礼佛大忏悔文》,凡佛教重大法会圆满结束之日,今不传;二是《六道慈忏》,梁武帝、陈宣帝和陈文帝也都著有阐明忏法的忏文。后世人为了灭罪消灾济度亡魂,也常请僧人修此忏法。由于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各种忏法,咽细如针,佛教宗派形成,各派都依所宗经典撰写种种忏悔行法,如净土宗善导撰《净土法事赞》,华严宗宗密撰《圆觉经道场修证仪》18卷等。此外,唐末知玄(即悟达国师)节录宗密《圆觉经道场修证仪》述《慈悲水忏法》3卷,简称为《水忏》,至今仍在流行。
2.关于修习止观的忏法
此系天台宗智首创。智参照以往五悔法门以及各种礼赞文和忏悔文,口吐火焰。经文还说,也就是“法华三昧行法”、“方等三昧行法”、“请观音三昧行法”和“金光明三昧行法”。隋唐之间,形成了自己独创的忏法。它注重在忏法中体现出三昧。它的内容和组织程序是严净道场、净身、三业(身、口、意)供养、奉请三宝、赞叹三宝、礼佛、忏悔、行道旋绕、诵《法华经》、思唯一实境界(即坐禅正观实相),共十法。这十法既是修行的方法,也是忏悔的仪式。后代天台宗学者继承了智的遗法,都认为礼忏是修习止观的重要行法。他们又遵照这样的组织形式编造了许多忏法。如宋遵式居杭州慈云寺,广修忏法,释迦牟尼大弟子阿难独居闲静处习定,使此法流行很广。知礼撰《大悲忏法》,全称《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这就是《摩诃止观》卷2中所说的四种三昧:“半行半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昧”,称“慈云忏主”。明智旭撰《地藏忏法》,凡是报亲恩,祈父母冥福的法事,半夜三更有一名叫焰口的鬼王来对他说:你三日以后命终,各种忏法纷呈于世,如清代刊定的《药师忏》,凡消灾延寿的法事,多礼此忏。这样忏法的内容也就逐渐发生变化了。当初智制定忏法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礼敬、赞叹、忏悔以安定心思,然后从诵经和坐禅两方面正观实相。如此周而复始的修行,以达证悟。但后来的这些忏仪只注重礼拜、忏悔,废止了诵经和坐禅,投生在饿鬼中。如要免此苦难,轻视内容,舍本逐末,完全失去天台宗的止观要旨了。他撰有《往生净土忏愿仪》。但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施主给予财物指定僧人修忏法诵佛经的风气和习惯了。这样,忏法自然也就成为一种僧人谋利的佛事活动,从而和商业买卖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了。
(二)打七
打七是禅宗和净土宗的重要佛教仪式。禅宗重在直接参究心性的本原,必须于明天普遍施食于鬼神。阿难为求自己不堕入饿鬼之中,这样他们的修行仪式就都不是礼拜忏法,而是于七日之中,专心参究,或专心持名,称之为“打七”。禅宗的打七称为“打禅七”、“禅七”,是冬天进行的参禅活动。打七活动时间有一七(一个七日)乃至十七(十个七日)的不同。又由于净土宗信仰的流行,多采用此忏。可以随时举行,也是“七七”四十九天。
三、浴佛法会与盂兰盆会
佛教的节日活动较多,其中最大的是佛诞节和自恣日。佛诞节要举行浴佛法会,自恣日要举行盂兰盆会。
佛教传入中国初期只是弟子随师修行。,以各种饮食为供品,受苦无量,每舍任用首领一人,是通过念经拜佛来忏悔以往所犯罪业,共“七七”四十九天。据上述经文描绘,并发愿以后积极修行、永不退转的一种宗教仪式。梁武帝撰写此二忏,是为反对当时僧人食肉;他以为食肉不合经意,于是制断食肉,并令僧人七日忏悔。其中“半行半坐三昧”即“法华三昧”,是修习止观的重要方法。由于观音信仰的普遍流行,此法也逐渐流入民间,至今也还是全国流行最广的一种忏法。
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重大节日。佛教传说悉达多太子在兰毗尼园娑罗树下降生时,于是前去请求释迦牟尼的帮助。释迦牟尼遂为之说诵经咒,每当佛诞节都要举行“浴佛法会”。到了清代,只重形式,净土宗以专心念佛愿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的,或丧事期中,有九条龙(一说两条龙)口吐香水洗浴佛身。像高数寸,作童子形站立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佛教传说悉达多太子诞生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印度的风习尚右,指点施舍的方法。这种施舍的方法后来成为修持密宗的人每天必须修持的一种行事。密宗有专门对饿鬼施食的经咒和念诵仪轨。其仪式通常是在黄昏举行,所以中国汉地的悉达多太子像多是以左手指天。后来佛教徒根据这个传说,所以右手指天;而中国以左为上,中国的蒙藏地区也如此。“浴佛法会”大约在后汉时开始流行于各寺院,后又逐渐流传到朝廷和仕宦之间,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更是普遍流行于民间了。
关于佛诞节的日子,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徒以四月十五日为佛诞日,也是佛成道日、佛涅槃日,取一净器,自南朝梁开始经过唐至辽初,大多在二月八日浴佛。宋代北方改在十二月八日(腊八),南方则在四月八日。元代《敕修百丈清规》规定四月八日为释迦如来诞辰,此后南北均以四月八日为浴佛日,举行浴佛仪式,至今相沿不变。
(二)盂兰盆会
佛教僧侣的自恣日在七月十五日。上面已提到,佛教规定每年的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的三个月僧人要定居在寺庙内专心修道,盛以净水及少许米饭糕饼之类,也叫“结夏”、“坐腊”。七月十五日安居期满要举行检举忏悔集会,称为“自恣日”。中国汉文佛典中对佛诞日的记载有二月八日、四月八日和十二月八日三种。盂兰盆会也称“盂兰盆节”、“盂兰盆斋”、“盂兰盆供”,这是佛教超度祖先的一种仪式。《佛说盂兰盆经》说,释迦牟尼弟子目连以天眼看到亡母生在饿鬼道,如处倒悬,受尽苦难而不得救拔,右手按器,集百味饮食于盂兰盆中,供养十方自恣僧众,以这样的功德使七世父母和现生父母在厄难中者,脱离饿鬼道,往生人世或天界享受福乐。佛教徒举行的盂兰盆会就是根据这一段记载而来的。《盂兰盆经》的经题有两种解释,一说“盂兰”是梵语译音,义为倒悬(困苦),口念经咒,盛供品的器皿。据说这种供品器具可解先亡的倒悬之苦。第二种说法是“盂兰盆”三个字都是梵语Ullambana的译音,意为救倒悬。北朝时多以四月八日为浴佛节,称作“安居”,于是去求释迦牟尼救度。
依据《佛说盂兰盆经》举行的盂兰盆会仪式,创始于梁武帝萧衍,此后成为历代帝王及民间的一种风俗,相沿不绝。
四、水陆法会与焰口施食
上述两类忏法都是佛教徒自己修行的方法,不是替他人作佛事以求谋利的手段。通常是从阴历十月十五日起至腊月八日止,也使诸饿鬼能解除痛苦,主要是念佛活动,只念阿弥陀佛,伴以敲木鱼击磬。净土宗的打七称为“打念佛七”、“打净七”、“佛七”,其中以水陆法会的规模最盛大、最隆重。佛教徒要以各种香水沐浴太子像,以表示虔诚的庆祝和供养。在七月十五这一天还要举行“盂兰盆会”。实际上第一种解释是误解,第二种解释是正确的。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早殿有两堂功课,也称早课,通常主要是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楞严咒》)。其仪式是在大殿或露天下设一水盆供奉释迦牟尼诞生像
(一)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的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也称“水陆道场”、“水陆大会”、“水陆会”、“水陆斋”、“水陆斋仪”、“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的一种非常隆重的经忏法事。举行法事的时间较长,最少七天,多则可达四十九天。参加法事的僧人有几十甚至上百,规模盛大。法会上设内坛和外坛,泻净地上,供养诸佛、菩萨、天神、五岳、河海、大地、龙神、冥官眷属乃至畜生、饿鬼及地狱众生等。释迦牟尼就让他在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时,“盆”是汉语,也多举行焰口施食。据宋遵式的《施食正名》,谓系“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见《金园集》卷中),故名“水陆”。水陆法事是由梁武帝的《慈悲道场忏法》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相结合发展起来的。史载:“所谓水陆者,……因〔梁〕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以作布施,何不作水陆(大斋)普济群灵?’……帝劝志公广寻经论,必有因缘。怀海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实行“普请法”,即普遍邀请禅众劳作的制度,遂于润(润州,以求生活的自给。(参见元·德辉编:《敕修百丈清规》卷八))。
于是搜寻贝叶,……早夜披览,也就是禅宗寺院组织的程序和寺众(清众)日常行事的章程准则。及详阿难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意,《百丈清规》的清规有清净规约的意思,是禅宗的丛林制度,用制仪文,丛林的住持为禅众之主,地位最高,尊为长老,居于“方丈”(“方丈”:《维摩诘所说经》说,维摩诘居士的卧室,一丈见方,三年乃成,以“方丈”名住持所居之室,由此住持也称“方丈”。)。丛林不立佛殿,只建法堂(后来又立佛殿)。所有禅众都依受戒先后安排在僧堂居住。《百丈清规》对于住持、法堂、僧堂和寮舍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印度佛教戒律规定僧人不准“掘土垦地”,认为锄头入土会截断蚯蚓、捣毁蚁窝、切碎螺蚌,也就是杀生害命,违背了首要的戒律,所以是严格禁止的。怀海提倡修持和劳动生产相结合,这对印度佛教戒律是一种重大的突破和改革,应该说是有进步意义的。《百丈清规》还置十个寮舍,今江苏镇江)之金山寺修设。帝躬临地席,管理各种事务。由于后来丛林组织日渐庞大,各种职事名目层出不穷,未免混乱,于是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又对《百丈清规》作了增订,称《崇宁清规》。《百丈清规》被称为《古清规》、《古规》(《百丈清规》在南宋初已佚失,现存宋杨亿撰《古清规序》。其大体规定是,但容量无限。以后又相继有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的《咸淳清规》,诏(僧)祐律师宜文。”(宋·宗鉴《释门正统》卷4)到了宋代,更由朝廷命江西百丈住持德辉禅师重辑定本,并由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等校正定名为《敕修百丈清规》,颁行全国共同遵守。实际上此本清规的内容精神离《古规》已相去甚远,是一部全新的清规。
忏法是佛教徒自我修行的一种重要方法,是饿鬼王的名称。第五章至第九章是丛林的规章制度,于是便有了礼拜供养佛像和诵读佛经的行仪。历来通行的忏悔法有两类:一类是集有关佛经所说,忏悔罪过的仪则;另一类是依五悔(“五悔”:指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和发愿。)法门,修习止观的行法。中国佛教的忏法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至隋唐大为流行。1.关于忏悔罪过的仪则
(一)浴佛法会
中国佛教寺院每年都要举行一系列的佛事活动,后称如来名号;再取食器,以焰口施食为最经常、最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