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12

第12章 先秦时代知行观(5)

慧远认为通过以上的修持,就可以逐步地通向成就一定的果位,进而达到涅槃境界。

从慧远的禅智并重思想来看,它侧重于对人生的形成、过程、男女关系、人与人关系的哲学观察和道德观察,其中充满了宗教神秘主义的思想;也侧重于宗教修持和道德修养,其中体现了宗教禁欲主义的要求。慧远强调宗教实践和宗教理论的统一,但它和我们所讲的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内容、观点方面是格格不入的。

六、竺道生的“顿悟”说

东晋佛教学者竺道生在涅槃佛性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独创性的顿悟成佛说,震动了当时整个佛教界。道生所讲的成佛,纯属宗教的幻想,而所讲的顿悟说则涉及获知的途径、方法问题,含有认识论意义。道生顿悟说的要点有二:一是关于“信”与“悟”的关系问题,二是关于“渐悟”与“顿悟”的区别问题。

(一)“信”与“悟”

关于“信”与“悟”的关系,慧达在《肇论疏》中论述了竺道生的观点,文说:见解名悟,闻解名信。信解非真,悟发信谢。理数自然,如果就(熟)自零。悟不自生,必藉信渐。用信伪(疑为伏)惑,悟以断结。(《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425页。)这是说,竺道生把对佛理深有所得的见解叫做“悟”,把学习经典和听闻所得的佛教知识叫做“信”。“信”不能穷理证本,而只能作为达到“悟”的一种手段。达到了顿悟,信解就“谢”而不起作用了,犹如果子成熟后自然地掉下来一样。不过,悟解并不能自然产生,必须依靠佛教知识的不断增加,并用这些佛教信仰去克制个人思想和行为上的迷乱,进而达到悟解,以去掉束缚,灭绝烦恼,获得解脱。这说明竺道生并没有简单地否定从闻见得来的佛教知识,而是认为悟解也需要以信解为前提;同时他又强调从闻见得来的信仰不是真悟,一旦取得悟解,信解就不再起作用了,这样,归根到底又把“信”和“悟”对立起来。竺道生认为不能停留在从闻见得来的信仰上,为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佛教经典所束缚,这包含了肯定独立思考的积极因素,但他把宗教的神秘直觉置于宗教知识的学习之上,则鲜明地体现了宗教认识论的信仰主义特征。

(二)“渐悟”与“顿悟”

慧达在《肇论疏》中对竺道生的顿悟说也有简要的转述,文说:第一竺道生法师大顿悟云,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照极。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志(此字不明)释,谓之顿悟。道生自己也说:一念无不知者,始乎大悟时也。……以直心为行初,义极一念知一切法,不亦是得佛之处乎?(《注维摩诘经·菩萨品》,见《大正藏》,第38卷,365页。)这是说,对于“理”——宇宙本体实相,要么证悟它,要么没有证悟它,没有中间状态;要么与它合一,要么没有与它合一,不能分阶段逐步与它合一。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道生的观点等于是,要么得到全部真理,要么得不到全部真理,而不能得到部分真理、相对真理。其次,顿悟是大悟,是在一刹那间顿然“知一切法”,把握全部真理,无不了然。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认识是一次完成,没有过程的。再次,就成佛的步骤、方法来说,竺道生的大顿悟不仅和那种主张累世修行、积累功德的“渐悟”说不同,而且也和那种认为成佛要经过小飞跃的悟道,然后再继续进修而进入大飞跃成为佛的“小顿悟”说不同,而是认为在顿悟以前没有悟道的可能,必须是在一刹那间断尽妄惑,体认本体,当即成佛。这是一种新的快速成佛法,对后来唐代慧能禅宗有直接影响。

七、僧肇的“般若无知”论

东晋佛教哲学家僧肇在参加翻译《大品般若经》完成以后,撰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般若无知论》。论文阐述所谓圣人(佛)的智慧,即般若无相无知的道理,也就是通过对般若性质的解说,宣扬佛的神秘应化的宗教行为(“应会之道”),为人们指出成佛的道路和方法。由于文章讨论了般若有相无相、有知无知的问题,论述了所谓观照宇宙性空、追求佛教最高境界的可能和途径,论证了人类认识的不可能、不真实和不正确,这就涉及主体和客观,即主观认识能力和客观认识对象的关系等认识论问题。

(一)般若“无相无名”

僧肇认为有两种根本不同的智慧、认识:一种是“圣智”,即佛的智慧认识,叫做般若,是所谓最高最全面的智慧,最真实、最正确的认识;一种是“惑智”,也叫“惑取之知”,是由于人们迷惑事物的本性而产生的荒诞认识,是对虚幻对象——现实世界的虚妄认识,是不真的认识。

“圣智”就是般若,那么般若又是什么呢?般若,是梵语音译,印度佛教专用名词。般若含义,就其客观方面说是性空,就其主观方面说是大智,即能洞照性空之理的智慧。中国僧人使用“般若”,通常着重指后一意义即智慧而言。但是这种智慧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聪明才智,而是洞照性空,超情遣知,达到成佛境界的宗教行为,是一种宗教的神秘直观。汉语译作智慧并不完全符合般若的原意。僧肇和一些著名僧人都鉴于汉语里没有相当于印度般若的术浯,而主张不译,但为了行文方便而借用“圣智”来表示。僧肇是这样描述圣智——般若的:圣智幽微,深隐难测,无相无名,乃非言象之所得。(《肇论·般若无知论》)圣智深幽玄奥,常情难以测度,它既无形相,又非概念,完全不是人们言语所能理解和把握的。又说: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然其为物也,实而不有,虚而不无,存而不可论者,其唯圣智乎!(同上)这是说,般若有洞照一切的功能,却没有知识;精神有反应事物的作用,却不用思维。不用思维,所以超越于现实世界之上;没有知识,所以洞察于万物之外。般若的特点是,真实而非实有,虚寂而非空无,它存在着而又无法论述。僧肇还引《放光般若经》说:《放光》云:般若无所有相,无生灭相。(同上)般若是无所有的、无生无灭的。在僧肇看来,般若是永恒绝对的东西,是既能洞照一切又无相无名的。

(二)般若“无知”

般若能够洞照一切,为什么又是无知呢?什么是般若无知呢?僧肇说:“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肇论·般若无知论》),佛使自己的心思保持虚静,而使自己的洞照保持充实。这就是说,般若洞照一切,它所照的在于无相,能照的在于无知。万物看起来有种种形象,但由于自性空,不真,毕竟是无相的。而心不执著无相的事物,这样的知就是无知。也就是说,照到无相,而与宇宙实际相契合就成了无知。可见,般若无知,是由于万物无相。僧肇说:智之生也,起于分别,而诸法无相,故智无分别,智无分别,即智空也。(《注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见《大正藏》,第38卷,373页。)万物无相,所以智无分别,也就是智空,智空即无知。“诸法无相”,真谛也无相。真谛的无相,也决定了般若的无知: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真谛自无相,真智何由知?(《肇论·般若无知论》)“取相”,是认识的主体知其对象是什么。一般人的智是认识有相可取的对象,所以叫做认识。而真智(圣智,般若)的对象是真谛,真谛本来没有形相,般若又从哪里取得认识呢?

般若洞照无相,所以是无知。无知是智无分别,所谓智无分别,也就是无“惑取之知”。僧肇说:然经云般若清净者,将无以般若体性真净,本无惑取之知。本无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岂唯无知名无知,知自无知矣。(同上)就是说,般若本性清净,本来不像世俗的“惑取”而得的认识,所以不可以称为认识。般若不仅没有知(认识)的称号,也没有知(认识)的作用。这里所讲的“惑取之知”就是指的知对万物的取相,对万物的分别。在僧肇看来,对客观世界形形色色的万物进行如实的区别和认识,所取得的只能是迷惑虚妄的认识。僧肇是自觉地以佛教唯心主义认识论来驳斥、反对唯物主义认识论的。

僧肇的般若无知论,包含了鲜明的针对性,就是要排斥所谓“惑取之知”,这也是不同于佛教先辈的地方。过去佛教讲般若,只说是“智空”、“如虚空相”,僧肇进一步指出是无“惑取之知”,从而使般若学具有更加强烈的反对人们正常认识的性质。由于僧肇论“空”异常彻底,因而博得了鸠摩罗什的赞扬,称他为“解空第一”。

应当指出,僧肇所谓的“般若无知”,并不是通常说的无所知,而是说佛的知和普通人的知不同,是不能用常识评判的。僧肇说: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肇论·般若无知论》)

是以圣人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真谛无兔马之遗(这句话的意思说,佛教真谛十全十美,无所不包,没有遗漏。),般若无不穷之鉴。所以会而不差,当而无是,寂泊无知,而无不知者矣。(同上)这是说,世俗的一般人,只能认识万物的不同形相,分别具体事物,这样虽有所知,也就有所不知。圣人的心不同,它不是认识有形相的具体的事物,而是以无相的真谛为对象,认识世界不真空的本质,这样,虽然说是无知,却又是无所不知,乃至一切皆知的。

显然,僧肇所谓的“圣智”是一种神秘的直觉智慧。

(三)“能知”与“所知”

僧肇为了论证般若学的信仰主义,而着重这样那样地否认认识的对象,这也就涉及能知(认识主体)和所知(认识对象)的关系问题。

僧肇自设了这样一个诘难:真谛是般若的认识对象,根据所知即认识对象去寻求智慧,般若就应当是有知而不是无知。他在答辩这个问题的一段长文中集中地论述了能知和所知的关系:以缘求智,智非知也。何者?《放光》云:不缘色生识,是名不见色。又云:五阴清净,故般若清净。般若即能知也,五阴即所知也。所知即缘也。夫知与所知,相与而有,相与而无。相与而无,故物莫之有;相与而有,故物莫之无。物莫之无,故为缘之所起;物莫之有,故则缘所不能生。缘所不能生,故照缘而非知;为缘之所起,故知缘相因而生。是以知与无知,生于所知矣。何者?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真谛自无相,真智何由知?所以然者,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于知。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缘法。缘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谛也。故《中观》云:物从因缘有,故不真;不从因缘有,故即真。今真谛曰真,真则非缘。真非缘,故无物从缘而生也。故经云:不见有法,无缘而生。是以真智观真谛,未尝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然智非无知,但真谛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而子欲以缘求智,故以智为知。缘自非缘,于何而求知?(《肇论·般若无知论》)这段话的要点是:

般若是能知,五阴(五蕴,谓人身由五种东西集合而成,并无一个自我实体)是所知。以五阴为认识对象,这是从《放光般若经》“五阴清净故,般若清净"的话引申出来的。强调五阴清净虚空无实体,就是说所知对象是虚幻不真的。

认识和认识对象互相依存又不互相依存。所知的认识对象也叫做“缘”。万物的有和无,认识的知和无知都由缘即认识对象所决定,同时认识也产生认识对象。由于认识和认识对象是互相产生的,缘生的,所以都不是真实的。

真谛是真,真是不缘。真谛是绝对的离缘的真实本体,和普通的所知的对象不同,既不是以能知为缘而生起,也不能反过来作为任何东西生起时的缘。而般若洞照真谛,也是观而不取,即不同于一般地从认识对象取得认识。

僧肇区分了“能知”和“所知”,又主张“般若即能知”,“真谛非所知”,这样僧肇是否认为般若没有认识对象呢?也不是的。因为他讲过“真智观真谛”,“圣人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真谛显然是般若观照的对象。但是在僧肇看来,真谛虽然是真实的,又是无相的,不同于一般人认识上的任何一种实体。既不是有形相(“有”)的实体,也不是无形相(“无”)的实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又认为真谛不是认识对象。与此相联系,僧肇还认为,般若否认认识作用,真谛讲虚无,两者既相同又相异:“般若之与真谛,言用即同而异,言寂即异而同。”(《肇论·般若无知论》)就两者作用来说是相同而异,就两者本质来说是相异而同。

真谛是般若观照的对象,客观事物是否在般若观照之外呢?也不是的。僧肇说:内有独鉴之明,外有万法之实。万法虽实,然非照不得。内外相与以成其照功,此则圣所不能同,用也;内虽照而无知,外虽实而无相,内外寂然,相与俱无,此则圣所不能异,寂也。(同上)在《不真空论》中也说: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诚以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独鉴之明”,指能照,“万物之实”,指所照。佛的观照能力是无限的,万物的形象都不能局限他的认识。同时,般若观照的功能又必须和外界万物互相配合,互为条件,这样才能构成观照效果:主观方面用于观照,但是无知;客观方面虽然实有,但是没有形相。主观和客观,无知无相,寂然不动,一起消除。这也就是所谓圣人(佛)的最高境界。

从僧肇关于“能知”和“所知”关系的论述来看,他一方面主张以所谓的真谛为对象,排除客观事物这一真实的认识对象,一方面又把万物归之为般若观照范围之内,并通过观照以悟得万物的虚无,从而取消客观事物这一认识对象的真实存在。

僧肇讲的般若无知论,不是通常所说的不可知论。它的着眼点是要人们去掉所谓“惑取之知”,即去掉关于客观世界的各种知识,也就是要根本否定一般人的正常的认识规律,否定认识的客观内容,否定真理的客观标准,把佛教的神秘主义说教当作唯一的真理,要人们去洞照“真谛”,达到佛教的最高精神修养境界。所以他说:圣人空洞其怀,无识无知,然居动用之域,而止无为之境;处有名之内,而宅绝言之乡。(《肇论·答刘遗民书》)人们要内心虚静,外绝知识,放弃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这样虽然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却得到了真正的最后的归宿。可见,引导人们走出世主义的道路,就是僧肇般若无知论的实质所在。

同类推荐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高门嫡女之再嫁

    高门嫡女之再嫁

    当朝状元爷成了武国公爱女的冲喜新郎,是童话般幸福的开始,还是一场祸根的深埋?长安被绑着巨石沉入水底的一刹那,往事如片断般在脑中闪过,原是她的夫君,亲手将沈家送上了断头台。重生,她回到成亲的第三年,俩人还未圆房,命运还未翻开那血腥的一页,一切都还可以改变!且看她如何与公婆周旋,惩治心思歹毒的小妾,踢开色胆包天的小叔,再与这包藏祸心的丈夫顺利和离,走出一片锦秀芳华!****************************《药窕嫡女》:《嫡女玲珑》:《血嫁》:《嫡女福星》:《重生之恶凤驭夫》:《夫君在侧——女皇请翻牌》: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去香港上大学

    去香港上大学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制度,成就你另一种人生!本书将系统叙述、深入分析内地学生去香港上大学热潮的时代背景、社会反响,对内地学生去香港上大学的种种情况给予全面、确切介绍,包括整个香港院校招生事件的新闻故事、香港及其八所主要院校介绍、去香港上大学的各种具体事项、内地学生已在香港上大学的情形、去香港上大学的种种优点和存在的不足、香港各院校在内地招生所引发的思考等,对内地广大中学生、大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既是一本权威的考试指导用书,又是一本生动的校园生活纪实作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杀死公主

    重生之杀死公主

    在重生回到过去之前,如果你还有三天的时间留在阳世,都能让人活的更加潇洒,你打算做些什么?安阳公主比较倒霉,第三次等等。安阳公主重生的时候,她在自己的灵堂上,也许你还需要第二次,发现了一个秘密……,不是每一次的重生。发现自己还能够以魂魄的姿态在阳间先逗留三日
  •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历史知识非常渊博的一位。他曾反复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论语》、《中庸》等历史经典著作及古代诗、词、散文、文学等各个领域。伟大周恩来曾说:“读古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真识卓见与洞察力,毛泽东的多才博识,为同时代的国内外政治家和文学界泰斗所佩服。他对一些古诗书的评价独具慧眼,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美学价值至今影响着广大读者。
  • 只为工作找方法,不为执行找借口

    只为工作找方法,不为执行找借口

    借口是执行的路障,方法则是工作的利器。没有什么比阅读一本关怀心灵、激励行动、创新思维、智慧工作的书更美妙的事情了,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体会到这种成功的喜悦和激动。
  • 探访成功者的足迹(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探访成功者的足迹(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探访成功者的足迹》收录了各个行业的成功典范,诉说了一个又一个从平凡走向成功的故事,目的就是要用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成功并不遥远,成功就在我们身边。实现成功梦想的人曾和我们一样平凡。我们正站在成功的起点,或许已经出发,正驶向成功的彼岸。
  • 血煞天魔

    血煞天魔

    十年筑基,百年炼丹,千年飞升为何?是为了打破命运的桎梏,还是只为长生不死!这是一个现代穿越者,在修真界被视为邪派的天魔门中一路成长的故事,修真到底为何或许只有在他飞升进入九玄天界后才能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