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700000021

第21章 秦汉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7)

扬雄对于魏晋士风的另一影响在于精神的玄默化与写作的个体化,勇于脱离当时的流俗。而这一切也表现在他的对话体赋文中。《汉书·扬雄传》记载:“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巨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云之志。繇是言之,赋劝而不止,明矣。又颇似俳优淳于髡、优孟之徒,非法度所存,贤人君子诗赋之正也,于是辍不复为。而大潭思浑天,参摹而四分之,极于八十一旁则三摹九据,极之七百二十九赞,亦自然之道也。故观《易》者,见其卦而名之;观《玄》者,数其画而定之。”这一段记载说明了扬雄由于失望不再作赋,转向深沉的思索。精神的玄默化与人格的淡泊,导致学术写作的玄奥。形而上的思致与世俗不能苟合,进而导致对世俗进行批判《汉书·扬雄传》中说:“《玄》文多,故不著,观之者难知,学之者难成。客有难《玄》大深,众人之不好也,雄解之,号曰《解难》。”《解难》这篇赋文中首先出现的是一位客人对于扬雄的诘难:

客难扬子曰:“凡著书者,为众人之所好也,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于比耳。今吾子乃抗辞幽说,闳意眇指,独驰聘于有亡之际,而陶冶大炉,旁薄群生,历览者兹年矣,而殊不寤。亶费精神于此,而烦学者于彼,譬画者画于无形,弦者放于无声,殆不可乎?”

在西汉大一统的国度中,强调的是写作的公共性,而反对个体的玄默化,因为它意味着与社会和公共伦理的隔绝,是儒家思想所反对的。西汉从武帝时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许多学说受到打压。但是到了西汉末年,许多士人对于时局失望,转向内心世界。扬雄正是开风气之先者。他感受到当时的政治与时局的危机,于是开始借助于儒家与道家的经典,重新构铸思想体系,在言说方式上也开始转为玄默,深沉地思考着一些天道与人生的变易以及当时人精神危机四伏的问题。当时许多人对此并不能理解,于是发出了这样的诘问。这种诘问与扬雄遭受到的苦闷,也是东汉时代王充所体会到的。扬雄对此坦然回答:

扬子曰:“俞。若夫闳言崇议,幽微之涂,盖难与览者同也。昔人有观象于天,视度于地,察法于人者,天丽且弥,地普而深,昔人之辞,乃玉乃金。彼岂好为艰难哉?势不得已也。独不见夫翠虬绛螭之将登乎天,必耸身于仓梧之渊;不阶浮云,翼疾风,虚举而上升,则不能撠胶葛,腾九闳。日月之经不千里,则不能烛六合,耀八纮;泰山之高不嶕峣,则不能浡滃云而散歊烝。是以宓犧氏之作《易》也,绵络天地,经以八卦,文王附六爻,孔子错其象而彖其辞,然后发天地之臧,定万物之基。《典》、《谟》之篇,《雅》、《颂》之声,不温纯深润,则不足以扬鸿烈而章缉熙。

盖胥靡为宰,寂寞为尸;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是以声之眇者不可同于众人之耳,形之美者不可棍于世俗之目,辞之衍者不可齐于庸人之听。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试为之施《咸池》,揄《六茎》,发《箫韶》,咏《九成》,则莫有和也。是故钟期死,伯牙绝弦破琴而不肯与众鼓;獶人亡,则匠石辍斤而不敢妄斲。师旷之调钟,俟知音者之在后也;孔子作《春秋》,几君子之前睹也。老聃有遗言,贵知我者希,此非其操与!”

扬雄这段对话实际上已经开启了魏晋玄学的思路。它强调欲对天道人事进行思考,就必须上升到本体的高度,从形而上的角度去探索,而不能仅仅就事论事。他以文王与孔子演绎《周易》的典范来加以论证。而一旦进入这种形而上的思考之中,产生出来的作品与言说方式就是大味必淡、大音必希,不可能为众人所易晓,而只有等待知音的解读。这种得意忘言、遗形得神的思致,也是魏晋玄学与魏晋名士所崇尚的。扬雄通过对话,将此加以直接宣布,表示出内心世界的苦闷,展示出自己精神的玄远以及不被世人所理解的痛苦。毕竟一个思想家与士人是希望得到人们的理解的。

§§§第四节对话语境下的文艺批评两汉

的文艺批评,就是在这种对话语境下形成的。一些基本的文艺观念往往是在奏对中形成与提出的。

西汉时,董仲舒应和汉武帝的要求,在著名的对策中提出,汉代要想长治久安,首要任务是肃清暴秦余毒,改造人性,以移风易俗。董仲舒推崇上古教育,大力倡导以社会为场所的乐教:乐者,

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臧于骨髓。故王道微缺,而管弦之声未衰也。(《举贤良对策》。)

在董仲舒看来,音乐与诗歌都是先王之道的显现,也是他们用来教化百姓的工具,用“乐教”来化民,是一种最直接与最易行的途径。曾受业于董仲舒的司马迁也唱和有应,在《史记·乐书》中提出:“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欲,将欲为治也。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司马迁强调音乐是为了教化百姓,而不是娱悦耳目。董仲舒指出,百姓的好利之心只有用教化才能感化向善,像秦朝那样纯任暴力是无济于事的,“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举贤良对策》。)。董仲舒向皇帝提出,教化必须通过具体途径来施行。为此他提出了设五经博士、兴礼乐立太学等行政措施。

中国古代在西周时即有专门的音乐机构,以适应统治者的礼乐之教,但到了汉武帝时期,则扩大了规模,增加了功能。(参见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1版,143页,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汉武帝时的乐府,采集民间歌诗,以“观风俗,知厚薄”,同时派专门的文人造作新诗。班固《汉书·礼乐志》中说:“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吕律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从这些记载来看,乐府的主要职能是采集民歌与制作新诗。皇帝在各种社会活动中,通过乐府机关制作与改编的音乐风化天下,宣传礼教,达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目的。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反映世俗人情的诗。这些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悲欢离合。萧涤非先生在《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评价汉武帝设立乐府机关时说:“然如武帝之立乐府而采歌谣,以为施政之方针,虽不足于语于移风易俗,固犹得其遗意。”(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我们从中也看到了汉武帝立乐府的意义。设立乐府采集民间歌诗,是为了使上下沟通与对话,让统治者了解民情民风。

与此同时,西汉的辞赋创作也十分地兴盛。辞赋也是士人与帝王对话的重要途径。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说:或曰:

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鼎》之歌,荐于郊庙;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兒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时时间作。或以杼下情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

班固概述了西汉初年的复兴礼乐,吸引了众多的公卿大夫、文人学士来创作诗赋,以润色鸿业,兴废继绝。当时的文艺创作或者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或者以讽谏为内容,正如班固所言:

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耑,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杨子云,竞为侈俪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是以杨子悔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班固在这里概要地叙述了自先秦至汉代赋的发展脉迹,并且评价了赋的不同种类与价值的高低。两汉是辞赋竞爽的时代。赋家多为司马相如、东方朔、枚乘父子、扬雄、班固一类“言语侍从之臣”。他们的创作以铺张扬厉的气势、富赡彪炳的辞采,颂扬汉帝国的声威,讽谏君主的奢靡。赋的体制一般分成:序言,即交代作赋的原委;正文,即赋中主人的夸张铺排,敷陈其事;结尾,即最后体现出赋的“劝一讽百”的宗旨。这三段式也就是刘勰总结汉赋体式所说“履端于序”、“穷声貌以极文”、“归余于总乱”。如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分作《子虚》、《上林》两部分),开头写楚使子虚和齐国乌有先生各自夸耀自己国家富庶壮阔;然后亡是公出面,大肆铺陈西汉皇家园林上林苑的壮丽无比,以及天子射猎的盛举,以压倒齐、楚,表明诸侯之事不足道;最后一段“总乱”(音乐的终曲,指赋的最后总结)由天子出面“解酒罢猎”,批评“此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于是开放苑禁,与民同利。这种“曲终奏雅”、“劝百讽一”的格局安排,显然是为了用婉转温和的文旨来规讽君王。它受诗教说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

西汉扬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的辞赋大家。他的创作基本上是为了实现心中的讽谏精神,是其与帝王进行对话与交流的通道。扬雄创作《甘泉》《河东》、《长扬》、《羽猎》等赋都是为了讽谏汉成帝的,其苦心孤诣可见一斑,然而最后却成了欲讽反谀。《汉书·扬雄传》中说:“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巨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云之志。繇是言之,赋劝而不止,明矣。又颇似俳优淳于髡、优孟之徒,非法度所存,贤人君子诗赋之正也,于是辍不复为。”扬雄早年对司马相如的赋作是十分佩服的,曾赞叹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耶?”(《西京杂记》引。)也正因为他模仿司马相如赋作,所以被成帝召去作赋,成了皇帝的文学侍从,然而最后也不免司马相如那样的结局,走了欲讽反谀的老路。东汉王充《论衡·谴告》亦云:“孝武皇帝好仙,司马长卿献《大人赋》,上乃仙仙有凌云之气。孝成皇帝好广宫室,扬子云上《甘泉赋》,妙称神怪,若曰非人力所能为,鬼神力乃可成。皇帝不觉,为之不止。”从这记载来看,赋的讽谏不但没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反而助长了君王的奢靡之心,成为帝王的玩物。后来扬雄也认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欲讽反谀,遂将它视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扬雄的反思,说明讽谏文学所遵循的“温柔敦厚”宗旨,不过是自欺欺人。所以他在写作《法言·吾子》时就自我解嘲地说:

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或曰:“赋可以讽乎?”曰:“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

扬雄的赋论深刻地提示了赋作由于过分地依赖所谓讽谏,缺少独立的文学审美地位,因此很难实现创作者的初衷。扬雄最后将自己的创作痛贬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是基于这种认识的。他对司马相如的赋作最终归结为“文丽用寡”,作出了不同于早期的评估。扬雄辞赋理论的第二点是关于历代赋作的批评标准问题。他关于屈原辞赋的批评是建立在他的政治伦理观念之上的。扬雄在《法言·吾子》中采用对话的方式提出:或问:“景差、唐勒、宋玉、枚乘之赋也,益乎?”曰:“必也淫。”“淫则奈何?”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

扬雄将历代文人赋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诗人之赋,即依傍圣人之义来作赋,如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后期则对司马相如的赋有所贬抑),虽然华丽但是并不乏义则;而另一类的景差、唐勒等人的赋作虽然华丽却失之于讽谏精神,故不足以道。扬雄对于辞赋批评标准虽然有些偏于圣人经书,但是他不满于宋玉等人赋作的华丽淫滥,自有其积极的意义。(许结认为扬雄的文学思想在反思过程中体现宗经征圣与崇尚自然的双重主旨,并以此预示东汉文学思潮的来临。参见许结:《论扬雄与东汉文学思潮》,载《中国社会科学》,1988(1)。)后来李白批评宋玉等人的赋作也是与此相类似的。

两汉文艺批评的思想对话,在围绕《离骚》的对话中可以见出。这是一桩很有意味的公案。汉人思想文化与文学创作,受楚骚文艺的泽溉甚深。两汉的著名文人,围绕屈原的为人与《离骚》,展开过一场论战。以贾谊、淮南王刘安、司马迁为代表的文人充分肯定屈原的人格与《离骚》的愤世精神、批判精神,而扬雄、班固等人则持“中和”的批评标准,否定屈原的反传统精神。

同类推荐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作别西天的云彩。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河畔的金柳,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轻轻的我走了,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我轻轻的招手,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正如我轻轻的来,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有人形容萧红,她不是烟花,却比烟花更寂寞,她不是海棠,却比海棠花更为苦恋断肠。萧红,这个东北女子,犹如一朵生长在冰天雪地里的海棠花,孤傲冰洁在那个零落纷扰的三十年代,是一抹凄艳亮丽的红。卧听着海涛声音的她,短暂生命里是如何承受这寂寞长途的呢?从她的文字里,或许可以找到零星解答。书中基本涵盖了萧红的所有散文,其中《商市街》相当于她与萧军同居时期的日记,而书信《致萧军》中更是袒露萧红热恋时的情态,更有她描写家乡生活和悼念祖父的散文,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萧红。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热门推荐
  • 绝世鬼修

    绝世鬼修

    六道皆可修真,唯我鬼修独尊!冥界是死者的国度,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荒野与黑暗浑浊的冥河,但却没有丝毫生气。这里没有草木,没有动物,有的只是躺在荒野之中,数之不尽的遗骸白骨,以及被冥河吞噬,不断挣扎,哭喊的死者亡魂。而我们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死气森森的冥界开始的。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5)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爱奴

    爱奴

    投胎?当然是有钱人家!生活?没人疼爱,要学会找爱.三个姐姐如此艳丽,没有嫉妒,却是欣喜,好处多多.有哪多呢?钱多,人多,帅哥多.哪怕是个陪衬,也自甘情愿.只是,到底哪个黑心的家伙,竟然害我清白.拜托,他到底有眼力不?我可是只会阿谀奉承的丑小鸭.到底那个暗地里那夜跑到我房间的是谁?是大姐的男友?还是二姐的?或许是三姐的?谁那样恶劣...竟然想玩耨我?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推荐好友作品:伊图草希:禁爱冰冰七月:暴君,邪妃不予:这个奶爸有点酷http://m.pgsk.com?info/m.pgsk.com紫树叶子:包养老婆野人乙:我的天王老公海源蒙儿:爱我,请将我禁锢殷紫:哥,我爱你888888888888888888889999999999999999999999本文纯属于虚构.如有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还请多多见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总裁的造梦美人

    总裁的造梦美人

    梦境的碎片,现实中苦苦相逼。异能少女,穿越迷离梦境,把握冰山总裁的心。眸纸的群136428662本书已经全部完结,新文甜心宝贝:总裁真的有鬼已开始发文。
  •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林徽因传诵数十年,最唯美最经典的诗歌精选合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绝后的心灵碰撞,爱与美的永恒绝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教你学赛艇·皮划艇

    教你学赛艇·皮划艇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逆天妖娆:绝色无良妃

    逆天妖娆:绝色无良妃

    她是杀手之王,月主。一朝穿越,本以为可以安稳一生,可是宿命却不允许她那般黑暗的人过上平凡的日子。仇人未知,无亲无故,只有他一个人陪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他是夜王爷,神域的少主,可是却被自己的父亲所不容。他可以对所有人冷酷无情,独独对她温柔似水。前世的纠缠,今生的宿命。不见则已,一见钟情。
  • 我的唠叨老妈(老妈真烦)

    我的唠叨老妈(老妈真烦)

    我妈爱面子,爱管闲事。这本来不关我的事,可是,让我愤愤不平的是,当我和老爸讲点儿面子、管点儿闲事的时候,她总会看不惯。说句公道话,我爸在给我和我的朋友带来快乐这点上,可比我妈好上N加N倍。至于我妈,她那些惹人烦的故事,我就不愿再重复了,那样会杀死我很多脑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