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500000020

第20章 民本主义:中国传统执政哲学之精髓(2)

民为国本观念认知于前,实践应紧随其后,两相比较,实证价值从实践中应验更重要。言说容易,实践较难。隋炀帝和唐太宗一个是隋朝暴君,一个是唐朝明主,两人在民为国本这一观点观念的语言表达上没有什么不同,隋炀帝也曾诏告天下:“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百姓足,孰与不足!”《隋书·炀帝纪》。唐太宗也说:“民者国之先,国之君之本。”《帝范·君体》。事实表明,光在嘴巴上宣说不行,关键看是否言出行遂,唐太宗做到了言行一致,隋炀帝的话成了几句冠冕堂皇的空话。为了在实然上做到民为国本,对帝王将相要端正知行合一的态度和关系,并反复宣讲、提倡和督励。明代著名政治家丘濬就主张对皇帝和朝廷高官反复进行民本主义执政哲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厌其烦,不遗余力。他说:“山高出于地而反附着于地,犹君居民之上而反依附于民。何也?盖君之所以为君者,以其有民也,君而无民,则君何所依以为君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言,万世人君所当书于座隅,以铭心刻骨者也。”《大学衍义补·总论固本之道》。丘濬对执政者以民为本期望的热切令人赞叹。

将民众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新高度的是西汉的贾谊,他提出了民本范围广泛的“民无不为本”的命题。他认为,国家、君主、官吏都应该以民为本,“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新书·大政上》。贾谊还指出:“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吏而无易民。故因是国也而为安,因是民也而为治。”《新书·大政下》。在贾谊看来,政治制度可以变更,从事政务管理的官吏也可以更换,但国家和民众是不能更换的,统治者必须以民为本,别无选择。贾谊进一步具体阐述了民无不为本的多方面表现:“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命也。国以为命,君以为命,吏以为命,故国以民为存亡,君以民为盲明,吏以民为贤不肖,此之谓民无不为命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功也。故国以为功,君以为功,吏以为功。国以民为兴坏,君以民为强弱,吏以民为能不能。此之谓民无不为功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力也。故国以为力,君以为力,吏以为力。故无战之胜也,民欲胜也;攻之得也,民欲得也;守之存也,民欲存也。故率民而守,而民不欲存,则莫能以存矣;故率民而攻,民不欲得,则莫能以得矣;故率民而战,民不欲胜,则莫能以胜矣。”《新书·大政上》。贾谊认为,国家、君主、官吏的命运握在民众手中,国家存亡,君主贤否,官吏是否称职,都要由民众评断。建功立业,战争制胜、国家重大事业都得依靠民众,否则就会失败。贾谊告诫执政者,民既为本,所以民不可欺,不可轻,不可不畏,不可与民为仇,否则,迟早必败,而民必胜。对此,不可不“戒之哉”!贾谊是亲历秦朝败亡,对民众揭竿而起推翻秦王朝的历史记忆犹新。他著有《过秦论》批判秦朝暴政。他劝导刘邦等以此为戒,对民众勿轻、勿欺,要以敬畏心善待民众,与民休息,执行维护民为国本之政策。贾谊用心在于汉王朝江山永固,客观上则可以强国利民。

二、治国理政为民之理路和政策举措

中国历代王朝政治本质上是为实现封建政治统治的长治久安。但他们从历史和现实事实中看到体悟到,为达此目的,应采取治国理政为民之理路和政策举措,以赢得民心民力的支持。从政治道德原理上说,作为“治民”、教民的君主、官府官吏理应执政为民,为民谋利。由于民本思想延续千年不衰,一些有作为的君主深知“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卷一《君道第一》。君主一人尽治天下之责,不可以天下财富奉养君主一人。基于此理,清朝皇帝起居室有“惟以一人治天下,岂将天下奉一人”之楹联,应该是不为装点门面、口是心非,其主观愿望是好的,是否心甘情愿则是另一问题。我们这里从但愿如此去想,略论治国理政为民的内容,略述其政策举措,从中追寻、挖掘可以借鉴的历史文化政治文化遗产,“古为今用”。

1.治国理政为民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治国理政为民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一言以蔽之,是“为民”执政办理政务。其理由已如前述,因为民为国、为君之“本”,本固邦宁,君主之治理天下才能长治久安。当然,王朝治国理政的“为民”在其主观上“为民”只是“为己”的路,而非以为民服务为其政治宗旨。即便如此,君主治国理政为民比残民、暴民、欺民更得民心。“为民”体现在统治心态上爱民、重民,政治上安民、救民,经济上惠民、利民,道德上教民、导民。

其一,统治者心态上爱民、重民,基于两位一体的动机:道德文化自觉和政治价值利害权衡。两种动机在具体人身上有所偏重,但都兼而有之,一体两面。爱民重民政治心态、心理始现于西周初杰出政治家周公姬旦的政策言论:“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豫,乃其民。……若保赤子,惟民其康。”《尚书·康诰》。周公认为,天意可从民情中得见,因此,统治者敬天要体现在爱护民众、保护民众上,为此尽心尽力,才能治理好国家。周公把这看做统治者政治道德修养的核心要求,有德彰显,民众心向往之,上天顺民意而佑之。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文化繁荣。学者们一个个作为“思想者”,反思历史,展念未来,关注现实,为民请命,反映民意,大多主张爱民重民,“贵民轻君”为主流民意,其中尤以儒家观点最为抢眼。孔子、孟子、荀子都有经典论述。孔子首倡治国宜重民,他所重者有四项,民占首位:“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孟子首论“贵民轻君”,主张施仁政于民,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他在与齐宣王对话中还要求宣王与民同忧乐。“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还奉禹、稷为爱民重民典范,希望当下及后世王者向禹、稷学习,如“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孟子·离娄下》。荀子则认为君主安定尊荣的必要条件是爱民重民:“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荀子·君道》。以孟荀之论两相比较,孟基于王者的道德自修,荀基于王者利害之权衡,在政治哲学上,孟代表王道哲学,荀代表霸道哲学。王霸之辨始于孟荀,两种哲学理路,迄今演化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孟荀其时,法家大行其道,政治家爱民者或有之,但多唯功利是求。

在思想、学术界,爱民重民政治思想之光照耀后世。西汉皇室行与民休息国策,贾谊借注释古圣王语录,劝诫君主以博爱、救世之心,以民众疾苦为己之疾苦,为民谋利。他说:“帝喾曰:‘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帝尧曰:‘吾存心于先古,加志于穷民,痛百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故一民或饥,曰此我饥之也;一民或寒,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此我陷之也。”《新书·修政语上》。东汉荀悦也有类此之论。他认为:“下有忧民,则上不尽乐;下有饥民,则上不备膳;下有寒民,则上不惧服。徒跣而垂旒,非礼也。故足寒伤心,民寒伤国。”《申鉴·政体》。荀悦形容君民关系如人之心与足,二者休戚相关,“民寒伤国”。在仁心爱民,与民同忧乐这点上,贾谊、荀悦和先贤孟子的政治心理是相通的。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唐甄也如是说:“是故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潜书·明鉴》。

爱民重民思想在明君贤相身上也有一定程度的表现。唐太宗身边重臣魏徵有言:“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之如子。”《贞观政要》卷十《慎终第四十》。明成祖朱棣也很重视执政爱民,他曾诚意宣示:“朕惟事天以诚敬为本,爱民以实惠为先。《书》曰:‘惟天惠民’,又曰:‘安民则惠’,然天之视听皆因于民,能爱人即所以事天。”《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七。朱棣把事天与爱民联系在一起,强调“安民则惠”。从“民为国本”出发,他还阐明爱民、关注民生的政策选择。他说:“民者,国之根本也。根本,欲其安固,不可使之凋敝。是故圣王之于百姓也,恒保之如赤子,未食则先思其饥也,未衣则先思其寒也。民心欲其生也,我则有以遂之;民情恶劳也,我则有以逸之。树艺而使之,不失其时;薄其税敛而用之,必有其节。如此则教化行而风俗美,天下劝而民心归。行仁政而天下不治者,未之有也。”《明太宗实录》卷九十。

需要指出,民本主义执政哲学倡导统治者爱民重民,并非以民众为服务对象,其现实目的和理想目标都是为其政治统治谋求长治久安,即固民之本,为了封建国家的安宁、发展。以这一视点观之,其爱民、重民的用意在于“用民”,君主、高官的爱民、重民出发点、落脚点均如斯。楚国大臣子西说得好:“吴光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左传·昭公三十年》。他揭示出吴王爱民之用意在于“用民”。君主爱将爱民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用民”为自己效命。战国吴起事例可以说明君主、大臣爱民的真正用意。“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统治集团或有真心诚意爱民为民者,但大多数情形属于

吴起一类。这是君主专制政治制度和封建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

其二,民本主义执政哲学在政治实践上要求安民、救民。治国理政为民,首在安排好民生,安排好民生的前提是社会安定、社会有序并消除各种危机和灾害对民生的危害。当民众生活处于疾苦状态时,统治当局应能给予救济、抚恤和情感上的慰问。只有民众生活安定、社会秩序良好,政局才会稳固,安民、保民、救民是维护统治者自身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早在夏朝,禹即与臣僚讨论安民治国问题。“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尚书·皋陶谟》。禹和皋陶把“安民”和“官人”看做治国理政两件大事,但“官人”是为了“安民”、“惠民”。西周时周公更不厌其烦地论证安民、保民的要务。他告诫成王:承天命,而实安民众,“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尚书·大诰》。他还向其弟康叔指示安民的方法:“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尚书·康诰》。对先祖周文王的安民保民功德,周公竭力宣扬,勉励后代君王效仿。他说:“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尚书·无逸》。周公的言行不仅为后人尊奉,而且为后代君臣所践行。

禹汤文武周公是儒家宗师孔子崇敬的英雄,他继承、弘扬他们的政治文化传统,将其纳入仁义之学的系统之中。孔子认为,君子为政修身,安百姓是崇高的道德境界。“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还把保民作为评价政治人物的最高标准。子贡问孔子:管仲是不是仁者,孔子以管仲相桓公“民到于今受其赐”肯定管仲为仁者,不因其“霸诸侯”而否定其仁。“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子路也向孔子问同样的问题,孔子明确肯定管仲为仁者。“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管仲虽然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却非以战争扰民残民方式,保护了民众,成就了政治伟业,当然是最大的仁者。荀子接绪孔子思想,把安民作为维持政局稳定的前提条件:“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荀子·王制》。荀子所言安民之必要、安民之策,极具说服力和实用价值,为后世君主、重臣所采纳和实行。

秦汉以后以迄明清,历代皇帝大多对安民、救民之政多有深思和要论。明代几位君臣的有关论述尤其言诚行重。明太祖朱元璋将恤民视为天赋君职。他认为:“所谓敬天者,不独天而有礼,当有其实。天以子民之任付于君,为君者欲求事天,必先恤民。恤民者,事天之实也。即如国家命人任守令之事,若不能福民,则是弃君之命,不敬孰大焉。”《明史·太祖纪》。明成祖朱棣更为具体论述了以民为本的君国之道在于爱民之心,恤民之举,造民之福。他说:“君国之道,以民为本,故设官分职,简贤用人,惟求安民而已。为臣能体其君爱民之心,推而行之,斯天下之民举得其所。尔文武群臣受国家重任,宜操节励行,尽诚竭虑。治民者专务恤民,治军者专务恤军,察其饥寒,体其劳勤,为之除害兴利。教之务本力业、孝悌忠信、尊君亲上、敦行礼义、无作愆非,庶几永享太平之福。”《明太宗实录》卷八十七。明代名臣张居正从治国之道高度论说安民之道,执民本之要:“窃闻致理之要,惟在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张太岳集》卷四十六《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

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执政哲学不只是言说而已,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实践上实行若干安民、保民、救民之举措。如《周礼》中说西周执政者制定有十二种救灾政策和六种救济贫困政策:“以荒政十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周礼·地官·大司徒》。《周礼》这些记载表明,西周保民济民的政策创新作为一种安民优良传统得到很好继承,散放出民本主义执政哲学的睿智之光。秦汉之后,历代封建王朝都特设常平官负责赈灾和平抑粮价。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运粮抗旱赈灾。王安石制定“青苗法”,朱熹制定“社仓法”救济灾民。种种代表性事例,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同类推荐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王者无敌

    英雄联盟之王者无敌

    一次偶然的机会,以其外挂般的意识一局封神,与冠军失之交臂,曾经的上帝之眼苏醒了,神级操作,且看杨逸征战英雄联盟路。英雄联盟强势袭来,无敌意识,迫于家庭经济,在世界总决赛中意外失误,杨逸又一次踏入游戏,从此沉寂沦为网吧网管
  • 皇上别害我:丑女乱后宫

    皇上别害我:丑女乱后宫

    一觉睡过去,就睡到了古代,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因为自己的“识人不清”不仅失去了清白之身还掉下悬崖毁了容,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做了一个洗衣宫女,却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惹上了皇帝,从此再也没有好日子过……
  • 野人奥秘

    野人奥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不断增长,世界交流日益扩大。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面限制,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商女王妃的发家史

    商女王妃的发家史

    “苏诺公子是女人!”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天启国上上下下顿时炸开了锅,女人掩面哭泣,男人心花怒放,一瞬间万人空巷,竟是统统朝着苏家庄园涌去。始作俑者闻名天下的苏诺公子此时正靠在贵妃椅上,一口喷出了嘴中的葡萄籽:“什么?让我嫁给三王爷?你去告诉他凌墨宇,坐拥天下哪有万贯家财来的可靠,本公子哦不……本小姐宁死不去皇宫那牢笼。“哦?那我陪诺儿去赚进天下财富怎么样?”突然出现的声音让她顿时浑身紧绷:“不要不要,天下财富尽在我手,你是来我这里分一杯羹的吧?”(天下财富滚滚来,美男公子环环绕,这是一部乞丐的发家敛财史,看她苏若锦怎么在古代点石成金、赚得桃花朵朵开。)
  • 想象力统治世界

    想象力统治世界

    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耶稣上帝;世上也没有什么能够束缚全人类的力量,唯有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能够拯救我们的唯有我们自己,唯有我们的想象力,就如同第一个从树上走下来的类人猿,促使类人猿进化成为人一样,想象力会使人类自身发生心灵的革命,从而超越机器人等一切“智能人”,超越自身的种种束缚,进化成为智慧、和谐的新的人类。
  • 修士记

    修士记

    无善恶之心,何以为人 无是非之心,何以为人 修真者纵逆天而行,亦为人也,须持善秉义,方能印证大道 修士记!
  • 2012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2012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精选2012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青春文学作品。 书中的这些文章反映了2012年度我国青春文学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 ,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