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500000011

第11章 大一统:中国古代政治格局哲理与实践(2)

贞观十一年四月,魏徵上疏劝言唐太宗修身节欲自戒,常“十思”以弘“九德”。魏徵说:“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虞山皋陶所说知人善任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传说古代仙人赤松、王乔都长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元为之大道哉!”《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一》。魏徵劝太宗自我诫勉十种禁忌和应为,旨在为政任人知人弘扬九种德性,既继承儒家思想文化传统,也同时体现老子所说的无为之大道。魏徵作为诤臣,用心可谓良苦。

如果说君主言行对民众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因为民众是国家命运的根本,那么君主言行对众臣的影响更直接更重要,因为众臣是国家机器的主要成分,君主施政的备用物。仍以唐太宗君臣论政为例:“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实,有是有非,啣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隋时内外庶官,政以依违,而致祸乱,人多不能深思此理。当时皆谓祸不及身,而从背言,不以为患。后至大乱一起,家国俱丧,虽有脱身之人,纵不遭刑戮,皆辛苦仅免,甚为时论所贬黜。卿等特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唐太宗作为唐朝开国君主,为政谨肃,诫勉众臣与之共同协力治理国家。他对王珪讲的这段话,大意是:中央政府批发的文件,各级官员可有不同意见,有过错可以相互纠正,设中书、门下两个机构的目的也在此。人们的意见常有不同,各有是非,本来都是公事,但为掩饰自己的过错,是是非非,互相埋怨忌恨。有的为了避免个人恩怨,相互照顾面子,明知是不合理规定,也即实行。这种不违一个官员的情绪,却造成万人灾难,实在是亡国之政。大家要特别留意防止这种现象发生。隋朝时内外官员都顺旨行事,最终导致祸乱。多数人不愿深思这个道理,官员们都以为灾祸不会落在自己头上,当面逢迎顺从,背后却有不同议论,且不认为有害。后来引起大乱,国破家亡,虽然有人脱身,未受杀戮,也受尽苦难,并受舆论谴责。你们应灭私循公,坚守正直之道,平时多相互讨论,不要上下雷同。唐太宗所说的现象在古代社会历朝历代普遍存在,直至今日也好像唐太宗就同我们直面对话一般。它告诉我们一个规律,开国元勋尚知为政之艰难,备尝艰辛,不敢松懈,不敢纵欲淫逸,国家治理得好,如获“贞观之治”美誉,后代主政者往往贪图享受,不愿艰苦奋斗,不按规矩办理政务,一朝腐败,不仅个人身败名裂,也给社会造成伤害。可见,执政者修身关系国家兴亡和人民安危祸福,切莫等闲视之。

2.听谏不厌

听谏是君主修身的要害内容。因为君主作为封建时代权力至上最高层级政治领导人物,虽然做太子时也受过为政教育,即位有年也积累不少经验,也有过教训,但贵为天子并非全能,他日理万机,一个人的智慧肯定不足用,需要在朝议和散朝时听取众臣意见,特别是以闻过则喜的态度听取批评自己为政过失的意见,既集思广益又随时修正错误,完善决策和管理。听谏既为执政之需,就要认真诚恳听取各方面提出的不同意见。这是不容易的事,却必须听而不厌,切不可因触及自己痛处而暴怒生厌,更不得借此对进谏者打击报复,甚至夺以性命。听谏不厌关系国家荣辱兴衰存亡,宜出以公心为之,谦恭肃而闻之。尤其是对反对自己的谏言要宽容大度大气听从之。

听谏对治国理政来说是十分必要十分重要的。中国的君主专制大多是开明专制,历代帝王大多都极为重视听谏纳谏。西周杰出政治家周公姬旦辅佐成王摄政七年,主动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蔚然成风。韩婴说当时“进善者百人,教士者千人,官朝者万人”《韩诗外传》卷三第三十一章,见魏达纯:《韩诗外传译注》,110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万人这个数不是确指,言其多也。据史载,周公摄政时,布衣人士来访者,他按老师来接见的十位,作为朋友接待的十二位,去平民家拜访的四十九位。这足以表明周公不骄不吝、谦恭亲民之政风,为中国民族国家治理创造了为政听谏不厌、纳谏为乐的优良传统。后世各王朝大多继承、完善了这种优良传统,并加以制度化和专业化。

唐代贞观之治的重要标识是唐太宗李世民虚心求谏、纳谏,魏徵等诤臣勇于进谏、直谏。唐太宗自知“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他鼓励群臣循公灭私,批评皇帝为政有失,直言不讳。这种主动寻求群臣监督帝王的制度之设,意义重大深远。贞观初,他曾对公卿们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煬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唐太宗将谏议制度化,特设官专职,规定宰相进宫向皇帝汇报工作、讨论国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已纳之”《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第四》。,让谏官发挥政治监督作用。求谏、纳谏、进谏、直谏,其主要意义在于将谏言当镜子照,发现、认识、纠正执政的错失,也是为了正确决策集思广益。太宗时魏徵进谏次数最多,勇于直言,谏言最有分量,唐太宗高度评价:“魏徵一言,胜十万之师,不可不赏。”《新唐书·冯盎传》。太宗主政重大决策都吸纳众臣意见,反复共同商议、论辩。“贞观之治”的政绩主要不是唐太宗一人有多么圣明,而是他听谏不厌,吸纳大家意见取得的结果。

中国古代历朝帝王听谏只辨是非,不讲亲疏恩怨。历史上如此典例甚多,这里仍以唐代事例说明。据吴兢追忆:“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官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耶!’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贞观政要》卷二《纳谏第五》。此处皇后即长孙皇后,她提醒太宗齐景公类似故事,救了养马人的一条性命。她在皇帝身边经常谏议救人,其目的并非只为了救人,更是为了巩固大唐江山。唐太宗能倾听谏言,避免了许多错误。

在众多近臣中,魏徵是向唐太宗直言敢谏的一位,他因此而得罪不少人。唐太宗也曾听到有些人对魏徵的非议,甚至有人告状指魏徵“阿党亲戚”,因此对魏徵产生过怀疑。但命温彦博调查,查无实据,便解除了怀疑,并表敬重之意。他对群臣说:“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魏徵逝世时,唐太宗“亲临痛哭”,“亲为制碑文,复自出于石”。后来对人说过传诵至今的经典格言式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遂下诏恳切求谏:“昔惟魏徵,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贞观政要》卷二《任贤第三》。唐太宗取得“贞观之治”的政绩,得益于魏徵为代表的谏官经常犯颜直谏是值得历史反思的。问题的关键在听者是否听谏采用,知错必改,防微杜渐,慎终如始。历史一再昭告:取得政权之初最高政治领导人尚能谦虚谨慎,鼓励批评与自我批评,喻为扫地、洗脸、照镜子,经过若干年后,渐渐骄傲乃至蛮横,厌听谏言,甚至打压伤害错杀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进谏者,酿成巨祸,招致内外动乱。社会不正之风难抑,贪腐之风盛行。可见,政治系统高层认真听谏作为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一个优良传统,应永远坚定不移地坚持并与时俱进地弘扬发展。

3.任贤不私

决策和用人是国家领导人的两项基本职责。古代君主亦如是。用人在儒家政治哲学中主张任贤;任贤不仅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是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范畴。前述君主听谏,其前提条件是能任贤,因为只有贤臣才有能力且敢于进谏,即无所顾忌地向君主提意见。贤人首先应该是在政治道德上无畏无私具有铮铮铁骨的人。因此之故,任贤无私才能真正做到任贤。能不能任贤无私是古代天子为政清明的关键,也应该是现当代国家领导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在这方面,中华民族有高超的政治智慧,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西汉刘向《说苑·尊贤》和三国时曹魏刘劭《人物志》有论述和点评可供参阅。这里,着重说一说知贤识贤、善于任贤、真诚信贤三点,简言之即识贤、任贤和信贤。

首先说识贤。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前提是善于识贤。传说周文王在渭水之滨发现姜子牙委以重任。姜子牙后来在周武王伐殷战争中起了关键作用,成为周武王封赏的第一功臣,被尊为师尚父。识贤是一项有很大难度的人事人才政治工作,需要寻贤者有慧眼识珠之德之才。在中国古代,慧眼识珠者毕竟是极其稀有的。在多数情况下,第一种办法是知遇名人被推荐,第二种办法是通过考试选拔被录用。

隋唐行科举考试制之前,推荐(荐贤)是任贤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一定意义上,荐贤也是中国古代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关于荐贤的重要性,孔子同子贡的一段对话颇有启示性。据韩婴传述:“子贡问大臣。子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子贡曰:‘否。齐有管仲,郑有东里子产。’孔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荐管仲也,子皮之荐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荐也。’子贡曰:‘然则荐贤贤于贤’。曰:‘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韩诗外传》卷七第二十四章,见魏达纯:《韩诗外传译注》,260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依孔子意,知贤是推贤、任贤的前提,知贤靠智慧,推贤靠品德,任贤引贤靠深明大义。不知贤,当然谈不上荐贤、任贤。知贤不荐,还要诬蔑甚至陷害是个人品德不端,嫉贤妒能是历代佞臣的通病。如果君主不识佞臣的真相,就会失贤。知贤不荐历代都有。批评知贤不荐主要应批评那类自己干不了也不让别人干的嫉贤妒能者。这种人垄断用人权力,维护既得利益,为谋私利,不顾国家利益,甚至打击别人,排斥异己,捏造罪名,置人于死地。

荐贤制度化始于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朝廷通过推荐和考核选贤,在实践中检验,选优汰劣。荐举制度举孝廉、贤良、明经之士,把孝子、廉吏、明经士子推荐给朝廷考察,由皇帝命题考试,认可者加以任用。荐者和被荐者负连带责任,所荐者立了功,荐者也因此受奖;所荐者不称职或犯罪违法,荐者也因此受罚。荐举制至东汉时弊端丛生。魏晋时代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用人唯世族门第取录。隋唐有鉴于前朝旧制难以为继,遂创科举制取而代之。

在隋唐创立科举制之后,直至明清一千多年普遍实行考试方式选拔录用官员的文官制度。这一文官制度为西方英国等国借鉴形成它们的文官系统。科举制的优点在于它的公平竞争,选优汰劣。科举考试面前人人平等,不问出身门第高低。哪怕是一个穷秀才,只要他考试称优,可以一举成名,进入统治集团在政府里担任要职。戊戌变法中废除了科举制,设立新学堂进行近现代新式教育。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百年来批判科举制的声音迄未止息。这是非历史主义的哲学思考。科举制创立时是中国古代人事制度的成功改革,欧美人士评价它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在中国持续实行一千多年,说明它具有历史的必然合理性。它通过考试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的方式方法已为现当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继承发展。至于科举考试和现代考试中出现一些弊端,那不是考试制度本身衍生出来的,也不是考试制度本身的漏洞带来的。考试舞弊,其原因在于考官和应试者造假谋私,不能也不应该追究考试制的责任。

4.勿求全责备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的一大优势是任人唯贤,并成为沿用至今、未来也会坚持下去的政治文化传统。所谓任人唯贤的贤是指贤人,贤人就是德才兼备或德艺双馨的人才,而且德才兼备不是德与才对等的平衡关系,德才兼备,以德统率才,无德或德弱,才再高再大也不能认为是贤人。德才兼备是人才理想要求,但实际生活中德才均无疵,都没有缺点,都不会出错误的人是没有的,古语“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是事实。即使伟大人物、英雄模范也够不上“完人”。既然“人无完人”,那么按德才兼备这一基本标准选人用人,就不要求全责备,而应在品德良好基础上量才录用,根据人才特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一般可以采取某些措施制约其短处作祟,保证其长处得以充分发挥。这种用人艺术,是领导者的重要本事,也是领导者的基本功能和职责。如果说用人失策、不当会导致事务办不成反贻误工作,损害事业发展,用人求全责备,贤者心冷,领导者会误贤,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同类推荐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热门推荐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邪少撞上小妖女

    邪少撞上小妖女

    本文风格:轻松幽默,缠绵悱恻,外加人物性格独特……[裴希儿]:女巫一样妖媚的外表,天使一样纯洁的笑容,自称跆拳道黑带九段,穿七寸高跟也能将人一脚踢飞……招惹她的男人,只有两种下场——被迷死或被整死![费承贤]:爱车胜过爱女人,26年不曾近女色,对女人怀着天生的敌意,且脾气怪怪,天生的恶少!可是她,居然当街踢他的爱车踹他的人,还顺手牵羊抢走他的钱包,啊啊啊——活宝一样的父母,嗜爱如命的小妹,奇怪的兄弟,杀手未婚夫,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还有一群不明身份的追杀者……呵呵,看这群人如何演绎千转百回的爱情故事!如果他们能让你哭让你笑,让你开心让你心痛,一定记得要留言/收藏/送鲜花哦!汤小小书友群70198597,小小恭候您的加入!
  • 腹黑王爷:定国王妃十三岁

    腹黑王爷:定国王妃十三岁

    瑶始创世之初,为保苍茫大陆后世子民,留下一块神骨,千年后神骨化神玉,天下三分而立。一个可使天下归一的传说,令世人开始争夺瑶始之神仙骨——定国神玉。她是21世纪异能特工——白瑜,散气分身,化水为冰。一次执行任务时的意外,穿越到了永乐王朝将军府痴傻的二小姐身上。好不容易破束力恢复异能后,却被指婚给永乐王朝的疯子王爷。他是永乐王朝的疯子王爷——萧梓哲,为了报生母之仇,掩藏身份装疯活在妖后眼皮之下,神功练成归来,却要娶将军的痴傻女儿。永乐王朝,妖后当道,阴谋重重。一个身份后隐藏的是一个面具,一个面具下遮盖的却是是另一个身份。天下注定大乱!烽火连烟,他和她携手共进,乱世英雄,他为她许下一世柔情。当女强遇上腹黑,异能撞上神功,强强联手称霸天下,浮华过后,且看天下,谁与争锋!
  • 原谅我无法爱你

    原谅我无法爱你

    人格双重的轩曼萱同时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白天她是跨国集团里的小职员,借助机遇和努力,成为公司高富帅总裁空谷足音的贴身秘书。夜晚她化身妩媚蛇妖,在酒吧邂逅帅气温情的调酒师暗天,并与之感情至深。美丽、妖娆、清纯、智慧集一身的轩曼萱因此同时拥有了两个优秀男人的爱,不想,运气弄人,生活从此不再安宁,以致她在孤儿院长大时不为人知的身世被揭穿后,失去了总裁的信任与爱。又因暗天的嫉恨与报复,掀起一场豪门商业大战,她陷入其中,苦不堪言。当矛盾至巅峰时,命运的假象依次撕开,真相毕露,给他们三人带来更深的痛楚……在无法化解的恩怨面前,轩曼萱只能违背心愿地做出痛彻心扉的抉择,转身之后,华丽一片虚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腹黑前夫,你死定了

    腹黑前夫,你死定了

    推荐贝儿新文,《少将独霸冷妻》新婚隔天,一张离婚协议书猛丢在了脸色苍白的新娘脸上。“签了它,给我滚出去。”冷冷性感磁音一直在空荡荡的新房里回荡着。曾经的单纯,曾经的爱恋,全在一夕之间天翻地覆,六年的痴,六年的恋,换来的却是最无情的伤害。三年后的相遇,他却跟她说,“我的女人,就算是不要的,别人也碰不得,宁为玉碎。“片段一“你真以为,我喜欢你才跟你结婚!”一道冷傲的磁音在那脸色苍白的新娘耳边响起。“你那无知的缠绕,软弱跟那副白痴嘴脸,都让我感到厌恶之极。”片段二三年后。“前夫先生,请问你这算不算是擅闯民居。”斜靠在门板上,一脸亦痞亦邪的鸭霸男子,眼也没抬,鼻嗤一声,“只要我想,你、就还是我晋律冷的妻子,没我的允许,别妄想投到别人的怀抱。”别人的怀抱?呵,自三年前一张离婚书,他们还有什么鸟关系?某女黑线纵横,抬起脚,想也没想的就往那耍酷靠在门上的人给踹了出去。门一甩,“砰”的一声,又狠又绝。只放出一句恶话:“你去死吧。”片段三“你这狐狸精,勾引了我哥哥,还来勾引我未婚夫,我绝对不会让你好过的。”某女看着前夫未婚妻指着只自己鼻子骂,某女自嘲好笑的翻了个白眼。“噢,这样啊!那么不好意思,人家天生丽质,不像后天美女,魅力无限好啊,我也是无可奈何的,哪个是你凯子?我看应该也不咋滴,我就甩了他,还给你好了。”某女痞子懒散道,扫了眼那眼前绿了脸的粉美人,眸子里锐利一闪既逝。片段四“先生,我记得好像有人跟我说过,就算我脱了衣服,他也看的欲望都没有,那我这样呢?”某女缓慢,一点一点的脱得剩下贴身可爱。看着那床上男人眼里炙热眼神,某女嘴角勾起一抹讽刺冷冽笑。在他最无防备着,往他子孙堂踹去,临走时补上一脚。“我告诉你,女人可不是好欺负的,当年敢那样做,现在就得承受后果。”片段五三个月后。。某女幸福踏上红地毯,就在要说“我愿意”时,突然教堂失火,慌乱之中,新娘子不见了踪影。一间暗黑阴沉房间里,像要将人给活活给吞噬的大床上,一张阴霾脸俊脸紧紧挨着某女敏感地耳垂,冰冷的话语一字一顿地从他性感微启薄唇中溢出:“我的女人,别人休想碰,否则…。”慌乱的灵眸顿时袭上一抹凌厉,很好,敢给她撂下狠话,他,死定了。
  • 我的大学生活是宫斗剧吧

    我的大学生活是宫斗剧吧

    你见识过男人比女人还会使性子玩心眼的吗?你碰到过完全没有辨别是非黑白能力的人吗?哎,我可都是第一次见啊!还有莫名的破坏我和男友的关系,喂喂,拜托我好像没有得罪你吧!就不能和和美美过完大学吗?我只是想做一个低调安静的普通学生啊!要不要搞得跟宫斗一样你死我活勾心斗角硝烟弥漫啊。。。---我是文艺的分割线---这个城市如此寂寞,终究,我们都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 紫气成道

    紫气成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杀戮。有修仙者的地方就有各种神话传说、妖魔鬼怪。机缘巧合之下,林夜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世界,一番努力下小世界一点点的成长为大千世界,而他也依靠着一个世界的气运,一步步走向三界巅峰,成为至高之一。在这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风云变幻呢,让我们一起来见证……
  •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诗文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赞美。鲁迅先生曾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也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乐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 冒险者传说:追猎与战斗

    冒险者传说:追猎与战斗

    天使也会哭泣,在雨后天空的第一道彩虹,耀眼的光芒,会刺穿枯萎的幻想,梦想不是一种奢望,遗忘的圣域里寻找失落的记忆,最后的天堂中,展开勇气与执著的翅膀,释放自己的力量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