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400000034

第34章 刘涓子鬼遗方译注 卷第五(2)

蜀椒去目、汗,二兩 麝香六兩 术二兩 附子十二枚 乾薑五分 冶葛二兩 丹參六兩 細辛二兩 巴豆三升去皮心

丹砂三两 芎三两 大黄二两

蜀椒去目、微汗,二两 麝香六两 术二两 附子十二枚 干姜五分 冶葛二两 丹参六两 细辛二两 巴豆三升,去皮心

右十三味,秋冬共用,亦在年中有所宜,以意消息。藥各搗羅之,巴豆細切,以苦酒漬一夜,量不足須覆之。明旦,以豬脂六升鐺中,微火煎三上下,膏成。勿使旁人及鷄、犬、猫見。其膏同治,共叙此方,須是細意事持。

上十三味,秋冬季通用,在年中用也相宜,要根据实际情况。诸药各自捣细过筛,巴豆细切,用醋浸一夜,醋量要没过巴豆。第二天清晨,用猪脂六升放入铛中,微火煎诸药三沸三离火,膏成。制作时别让旁人及鸡、犬、猫看见。二方制法相同,在此一起描述,要认真操作。

又方

又方

丹砂二兩末 蜀椒去目、汗,閉口 大黄

白芷 甘草炙。以上各二兩 巴豆三升去皮心 麝香 芎藭,各二兩 附子二枚 昇麻二兩 冶葛皮 犀角 當歸 烏頭,各二兩 丹參一斤

丹砂末二两 蜀椒去目、微炒,闭口 大黄 白芷 炙甘草,以上各二两

巴豆三升,去皮心 麝香 芎,各二两 附子二枚 升麻二两 冶葛皮

犀角 当归 乌头,各二两 丹参一斤

右十五味切,以苦酒漬之一夜,以豬脂六升,微火煎三上下,膏成,絞去滓用之。此膏是四時常用,日三。此方無比。

上十五味切,用醋浸一夜,用猪脂六升,微火煎诸药三沸,膏成,绞去药渣备用。本膏方四时通用,每日三次。效验无比。

丹砂膏叙治百病:傷寒、溫毒、熱疾,服如棗大一枚。鼻塞,取半核大納鼻中,縮氣,令人聰里。若耳聾,取兩棗核大,烊之如水,納其耳中,三五年聾可瘥。或寒癖[1](寒癖:《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寒癖之爲病,是水飲停積,脅下弦强是也。因遇寒即痛,所以謂之寒癖。”),腹滿堅脹及飛屍[2](飛屍:《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三“飛屍者,發無由漸,忽然而至,若飛走之急疾,故謂之飛屍。其狀:心腹刺痛,氣息喘急脹滿,上衝心胸是也。”)惡毒,楚痛,溫酒服。霍亂當成未成,已吐未痢,白湯服棗核大;若已痢一二行,而腹煩痛,更服之。眼中風膜膜,或痛常下涙,取如粟大注眼中,當下止或半,目痛便愈。又胸背、喉頸痛,摩足,口中亦稍稍,令常聞有膏氣。人體自有不同者,易爲藥,當服取利爲度,老小增减。服膏之法:得利若不利,如人行十五里, 可與熱飲發;當預作白薄粥,令冷,若過利要止者,多進冷粥便住。若能忍,待藥勢盡,自止更佳。

丹砂膏治疗以下疾病:伤寒、温毒、热病,服一枚如枣大。鼻塞,取膏如半个核大,纳鼻中,吸气,能使鼻窍通畅。如耳聋,取膏如枣核大两粒,烊化,滴入耳中,即使耳聋已三五年亦可治愈。有些寒癖病,腹部胀满坚硬以及飞尸症,全身痛楚,可用温酒送服。霍乱发作初期,呕吐但尚未腹泻,白水送服膏如枣大;如已腹泻一两次,腹痛明显者,再加服。眼睛风翳,视物不清,或目痛,经常流泪,取膏如粟米大一粒放入眼中,流泪即会停止或减少,目痛便愈。又如胸背部,喉、颈部痛,取膏按摩足部,口中也可稍含一些,使患者经常能闻到一点膏药的气味。人的体质各有不同,用药亦应有变化,以出现腹泻为度,根据年龄大小调整用量。服药之法:服药后应下利而没有出现下利者,可于约莫人行十五里路的时间后,予热水或粥助药力发散。应预作白稀粥,放冷,如服药后腹泻太过需要控制者,多服冷粥便可止泻,如能忍受,等药力发作完,腹泻自止最好。

赤膏治百病方。治病同丹砂膏用之。

赤膏治疗百病之方。主治与丹砂膏相同。

冶葛皮一兩 白芷一兩 蜀椒二升去目、汗,閉口 大黄 芎藭各二兩 巴豆三升去皮心 附子十二枚 丹參一斤

豬脂六升

冶葛皮一两 白芷一两 蜀椒二升,去目、微炒,闭口 大黄 芎各二两

巴豆三升,去皮心 附子十二枚 丹参一斤 猪脂六升

右九味,口父咀,以苦酒漬一宿,合微火煎三上下,白芷黄即膏成,絞去滓用。傷寒鼽鼻,溫酒服如棗核大一枚。賊風[1](賊風:《諸病源候論》卷一“賊風者,謂冬至三日,有疾風從南方來,名曰虚風。此風主能害於人,故言賊風也。其傷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轉動,痛處體卒無熱。”)、癰疽腫,身體惡氣,久溫[2](温:疑爲“濕”字之誤。)痹,骨節疼痛,向火摩之。疥諸惡瘡,以帛縛之。鼠瘻、疽、痔下血,身體隱疹,癢搔成瘡、汁出,馬鞍牛領,以藥敷之即癒。腰背手足流腫,拘急屈中[3](中:疑爲“伸”之訛。)不快,以膏敷之,日三。婦人産乳中風及難産,服如棗核大,并以膏摩腹立生。如食魚哽,日五服愈。如耳聾,以膏如小豆大,着耳中。患息肉,以膏内鼻中,愈。眼齒痛,以膏如粢[4](粢:即“稷”。)注背中。白盧醫[5](醫:疑爲“翳”字之誤。)當瞳子視,以膏如粟注背眥,癒。

上九味,打碎,用醋浸泡一夜,微火煎三沸,白芷色变黄膏成,绞去药渣用。伤寒,鼻塞,流清涕,温酒送服本膏如枣核大一枚。伤于贼风,身体疼痛、痈疽肿痛;中恶,心腹卒痛,湿痹日久,骨节疼痛,用本膏于近火处按摩。疮、疥疮,各种恶疮,涂丝绸上贴敷患处。颈腋部瘘管形成,疽、痔疮下血,荨麻疹, 瘙痒破溃成疮,汁液渗出,或皮肤变硬粗糙,用本膏外敷即愈。腰背手足关节流痰肿胀,拘急屈伸不利,以本膏敷于患处,每日三次。妇女胎前产后中风及难产,服本膏如枣核大,并用本膏按摩腹部,很快就会生产。如是吃鱼时鱼骨哽喉,每日五次服即愈。如耳聋,用本膏如小豆大,放入耳中。鼻中息肉内生,用本膏塞入鼻中即愈。眼及牙齿痛,用本膏如小米大小放于目内眦处。白内障,影响视力,用本膏如粟米大小放于内眦处,可获愈。

治瘭疽,丹砂服膏方。

治疗瘭疽,丹砂服膏方。

丹砂末 犀角 夜乾 大黄 芎藭 麝香末 黄芩各二兩 生地黄十兩切 昇麻 前胡 沉香各三兩 青木香一兩

丹砂末 犀角 夜干 大黄 芎

麝香末 黄芩各二两 生地黄十两,切 升麻 前胡 沉香各三两 青木香一两

右十二味,口父咀,以苦酒漬淹一宿,以豬脂五升,微火煎三上下,絞去滓,内丹砂、麝香末,攪調,稍稍服之。

上十二味,打碎,用醋腌渍一夜, 入猪脂五升中,微火煎之沸,绞去药渣,放入丹砂、麝香末,搅拌调匀,每服少许。

治瘭疽,麝香膏方。

治疗瘭疽,麝香膏方。

麝香末 凝水石 黄芩 丹砂末

芎藭 鷄舌香 青木香各二兩

麝香研末 凝水石 黄芩 丹砂研末 芎 鸡舌香 青木香,各二两

草三兩 昇麻三升 羚羊角 夜乾 大黄 羊脂,各三兩 地黄汁一升

草三两 升麻三升 羚羊角 夜干 大黄 羊脂,各三两 地黄汁一升

右十四味,切,以苦酒漬一夜,以豬脂六升,微火煎三上下,絞去滓,納丹砂、麝香末,攪令調,膏成。以摩病上,甚良。

上十四味,切,用醋浸泡一夜,加入猪脂六升,微火煎三沸,绞去药渣,加入丹砂,麝香末,搅匀膏成。用本膏在患处按摩,效果很好。

治疔腫,生芎藭膏方。

治疗疔疮红肿,生芎膏方。

生芎藭汁一升 丹砂二兩 生地黄二斤 白芷三兩 大黄三兩 麝香末,三兩 甘草三兩,炙 當歸二兩 昇麻二兩 薤白八兩

生芎汁一升 丹砂二两 生地黄二斤 白芷三两 大黄三两 麝香研末,三两 炙甘草三两 当归二两 升麻二两 薤白八两

右十味,口父咀,以苦酒漬一夜,猪脂五升,微火煎三上下,膏成,摩於腫上。

上十味,打碎,用醋浸一夜,猪脂五升,微火煎三沸,膏成,用本膏按摩患处。

治瘭疽始發未曾治,宜速服丹砂膏方。

治疗瘭疽初发,没有经过治疗,宜及时服丹砂膏方。

丹砂末 犀角二兩 夜乾三兩 生地黄十兩 大黄三兩 昇麻三兩 芎藭三兩 麝香二兩 前胡三兩 沉香二兩 黄芩三兩 青木香一兩

丹砂研末 犀角二两 夜干三两

生地黄十两 大黄三两 升麻三两

芎三两 麝香二两 前胡三两 沉香二两 黄芩三两 青木香一两

右十二味,口父咀,用豬脂五升,微火煎三上下止,絞去滓,入麝香、丹砂末,攪令調。溫酒服如棗核大。日三服。

上十二味,打碎,用猪脂五升,微火煎诸药三沸,绞去药渣,加入麝香、丹砂末,搅匀。温酒送服如枣核大。每日三次。

治風温、疽、諸惡瘡經年不瘥, 其着胸、臆、背,日大,不可視之,恐見肺、肺髓者,皆主之。敷當火,須以意用之。丹砂膏方。

治疗风温、疮、疽、各种恶疮长年不愈,其发生在胸部、胸骨上、背部,日渐增大,无法探查,探查则可能会显露肺脏者,都是适应证。贴敷时应近火,用量要根据病人情况。丹砂膏方。

丹砂末 雄黄末 附子 天雄 乾地黄 大黄 當歸 秦膠各二兩 烏頭 桂心 黄連 松脂 茴芋[1](茴芋:疑爲“茵蕷”之訛。),各四兩 蜀椒一升去目、汗 乾薑二兩 巴豆一百枚去皮心 蜈蚣四枚,去頭、足、赤者 石南草二兩

丹砂研末 雄黄研末 附子 天雄 干地黄 大黄 当归 秦胶各二两 乌头 桂心 黄连 松脂

茵蓣,各四两 蜀椒一升,去目、微炒 干姜二两 巴豆一百枚,去皮心

蜈蚣四枚,去头、足、红者 石南草二两

右十八味,口父咀,十六味以苦酒一斗漬一夜,以豬脂六升,微火煎三上下, 藥色[2](色:以下疑脱“黄”字。)膏成,絞去滓,内二石末,攪令調,敷瘡;有口,亦可兑瘡口。此脂多治合,即隨多少,苦酒不必盡一斗,以意量用之。

上十八味,打碎,其中十六味用醋一斗浸泡一夜,再放猪脂六升中,微火煎三沸,药色变黄则膏成。绞去药渣, 放入二味石药之末,搅匀,贴敷于疮面上。如疮深有口,也可以制成药捻插入疮口。猪脂用量多少无严格限制,醋约用量也不一定完全按六升,应根据需要斟酌用量。

治、疥、癬,諸惡瘡,丹砂膏方。

治疗疮、疥疮、癣,各种恶疮,丹砂膏方。

蜀椒三升去目、汗 丹砂 細辛 桂心各二兩 附子三十枚 前胡 白芷切各一升 芎藭切 白术 吴茱萸,各一升 當歸一兩

蜀椒三升,去目、微炒 丹砂 细辛 桂心各二两 附子三十枚 前胡

白芷切,各一升 芎切 白术 吴茱萸,各一升 当归一两

右十一味,口父咀,諸藥唯椒、茱萸不搗,以苦酒漬一夜令淹,以豬脂不中水者十斤,細切,令諸藥於銅器内,煎三上下,白芷黄成膏,以綿帛絞去滓。如患風溫腫不消,服彈丸大一枚。若鼻塞不通,以膏着鼻中。若青盲,風目爛眥、癢痛,茫茫不見細物,以綿絮裹筯頭注膏中,以敷兩眥,至卧時再敷之。齒痛亦如耳聾,亦準之。諸惡瘡皆治之。金瘡、牛領馬鞍瘡,亦可敷之。治下赤,腹中有癰并瘻疾,在外即摩之,在内即服之如彈丸大一枚,日三服。此膏無所不治。

上十一味,打碎,各药中只有蜀椒、茱萸不捣,用醋浸泡一夜,醋量应没过诸药,将猪脂无水者十斤,细切,同诸药一起放入铜器中,煎三沸,白芷变黄为成膏,用绸布绞去药渣。如患风温肿胀不消,服本膏如弹丸大一枚。如鼻塞不通,用本膏放入鼻中。如目青盲,风热伤目而致目眦赤烂、痒痛,视物不清,可用棉絮裹筷子头沾少许药膏,点在两目内眦中,卧睡前再点。牙痛治法同耳聋。各种恶疮都可治疗。金刃所伤,皮肤粗糙变硬,也可以外用。治疗便脓血,腹部内痈并形成瘘管,如体表有疮口,即用本膏涂敷按摩,病患在腹腔内即服本膏如弹丸大一枚,一天三次。此膏无所不治。

治小兒頭瘡并惡,紫草膏方。

治疗小儿头疮及恶疮,紫草膏方。

紫草三兩 黄連 女青 白芷,各一兩 礬石三兩燒令汁出 苦酒五合 生地榆根一兩

紫草三两 黄连 女青 白芷,各一两 矾石三两,煅烧 醋五合 生地榆根一两

右七味,内三味礬石、紫草、黄連爲末,入諸藥煎,白芷黄膏成,敷瘡上。

上七味,其中矾石、紫草、黄连为末,与诸药同煎,白芷变黄为膏成,贴敷于疮面上。

治小兒熱瘡[1](熱瘡:《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初作瘭漿,黄汁出;風多則癢,熱多則痛;血氣乘之,則多膿血,故名熱瘡也。”),水銀膏方。

治疗小儿热疮,水银膏方。

水銀二兩 胡粉二分 松脂二兩

豬脂四升

水银二两 胡粉二分 松脂二两

猪脂四升

右四味,煎松脂、水銀,氣出下二物,攪令不見銀,放冷,以敷瘡上。

同类推荐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热门推荐
  • 做事先做人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事先做人大全集(超值金版)

    以人世的态度做事。集做人做事做到位经验之大成,教你把握做人的分寸和做事的火候。人在世界上,谁也不比谁傻,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有的人一生平庸?做事先做人是成功者谋定一生的真本领
  • 古代的舒心日子

    古代的舒心日子

    一个男人突然出现在她的生命中,请勿模仿,对于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自己的意见。在这个女人毫无地位的世界里她是否能过上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命运无法改变的时候,父母早亡爷爷去世让她失去了生活目标。两个完全不同的灵魂因为一颗神秘的水滴结合在一起,芷晴是一个普通的从农村出去的现代女孩。--情节虚构,新的家人环境新的性格,她将会走向新的人生。瑾娘是个没有什么追求,内心有些怯弱的古代农家女孩,她是否能让生活更加的多彩
  • 只是路过你

    只是路过你

    世间所有的男女,皆是路过,也皆会彼此走失,可是爱情却始终在时光里,以它淡定安静的面容,注视着汪洋之中,沉浮向前的你我,即使是相伴一程,也终将铭心刻骨。
  •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一个网名叫做“痞子蔡”的男孩与一位网名叫做“轻舞飞扬”的女孩的网恋故事。两人由网上相识、相恋,却在彼此感情日深的时候,痞子蔡忽然得知轻舞飞扬患了绝症。她终于离去。而这病情轻舞飞扬是早已得知的,她预先在网络的bolg上留下了与痞子蔡相识以来的日记,记录下对他的点点滴滴,让痞子蔡去读,去回忆。这部小说的语言非常之诙谐幽默,而情节又是非常之伤感,尤其是结局,这就造就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味道。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惹祸妖仙

    惹祸妖仙

    简介:狡诈腹黑的天才女主,坚韧的灵魂觉醒,法宝丹药飞剑,奇幻的仙侠世界她富豪之女林雪凝,家破人亡被迫混迹黑道,是个小流氓,为人心机深沉,腹黑狡诈如狐,最擅长扮猪吃老虎,闷声发大财!穿越重生来到一片人兽混居的修仙大陆,这里有不可思议的凶兽和漫天飞舞的修士和飞剑,法宝。而她重生后竟然成为四大神兽之一的朱雀。她天资纵横,是令人艳羡的天灵根火属性,并拥有令人稀罕的仙根体质,然这一切却遭人妒忌,因为她的出现,强夺了别人的光芒,妨碍了别人的光明大道!【幽冥媚影】:新书求收藏,花花感激不尽********************************************************持强凌弱,杀人夺宝,正邪大战,阴谋迭起,是谁在幕后布局,是谁在掌控这一切?是谁非要她死不可?面对家族内部的争斗,同门的妒恨,邪魔的出世,功力一夕之间倒退回原点,没有放弃,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毫不犹豫的再度崛起!从那一刻起,仙界又多了一名绝代天资的奇才,多了一名令人仰视的强者!她冲破一切束缚,一飞冲天,血债要用血来偿,她要一步一步向敌人讨回他们欠自己的血债!进阶修仙长生不老,她一路冲!冲!冲!让世界知道她神兽朱雀的威能!她凭着一股不服输执着,一步步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强大到她可以保护她在乎的人!她站在世界的顶端,披靡天下,众人敬仰,万人朝拜,她笑看风云!********************************************************进阶困难,需要丹药辅助?不好意思,她一向拿丹药当糖豆吃的,没办法谁让她拥有随身空间法宝,种植灵药易如反掌,她好东西多到令人眼红啊!战斗需要法宝防护?不要见怪,她天生就能找到宝,谁让她鼻子灵啊!这宝器啊好像那美食一样,她一找一个准,宝器她多到爆啊!越阶挑战高手,她有神兽秘法,过关斩将,我杀!杀!杀!五大门派,几大强横种族,七大危险禁地,危险么?她只看到了无数的宝物在向她招手啊!宝贝啊!等我呀!我来了!********************************************************他林致远衣袂飘飘,温润如玉,奈何世事无常,人心浮动。
  • 祸国·图壁(下)

    祸国·图壁(下)

    昭尹为沉鱼的胆量和见识所倾倒,遂派她出使程国,以为程王祝寿为名,暗中窃取机密情报。孰料改写四国历史的风云际幻就因为这么一个不经意的决定而开始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从天真纯洁的多情少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从任人鱼肉的弱小女子,到叱咤风云的一代女王……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 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为什么有些人在职场、官场中能最终出类拔萃,占据支配地位,手握权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这并不是因为上司的特别垂青,而是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权力法则。
  • 灭世劫之公主无泪

    灭世劫之公主无泪

    她是被驱逐的公主,带着毁灭性的恨意归来,自以为操纵了所有人的命运,最终却发现自己自始至终都只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他是法术强大的国师,爱她护她,终究却是她所有悲剧的来源;一场复仇之旅掀起的灭世之劫,绝世姿容下掩藏的悲凉。是爱还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