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400000011

第11章 脾胃论译注 卷中 (3)

於前已立黄芪人參五味子麥門冬湯中,每服加白茯苓二分,澤瀉四分,豬苓、白术已上各一分。如小便快利,不黄澀者,祇加澤瀉二分,與二术[1](二术:白术、蒼术。)上下分消其濕。如行步不正,腳膝痿弱,兩足欹側者,已中痿邪,加酒洗黄檗、知母三分或五分,令二足湧出氣力矣。如汗大泄者,津脱也,急止之,加五味子六枚,炒黄檗五分,炒知母三分。不令妨其食,當以意斟酌;若妨食則止,候食進則再服。三里、氣街[2](氣街:即氣衝穴,在小腹下方腹股溝處。三棱鍼:鍼刺用具,鍼體圓、鍼尖呈三棱狀,有刃。)以三棱鍼出血, 若汗不減不止者,於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3](上廉穴:在三里下三寸兩筋骨凹陷中。)出血,禁酒、濕面。

治疗方法在前面已订立的黄芪人参五味子麦门冬汤(即黄芪人参汤)中,每剂药加白茯苓二分,泽泻四分,猪苓、白术各一分;如小便通利而无黄涩的,只加泽泻二分及白术、苍术以分消上下湿邪;如行步不正,脚膝痿弱,两足倾斜不稳的,已成痿证,加用酒洗黄柏、知母各三分或五分,使二足产生力气;如汗出不止的,津液将脱竭,急用止汗药,加五味子六枚,炒黄柏五分,炒知母三分,不使影响病人的食欲,应临病斟酌;如妨碍食欲就停药,待能进食时再服药。同时,取足三里、气街两穴用三棱针刺出血,如汗仍不减不止的,取足三里穴下面三寸的上廉穴针刺出血。禁食酒和湿面。

夫痿者,濕熱乘腎肝也,當急去之。不然則下焦元氣竭盡而成軟癱,必腰下不能動,心煩冤而不止也。若身重減,氣不短,小便如常,及濕熱之令退時,或所增之病氣退者,不用五味子、澤瀉、茯苓、豬苓、黄檗、知母、蒼术、白术之藥,祇依本病中證候加減,常服藥亦用酒黄檗二分或三分。如更時令,清燥之氣大行,卻加辛溫瀉之;若濕氣勝、風證不退,眩運[1](眩運:即眩暈。)麻木[2](麻木:“氣不至則麻,血不至則木”,四肢肌肉的氣血不暢而知覺變動狀。)不已,除風濕羌活湯主之。

凡痿证,由湿热侵犯肝肾所致,急宜祛湿邪。不然的话,久则下焦元气竭尽而成软瘫,必出现腰以下不能活动,心中烦闷不止。如身体沉重减轻,无短气,小便如常,以及湿热季节过去时,或者湿热病气减退时,不必用五味子、泽泻、茯苓、猪苓、黄柏、知母、苍术、白术等药,只要依据痿证的症候加减用药,在痿证的常用药中也须加用酒黄柏二分或三分。如果时令更换,至秋季清燥之气流行,应加辛温药清泄馀湿;如果湿邪偏胜,眩晕、麻木等风证不减退的,用除风湿羌活汤主治。

除风湿羌活汤

羌活一兩 防風(去蘆) 蒼术(酒浸去皮) 黄芪已上各一錢 昇麻七分

炙甘草 獨活 柴胡已上各五分 川芎(去頭痛) 黄檗 橘皮 藁本已上各三分

澤瀉(去鬚)一分 豬苓(去黑皮) 茯苓已上各二分 黄連(去鬚) 一分

羌活一两 防风(去芦) 苍术(酒浸去皮) 黄芪以上各一钱 升麻七分

炙甘草 独活 柴胡以上各五分 川芎 黄柏 橘皮 藁本以上各三分

泽泻(去须)一分 猪苓(去黑皮) 茯苓以上各二分 黄连(去须)一分

右口父咀,每服秤三錢或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量虚實施用,如有不盡證候,依加減法用之。

上药切碎,每剂用三钱或五钱,加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根据病情虚实使用,如果尚未述及的症候,依上面所列举的加减法施治。

夫脈弦、洪、緩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時一澀,其證四肢滿悶,肢節煩疼,難以屈伸,身體沉重,煩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懶倦,口失滋味,腹難舒伸,大小便清利而數,或上飲下便,或大便澀滯不行,一二日一見,夏月飱泄,米穀不化,或便後見血、見白膿,胸滿短氣,膈咽不通,或痰嗽稠黏,口中沃沫,食入反出,耳鳴耳聾,目中流火,視物昏花,努肉[1](努肉:即胬肉攀睛症。結膜努脹如肉, 久之掩過角膜。)紅絲,熱壅頭目,不得安卧,嗜卧無力,不思飲食,調中益氣湯主之。

如脉见弦、洪、缓而沉,中取、沉取时出现涩象,证见四肢胀闷,肢节烦疼,屈伸不利,身体沉重,心烦不安,忽而肥胖,忽而消瘦,四肢倦怠,口中没有滋味,腹中胀闷不舒,大小便清利而频数,或口渴欲饮,饮即小便,或大便干结不行,一两日解一次,夏月出现完谷不化的泄泻,或便后见血和白脓,胸满短气,咽、膈不利,或咳嗽,咯痰黏稠,口吐白沫,食入即吐,耳鸣耳聋,目眩昏花,视物不清,眼中出现胬肉红丝,热气上壅头目,不能安卧,或嗜卧乏力,不思饮食,宜用调中益气汤主治。

调中益气汤

黄芪一錢 人參(去蘆頭,有嗽者

黄芪一钱 人参(去芦头,有咳嗽去之)

甘草 蒼术已上各五分 柴胡(一味,爲上氣不足,胃氣與脾氣下溜, 乃補上氣從陰引陽也) 橘皮(如腹中氣不得運轉,更加一分) 昇麻已上各二分 木香一分或二分不用

甘草 苍术以上各五分 柴胡(对清阳不升,脾胃气虚下陷,有补气升阳作用) 橘皮(如腹中气机运转不畅的再加一分) 升麻以上各二分 木香一分或二分

右件剉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帶熱、宿食消盡服之,寧心絶思,藥必神效。蓋病在四肢血脈,空腹在旦[1](旦:清晨。)是也。

上药切碎如麻豆大小,为一剂,加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带热、空腹服用,同时应宁心静思,有助发挥药效。因为病在四肢血脉,清晨空腹服用可使药至病所。

如時顯熱躁,是下元陰火蒸蒸發也,加真生地黄二分,黄檗三分(無此證則去之)。

如果有时出现发热、烦躁,这是下焦肝肾阴火上炎之征,用调中益气汤加生地黄二分,黄柏三分(如无此证候不用)。

如大便虚坐不得,或大便了而不了,腹中常逼迫,血虚血澀也,加當歸身三分。

如果大便欲解不得,或者大便解后犹觉未解尽,腹中急迫难受,这是血虚生燥,涩而不畅,加当归身三分。

如身體沉重,雖小便數多,亦加茯苓二分,蒼术一錢,澤瀉五分,黄檗三分(時暫從權而祛濕也,不可常用,兼足太陰已病,其脈亦絡於心中,故顯濕熱相合而煩亂)。

如身体沉重,虽小便频数,可加茯苓二分、苍术一钱,泽泻五分,黄柏三分(这是暂时权且祛湿,不能常用,因为兼有足太阴病,其经脉也络于心中,所以出现湿热相结而烦乱的症状)。

如胃氣不和,加湯洗半夏五分,生薑三片,有嗽加生薑、生地黄二分(以製半夏之毒)。如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除,此足太陰脾邪所作也。如兼躁熱,加黄檗、生地黄已上各二分。如無已上證,祇服前藥。

如胃气不和,加清水洗半夏五分,生姜三片,有咳嗽加生姜、生地黄二分(可以制半夏的毒性);痰厥所致的头痛,不用半夏不能解除病痛,这是足太阴脾不运内生痰浊所引起的。如兼见烦躁、发热,加黄柏、生地黄各二分。如无以上诸症,只服前述调中益气汤。

如夏月須加白芍藥三分。如夏月腹中痛尤宜加。如惡熱而渴,或腹痛者,更加芍藥五分,生黄芩二分。如惡寒腹中痛,加中桂[1](中桂:桂枝去皮。)三分,去黄芩,謂之桂枝芍藥湯,亦於前藥中加之同煎。如冬月腹痛,不可用芍藥,蓋大寒之藥也, 祇加乾薑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薑少許製之)。

如夏季须加白芍药三分;如夏季见腹痛尤宜加用;如恶热而口渴,或腹痛的,更加白芍五分,生黄芩二分;如恶寒腹痛的,加桂枝三分,去黄芩,方名桂枝芍药汤,也与加白芍的调中益气汤同煎;如冬季腹痛,不可用白芍,因为白芍是阴寒之药,只加干姜二分,或加半夏五分或七分(用生姜少量制)。

如秋冬之月,胃脈四道[1](胃脈四道:足陽明胃經氣衝穴,亦名氣街。街,四通的道路。)爲衝脈所逆,併脇下少陽脈二道[2](少陽脈二道:足少陽經脈循兩脇,出氣街。)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内經》曰:“逆氣上行,滿脈去形。”明七神昏絶,離去其形而死矣。其證氣上衝咽,不得息,而喘急有音不得卧,加吴茱萸五分或一錢五分(湯洗去苦),觀厥氣多少而用之。

如果秋冬两季,足阳明胃经的气街是四通的道路,被冲脉的厥气上逆,再加上少阳脉循于两胁的道路被胁迫而上逆,病名称为厥逆。《内经》上说:“厥气上行,邪气亢盛充斥脉体,神气浮越, 去离形骸。”正常的精神活动被破坏而昏乱欲绝,如神气游离于形骸则死。其证状有气逆上冲,呼吸失常而喘息有音,不能平卧,宜加用吴茱萸(汤洗去其苦味)五分或一钱五分,观察厥逆之气的轻重的确定剂量。

如夏月有此證,爲大熱也,蓋此病隨四時爲寒熱溫涼也,宜以酒黄連、酒黄檗、酒知母各等分,爲細末,熱湯爲丸,梧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白湯送下,空心服。仍多飲熱湯,服畢少時,便以美飲食壓之,使不令胃中停留,直至下元以瀉衝脈之邪也。大抵治飲食勞倦所得之病,乃虚勞七損[3](虚勞七損:虚勞:因臟腑虚損所致的多種病證,也稱虚損。七種虚損的病證,簡稱五損。如《難經·十四難》説:“一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於血脈,血脈不營於臟腑;三損於肌肉,飲食不爲肌膚;四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證也,當用溫平,甘多辛少之藥治之,是其本法也。

如果夏季出现此证,为大热证,因为这种病随四时阴阳的消长而出现寒、热、温、凉的差异,宜用酒炒黄连、黄柏、知母各等分,共研细末,用热汤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百丸,用白开水空腹送服。药后仍须多饮热汤,再稍待片刻,便进用营养丰富的食物把丸药压下去,不使药在胃中久留,直达下焦以泻冲脉邪气。大凡治疗由饮食、劳倦所致的疾病,如虚劳、七损病症,应当用性味温平,甘多辛少的药味治疗,这是常法。

如時上見寒熱,病四時也,又或將理不如法,或酒食過多,或辛熱之食作病,或寒冷之食作病,或居大寒、大熱之處益其病,當臨時製宜,暫用大寒、大熱治法而取效。此從權也,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必致難治矣。

如果一时出现寒热,当分析病变发生在四时中哪一时,或者由于将养不当,或酒食过多,或过食辛热食物而致病,或过食寒冷食物而致病,或居住于大寒、大热的地方使病情加剧,治疗时应临时制宜,姑且用大寒、大热的药来取效。但这是权宜之计而施用,不可以因为有效而久用,否则必然成为难治之证。

《黄帝鍼經》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氣不足,推而揚之。”蓋上氣者, 心肺上焦之氣。陽病在陰,從陰引陽,宜以入腎肝下焦之藥,引甘多辛少之藥使昇發脾胃之氣,又從而去其邪氣於腠理皮毛也。又云:“視前痛者,常先取之,”是先以繆刺[1](繆刺:左痛刺右,右痛刺左,即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鍼刺法。)瀉其經絡之壅者,爲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後治他病。

《灵枢》说:“病变从下部上行的,治疗宜用引邪外出的方法。”“上气不足的病变,宜用补气升阳的方法治疗。”所谓上气,是指上焦心肺之气。阳病发生在阴位,应用从阴引阳的方法,宜用入下焦肝肾的药物,引导性味甘多辛少的药物,以升发脾胃之气,同时又能从汗孔、皮毛驱邪外出。又说,“看到身前疼痛的,常先取对方的穴位缪刺以泻经络的壅滞。”因为经络壅滞是由血流凝涩不畅所致,所以先疏通气血而后再治其他病症。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

《刺志論》云:“氣虚身熱,得之傷暑”,熱傷氣故也。“痿論”云:“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内伐,内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發爲骨痿”。故《下經》[1](下經:上古醫經,已佚。)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此濕熱成痿,令人骨乏無力,故治痿獨取於陽明。時當長夏,濕熱大勝,蒸蒸而熾,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沉疼, 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痞,小便黄而數,大便溏而頻,或痢出黄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氣不病也,其脈中得洪緩,若血氣相搏,必加之以遲。遲,病雖互换少差[2](互换少差: 病情的轉變稍有差異。),其天暑濕令則一也。宜以清燥之劑治之。

《刺志论》说:“气虚的人在暑热天发热,病由伤暑所致”,这是暑热伤气的缘故。“痿论”说,“暑热天远行劳顿,又逢天气大热而口渴,阳气内耗,邪热停聚于肾。肾为水脏,肾水不胜邪火,精气亏耗而骨髓空虚,两足痿软不能支撑身躯,发为骨痿证”。所以《下经》说: “骨痿产生于大热耗伤精气”。这是由于湿热郁蒸,宗筋失润成痿,使人筋骨疲软乏力,故治疗痿证应独取阳明。时令正当长夏,湿热偏盛,郁蒸而炽,人体感受湿热之邪多见四肢困倦,精神不振,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重疼痛,或气上逆而喘,身热烦躁,心下痞胀、膨隆,小便黄而频数,大便溏薄而次数增多,或泻痢粪如黄糜,或如米泔水色,或口渴、或口不渴,不欲饮食,自汗,身体沉重,或汗少,这些均是血已受病而气尚未受病的表现。脉象可见洪缓, 如血气相搏结为病,脉象还可兼现迟脉,虽然证情转变稍有差异,但其天气暑湿当令的致病因素是一致的。治疗宜用清暑燥湿之剂。

《内經》曰:“陽氣者,衛外而爲固也”,“炅[1](炅:即熱。)則氣泄”。今暑邪干衛,故身熱自汗,以黄芪甘溫補之爲君;人參、橘皮、當歸、甘草,甘微溫補中益氣爲臣;蒼术、白术、澤瀉,滲利而除濕;昇麻、葛根,甘苦平,善解肌熱,又以風勝濕也。濕勝則食不消而作痞滿,故炒麴甘辛,青皮辛溫,消食快氣;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故以黄檗苦辛寒,借甘味瀉熱補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人參、五味子、麥門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傷於庚金爲佐,名曰清暑益氣湯。

《内经》说:“阳气有抵御外邪,坚固肌表的生理作用”。“热则卫气外泄”。现在暑邪干犯卫气,所以出现身热、自汗,用黄芪甘温补气为君药;人参、橘皮、当归、甘草,甘微温,补中益气为臣药;苍术、白术、泽泻,淡渗利湿;升麻、葛根,甘苦平,善于解肌清热,又因祛风可以胜湿。湿胜则脾运失司,进食不化而出现脘腹部痞满,所以用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利气;肾是恶燥的,急用辛味药以润燥,所以用黄柏苦辛寒,偕同甘味药以清热泻火以补水;肾虚的应滋养其生化之源,用人参、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寒,以救治暑热伤犯庚金大肠为佐药。上药组方,名叫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

黄芪五分(汗少減) 蒼术(泔浸去皮) 昇麻已上各一錢 人參(去蘆) 澤瀉 神麴(炒黄) 橘皮 白术已上各五分 麥門冬(去心) 當歸身 炙甘草已上各三分 青皮(去白)二分半

黄檗(酒先去皮)二分或三分 葛根二分 五味子九枚

黄芪五分(汗少减量) 苍术(米泔水浸、去皮) 升麻以上各一钱 人参(去芦) 泽泻 神粬(炒黄) 橘皮 白术以上各五分 麦门冬(去心) 当归身 炙甘草以上各三分 青皮(去白)二分半

黄柏(酒洗、去皮)二分或三分 葛根二分 五味子九枚

右件同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盞, 煎至一盞,去渣。大溫服,食遠。劑之多少,臨病斟酌。

上药同切碎,为一服,加水二大盏, 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饭后稍长时间服。剂量多少,根据具体病况斟酌。

此病皆由飲食勞倦,損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但藥中犯澤瀉、豬苓、茯苓、燈芯、通草、木通澹滲利小便之類,皆從時令之旺氣,以瀉脾胃之客邪,而補金水之不及也。此正方已是從權而立之。若於無時病濕熱脾旺之證,或小便已數,腎肝不受邪者誤用之,必大瀉真陰,竭絶腎水,先損其兩目也,復立變證加減法於後。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热门推荐
  • 周克芹中短篇小说

    周克芹中短篇小说

    《周克芹中短篇小说集》内容包括《秀云和支书》、《井台上》、《早行人》、《李秀满》、《石家兄妹》、《希望》、《青春一号》、《灾后》、《两妯娌》、《勿忘草》等。
  • 魅生(凤鸣卷)

    魅生(凤鸣卷)

    他是天下最好的易容师,优雅地操着刀,焚香修改他人容颜,无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均由他随心妆扮。声、色、形、影、态,皆如海市蜃楼般空幻迷离;绝美的容颜和惊艳的技艺,都足以颠倒万千众生。人之于他,不过是一段又一段可供赁香的故事;他之于人,却直如主宰命运的翻云覆雨手。他神秘,他美丽,他古灵精怪,他倾国容颜下有一颗慈悲、坚定、从容的心。那是隐在暗处、没在眉眼间的力量,那是与强大的朝廷及江湖邪恶势力对抗的豪情,那是紫府那些神秘人们一直努力跟随的原因。
  •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胡雪岩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胡雪岩胆识过人,才智超群,有着独特的“生意经”,也有其高超的处世智慧,学习胡雪岩的24堂为人处世课,你不仅可以获得经商之道,还会明白做人的智慧,从而在生活中更为游刃有余。
  • 无赖娘子太难宠

    无赖娘子太难宠

    二十一世纪的叛逆少女因为逃课跑到天台上去睡觉,谁知道居然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婴儿身体里。因为家中的家主重男轻女,生孩子生怕了的娘亲将她伪装成了男孩,从此莫家“十少爷”便横空出世。八个月会走路说话两岁能吟诗作诗五岁将夫子撵出家门八岁将教武师傅踢进水井十岁上赌场从此被封为赌神十二岁逛妓院被称为风流少爷十三岁混黑道被京城所有的混混称为老大某人的人生始终遵循着没钱去赌场捞,有钱了去妓院嫖,有事没事上街教训教训流氓,为自己混混老大打响打响名号。原本她在古代的生活过的倒是有滋有味,生活充满阳光,可是这一切都在她坑了太子,打了丞相,抢了天下第一富商之后发生了改变。太子百里风轻:“敢坑本太子,你就要付出代价,明天跟我回宫成为我的太子妃,这事就不和你计较了。”某人懒洋洋的伸了一个懒腰,朝着门外拍了拍手,然后轻描淡写的说道,“殿下,这二十个美女刚刚都坑了你,一并带回去封妃吧!”看着满屋子的绝色“美女”,堂堂太子殿下直接两眼翻白,吐了个淋漓尽致!丞相慕容铭瑄:“四弟,皇上赐婚,我决定带着你逃婚,从此浪迹天涯!”某人瞪着圆圆的大眼睛,很无辜的说道,“二哥,两个男人怎能浪迹天涯呢?你要逃婚直接找个女人私奔就是了,干嘛要扯上我啊?”“本官就是喜欢和你在一起,那些女人我对她们没有兴趣!”富商宋子骞:“四弟,我今天突然发现我居然有断袖之癖,我想我是喜欢上你这个男人了。”某女不动声色的跑到厨房操着一把菜刀,气势汹汹的再次走了进来。“四弟你拿菜刀干什么?”“你不是说你有断袖之癖么,我帮你砍了双臂,那你就名副其实了!”“啊?断袖之癖原来是这么来的?”富商狂晕。本文女主并非女强,有点恶劣,爱耍小聪明,甚至有点点无赖哦!再次重申,作者素质低下,任何涉及人身攻击的留言删无赦!谢谢!推荐花儿自己的文:《山村贵妇》完结文:《金牌女教练》
  • 独爱刁蛮王妃

    独爱刁蛮王妃

    她是穿越而来,没钱没权没地位的三无人员。倒霉的刚一来就被人追着跑,还遇上了无赖!睡一觉起来,发现自己居然成了别人的侧室?而最最可恶的是,她发现竟然被逼着上错了花轿,还发现自己那个‘相公’竟然就是那个无赖之人,本想掩藏锋芒伺机逃离,却被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正妃刻意为难?侧妃阴谋陷害?哼!她冷醉儿从来不是任人欺负、默不作声的懦弱小白兔。正妃为难,踹了,侧妃陷害,陷害回去,既然要斗,就来斗个天旋地转,鸡飞狗跳。咱要让这个永宁王府,永不安宁。。。。☆————————————————☆—————————————————【片段】一:“冷醉儿,就算王爷再宠你,你也上不得台面,这永宁王府的王妃永远是我罗雪馨!”罗雪馨双手紧握,一脸阴沉的看着面前的醉儿说道。“王妃说的对,我确实是上不得台面,可世人皆知妻不如妾的道理,王妃,这点不用醉儿提醒你吧?”醉儿云淡风轻的说完,转身离开。☆————————————————☆—————————————————片段二:“王爷,夫人把王妃的头发给剪了!”管家一脸担忧的对着面前的聂龙霄禀报着。“醉儿可有伤到?”聂龙霄头也不抬的继续看着面前的书,嘴角挂着一抹笑意。“没,没有,王妃那。。。。”“去告诉王妃,让她住进佛堂,为本王和醉儿祈福!”还不等管家说完,聂龙霄便开口云淡风轻的说道。“。。。。。。”管家无奈扶额,只得转身离开。“王爷,夫人把宁侧妃踹进了荷花池,还把她养的金丝雀拿来喂猫了!”不多时,管家再次回来,擦着额上的冷汗说道。“去请大夫!”聂龙霄笑意不减,换了一个姿势,见管家就要出去,补了一句:“带他去看看醉儿可有伤到脚!顺便替猫儿看看,别吃坏了肚子,不然醉儿会心疼的!”&amp;#9825;——————————&amp;#9825;——————————&amp;#9825;——————————&amp;#9825;——————男强女不弱,宠文一对一,喜欢的亲动动你们的小手指帮雪雪收藏下,谢谢!&amp;#9825;——————————&amp;#9825;——————————&amp;#9825;——————————&amp;#9825;———————
  • 本妃吃可爱长大的

    本妃吃可爱长大的

    谁说吃货没有前途!想她可就是吃货中的顶级杀手,敢小瞧她?哼,那就请他尝尝子弹的味道!!想她正准备撑饱自己的时候却被拖走执行任务,结果,一小心就成了杯具!也不知道掉到了什么地方,好不容心发善心救个人却被缠住了!“大墨鱼,你不是万年冰山吗?总缠着我干什么?信不信我把你煮了吃!”某吃货愤怒了!然而,某冰山王爷却将她压在身下,舌尖轻轻划过她的嘴角,邪邪一笑,“吃吧,我不介意,最好天天来吃……”某吃货顿时浑身颤抖,痛苦不堪。
  • 育儿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育儿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从古到今,人们都将生儿育女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一种必由“程序”,但却不能“顺其自然”。每当一个新生命诞生时,便又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希望。因此,科学地孕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父母是有相当大的责任。目前,人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胚胎形成的过程上,在这一复杂的生命孕育过程中,特别是胚胎分化期,仅仅是一个不留意,就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导致畸形,造成终生遗憾。作为现代的准妈妈,应该了解多方的受孕知识,有更科学的生育观念,即时受孕、养胎、保胎为前提,不失时机地对胎儿施行胎教,以实现优生、优育、优教,让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 横刀天下

    横刀天下

    刀!道之利器!出众生惊恐臣服,普通而威震天众生!收则四海升平繁荣,安定而震慑各环宇。热血男儿,保家卫国当捉刀,劈财狼,斩虎豹;彪悍人生,行走天下当提刀,挑劫匪,铲不平;强者为尊,强身修行当用刀,扫妖魔,荡鬼怪;称霸寰宇,逆天得道当举刀,除天魔,破乾坤。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邪王弃妃

    邪王弃妃

    一朝穿越,几段情劫。她,前朝宠妃,艳绝天下。他,封国战神,嗜血无情。她无意落到了他的手中,莫名地背上了他对她的恨,从此惨受折磨!他用最残暴的方式对她,以伤她为乐趣:“只有朕可以欺负你。”却在她的灵魂将要飘散之时,才猛然发现对她的爱早已情根深种:“朕命令你,不可抗旨离朕而去……不可以……”不知何时,你走进了我的心里,住下了,就不走了。情,如春雨,细细入骨,丝丝扣魂,发觉之时,早已渗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