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300000002

第2章 曹端与明代理学的兴起(1)

明初理学,以朱熹学说为依归。学者由对朱熹“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为学纲领的不同侧重,分为致知与躬行两派。前者以格物致知、博学多识为功夫进路,后者则重在居敬存诚,涵养心性。功夫途径皆不出朱学范围,理论上创获不大。故《明史·儒林传》说:“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矱秩然。”明初著名学者有宋濂、刘基、王祎、方孝孺等。此数人,大多沿袭元代学术格局,且皆为文才之士。至曹端,一生潜心理学,深造有得,开此后理学大家薛瑄、胡居仁之先河。

曹端(1376—1434)字正夫,号月川,河南渑池人,永乐进士,授山西霍州、蒲州学正。终老于霍州。据史传,曹端平生不信轮回、祸福、巫觋、风水等世俗通行的迷信方术。其父好佛老之说,曹端作《夜行烛》以为规劝,并戒里中人用斋醮。惟以读儒书,行儒礼教士子。他的学说,以存养性理为大端,对理学重要命题多有辨正。有《月川集》、《太极图说述解》、《通书述解》等著作。

一太极理气

太极是朱熹哲学的最高范畴。朱熹之前,学者多以气解释太极,如周敦颐《太极图说》,太极指天地未剖判时的统一之气。朱熹以太极为理,但认为只要有理,便有气。理对于气有逻辑上的先在性,是气存在和运动的根据。

曹端承袭了朱熹关于太极的说法,认为太极是理,他在朱熹《太极图说解》的基础上作《太极图说述解》,其序开宗明义即说:

太极,理之别名耳。天道之气,实理所为;理学之源,实天所出。是故河出图,天之所以授羲也;洛出书,天之所以锡禹也。羲则图而作《易》,八卦画焉;禹则书而明《范》,九畴叙焉。圣心一天理而已,圣作一无为而已。(《太极图说述解》原序)

这是说,太极是理,是天地间事物运行的根据。太极之学源于河图、洛书,实天之所赋。伏羲据河图而画八卦,大禹据洛书而作《洪范》。周易与《洪范》中所蕴涵的道理是天对于人的昭示。所以,圣人之心本于天理,圣人的造作出于天然。这里,曹端虽承袭了传统的河图洛书源于天授之说,但其中心意旨是,太极是理,是天地万物的根据,太极所蕴涵的道理是天地万物的法则。曹端对于这个观点有一极精当的概括:“太极者,象数未形而其理已具之称,形器已具而其理无朕之目。”(《太极图说述解》原序)意思是,天地万物未成形之先,已有太极之理;天地万物既成之后,太极又作为具体事物的理存在于事物之中而无表现之迹。这个解释说明曹端接受了朱熹理一分殊的观点。对《易传》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曹端的解释是,“易有太极”,即太极为其自身;“是生两仪”,即太极表现为两仪;四象八卦以至六十四卦,“生之者皆太极焉”。此生字,当然不是从无中产生出有来,而是指前提、根据等逻辑上的依存关系。

曹端皆以理言太极,他对以气解释太极的学者表示不满,他说:

孔子而后,论太极者皆以气言。老子“道生一”,而后乃生二;庄子曰:“道在太极之先。”曰“一”,曰“太极”,皆指作天地人三者,气形已具而浑沦未判之名。道为一之母,在太极之先,而不知道即太极,太极即道。以通行而言,则曰道;以极致而言,则曰极;以不杂而言,则曰一。夫岂有二耶。《列子》“浑沦”之云,《汉志》“函三为一”之说,所指皆同。微周子启千载不传之秘,则孰知太极之为理而非气也哉。(《太极图说述解》原序)

“太极”之名,宋代以前多以气释之。郑玄《周易注》解太极为“淳和未分之气”。纬书《河图括地象》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汉书·律历志》也说:“太极元气,函三为一。”“太极,中央元气。”皆以气解太极。晋韩康伯注《系辞》,袭用王弼“有生于无”之说,其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说:“夫有必生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极之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以太极为无,两仪为有。唐孔颖达《周易正义》以太极为天地未分前的元气,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又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首句“无极而太极”,以无极为无,太极为阴阳未分的元气。朱熹注《太极图说》,将太极释为理,以“无极而太极”为“无形而有理”。曹端在太极的解释上承袭朱熹,以太极为理,反对历代注疏家以太极为气之说,尤其反对老子的“道生一”,认为老子此说是在太极这一最高范畴之上另置一个能生者。曹端也反对《庄子》“生天生地,神鬼神帝,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的说法。认为太极即道,道非在太极之先。道与一与太极,异名同谓,皆气形未具之前潜在具有之理。不能把道和太极解释成生与被生的关系。曹端认为,对太极之义理解最为正确的是朱熹。但朱熹《太极图说解》与《朱子语类》中的说法有牴牾。出现这种情况,当以《太极图说解》为正。因为《语类》所载多未定之说,或者出于仓促应答之际,且非朱子自著之书。一些理学家以《语类》中的说法否定《太极图说解》中的说法,无异于“弃良玉而取顽石,掇碎铁而取成器”。

从这里可以看出,曹端固守的是朱熹以太极为理、为宇宙万有的最后根据的观点,他的《太极图说述解》及《通书述解》皆以此为原则。

在太极动静上,曹端指出,朱熹《太极图说解》与《朱子语类》中关于太极动静问题的说法不同。他说:

周子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则阴阳之生,由乎太极之动静,而朱子之解极明备矣。其曰“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分两仪;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尤不异焉。及观《语录》,却谓“太极不会自动静,乘阴阳之动静而动静耳”,遂谓“理之乘气,犹人之乘马。马之一出一入,而人亦与之一出一入”,以喻气之一动一静,而理亦与之一动一静。若然,则人为死人,而不足以为万物之灵;理为死理,而不足以为万化之源。理何足尚而人何足贵哉?今使活人乘马,则其出入行止疾徐,一由乎人驭之何如耳。活理亦然。(《辨戾》,《太极图说述解》第3页)

太极或理的动静问题,朱熹在不同的意义脉络中有不同的说法,这些不同的说法表面上看似有矛盾之处,但统观朱熹太极理气之论,则其说一贯。朱熹总的看法是,理或太极属形而上者,它是超乎动静的;气是形而下者,气有动静。故所谓理能动静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太极或理包含动之理或静之理。动静之理是气之动静的根据。二是表现于气之上的理随气之动静而动静。如朱熹说:“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若理无动静,则气何自而有动静乎?”(《朱子文集》卷五十六,《答郑子上十四》)“太极是理,形而上者,阴阳是气,形而下者。然理无形,而气有迹。气既有动静,则所载之理安得无动静?”(《朱子语类》卷五)

前一条是说第一义,后一条是说第二义。朱熹此类说法甚多。他所谓气之动静,是时空中的现实运动;他所谓太极、理的动静,是能导致气之动静的形上根据。动静概念虽同,具体义涵则不同。至于曹端所注意到的《语类》与《太极图说解》中表面矛盾之处,更夹杂着朱熹对周敦颐原意的转换,故更多一重发生歧义的可能。如周敦颐所谓太极,即混沌未分之气中包含分为阴阳二气的潜能。其所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指混沌未分之气由于内蕴的潜能而分为阴阳二气。而朱熹则把太极解为宇宙万物运行的总根据。太极之动,表示宇宙本体的流行运化;太极之静,表示此流行运化表现为具体物。故朱熹解此义为:“其动也,诚之通也,继之者善也,万物之所以资始也。其静也,诚之复也,成之者性,万物各正其性命也。”(《太极图说解》)

这是就宇宙的运化与流行这一最高、最抽象处着眼。此处太极即诚,即宇宙本体,非表现于具体事物上的理。朱熹对太极动静的这一说明是本体论的而非宇宙论的。而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则是宇宙生成论。朱熹是利用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发挥自己理为气本的学说。曹端认为朱熹对于周敦颐的解释符合原意,实际上未能区分二家之异。如他认为朱熹“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与周敦颐“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之说吻合,实际上是只见字句之符合而未辨义旨之不同。因为朱熹此句实际上的意思是,太极中有动静之理,故阴阳二气得以从混沌未分中剖判开来,与周敦颐阴阳未分之气分而为阴阳二气义旨不同。

曹端还提出,朱熹理乘气犹人乘马之喻,不能彰著理对于气的支配、统御作用。这一点是正确的,因为朱熹此喻,只指出了前述太极动静中的一个意思,即理表现在具体物上之后即与此物同在,同其动静。但对于太极中自有动静之理,气得此理而动静,太极不随此气之动静而动静这一意思却未能表出。实际上,后一意更为重要。理的“根据”义、“法则”义是朱熹关于理的说法中最基本、最明确的,此喻却揭示不出。曹端提出此点,正是要突出理为形上根据、为形下之动静的所以然,理是绝对的、能动的(非形下之位移),具有主宰、统御、支配具体事物的现实活动等功能,实有深刻的意思包含其中。这一问题在曹端思想中盘旋日久,而又关系重大,故曹端对于此问题的辨正名“辨戾”,并且说他自己“经年累岁,无所折衷,以告夫同志君子云”(《辨戾》,《太极图说述解》第3页)。

曹端关于太极动静的思想,基本上与朱熹的《太极图说解》相同。他之所以指出《朱子语类》中某些表面上与《太极图说解》不一致的地方,意在突出理的绝对的能动的性质。他的《太极图说述解》基本上用朱熹的观点,有些解说直接套用朱熹的注语。夸大曹端与朱熹思想的相异之处,是不适当的。

二诚与性命

诚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先秦重要典籍《孟子》和《中庸》对诚有详细的讨论。周敦颐《通书》把诚放在根本地位,认为诚是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本质特征,诚同时是宇宙本体,是万物赖以开始的根源,也是万物在宇宙运化中完成自己的过程。诚是绝对的善,因为诚是万物资始资生的根据。周敦颐对诚这一范畴的发挥为后来诸多理学家所本。曹端述解《通书》,以诚为理,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本质,他说:

诚者,实理而无妄之谓,天所赋,物所受之正理也。人皆有之,然气禀拘之,物欲蔽之,习俗诱之,而不能全此者众。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无他焉,以其独能全此而已。诚即所谓太极也。(《通书述解》第3页)

周敦颐根据《中庸》和《易传》,以诚为宇宙本体;曹端根据程颐、朱熹,以诚为理。这一转换,抽去了宇宙本体的丰富义涵,如大化流行的过程,大化流行中大德敦化、小德川流的自由精神,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包容精神,天地万物活泼泼的生意等,只剩下宇宙本体的运行法则、宇宙万有的具体规律这一义涵。对于本体,曹端的着眼点更多地在具体事物的理而不在整全的道。所以,他将“诚斯立”一句解释为:“实理于是乎立,而各为一物之主矣。如鸢之飞,鱼之跃,火之上,水之下,皆一定而不可易。”意在强调诚即理,诚即万物的必然性,已将程颢和陆九渊对于宇宙本体的解释中诸如活泼泼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等博大、宽舒的意谓舍去。曹端述解“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一句,也是如此,他所谓“通云者,实理方出而赋予物,善之继也;复云者,万物各得而藏于己,性之诚也”(《通书述解》第4页),亦重在说诚为理,诚的通复是理赋予物,万物得此理而藏于己以成性这个意思。“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所蕴涵的宇宙本体的丰富内容已隐然不见,而他所谓之理亦少广大博厚精神而仅显严正廉直之貌。

曹端以诚为理。他的重要概念“性”和“命”也围绕理来展开。他解释周敦颐《通书》中“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说:

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言乾道变化,而万物各得受其所赋之正理,如云五行之生,各依其性。(《通书述解》第3页)

同类推荐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热门推荐
  • 腹黑弃妃:皇上请用膳

    腹黑弃妃:皇上请用膳

    穿越,她本想开开心心度日。他却并不让她好过,鞭子,板子,夹手指,接踵而至。凤鸾宫外,他冷血下手,打掉她腹中孩子。萧瑟冷宫,他冷眼旁观,看她人绑她在树,皮开肉绽。为了他和别人的孩子,她大义相救,他却赐她腰斩。终于她以为一切尘埃落定,他却不放过一点利用她的机会,让她和亲。却又在和亲之后,举兵破她国家,杀她丈夫。被俘入京,她再度成为他的女人,当初的傻白甜还会由人摆布吗?复仇,真相,她一点点撕毁所有人的面目,踏着鲜血上位。他却在最高处大笑,“从前现在,都是为了你。”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续红楼浮生梦

    续红楼浮生梦

    她,本是遗落世间一株孤傲的羸弱小草,因他的怜惜眷顾一朝飞上九重天。他,本是九天之上的王者,一次回眸,便换来与她永世无法割舍的羁绊。他,本是神瑛侍者只负责对她的灌溉,却因她的回眸一笑,从此将心失落。他,本是冰冷桀骜公子,只因一曲琴萧合鸣,便再也剪不断与她的丝丝相连。他,本是游戏人间的修行者,肩负神秘使命,只因一次意外,便写下这与她纠缠不清的缘。--------------本文慢热,是续写在宝玉成婚之后发生的故事,所以故事基本脱离了原著的框架,纯属YY之作。请亲耐心看下去,一定会发现这是个不错的故事!喜欢的多多支持~~谢谢!推荐:好友的新文::《红楼之黛心玉情》步行街
  • 帝凰:名门弃妃

    帝凰:名门弃妃

    大婚当日,未娶先休,一张休书让洛家大小姐成了整个京城的笑话,亦断送了她的命。再睁开眼时,却没有人知道,这具身体已经换成了另一个主人。当来自于21世纪的无情毒医,魂穿异世懦弱无能的嫡出小姐。自此——涅槃重生,风华绝代!男主:我欲取江山万里,只为你将来无论去之何处,都等同于在我怀中。读者群:432992243(群名:琉璃天台)敲门砖:文中随意一名字。
  • 十月围城(独家完结)

    十月围城(独家完结)

    【《十月围城》小说完结版7月15日12点独家发布,领先电视剧播出一步,敬请阅读。电视剧由钟汉良、刘小小主演,4大卫视热播中】清末民初的省港地区,一个草根小人物——车夫阿四的逆袭。宣统二年,同盟会在香港商议举行大规模反清起义活动。广东将军铁山奉诏刺杀孙中山。为了确保孙中山顺利召开会议并且安全离开香港,富商之子李重光甘愿作为孙中山的替身便于引开铁山等人的注意力,要求黄包车夫阿四故意拉着重光在众目睽睽之下逃亡,于是遭到了铁山的杀手层层围追堵截……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九界神帝

    九界神帝

    苍茫大地,万国林立,强者如云!少年方言,重回十年前,手握逆天技能,霸道轰杀一切仇敌!蜕变后的他杀伐果断、腹黑狠辣!只待时机一到,便要这庞大帝国天翻地覆!——我若为帝,必将横扫八荒!——刀锋所向,定要伏尸百万!
  • 明爱暗恋补习社

    明爱暗恋补习社

    冷傲孤僻的洛司泽是全校女生痴迷的对象,江雅雅性格单纯冲动,第一天踏入这所学校,就与这位尊贵少爷结下仇怨,自此遭遇种种排挤与祸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相识后注定开始一场惊天动地的纠葛。他为了捉弄她,设计了专门的整人计划,但她从不屈服,两人性格都一样固执。一个傲慢,一个倔强,朝夕相见,天天相斗……
  • 三国3:孔明出山

    三国3:孔明出山

    本书为“日本金庸”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三国》第三部,主要描写汉献帝时期军阀混战、群雄逐鹿的局面,重点着墨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故事。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