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200000001

第1章 《周礼》成书年代研究的方法问题(1)

《周礼》是十三经中的一部大经,也是问题和难点最多的古籍之一,其成书年代更是学术界聚讼两千余年、迄今未了的著名悬案。

在经学史上,《周礼》是今古文经之争的焦点之一。而王莽篡汉、宇文周革典、王安石变法都将《周礼》奉为圭臬。因此,关于《周礼》的争论,又往往带有学派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复杂色彩。撇开这些非学术的因素来看,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对周代社会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法制、宗教等方面状况应如何估价的问题。所以,结束这桩公案,不仅是历史的要求,而且对于深化先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周礼》源流

《周礼》一书,始出于西汉景帝、武帝之际。《汉书·艺文志》六艺略礼类有“《周官经》六篇”,班固注:,王莽时,刘歆置博士。荀悦《汉纪》云:

“刘歆奏请《周官》六篇,列之于经,为《周礼》。”陆德明

《经典释文·叙录》云:

“王莽时,刘歆为国师,建立《周官经》,以为《周礼》。”可见,此书西汉旧题为《周官》,刘歆奏《七略》时犹沿用此称。王莽时,更其名为《周礼》,并列为礼经,其时在“平帝元始五年,至王莽居摄三年之间”,。

《周礼》的发现经过,不见于刘歆《移太常博士书》、《汉书》的《儒林传》和《艺文志》等文,唯《汉书)景十三王传》云:

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

献王立于景帝前二年公元前”44年’,死于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年’,则此书当出于景武年间,但是,《史记)五宗世家》中却没有上述文字,是班固杜撰,还是太史公疏忽1学者见仁见智,诸说歧异。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云,,河间献王开献书之路,时有李氏上《周官》五篇,失《事官》一篇,乃购以千金,不得,取《考工记》以补之”,认为是献王得之于李氏。

《隋书·经籍志》说同。马融《周官传》说是得自山岩屋壁:

孝武帝始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既出于山岩屋壁,复入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至孝成皇帝,达才通人刘向、子歆校理秘书,始得列序,著于录略,然亡其《冬官》一篇,以《考工记》足之。

马融是刘歆的三传弟子,其说当最有权威。但细玩其语,仍有启人疑窦者:既然五家之儒未之见,《史记)封禅书》如何得两次提及《周官》1武帝又何以知其为,末世渎乱不验之书”1如果说《封禅书》之文为刘歆所窜入,则又等于承认今文学家关于刘歆伪造《周礼》的说法。《礼记)礼器》孔疏则说是,汉孝文帝时求得此书,不见《冬官》一篇,乃使博士作《考工记》补之”,不仅将发现的年代提前到文帝时,而且《考工记》又变成博士所作,不知根据何在1《后汉书)儒林传》说孔安国所献,《礼古经》五十六篇及《周官经》六篇”。但《汉书·艺文志》、《汉书·楚元王传》、刘歆《移太常博士书》以及许慎《说文解字序》备举孔壁所得古籍,皆无《周官》。纷纷之论,殊难调定。

尽管《周礼》本身未言及其为何朝何代之典制,更无,周公若曰”之语,但被刘歆指为,周公致太平之迹”。

东汉初,刘歆的门徒、河南缑氏人杜子春设席授业,传《周礼》之学,郑众、贾逵等鸿儒均仰承其说,一时歆学大盛,注家蜂起,郑兴、郑众父子,卫宏、贾逵、马融等竞相为《周礼》作解诂。至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又博综众家,兼采今古文之说,作《周礼注》。

《书传》有周公“一年救乱,二年伐商,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之语,郑玄说,,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谓之《周礼》,营邑于土中。七年,致政成王,以此礼授之,使居洛邑治天下”,认为《周礼》就是周公为成王所制官政之法。由于郑玄在经学界的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皇皇大典。《周礼》为周公手作之说亦为后世学者所宗。

(第二节 《周礼》成书年代的纠葛

作为一部古文经,《周礼》面世之时,就遭到今文学家的激烈反对,“众儒并出,共排以为非是”。郑玄的同里后进林孝存(临硕)“以为武帝知《周官》末世渎乱不验之书,故作《十论》、《七难》以排弃之”,郑玄做书答其难,从而拉开了论战的序幕。其后,诘难《周礼》者史不绝书,歧见迭出。争论的焦点是,《周礼》究竟成书于何时1将诸家看法略做归纳,至少有以下数说:

1;《周礼》为周公手作

此说昉自刘歆,郑玄、贾公彦踵之,其后,历代名家大儒多宗此说。如朱熹说:“《周礼》是周公遗典也……《周礼》一书好看,广大精密,周家法度在里。”孙诒让说:“此经建立六典,洪纤毕贯,精意眇旨,弥纶天地,其为西周政典,焯然无疑。”他认为《周礼》一书是周公对西周以前经世大法的总结,他说:“粤昔周公,缵文、武之志,光辅成王,宅中作洛,爰述官政,以垂成宪,有周一代之典,炳然大备。然非徒周一代之典也,盖自黄帝、颛顼以来,纪于民事以命官,更历八代,斟汋损益,因袭积累,以集于文、武,其经世大法,咸萃于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学者大多笃信此说,历代研究《周礼》的著作堪称浩繁,但持此说者最众,如宋王安石《周官新义》、王昭禹《周礼详解》、叶时《礼经会元》、郑伯谦《太平经国之书》、易祓《周官总义》、杨杰《周礼讲义》、黄度《周礼五官说》、胡铨《周礼传》、陈傅良《周礼说》、朱申《周礼句解》、俞廷椿《周官复古编》、王与之《周礼订义》,元毛应龙《周官集传》、丘葵《周礼全书》、吴澄《周礼考注》,明王应电《周礼传》、陈凤梧《周礼合训》、魏校《周礼沿革传》、舒芬《周礼定本》、陈深《周礼训注》、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金瑶《周礼述注》、徐即登《周礼说》、郭良翰《周礼古本订注》、孙攀《古周礼释评》、王志长《周礼注疏删翼》、张采《周礼要》等均是。

2;作于西周

日本学者林泰辅在《周公其时代》一书中,详尽地分析了《周礼》,所见天神、地、人鬼以及伦理思想、政治制度等,认为此书作于西周末的厉王、 宣王 、幽王时代。蒙文通先生认为,《周礼》“虽未必即周公之书,然必为西周主要制度,而非东迁以下之治”。

3;作于春秋

近人刘起先生认为周礼:《周礼》一书所载官制材料,都不出春秋之世周、鲁、卫、郑四国官制范围,没有受战国官制的影响。”

4;作于战国

此说始于东汉经师何休。何休认为《周礼》是“六国阴谋之书”。汉儒张禹、包咸等从其说。季本《读礼疑图》,清儒崔述《丰镐考信录》、皮锡瑞《经学通论》,现当代学者钱穆先生《<周官>著作时代考》",郭沫若先生《<周官>质疑》、顾颉刚先生《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范文澜先生《经学讲演录》、杨向奎先生《<周礼>内容的分析及其制作时代》等均持此说成为目前学术界最有影响的说法。

5;作于周秦之际

毛奇龄云,“此书系周末秦初儒者所作”,梁启超说:“这书总是战国、秦、汉之间,一二人或多数人根据从前短篇讲制度的书,借来发表个人的主张。”魏了翁疑为“秦汉间所附会之书”。胡适因《周礼》屡屡有“祀五帝”之语,故说,“其为汉人所作之书似无可疑”。近人陈连庆先生《<周礼>成书年代的新探索》一文认为:“《周礼》制作年代的上限,不早于商鞅变法……《周礼》成书年代的最大可能,是在秦始皇帝之世。”港台学者史景成先生《<周礼>成书年代考》一文认为,此书作于《吕氏春秋》以后,秦统一天下之前。日本学者池田温先生认为:“《周礼》基本上为战国时代思想家的构想,至汉代始以如今日所见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书。在其内容中,作为素材的那些被认为是从周至春秋战国的诸制度和诸事物,乃是经过种种加工而收入进去的。”

6;刘歆伪造

此说始倡于宋人,代表人物是胡安国、胡宏父子,其目的是借此反对王安石援《周礼》变法。胡宏认为,刘歆伪造《周礼》是为“附会王莽,变乱旧章,残贼本宗,以趋荣利”,故,假托《周官》之名,剿入私说,希合贼莽之所为”。宋洪迈《容斋续笔》,清末今文学家廖平《古学考》、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等力主此说。钱玄同先生《答顾颉刚先生书》、杜国庠先生《略论礼乐起源及中国礼学的发展》等文亦持此说。这一派意见目前在港台较有影响,徐复观先生《<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侯家驹先生《<周礼>批判》。

以上诸说前后相差一千余年。其中只能有一种意见是正确的,或接近于正确。但孰是孰非,至今仍争执不已,疑者自疑,信者。

(第三节 《周礼》成书年代研究的反思

《周礼》的成书年代问题,激烈争论了二十个世纪之久,至今莫衷一是,犹未止息,这就不能不令人怀疑以往的研究方法是否正确。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即使再争论二十个世纪,也于事无补。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有必要对各家的论证方法做一番反思。

持“《周礼》为周公手作”说者,很少能提出强有力的证据,他们多把西周政典作为光耀千古的致治之极,视周公为万世圣贤,把郑玄、贾公彦等名儒关于《周礼》成书年代的结论,奉为金科玉律,不敢去怀疑它,或者是不愿去怀疑它,他们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赞颂《周礼》,或美其经制大备,或谓为群经原本,或叹其广大精密,总之非周公不能作。例如,宋儒李觏说:“觏窃观六典之文,其用心至悉,如天焉有象者在,如地焉有形者载。非古聪明睿智,谁能及此?其曰周公致太平者,信矣。”何乔新也说:“《周礼》一书,周公致太平之法也。非周公之法,乃文、武之法也;非惟文、武之法,乃尧、舜、禹、汤之法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距今数千载,其致治之大本大法,于今可见者,《书》与《周礼》而已。《书》载其道,治天下之本也;《周礼》载其法,治天下之具也。”方苞也认为此书是圣人:“一心营度所作”,他说:“《周官》一书,岂独运量万物、本末兼贯,非圣人不能作哉?即按其文辞,舍《易》、《春秋》,文、武、周、召以前之《诗》、《书》,无与之并者矣。”

这类文字的证据太薄弱,经不起推敲,如果说《周礼》一书非圣人不能作,则圣人非必周公,说此书为孔子或孟子、荀子所作,为何不可1以《周礼》为尧、舜、禹、汤之法,更是无根之谈,历史科学发展到今天,绝少有人还会相信。至于说《周礼》是周公致太平之法,漏洞就更多了,此书所述制度与西周政制不合者比比皆是,罗璧曾批评说《周礼》,言建国之制与《书·洛诰》、《召诰》异,言封国之制与《书·武成》及《孟子》异,设官之制与《书·周官》六典异,周之制作大抵出周公,岂有言之与行,自相矛盾乎1”罗氏所言,很有代表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周公作《周礼》之说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封建时代加在《周礼》上的光环,已不再令人目眩。

《周礼》是古文经,在群经中,其出最晚,又无传授,发现经过也言人人殊。因此,今文学家以此书来路不明为由,斥之为伪书。然而,汉初民间所献之书很多,秦火之余,未必都能究其端绪,仅凭这一条,就断言其必为刘歆所伪,究属武断。

但是,由此可以引出另一个问题:如果《周礼》确是西周典籍,那么为何所有先秦文献中都没有它的影迹?先秦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周公,影响很大,留下的著作也不少,如果《周礼》是周公之典,则孔子“当不切切于杞宋求夏商遗礼,与夫逆为继周损益之辞,又自卫反鲁,删《诗》,定《书》,系《易》,作《春秋》,独不能措一辞《周礼》”。诸子百家争鸣,好称引古今,《尚书》、《诗经》、《周易》等书,屡屡被征引,何以唯独对《周礼》置若罔闻1《左传》闵公元年,齐仲孙湫曰,鲁犹秉周礼”;昭公二年晋韩起说,周礼尽在鲁”;文公十八年季文子云:“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上述三处引文中的,周礼”一词,均指周代礼制,与《周官》了不相涉。对此,马融《周官传》曲为圆通,说:“秦自孝公以下,用商君之法,其政酷烈,与《周官》相反,故始皇禁挟书,特疾恶,欲绝灭之,搜求焚烧之独悉,是以隐藏百年。”罗璧驳斥道:“孟子生战国,周室犹存,北宫问周室班爵之制,孟子已有‘其详不可得闻’之答。……周室无恙时已莫可考,而谓秦焚后周公礼书灿然完备如此,吾不信也。”相反,西汉文献与《周礼》相似或相同之处却很多。王国维云:

《周官》一书得于河间,不独汉初齐鲁诸儒皆未之见,即周秦人著书亦未有征引一二者。……先汉人书惟刘向所次《乐记》,以和邦国,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五曰刑典,以诘邦国”,六字而成:

地宜不殖《财物不蕃《万民饥寒《教训失道《风俗淫僻《百姓有窦公一篇乃春官大司乐职文大戴记朝事义。

君臣上下相乖,曰不和也,不和则饬宗伯;贤能失官爵,功劳失赏禄,爵禄失则卒疾怨:兵弱不用,曰不平也,不平则饬司马;刑罚不中,暴乱奸邪不胜,曰不成也,不成则饬司寇;百度不审,立事失理,财务失量,曰贫也,贫则饬司空。

康氏还指出,《大宰》之,“九两”——牧以地得民,长以贵得民,师以贤得民,儒以道得民,宗以族得民,主以利得民,吏以治得民,教以任得民,薮以富得民,源于《大戴礼记·文王官人》:“国则任贵,乡则任贞,官则任长,学则任师,族则任宗,家则任主,先则任贤。”这种方法类似于阎若璩驳伪古文《尚书》,逐字逐句地找出处,这不失为判断《周礼》成书年代的一种手段。但这种方法很有限度,因为《周礼》一书规模宏大,其中既有古书材料,又有作者的理想掺入,不可能像伪古文《尚书》那样,字字句句找到出处。

而且,人们可以反过来说是《大戴礼记》等抄《周礼》,或者是《大戴礼记》与《周礼》同抄另一本书。

《尔雅》与《周礼》,孙星衍认为关系密切。他说: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热门推荐
  • 穿越

    穿越

    后宫永远是女人无烟的战场,她的母亲幸运的赢得了帝王专宠,却仍然不幸的成为她人的牺牲品,使她一出生就被沦落冷宫,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命运的轮回总在不断的流转,那一曲让她重新赢得父皇的尊宠,众星捧月的公主,敌人亦在暗处无时无刻的盯着她,危机四伏,新一轮的战争正在酝酿……【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

    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

    著名企业家张近东说: “人品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点,将其放到企业中来,就体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上。”尽社会责任,把财富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受益,是许多成功企业家独特的境界。 《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告诉大家创富的精神、创富的方式和方法,旨在培养大家创富的胆量、敏锐的眼光、灵活的经营思路、过人的财技和经营方式的巧妙运作能力。全书不只是面对渴望创富的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者都可以从中受益。
  • 名门婚事

    名门婚事

    他是名门少,尊贵而神秘。但在她面前,却隐去一身光芒,化身平凡。她是草根女,身份平平。但在他面前,却高高在上,众星捧月。本文讲诉灰姑娘变身名门夫人的故事。位面瘫权爷,唯妻是从的故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穿越之一家之主

    穿越之一家之主

    本文是女尊种田文,1对1,很温馨的文。此文表现了田园乡村间的家长里短,农村人的憨厚诚实,与勤奋努力。看女主如何让一个家穷四壁的小家,变为家财万贯的大家。女主是一个平凡的人,穿到了不平凡的世界。且看女主如何在平穷落后的田间,乡村成为一个当代小富婆;她不会吟诗作曲,但是她温和有礼,她不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是她会做出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女主不会唱歌跳舞但是她会用饭勺舞出生活中最真实的“舞蹈。”男主温柔娇媚,善良且有点懦弱,但是不管是谁伤害她,那他就会变得不像他,变成世间最坚强的人;家里还有老实巴交的大姐和刻薄贪婪的姐夫;家里有沉默寡言的却善良坚强的哥哥;家里有书生味很浓很腹黑的小妹;最主要的是家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小萝卜头;
  • 逆天魔后:拐上魔君回现代

    逆天魔后:拐上魔君回现代

    【简介】一朝穿越,付小七成了独孤一人,面对崭新而玄妙的世界,一无所知。然而渐渐复苏的记忆和一个若即若离的男人,如约而至;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当她拼尽全力去保护身边的人,却被人玩弄鼓掌……既然委屈不能求全,那么,她就逆天逆命!胆敢欺她辱她,玩弄她的,即便是神,也照杀不误!【一句话简介】某小强为了自由和爱情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屡死屡生的【纠结+虐恋+悲情+搞笑】的长篇奋斗史。
  • 重生复仇:毒妃不好惹

    重生复仇:毒妃不好惹

    前世一心一意只爱他一人,却没有想到他将她容家满门抄斩,并毒杀自己的亲生儿子且赶尽杀绝。重生归来,她巧用心计让他休了她后,杀伐果断,冷漠无情,一步一步毁掉他的江山,却没想到渣男后悔,还想再娶她,不过门都没有,只是这一次不等她出手,身边已经人替她挡掉这烂渣男了!
  • 马斯洛论管理

    马斯洛论管理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祖师,他再造了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中力图把全部的性回归到科学中去。他最著名的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峰值体验等,已为大家耳熟能详,成为现代心理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是马斯洛挑战美国60年代的管理大师之作。当时的管理大师,如杜拉克、麦格莱高等都注意力集中于工业化的工作场地,而很少有人关注人的因素。马斯洛最早认识到这个问题,他说:“工业领域也许能够当作心理动力学研究、高级人类发展研究和人类思想生态学研究的新实验室。”本书中马斯洛阐述了他的著名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他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心理学思考。
  • 四福晋之死

    四福晋之死

    作为一个80岁的老太太,赵云表示穿越什么的最无趣了,只是她不得不穿越在不同世界里,对付各路渣人。第一次穿成四福晋,赵云果断地坑了四阿哥一把……穿成顺治,康熙,乾隆娘,八爷……现在进入帝王版图,穿成秦始皇,汉武帝,刘秀,曹操,孙权……混乱了啊!
  • 荒村归来

    荒村归来

    而几小时后,“我”在酒吧里离奇地遇到了一个与阿环长着相同面孔的女服务生林幽。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天,“我”和春雨不得不再去荒村……荒村故事更进一步,“我”收到了一张看起来很诡异的书迷会通票,荒村幸存者苏天平也在这时发来求救短信。为了再见到深爱的小枝,还是双重人格,重新戴上了荒村的玉指环,竟然忽略了从苏天平出事算起,抑或魔鬼与天使共生于一个人的身上?当近乎完美的推理让答案就在眼前时,良渚古国的末代女王,“我”不由得听信阿环,大结局却在瞬间改变。她叫阿环,良诸魔咒仍待破解。究竟是女王重生,她说自己只能活七天。,《荒村公寓》出版半年后。“我”和春雨在苏天平的电脑里发现一张美得令人窒息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