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8200000015

第15章 朱鲔报仇杀王七(1)

绿林军再次大败王莽十万大军后士气高涨,严子陵再一次提出出山之事,王匡当即点头赞同。并说,出山容易回山难,这么多兄弟,一旦出山,必须要有自己的地盘,才能保住这支队伍。

二人正在商议,突然探马禀报说,王常带领一支人马从舞阳投奔绿林义军而来。王匡闻听,急忙和严子陵率弟兄们下山迎接。兄弟见面,自是欢喜不尽。当王常知道二位正在谋划出山大计时,当即赞同道:“不如先到云杜城里探得官兵虚实,为我义军出山扫清障碍。”

王匡和严子陵也有此意,二人商议好,决定带王常、王全四人轻骑游云杜。

翌日一大早,王匡和严子陵、王常、王全四人骑马向云杜城驰去。

原来,这云杜城传说是郧子国的都城,坐落在京源山下。京源山,乃是云杜城北有一座山横亘数百里,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故被国君赐名为京源山,意为京城的来源之山。天长地久,人们就以“京山”为简称了。

四人正行间,突然一阵狂风席卷而来,伴随着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们只好下马向河神庙走去,待避过雨后继续赶路。

河神庙建在富水河南岸官道旁的芭蕉山下,前面是富水河,后面是芭蕉山。庙门首额上写着“河神庙”三个镏金大字。进得庙门,是一排五间正厅,厅厅相通。正中大厅里供着富水河神镏金泥塑像,只见河神爷面容慈祥、眉目清秀、长须飘逸,手拿一支拂尘,端坐在一尊泥牛宝座上。两边厅中分别供着蟹兵虾将、龟头元帅、巡河夜叉四尊神像。后面一个大院子,有柴房、马厩和看守庙院人住的房屋。富水聚周围百里的人们都崇信河神,每年春天的三月三,传说是河神爷的生日,四面八方前来敬香的人成千上万。就是平时,谁家有了红白喜事,也要前来敬香许愿,乞求河神爷爷保佑。

王匡一行走进山神庙时,天已快黑,进得庙门,已没有香客了。王匡和严子陵、王常三人将马交与王全牵到马厩前檐下拴好。

既然进了山神庙,就得有所诚意,四人径直来到河神爷塑像前,虔诚地点燃三炷香,献上祭品,大礼跪拜。礼仪已毕,风停雨止。四人出了大厅正要上马起程,王常突觉肚子疼。王匡笑说:“肚疼是屎憋的,待出了庙门拉泡屎,马上就不疼了。”

王常一手捧着肚子,一手解裤腰带,边解边四下搜索着说:“这人有三急,内急是第一,实在等不得了,容小弟拉了再走吧。”

此时王常已将裤腰带解开,不容分说就往柴屋里钻。严子陵伸手制止说:“兄弟,那是柴屋,不是茅房,还是去马厩里拉吧!”

“实在受不了啦,管它啥屋,拉了再说。”王常急切之时,哪管得了那多,径直跑进去,刚要下蹲,忽然听到柴堆旁有人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声。心中不禁一惊,把拉屎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两手一勒裤腰带,向呻吟处走去。走到跟前一看,见是一个和衣人睡在柴草堆里哼哼。王常弯腰伸手摸了下他的额头,滚热烫手,又摸了下他的身上,浑身湿透、直打哆嗦。王常急到门口,冲外喊道:“两位哥哥,快来看呀!”

严子陵戏说:“拉屎有什么好看的,你一个人闻臭还要我们陪呀?”

“不是——”

“不是什么?”严子陵继续逗趣儿,道,“难道你掉茅坑里啦!急需要我们往上拉一把?那才臭死人了。”

“哎呀!赶快来呀!”王常急得直跺脚,“小弟还未来得及拉屎呢,这里有一个人,看样子病得不轻。你们快来想办法救救他!”

王匡听说,伸手拽着严子陵就往柴屋里钻。进屋后,二话不说,弯腰就将昏迷不醒的病人扶起,仰靠在自己的胸前。那人喘了几口粗气,微微睁了下眼睛,上气不接下气的问了一句:“你们是谁?如此——”便气喘吁吁地说不出话来。

王匡见那人病情严重,便扭头对身边的严子陵说:“子陵兄,我看这位兄弟病得不轻,我们还是将他接回山寨救治要紧。”

严子陵赞同道:“匡兄言之有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那人闻听,眼睛一亮,双手拢拳,知恩图报地说:“敢问兄弟,是不是绿林山义军首领王匡大王?我朱鲔总算找到你了!”

王匡和严子陵听说眼前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朱鲔,急忙将他扶起,惊问道:“兄弟怎么落到了如此的地步?”

朱鲔在二人的搀扶下,虽然艰难地站了起来,但由于病体太弱,连着几口大气喘得说不出话来。王常道:“哥哥,朱兄确实病得不轻,我们还是赶紧起程吧。”

王匡和严子陵搀扶着朱鲔,慢慢地向柴房外走去。王常和王全快步将马牵过来,王匡抱着朱鲔,二人合骑在一匹马上,王全骑马前边引路,严子陵和王常紧随王匡马后。此时天已大黑,四匹马一阵风似的跑回了绿林山寨。王全打扫客房安置朱鲔住下,连夜请了当地的名医为朱鲔诊治。

翌日一大早,朱鲔顿感身心清爽,病情已减轻了八分,饥肠辘辘,食欲大增。看着他那渐好的气色,王匡笑说:“家常便饭,先安慰一下饥腹,待朱兄病好了,再办一桌酒席,咱好好地庆贺庆贺。”

正说话间,王常急急忙忙走进来,见朱鲔病情好转,便道:“朱兄病体康复,小弟也就放心了。依在下之见,朱兄就留在山中,共谋大业吧?”

朱鲔点了下头刚要开口,王匡插话说:“等朱兄病好后咱好好地庆贺一番。不过,王兄今天这么早来,是不是有别的心思?”

王常笑望了朱鲔一眼,然后冲王匡说道:“昨儿思索了一夜,既然要出山打天下,就应该扩充义军实力,才能与新朝官军抗争。我想再次下山,会会往日朋友,共谋大业。”

王匡拍拍王常的肩膀说:“兄弟和我想到一起了,只是朱兄身体欠安,山寨兵马需要整顿,我和子陵兄既要照顾朱兄养病,还要调兵遣将,就不能陪你下山了。见到李轶、成丹、申屠建他们,一一替我问好,就说我和兄弟们终日想念他们。”

随之,王匡转向朱鲔问道:“朱鲔兄弟,如今三弟要下山广交英雄豪杰,不知你能否起床,我们一起喝个送行酒,如何?”

朱鲔听说,挣扎着起身下床,冲王常笑笑说:“要不是王兄弟昨晚内急进柴房,在下现在不知是否还在人世,反正这条命是诸位帮我捡回来的,朱某今天就是拼死,也要舍命陪君子,祝王常兄弟马到成功。”

朱鲔的侠义精神,使在场的人无不感动。王匡急命王全备酒,就在客厅中央摆好了桌椅。王匡、严子凌、王凤、王常、朱鲔、马武依次坐定。王常给王匡、严子陵两位先敬了酒,又给朱鲔敬酒,道:“兄弟有缘结识朱兄,心中甚是高兴。愿我们共聚山林,共谋推翻王莽新朝大业。”

朱鲔双手拢拳道谢,还敬了一杯。随之,他又盛情不减地给王匡、严子陵、王凤和马武各敬了一杯。马武因与王匡属甥舅亲戚。为此,特以举杯以亲戚称呼给王匡、王凤、王常敬完酒后,随又举杯与严子陵和朱鲔敬酒。众人开怀畅饮,气氛甚为浓烈。一直喝到日头偏西,众人方送王常下山。

王匡四人目送王常走远,回到屋里重新坐定,接着刚才的宴席,继续海喝。此时的朱鲔,经过几杯热酒下肚,身子清爽了许多,酒兴大发地说:“酒是万药之本,可以医治百疾。果真如此灵验,喝它个酒到病除!”

王匡、严子陵借着朱鲔的酒兴,把盏劝慰道:“朱兄人仗义,酒量也超群啊!瞧你体壮如牛,怎么能病倒在河神庙里遭罪?要不是王常兄弟碰见,恐怕朱兄难熬过一劫呀!”

朱鲔站起身来,举杯一饮而尽,抹了一把嘴说道:“二位兄长就是不问,小弟也要如实告知的。实不相瞒,我是杀了人后连夜逃往绿林山参加义军的,想不到竟然遇到了那么多的麻烦。”

随即朱鲔便将如何杀死王七,又如何逃出云杜的经过细述了一遍:

那天早晨,云杜县宰曹汝华派了差役王七带着两个衙役,匆匆来到朱鲔家中逼交山林税。朱鲔当时不在家,侄儿朱小强笑脸相迎,谁知王七不吃他那一套,一把将小强推开,闯进屋里摔盆子砸碗,口中还不停地骂骂咧咧。朱鲔的母亲上前和他们理论,王七不但不讲理,竟然拳脚相加,一掌将朱鲔的母亲推倒在地,头碰在青石板上,顿时昏了过去。王七说是装死,边骂边甩手离去。朱鲔赶回家时,母亲早已气绝身亡。朱鲔一见,哭得死去活来,当即要找王七报仇。在邻居们的劝说下,草草地安葬了母亲,暗寻报仇时机。

说来也巧,就在朱鲔为母亲过完头七的这天上午,王七又到朱鲔庄上收山林税,刚好与他碰个正着。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王七吓得转身就跑,边跑边喊救命。朱鲔追上一把抓住他说:“我还没打,你就喊救命。那好,我今天就叫你到阎王爷那去叫吧。”说着,举起碗口大的拳头,朝着王七的前胸后背,头部胯下乱揍一通。边打边说:“你打死了我母亲,就得偿命,这叫一报还一报。”

王七整天衙门出入,狗仗人势横行邻里,百姓们早就恨之入骨,今被朱鲔暴打,无不拍手叫好,纷纷呼叫:“狠揍,打死他!”

众人的呼叫,激起了朱鲔的义愤,铁锤般的拳头打得更猛了。王七连哼几声歪倒在地,朱鲔仍不泄气,将他拖到大街上,又是一阵拳打脚踢,打得王七连屎都拉在裤裆里。眼珠子也被打了出来,活像两个核桃仁,不一会儿,王七便一命呜呼了。看热闹的人见出了人命,慌忙散去。朱鲔好汉做事好汉当,不慌不忙地用手撕下王七的一片衣布,沾了他口中流出的鲜血,在临街面的墙上写下“杀王七者,朱鲔也!”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好汉,你犯了人命,捕头马上就到,你还不快逃!”朱鲔方才醒悟,甩掉手中的血布,撒腿向绿林山上奔来。

朱鲔举杯喝了口酒接着说道:“打死王七,总算为娘报了仇,但也触恼了官府。云杜县宰曹汝华,当即差捕头捉拿凶犯归案。在众兄弟的掩护下,我连夜逃出了云杜,不敢走大路,只好穿山而行。好在我是猎户出身,山上路径又熟,以此躲过了官兵的追赶。走到一座破庙里,却碰到了过去常在一起打猎的张龙、张虎兄弟二人。前些时,他们兄弟俩杀了当地的财主,为躲避灾难,也逃进了山中为盗。他们见了我苦苦相留,既然都是血案在逃,所以我就留了下来。想等风声过后,我们三人同来投靠义军入伙。不料,前日张龙兄弟突然死于非命。我一时也——”

王匡闻听张龙兄弟毙命,急忙插话问道:“为何人所杀?”

朱鲔接着说道:“那一天,云杜县宰曹汝华,派了两个公差,载着一车金银珠宝,前去新野孝敬王安王爷,想走王安的门路,搭个升迁的桥。车行至山前,正好碰上张龙兄弟下山,将一车金银劫回山中,倒也平安无事。哪知又过几日,那曹县宰又派了两个公差,仍押着一辆车从山下而行,张龙兄弟有了上次的欲望,急忙下山抢劫。二人刚到山下,两个公差弃车而逃。张龙兄弟不知是计,只顾在那里收拾金银珠宝,正当二人财兴大发时,突然林中万箭齐发,将张龙兄弟活活射死在车前。幸亏那日我在后山夜猎尚未回来,要不然,也将同张龙兄弟,死于曹汝华埋伏山林的乱箭之中了。待到天黑夜静时,我悄悄地寻到山下,将张龙兄弟掩埋在半山坡上。心想,此地已不能安身了,便将张龙兄弟所劫的金银珠宝埋在一个山洞里,连夜来找兄长。但转念一想,新市绿林毗邻云杜,又怕牵连了兄长,便打算到舂陵去找刘寅。走了没多远,突然被一场大雨浇灌浑身湿透,顷刻之间周身无力,勉强走了几十里,实在走不动了,便进河神庙里歇息一下再走。谁知在柴房里一躺下,便再也起不来了,得亏兄长救了我,实让小弟感激不尽呐!”

对张龙兄弟的惨死,王匡也觉凄惨。遂端起面前的酒杯,将酒洒在地上,以示对亡灵的悼念,道:“张龙兄弟安息吧,王某一定替你报仇!”

然后,王匡又倍加亲切地安慰朱鲔,说:“朱兄侠肝义胆,世人佩服。我想,官府不会查到这里的,兄弟尽可放心住下来,我听说舂陵刘寅三兄弟也是义气中人,待你身体复原了,要去舂陵我也不留,只是我确实有点舍不得你离去。”

朱鲔也满怀激情地说:“我在这里,几位兄长待我如同亲兄弟一般,我也有点舍不得离开你们,可这——此地离云杜太近,怕给兄弟们带来麻烦。”

王凤两眼一瞪,“啪”地拍了下桌子,说:“怕他个鸟,云杜县宰再恶,他曹汝华也管不着我绿林兄弟,你怕个啥?就在这安生地住下来。”

朱鲔见王凤如此仗义,很是高兴,当即说道:“恭敬不如从命,那小弟就赖在这儿不走了。待病好后,白天和众兄弟一起练武,晚上和大伙一起喝酒,岂不快哉。”

王匡、严子陵和王凤、马武听了,都觉得朱鲔豪爽得可爱,纷纷举杯相敬。大伙又连喝了三杯,见朱鲔已有醉意,方才扶他进屋躺下。

自此以后,朱鲔便在绿林山中隐居养息身体,闲无事时上山打猎,有时也下河捕鱼,倒也过得痛快。这一日,朱鲔见天气晴朗,便带了弓箭,拿了钢叉,又到芭蕉山上去寻野鸡、兔子,心情好运气也好,晌午时分竟然逮住了一只野羊。朱鲔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背挎弓箭,叉挑山羊,哼着小曲来到富水聚街上想卖个好价钱。正走着,忽见前面热闹非凡,便凑上去看热闹,原来是街头上的几个混混在那里摇骰子赌单双。

朱鲔平时也有这个爱好,手心早就痒痒了,看着看着便情不自禁的挤了上去。正在坐庄的庄家,乜了他一眼问道:“这位客官,莫不是想揭一碗?”

朱鲔大大咧咧地说:“是又怎么样?”

庄家喜眯双眼问:“请问客官,你赌什么?”

朱鲔未假思索出口一句:“赌双。”

庄家一股小瞧人的神色盯了他好一会儿,才说道:“客官,你可想好了,我这可是十两银子一碗啊?”

朱鲔把眼一瞪说:“谁少了你的银子?我朱鲔要是赢了,那你们可不许赖账!”

一边说一边伸手揭开碗盖一看,碗中骰子的数字是单,朱鲔眨巴了几下眼转身就走。那伙混混哪里肯放过他,上前一把抓住说:“你敢诈局?输了就得给银子。”

朱鲔原本是出门打猎,身上未曾带钱,见混混们上前,便一手护着叉和羊,一手推人开路。不料一个混混上前用脚一勾,朱鲔一个趔趄跌倒在地,手中的钢叉和野羊甩出老远。朱鲔大怒,爬起来抓住那个混混,就是一阵拳打脚踢,直把那个混混打得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光有出气之力,没有招架之功,方才住手。但他仍不解气,弯腰捡起钢叉,重新挑起野羊,恶狠狠地照着那个混混的胯部踢了一脚,骂道:“狗娘养的,跟爷爷玩这一套,爷爷在云杜城曾三拳打死——”

别看朱鲔是个粗人,但他粗中有细,横扫周围几人一眼,急忙咽回失言之话,改口说道:“真是活腻了。”然后向那个混混的身上唾了一口,大摇大摆的走了。

围观的人见朱鲔如此的凶恶,哪个还敢上前,都远远地站在那儿观看。眼睁睁地看着他走远了,才有几个胆大的上前将那个混混扶起送往医馆。

原来这个混混乃是富水聚有名的瘪三,人称张泼皮,也就是张千的侄子,平日里仗着他叔叔是县宰捕头的势力,横行一方,敲诈、盘剥、骗人钱财、从未失手,不想今日却栽在了朱鲔手中。这张泼皮哪里受得过这样的罪?一口恶气忍着心疼,跌跌撞撞地来到张千府上诉苦。张千见裹头吊臂的侄子如此狼狈,急问道:“你这是和谁打架,闹得如此的狼狈?”

同类推荐
  • 谍战澳门

    谍战澳门

    太平洋战争中,澳门虽因葡萄牙保持“中立”而未被日军占领,但在日军的高压下沦为其情报基地和军需转运站。灯红酒绿,繁华如昔的澳门,谍影密布,波诡云谲。 侵港日军垂涎深藏在九龙半岛地下秘密油库里的飞机燃油,但无法获得油库坐标图而不得其门。当探知设计师藏身澳门,日军谍报机关在澳专设“华务课”全力搜寻,各路黑帮纷纷介入,中共东江纵队侦查员也奉命入澳,展开夺图大战……东江纵队与“飞虎队”的情报合作,在中美军民联合反击日本法西斯的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微风一息

    微风一息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小说主题恢宏,内容丰富,语言自然明快,文笔淋漓酣畅,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
  • 丝绸之路(下册)

    丝绸之路(下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改变一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改变一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为什么能成功?马云、史玉柱又是如何能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关键是他们拥有非同一般的心理素质。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不得不读的一本关于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书,让你从容应对人生。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拽丫头惹上酷首席

    拽丫头惹上酷首席

    18岁的她被父亲出卖,只得日夜与恶魔相伴。初恋被毁,母亲去世,让她几近崩溃。尖锐的水果刀指向他的胸口,她大喊:“你为什么不去死!”而他只是淡若撒旦般的浅笑:“傻丫头,我死了谁来折磨你呢?”
  • 美味豆制品菜

    美味豆制品菜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彼岸双华:孪生殿下

    彼岸双华:孪生殿下

    残艳刻毒的厉鬼王爷;悲悯宽容的皇族弃子;浪漫雍容的贵公子;隐忍沉静的神秘人,以她为中心,一个个卓然不群的人物相继登场,昔日的恩怨情仇一点点被揭露。两个一模一样的孪生兄弟,截然相反的脾气,当一切真相大白,原来他们竟是……她,守望千万年,只为寻找最初的爱。而她的守望,也终会得到他的守护。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